首頁>Club>
很多人去看展表示自己看不懂,你對當代藝術瞭解多少呢?
6
回覆列表
  • 1 # XY258661

    人民大眾喜聞樂見,戰狼,眉公河,甲方乙方,瘋狂的石頭,郭德綱相聲,等等,像繪畫,雕塑等就不知道了。老百姓,多出精品吧

  • 2 # 大鵬Art

    當代藝術就是緊貼或超越當下的藝術思想及行為作品,所產生的所有藝術形式,這樣的作品都可以稱之為當代藝術。

    所謂當代,我的理解是合乎當代潮流,甚至超越當下的新語言。反之,就是哪朝哪代的土特產藝術了。新藝術語言已不是我們常見的油畫等架上藝術,而是以新媒介新材料新觀念為載體的新藝術形式。比如3D列印,比如VR技術,比如雲計算,比如人工智慧等,沒有跑題,在這些方面都可以探索和實踐。不管你接不接受,二次元就在那裡。往往新的事物誕生,會有一個極不適應期,但新舊更替這是規律。面對快速發展變化,藝術家也得緊跟上來,守舊不應該是藝術家做的事,藝術家應該要有更加超前的思維成為時尚的引領者。藝術與科技是相輔相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藝術更加偏向於想象和揭示未來,而科學家則是發現和定義未來,兩者有一個共同點,都站在了時代的前沿。有的時候,我也搞不清,可以說藝術包羅永珍,已故的霍金先生,他既是物理學家也是一名藝術家。以上觀點均是我的個人思考,請指正!總而言之,有的以當代藝術的名義辦展覽,我們要有一雙識別真偽的慧眼,如果沒有新意,那就不能叫做當代藝術。

    雖這麼說,但作為熱愛藝術的追求者,我已墮落……加油!請讀文章內容,無視大鵬大話^_^

  • 3 # 藝心一意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中國藝術設計發展取得跨越式發展和成就的黃金時代。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增長,穩定的社會環境,綜合國力排名不斷上升的推動下,藝術設計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取得巨大發展成就的同時,也暴露出了重複外國主義形式、本土化發力不足等問題。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現代藝術設計逐漸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具體表現在設計隊伍逐漸壯大、設計產業迅速發展、設計觀念不斷更新、國際視野不斷拓寬藝術水準全球化,設計標準趨於規範化逐漸與國際接軌等。

    但是在學習引進國外設計理念的本土化與深入,並進一步輸出為中國化的、中國的藝術設計將如何走向世界、在藝術設計進入個性化設計時代、綠色設計,多學科協同的情況下,怎樣看待中國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趨勢。

    開啟網易新聞 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首先當下的形勢:

    從中國目前的現代藝術設計發展狀況來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商業需求的大量增加導致了我們既沒能產出優秀的富有本土特徵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形式,又帶來了盲目追求國外設計形式的急功近利的問題;其明顯的表現即為;對於國外某種流行 “藝術設計的形式和語言”進行大量引用和複製。這種“重複”對於現代藝術設計的發展來說雖然具有一定的借鑑學習的意義然而大量的模仿和複製卻造成了設計領域“貶低本土設計即便是本土優秀的設計也不能與國外設計相提並論的激進看法”。

    為了獲得短期的經濟效應,一部分人打著與國際接軌的旗號而沉浸於對形式與技法等視覺刺激的追求,實際上是相當多的國內現代藝術設計作品只是追隨國際流行風格之後,走的還是別人已走過的路,“依葫蘆畫瓢”,的設計出一批“國際範”的‘高大上的作品’,一味的用國際風格評判本土設計在設計創造中犧牲了民族性、地方性和個性,反而走向了死板。

    現在是工業化向資訊化轉型的一個急劇變化階段,各種商業活動都不可避免地要適應資訊化的傳播方式,從長遠利益來看,現代藝術設計必須有獨立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語言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設計師的創造力是現代藝術設計內在的發展動力,而設計師的創造源泉更多地取決於自身的文化素養在資訊和文化大背景下吸收與學習不同藝術資源為我所用的能力。

    其次是計算機科學技術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影響。

    藝術設計的發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在多學科作用下,必須不斷吸取其他學科的最新成果發展自己,從而更好地促進自身藝術形式的革新與探索。

    電腦和設計軟體作為一種表現的工具對藝術設計有著非凡的貢獻,電腦參與設計的最大好處是它為設計者帶來了創作的快捷和便利,使設計者減少了手工製作所花費的大量時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雙重限制,極大的解放了設計者自身和思維,同時電腦的靈活組合性可以使平常看不到的現象或是不可表現的變成可視的畫面,對於開發創作思路和開拓創作思維有了巨大好處,是設計領域的一次革命,是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典範。

    不過,我們在看到電腦對設計的可喜幫助和優勢的同時,也要了解到它的弊端。由於電腦的快捷和便利,使得設計群體的範圍進一步擴大,門檻進一步降低,使得某些人產生了只要掌握兩三個電腦軟體的操作技術就可以進行設計的錯誤觀念。

    再則社會環境對於現代藝術設計並未完全接受和認可

    國內至今都沒有完完全全的認識到設計的驅動力量,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認為設計只是表面的美化和虛假的品牌包裝。而這些社會觀念的形成不僅在於一部分人的人文素養的缺失和眼界的狹隘,同時也與我們的設計教育理念密不可分,從西方國家發起設計運動以來,其核心的設計教育理念便是思想上的引領和前瞻性,是向前看。從1892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1919年德國的包衰斯學院,到1929年美國的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的設立,我們看到的始終是先進的設計思想家與教育相結合作為動力來發展設計運動。

    而在國內,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好像設計理念和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提升,但是從整個教育體系和設計領域對於設計教育的成果的反饋來看並非如此,教育始終是沒有被當做一個引領和推動設計的先行者來看。中國的設計明顯是處於“被動-即受經濟因素牽制”模式,而非“思想牽引”、“需求引導”模式,一直都是緩慢的被動發展,於是便出現了市場渴望看到具有前衛性,風格鮮明的設計,但我們的設計卻過多的強調了設計的操作性和工藝性而極大的忽略了思維的引領對於設計的巨大作用。正所謂思想指導行動,沒有方向便也沒有快速進步。

    藝術設計將進入鮮明的個性化設計時代

    經濟的繁榮,物質的豐富,同類產品不斷增多,市場不再是賣方所主導;網際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設計不得不越來越注重使用者的數字化體驗,技術的普及性與競爭的公開性,產品的同質化問題也日趨明顯,表現最為明顯的便是智慧手機市場以及各大網際網路產品公司的激烈交鋒,產品的功能、品質、價格完全相同的情況下靠什麼來展開競爭呢?產品的審美設計就成為了極其重要的差別甚至使用者會出現“只看顏值而決定是否購買的消費行為”。隨著後工業經濟發展到資訊經濟,再發展到體驗經濟,人們不再著眼於實用性的需求且對精神愉悅上的消費越來越多。

    在同質化的大環境下,購買產品時,消費者更多注意的是產品的個性。蘋果公司的巨大成功不僅在於其強大的技術實力更在於喬布斯所說的“他們不僅把產品作為產品生產更是把產品作為一件藝術品來打磨”,同時一些外國公司為了取悅中國消費者開啟中國市場而做的所謂的中國風設計也側面證實了設計必須要具有本土化特徵,但必須要有正確的文化核心,不要被國外對於中國的固有東方認知上而做的“偽中國風”所誤導,實質上西方大多數情況下都把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等同起來,雖然日本文化起源於中國與我們有著相似之處,然而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早已造成了天差地別的風格和文化內涵。

    綠色設計成為設計的一大主流不可忽略

    綠色環保是當今世界藝術設計的一大主題,這是關於自然、社會與人的關係問題的思考在設計領域的表現。它從製造業延伸到上層建築等社會意識領域。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設計在為人類創造現代生活方式和提高了我們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加速了資源、能源的消耗,並對地球的生態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壞,特別是過度商業化的行為,使設計成了鼓勵人們無節制消耗的重要媒介,因而遭到了許多的批評和責難,設計師不得不重新思考設計的職責與作用。

    綠色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術層面上的考慮,更要的是一種觀念上的變革,它要求設計師改變以往僅僅注重形象設計的標新立異,而選擇性的忽略了設計給人們所帶來的錯誤的消費觀念,以及為追求設計形象和效果所消耗掉的資源和對環境的影響。

  • 4 # 遲覺書法培訓

    為了更好的探索當代藝術的發展,領會當代藝術的魅力,本文從當代藝術多樣化的形態以及當代藝術的情感表達這兩方面進行研究。在多樣化這一課題上首先要了解當代藝術的時間起點以及當代藝術的時代趨勢。

    對於當代藝術的情感表達這一課題,本文選擇對一些個人偏愛的藝術家的作品進行研究,更進一步瞭解當代藝術並引借藝術家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創作。探索如何才能讓作品有內容創造出更高的藝術價值。

    一、當代藝術多樣化的形態

    (一)當代藝術的時間起點

    整個藝術界對於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定義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在當代藝術的時間起點問題上持有各自不同的觀點。

    1.二戰的結束作為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標誌

    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彈,人類在科技上的巨大成就“核能”成為了一種戰爭武器。人類開始用殘忍的破壞力去爭奪自己的利益。可以說是原子彈的爆炸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重重一筆,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刻下烙印,成為了藝術的斷點,藝術家們心痛的用此去描繪人性的錯誤。因此,“戰後藝術”被認為是當代藝術的第一發聲。

    2.當代藝術的起點為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一些學者認為當時的美國在思想、文化和藝術領域中爆發了女性主義運動等一系列反對社會結構的思想革命。視覺藝術中產生了極簡主義、行為藝術、觀念藝術等全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它們都極大的顛覆了現代藝術的傳統。大膽激進的藝術行為影響了後來藝術家的思維和創作,所以在20世紀6、70年代,藝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時期。

    3.最後一種觀點認為當代藝術就是21世紀的藝術

    對這三種看法,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定義;但無論如何怎樣定義,我們都要清楚呢,當代藝術是一種現在進行時的狀態。當代藝術既是一種藝術結果,也是一種藝術的產生方式。它在記錄藝術家感受的當下,並且反問社會對於一些事物的定義。

    (二)當代藝術的時代趨勢

    在當代藝術中藝術家們更加追求純粹,提倡感受,以自我為中心。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文化的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多。藝術家的表現方式也變的多元化:藝術家不僅僅侷限詩歌、畫作、雕塑來表達情感,可以透過塗鴉、刺青、裝置、影像等等來表達情感

    隨著國際整體大環境的影響,大眾的需求影響,還有藝術自身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藝術的整體發展趨勢朝多元化、大眾化、新奇化、生活化發展。

    二、當代藝術的情感表達

    (一)馬克·布拉德福特

    美國當代藝術家馬克·布拉德福特,他的作品飽含社會性,帶有對美國社會現狀、政治、文化的反思。

    圖2.1 《墜落的馬》

    《墜落的馬》這幅作品主要以紅色為主,給人強烈的視覺震撼感。布拉德福德受到上海租界時代老地圖的直接啟發,以鳥瞰圖城市輪廓出發創作。布拉德福德闡述說,《墜落的馬》總共由14層不同型別的紙層層層堆疊而成,最上面一層是街頭的廣告牌,接下來是黃色層、紅色層、藍色層。之後他用切刀一層層挖出“溝壑”,也就是作品中所能看到的某種“道路”系統,最後用打磨機打磨表層。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創作完每一層後都要將作品放置室外風乾後再開始下一層的工作。

    很多人對抽象都持有誤解,不要以為抽象都是沒有規章的塗鴉,其實是亂裡有脈絡的。由實體中抽出Phantom,通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我不認同很多人自以為是,亂糟糟的塗,且千篇一律。他隨便的畫,我們跟著隨便看,認為亂的都歸類為抽象。不過是因為思維貧乏才會有這樣的看法。

    (二)蔡國強

    在大眾的眼裡,別人畫畫他“炸”畫,他就是一個放鞭炮的。在圈外人眼中,當代藝術是一個非常玄幻的概念,看不懂的作品,猜不透的觀念,讓人的挫敗感直線上升。蔡國強,焰火作品:歷史的腳印,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展現

    圖2.2 《歷史的腳印》

    畢竟他是那個在奧運會上放煙花的人。除此以外人們並不對他有所瞭解。在他之前,火藥是軍事的物資,是婚喪嫁取都會在場的煙花爆竹,唯獨他想到用火藥來搞藝術創作。

    雖然藝術家會在前期構思、準備,但由於火藥爆炸的效果是無法完全掌控的,最後會是什麼結果,遊離在藝術家的掌控範圍邊緣。每一次爆炸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

    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小時候守在爆米花機旁邊,捂著耳朵等著那“嘭”的一聲,在濃煙中滿懷期待的等待成品一樣,可能會有驚喜,也可能是失望。蔡國強玩的就是高階版的爆米花,他為每一次爆破賦予意義。

  • 5 # 墨趣樂緣

    當代藝術在時間上是指當下的藝術,在內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現代精神和具備現代語言的藝術。既是一種藝術結果,也是一種藝術的產生方式。是反映當下的時代潮流、當下的創新表達。從文化性質的角度看,當代藝術是相對於現代藝術而言的,屬於後現代主義藝術範疇,它是後現代藝術在當下的呈現。

    當代藝術是一種新的概念和主體的動態組合,它在精神上挑戰傳統藝術的邊界,記錄藝術家感受的當下,並且質疑和反問社會對於一些事物的定義。因此,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藝術,包括當下的藝術家所創作的書藝、繪畫,雕塑、攝影、行為、觀念和新媒體藝術等,都是新時代裡藝術家們對於自身感受的一種充滿創新的記錄和表達。隨著現在生活的不斷豐富,還有各種沒有被命名或者正要被命名的藝術流派和藝術類型,將隨著新的科學技術和新的觀看方式的出現,而被拉入到當代藝術的名下。

  • 6 # 蔚蘭藝術

    “當代藝術”在中文語境中有了比在英文語境更多的文化涵義。中文語境裡的“現代藝術”,中國藝術界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重新談論,它不簡單地是一個分期概念,而是一種文化內涵的描述。“現代藝術”所描述的內涵在不同階段也有所演變,其主要內涵包括自由創造、創新、變革、激進、個人獨立等等,同時又與西方、進步、自由等概念相關聯。宋曉霞教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說明中文語境裡的“當代藝術”。在中文語境裡,它既具有分期性概念的句法形式;也具有描述性概念的性狀說明。“當代藝術”在出現伊始用來特指20世紀90年代的藝術思潮,以便與80年代的“前衛藝術”相區別。90年代中期是中國的藝術媒體發生變革的時代,裝置、錄影、攝影、行為等多種媒體的展覽和出版活動頻繁,使“當代藝術”這個詞彙的描述性中被填充進大量的具體現象內涵。這些平行出現的媒介品種,使“當代藝術”這個詞彙的“共時性”內涵得到強化。同時,隨著中國當代藝術越來越地進入國際交往,這個詞彙在歐美原有語境中的“分期概念”色彩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作為描述性概念,學界需要做的是展開對“當代藝術”屬性的說明,而非簡單地用定義對它的本質進行規定。如果硬性地規定“當代藝術”的本質,不僅不能迴避“當代藝術”作為分期概念和描述性概念的共同體所導致的混亂,更有可能是把它單值地設定為政治表態,那就變成了對整個“當代藝術”的綁架。

  • 7 # 獨角美術

    當代藝術泛指流行於當代,有別於傳統的各種藝術形式(流行不等於流行藝術)。泛泛的講,欣賞任何藝術都有一條共同的準則:生理的感受(試聽覺)和心靈的撞擊,也即:是否使你的視聽覺產生了某種應激反應,愉悅也好,震撼也好;在思想上是否產生了某種共鳴,哪怕是一絲也好,可能是隻能感受而不可言說的東西。有很多時候,當代藝術未必非得有特別明瞭的、深刻的意義,可能僅僅是為了震撼一下你的眼球。不要認為藝術就必須有多少意義、含義,藝術不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藝術是用來感受的而不是用來解讀的。

  • 8 # 浩宇學長

    為了更好的探索當代藝術的發展,領會當代藝術的魅力,本文從當代藝術多樣化的形態以及當代藝術的情感表達這兩方面進行研究。在多樣化這一課題上首先要了解當代藝術的時間起點以及當代藝術的時代趨勢。

    對於當代藝術的情感表達這一課題,本文選擇對一些個人偏愛的藝術家的作品進行研究,更進一步瞭解當代藝術並引借藝術家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創作。探索如何才能讓作品有內容創造出更高的藝術價值。

    一、當代藝術多樣化的形態

    (一)當代藝術的時間起點

    整個藝術界對於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定義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在當代藝術的時間起點問題上持有各自不同的觀點。

    1.二戰的結束作為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的標誌

    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彈,人類在科技上的巨大成就“核能”成為了一種戰爭武器。人類開始用殘忍的破壞力去爭奪自己的利益。可以說是原子彈的爆炸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重重一筆,在每個人的心中都刻下烙印,成為了藝術的斷點,藝術家們心痛的用此去描繪人性的錯誤。因此,“戰後藝術”被認為是當代藝術的第一發聲。

    2.當代藝術的起點為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

    一些學者認為當時的美國在思想、文化和藝術領域中爆發了女性主義運動等一系列反對社會結構的思想革命。視覺藝術中產生了極簡主義、行為藝術、觀念藝術等全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它們都極大的顛覆了現代藝術的傳統。大膽激進的藝術行為影響了後來藝術家的思維和創作,所以在20世紀6、70年代,藝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時期。

    3.最後一種觀點認為當代藝術就是21世紀的藝術

    對這三種看法,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定義;但無論如何怎樣定義,我們都要清楚呢,當代藝術是一種現在進行時的狀態。當代藝術既是一種藝術結果,也是一種藝術的產生方式。它在記錄藝術家感受的當下,並且反問社會對於一些事物的定義。

    (二)當代藝術的時代趨勢

    在當代藝術中藝術家們更加追求純粹,提倡感受,以自我為中心。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文化的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多。藝術家的表現方式也變的多元化:藝術家不僅僅侷限詩歌、畫作、雕塑來表達情感,可以透過塗鴉、刺青、裝置、影像等等來表達情感

    隨著國際整體大環境的影響,大眾的需求影響,還有藝術自身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代藝術的整體發展趨勢朝多元化、大眾化、新奇化、生活化發展。

    二、當代藝術的情感表達

    (一)馬克·布拉德福特

    美國當代藝術家馬克·布拉德福特,他的作品飽含社會性,帶有對美國社會現狀、政治、文化的反思。

    圖2.1 《墜落的馬》

    《墜落的馬》這幅作品主要以紅色為主,給人強烈的視覺震撼感。布拉德福德受到上海租界時代老地圖的直接啟發,以鳥瞰圖城市輪廓出發創作。布拉德福德闡述說,《墜落的馬》總共由14層不同型別的紙層層層堆疊而成,最上面一層是街頭的廣告牌,接下來是黃色層、紅色層、藍色層。之後他用切刀一層層挖出“溝壑”,也就是作品中所能看到的某種“道路”系統,最後用打磨機打磨表層。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創作完每一層後都要將作品放置室外風乾後再開始下一層的工作。

    很多人對抽象都持有誤解,不要以為抽象都是沒有規章的塗鴉,其實是亂裡有脈絡的。由實體中抽出Phantom,通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我不認同很多人自以為是,亂糟糟的塗,且千篇一律。他隨便的畫,我們跟著隨便看,認為亂的都歸類為抽象。不過是因為思維貧乏才會有這樣的看法。

    (二)蔡國強

    在大眾的眼裡,別人畫畫他“炸”畫,他就是一個放鞭炮的。在圈外人眼中,當代藝術是一個非常玄幻的概念,看不懂的作品,猜不透的觀念,讓人的挫敗感直線上升。蔡國強,焰火作品:歷史的腳印,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展現

    圖2.2 《歷史的腳印》

    畢竟他是那個在奧運會上放煙花的人。除此以外人們並不對他有所瞭解。在他之前,火藥是軍事的物資,是婚喪嫁取都會在場的煙花爆竹,唯獨他想到用火藥來搞藝術創作。

    雖然藝術家會在前期構思、準備,但由於火藥爆炸的效果是無法完全掌控的,最後會是什麼結果,遊離在藝術家的掌控範圍邊緣。每一次爆炸都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

    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小時候守在爆米花機旁邊,捂著耳朵等著那“嘭”的一聲,在濃煙中滿懷期待的等待成品一樣,可能會有驚喜,也可能是失望。蔡國強玩的就是高階版的爆米花,他為每一次爆破賦予意義。

    (三)基弗

    基弗是二戰後21世紀以來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畫家,即成為了當代藝術史中的一個典範,也預示著未來藝術的精神性趨向。基弗的藝術思想是宗教和神話中觀念的反映,他的藝術作品中經常引用宗教文字。

    基弗也曾直接選取巴赫曼的一行詩句,題寫在畫的上方作為一幅畫的標題,比如《你我的年歲與世界的年歲》這些文字影象中,基弗得到了一種生存的認同感。這是一種重建德國文化、德國思想以及德國藝術的理念,是基弗的一種自我尋找。

    三、代藝術多樣化的形態與當代藝術的情感表達對創作的啟發

    (一)選題背景和意義

    馬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對我來說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她居無定所,四海為家,她的根永遠都是歐洲那久經戰亂的——前南斯拉夫。她的童年籠罩在軍事化管理的陰影中、她經歷礦石傳奇的愛情、她挑戰身體和精神的極限。她的作品癲狂、痛苦、奇幻、令人毛骨悚然又過目難忘。她和骷髏睡在一起、她將待發的毒箭指向自己的心臟、她坐在鮮血淋漓的獸骨堆上低吟悲傷的兒歌。她將自己與藝術融為一體,她是我個人非常喜愛的一名行為藝術家,她的作品對我觸動很大,對她做以紀念。並根據她的成長經歷回想到自己,想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在作品中做以表達。她的作品中的勇氣和思想作為一種典範,傳達女性精神成長的種種痛苦蛻變,暗示著女性精神歷程的深刻和無邊廣闊。

    很多人對行為藝術有誤解,認為所有怪異的行為都是行為藝術。其實不然,行為藝術起源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歐洲.是藝術家用行為過程來進行創作的藝術形式,換句話來說藝術家的身體或行為相當於畫筆。 阿布被稱為行為藝術之母在她的藝術生涯中有很多激烈的作品,她不斷挑戰著生理與心理的極限、用自己的身體探索物質與精神的極限。實際上這種探索方式的形成與她的成長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本人將自我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歷程和個人體驗以及自覺意識再造,表達內心。

    作品將以綜合材料繪畫和裝置藝術四部分組成。

    (二)創作過程

    1.綜合材料繪畫

    波普藝術形式的黑色主題色彩綜合繪畫180cm*120cm,以女性個人成長的自覺意識為核心內容。以行為藝術之母阿布拉莫維奇,加入阿布的行為藝術影像圖片以及行為藝術過程中的道具,例如:針管注射器、玫瑰花、各種鋒利的刀只、玻璃碎片、藥丸等真實物品加入畫面,穿插著女性身體造型。以觀世音菩薩運用敦煌壁畫的手法勾線,加入聖母瑪利亞等公眾熟知的女性。在畫面中穿插著口紅、女性內衣、蕾絲、衛生巾、絲襪等女性標誌性的實物。適當用黑色顏料遮蓋,運用波普畫法等技法進行拼貼塗繪,挑選一些人物運用寫實畫法突出。

    圖3.1 180cm*120cm拼貼畫

    借鑑波普藝術的表現形式,將不同的女性進行拼貼、並置、描繪等手法進行再創作,搭建一個錯亂的時空畫面,也是一種轉換。阿布拉莫維奇是我個人偏愛的藝術家,她的作品對我觸動很大,對她作以紀念,她的作品中的勇氣和思想作為一種典範,傳達一個女性精神成長的種種痛苦和蛻變,而這種個體生命的意識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遙相對望,與神冥呼應,暗示著女性精神歷程的深刻和無邊廣闊。

    2.裝置作品《上善若水》

    作品名字引用: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為惡,故幾於道。——《老子》

    在五幅繪畫作品前擺放和畫作同等長度的木桌,鋪上白色底布,放上240個同等水瓶,運用開水或火燒的方式讓同等水瓶物質變形。瓶子中放入或多或少黑色液體,在瓶子的外圍貼上由古至今各行各業傑出的女性名字。

    圖3.2 《上善若水》

    每一個塑膠瓶子象徵一位女性個體,每一個瓶子都受不同熱力導致變形,這寓意著人的不完善和受傷害的不同程度;將著名的女性列入其中,傳達著這些偉大女性脫離社會所賦予的屬性以後迴歸女性特質本身所可能具備的不同的內質,透過這組作品提出我個人的反思和質疑;在社會、歷史、宗教等框架之外,女性如何自處?如何尋求個體的價值?

    3.裝置作品《她們的巴別塔》

    圖3.3 《她們的巴別塔》

    通往巴別塔的象徵性傳達,在當下商業社會中的過度消費,所造成的物質化對人心靈情感的麻木與傷害。對浮淺的娛樂和物慾膨脹進行批判。空箱子搭建的塔從物質形態的外觀上寓意消費給人群帶來的短暫快樂,貌似一種通往極樂的虛設隱喻,從形態的內在上,其空箱子的不可承受力寓意著空洞、虛無、轉瞬即逝、坍塌等…..

    4.裝置作品《仰望的高度》

    用腳鐵製作一個高兩米的框架,懸掛五個拉開長短不一的捲尺。在捲尺的分別每五釐米的刻度上貼上紙條。

    捲尺一:在刻度的標籤上寫入每個時代各行各業的傑出女性名字

    捲尺二:從我出生到現在以至未來的我的希望從上至下

    捲尺三:女性的化妝品牌服裝品牌以及一系列女性所能用的的商品品牌名稱

    捲尺四:對女性一切美好的形容詞

    捲尺五:對女性玷汙謾罵傷害的詞彙

    圖3.4 《仰望的高階》

    透過捲尺的伸縮特性、鋒利特性、刻度特性等,傳達女性在社會生活中被過度工具化。五個段落意在傳達歷史中的女性被書寫和誤讀的可能;自我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歷程和個人體驗以及自覺意識的再造;消費社會中,女性的自我觀看與被觀看女性的主體性和客體性之間的模糊,讚美和侮辱詞性暗示男權社會中女性身處的暴力侵害。

    (三)心得體會

    在創作中從很多行為藝術家以及裝置藝術得到靈感,無論是這個系列作品的整體效果還是細節的把握都有了新的理解。選題和靈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站在對阿布的喜愛和一些點滴相同的女性經歷產生了很多想法,在這次的創作學習中深刻的理解“把生活融為藝術”帶著感情去完成。

    結 論

  • 9 # 鴻燁的Vlog人生

    當代藝術泛指80年代之後的世界大面積人口群體的意識形態化覺醒後所發生的藝術生態中具革命性的藝術符號。

    現代藝術運動的語基不直白的批判社會,而是隱喻的對社會進行批判和顛覆;從而最大限度喚醒對人性異化的反思。

    因此,現代主義也就成為了二戰結束後歐美各國的共同價值觀。後現代藝術運動,旨在將藝術語言擴充套件到人的身體內部,以強化其社會參與及社會批判的功能。“人人都是藝術家”的“社會雕塑”,促使藝術語言在無限複製中獲得無窮力量。

    擴充套件資料

    當代藝術的特點:

    (1)追求純粹。現代藝術追求視覺產品的純粹性,在創作中只考慮形式要素,忽略其他因素,如歷史、宗教,文學等內容的介人,因而促成抽象藝術的發展。

    (3)以自我中心。現代藝術家多閉門造車,表現自我,不考慮觀眾,還經常透過怪異行為和奇裝異服而顯示與眾不同,因而作品也十分個人化,不容易理解,也因此幫助美術批評家獲得瞭解釋此類作品的特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集裝箱號都是四個字母+7位數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