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芸芸145101866
-
2 # 使用者98762658650
首先我也是個打工的,對於這個問題多少還是有些瞭解。我認為主要有一下兩方面。
一是用人方,很多工廠之間現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空間壓縮,不得不努力提高效率,這就要求工人不斷創造更高價值來提升利潤空間,特別是有些計件算工資的工廠,要想掙點錢都是累出來的,老闆看工人工資高了點,便不斷降低工價,工人想要多搛錢只能多幹活,但你幹活的單價不是你說了算,是老闆說了算,而且隨時可以調價,工人身累心也累。另外某些工廠的管理極不人性化,把工人當機器,沒有人性味,讓工人難以適應。很多工人找不到歸宿感,很難做長久,導治工人流動性大。很多大廠不斷提高介紹費招人,卻依舊不好招人,這就原因所在。
二是求職方,現在很多年輕人更願意過自由一點的生活,不想在工廠被管著,自己做點小生意什麼的,也能養家餬口,做的好比打工強多了。很多人自己創業,社會機會越來越多,特別是網路越來越發達,很多人都開網店,在網上淘金。就業機會的增多,也是不少人不去工廠的主要原因。。
-
3 # jt新
難以招到工人的廠都有這樣的原因:工廠給的待遇沒有吸引力,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過以繁重,工廠的規章制度過以苛刻,還有很多廠沒有做到善待工人。上述這樣的工廠,難以招到工人也就不為奇了。
-
4 # 民族詩人
其實,每年年初,不只是工廠很難招到人,很多找工的人,也很難找到自己中意的工作。為什麼呢?主要就是找工資訊和招工資訊的嚴重不對等,造成了這種明明供需雙方都有很大的缺口,卻彼此找不到合適的人這樣的現象。
由於資訊的不對等,使得工廠想招的人沒有出現在工廠應聘者隊伍裡。同樣的,找工的人,由於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業區,使得這裡在招的職位,他卻在別的沒有這種職位的工業區尋找。而別的工業區在尋找的人,卻又可能正出現在這個工業區裡,天天在找這樣的工作。
因此,資訊不對等,造成了現在這種兩方都找不到對方的難解之局。那麼,這樣的困惑應該如何去解?
我覺得這樣的時候,勞務輸出公司和網路招聘網站、平臺、APP就有了用武之地。企業招陋負責人應該多多利用這些渠道來解決企業急需用人卻找不到人的難題;而找工者,也可以在這樣的平臺上傳簡歷,釋出需求,來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這樣做,比你一天到晚花錢花精力盲目地奔波於各地要來得划算而輕鬆。
還有獵頭公司或獵頭網站,也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鑰匙。希望相關企業負責人能夠儘快解決掉自己遇到的難題。讓企業能夠正常運作起來。也讓更多的找工者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彼此合作愉快,實現2018新夢想。
-
5 # 企業文化從心開始
招聘是每個企業都需要認真做好的工作,但如何做好招聘工作,卻是各具特色,各有方法。
一、員工到企業,首要的是獲得相應的報酬。對於員工來說,之所以到企業來打工,首要的就是為了透過自己的勞動,能夠為企業貢獻價值,從而收穫相應的經濟收入。因此,如果一個企業出現招工難時,首要的是分析自己提供的薪酬福利,在本地市場是否具有競爭力,是否具有充分的吸引力?假設這個企業附近的企業對同樣條件的員工,在同樣的工作時間、條件的情況下,普遍提供月薪達5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你的企業只提供2500元左右的收入;或者說同樣5000元左右的月收入,別的企業每週只需5天、每天只需8小時,而你的企業每週需要工作7天、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那麼員工當然不願意到你的企業來。
二、員工到企業,其次希望得到相應的尊重。在許多企業,經常會出現因為工作安排不科學,挫傷員工積極性的問題;比如說,某某員工明明是學計算機專業的,企業卻安排其負責衛生清潔,在專業工作安排上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也經常因為許多管理人員的素質達不到,在管理中存在簡單粗暴的問題。比如說工作中因為某種原因,員工出現了缺失,導致產品出現質量問題,當班組長會有無數種處理的方式,可能是直接闢頭蓋臉一頓狠罵,可能是簡單問一下+嚴厲罰款,可能是溫情溝通+警示提醒,也可能第一次溫馨提示,幫他分析原因,告訴他如何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那麼不同的處理方式,會直接給員工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站在員工的角度,你認為自己希望得到怎樣的處理呢?你又是如何理解對員工的尊重呢?當你的企業出現招工難的問題時,你現在的員工有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三、員工到企業,再次希望可以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對於每一個員工來說,職業生涯都不是很短的時間,需要一輩子的時間來工作、提升,那麼不同的崗位需要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崗位又會擁有不同的待遇和收入,所以大部分的員工都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從而能夠在企業內從事更重要的工作崗位,獲得更多的收入和待遇,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如此,既可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可滿足員工對發展的期望。當你的企業出現招工難的問題時,你有沒有站在員工的角度考慮,他們是否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四、員工到企業,再次希望有一個良好的氛圍。作為一個企業來說,每個員工都是企業的一部分,都是在企業這個大團隊裡的一個獨立的個體,那麼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領導或下屬之間、員工與供應商或經銷商之間,他們的關係如何?相處是否融洽?大家在工作中是十分方便,還是相互提防、處處不便?都會對員工的工作成果及工作心理產生影響。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單位的企業文化建設中顯得偏激,過分強調“狼性文化”,對員工關心、理解、支援不夠,導致員工在這個企業內感受不到關心、溫暖。特別是當員工遇到重大困難時,企業不能及時施以援手,給予關心,更容易導致員工對這個企業失去信心。當你的企業出現招工難時,主導部門或主要領導應採取合適的方式,在員工中間進行調研,聽取員工的心聲,看看員工對企業、對領導的反映。
總體來看,做好員工招聘工作,不僅僅是人力資源招聘工作的事,而是企業內部所有人都應該高度重視、團結協作的事,需要站在員工的角度,全方位思考,認真細緻地準備,以心為本地經營,讓員工在這裡可以收穫精神與物質兩方面的幸福。相信只要能夠做好上述相關工作,員工自然會積極嚮往、來報這個企業,那麼企業的招聘難題自然可以有效化解。
-
6 # 血雨風勒
因為管理階層,逼你,稍微犯點錯誤就罵,他們無所謂反正走了一批又來一批,特別是大一點的廠,還有現在因為難招人,這些企業已經養了一大批黑中介了,就是所謂的勞務雖然他們有全套的證件。但他們手底下全是黑中介。
-
7 # 東方菩提子
工廠找不到人,應該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1.社會環境角度,社會在發展,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夢想越來越多樣化,在社會上奮鬥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以前,在沒有,快遞時,工廠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現在,不但是快遞可以分流一些工人,自媒體,淘寶等各種工作都可能分流這些勞動力。
2.工廠自己的原因,工廠的制度死板,工作乏味,無法給人一歸屬感和成就感,而且每個工廠的領導層,對待工人的方式不同,留不住人就可想而知。
3.工人的原因,工人出來打工,是來賺錢的,同時也是來吃苦的,他們的流動性大,如果今年賺錢,覺得可以,就做,如果不可以,或者家裡面的親戚有好的方向,就會和他們一起走。當然,多元化的發展讓他們看到了多樣性的可能。
-
8 # cheery27179150566
一線工人兩班倒每天12小時制,也是最近10年的事,人就是機器!再以往都8小時制三班倒。希望在社會發展的同時,人的生命能得到尊重。企業主不可能有這樣的思想高度。這需要國家制定並規範良好的社會用工制度來保障。和諧社會需要全民公同創造。
-
9 # 打工那點事
作為一個資深製造從業人員,我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來分析一下目前製造業面臨用工荒的現狀及原因,順便說一點看法。
從社會層面來看
1.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資訊程度的普及,各行各業在人力資源這一塊都面臨很大競爭,勞動力在尋求工作的時候,選擇面擴大,無形中縮減了工廠的勞動力資源。
2.目前勞動力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是90後,而這代人基本都處於國家計劃生育政策,一般獨生子女的父母不建議孩子從事最基層且辛苦的電子廠工作。
3.作為90後,家庭條件基本不錯,有很大一部分的富二代、拆二代人群。他們並不想遠離故土,只願守在自己生長的地方。
4.社會風氣影響。就目前來看,電子廠給大眾的普遍意識是12小時、兩班倒、管理混亂等,特別是XX康跳樓事件的發酵對很大一部分家長是一種衝擊。
從公司層面來看
1.日益增高的人力成本與企業效益造成很大的衝擊,企業為了縮減人力成本只能在工時和工資上做文章。這是暫時無法調和的矛盾。
2.電子廠12小時兩班倒的工作班次讓很多一部分勞動力,特別是很多沒有吃過苦的90後堅持不下來,造成勞動力資源流失。
3.很多公司大而化之的企業文化只是空中樓閣。HR或者行政部門極少直面一線工人,對一線工人缺少切實的人文關懷,同樣導致一部分勞動力流失,甚至影響公司口碑,對招聘造成不良影響。
從勞動力層面來看
1.首先就是工資,如果工資達不到預期,或者工資和企業宣傳有差異,就會導致這部分人流失,甚至這部分人以後都不會選擇製造業。
2.工作環境。12小時兩班倒,加上車間,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枯燥環境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而且很多車間的車間環境也不是特別好。
3.與職業規劃衝突。很多人進廠裡以後發現所面臨的工作環境與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環境差異很大,發現自己沒有上升的空間,甚至存在很多潛規則,就會導致這部分人流失。
總而言之,工廠想要吸引勞動力,不但要有在外界良好的口碑,能夠吸引人的工資待遇。為了員工留任還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透明的晉升渠道,切實的人文關懷等等。
-
10 # 霧中迷君
這是因為華人口雖然多,但工廠也多。說一說在蘇州電子廠看到的,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喜歡進廠工作了,年齡大的也不適合在工廠上班!工廠不自由,缺乏人性化管理,環境封閉枯燥,所以就留不住人,人換了一批又一批!想到蘇州這邊進廠工作的可以聯絡我。
回覆列表
工廠工人越來越 “老齡化” 。現在工廠做得就的老員工基本是 70 , 80 後為主力。原因是已經到了三十,四十多歲了,出去找一份這樣工資“高”的工作太難了。而 90 後的年輕人,已經快到“而立”之年,看到“前輩們”這樣日復一日的工作,他們會想“難道我到了他們這個年紀,也要過著他們現在的生活嗎?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所以工廠流失最大的就是 90 後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