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就認識了醋酸。到了17世紀,荷蘭化學家勞貝爾又發現了鹽酸、硝酸和硫 酸。時至今日,人們已知的酸類物質已有很多很多種。在這龐大的酸類家族中,酸性強的並不多,大家熟悉的強酸,主要有鹽酸、氫溴酸、硝酸、硫 酸和高氯酸等。它們有強烈的腐蝕性,許多“剛強”的金屬在它們面前也要“酥軟”下來。不過,它們對黃金卻無可奈何。 黃金不怕酸的時代並沒有延續多久,化學家們就發現,如果將濃硝酸和濃鹽酸按照1:3的體積比混合,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的酸性強度比上述幾種酸要強得多,黃金遇到這種混合酸液就像“泥牛入海”一樣,很快就變得無影無蹤。無怪乎人們稱這種混合酸液為“酸中之王”——王水。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認為最強的酸就是王水了,不會再有新的“酸王”出現了。就在人們對強酸沒有什麼新追求的情況下,在一個聖誕節的前夕,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實驗室裡卻傳出了一則驚人的訊息:奧萊教授和他的學生偶然地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溶液,它能夠溶解性質非常穩定的蠟燭。這種奇特的溶液是1:1的SbF5��HSO3F溶液。 蠟燭是高階烷烴,通常不與強酸、強鹼甚至強氧化劑起作用,但1:1的SbF5��HSO3F溶液卻能讓它“粉身碎骨”。奧萊教授對此現象非常驚愕,他把這種溶液稱做“魔酸”,後來又稱做超強酸。
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就認識了醋酸。到了17世紀,荷蘭化學家勞貝爾又發現了鹽酸、硝酸和硫 酸。時至今日,人們已知的酸類物質已有很多很多種。在這龐大的酸類家族中,酸性強的並不多,大家熟悉的強酸,主要有鹽酸、氫溴酸、硝酸、硫 酸和高氯酸等。它們有強烈的腐蝕性,許多“剛強”的金屬在它們面前也要“酥軟”下來。不過,它們對黃金卻無可奈何。 黃金不怕酸的時代並沒有延續多久,化學家們就發現,如果將濃硝酸和濃鹽酸按照1:3的體積比混合,所得到的混合溶液的酸性強度比上述幾種酸要強得多,黃金遇到這種混合酸液就像“泥牛入海”一樣,很快就變得無影無蹤。無怪乎人們稱這種混合酸液為“酸中之王”——王水。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認為最強的酸就是王水了,不會再有新的“酸王”出現了。就在人們對強酸沒有什麼新追求的情況下,在一個聖誕節的前夕,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實驗室裡卻傳出了一則驚人的訊息:奧萊教授和他的學生偶然地發現了一種奇特的溶液,它能夠溶解性質非常穩定的蠟燭。這種奇特的溶液是1:1的SbF5��HSO3F溶液。 蠟燭是高階烷烴,通常不與強酸、強鹼甚至強氧化劑起作用,但1:1的SbF5��HSO3F溶液卻能讓它“粉身碎骨”。奧萊教授對此現象非常驚愕,他把這種溶液稱做“魔酸”,後來又稱做超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