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粽子有點鹹

    我覺得這不是二選一的問題吧,有些人的權利是耍聰明硬奪取的,談不上喜歡不喜歡,取民造民才會得到別人的擁戴。也並未說誰特別喜歡誰,曹操現實屠過徐州,劉備忠漢報過兄弟仇,要我選,都不是好人。

  • 2 # 阿浪226196703

    我也不討厭劉邦,我也不討厭項羽,劉邦只不過是好色而已。項羽只不過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而已,我覺得劉邦好色是懂得想享受生活。個人有個人的優點。

  • 3 # leisure94

    如果按你思路回答:

    曹操是唯一敢刺殺知道必輸也要追董的大忠臣。有勇有謀,有血有肉。闊達,還是屈原後的第一個有文學影響的大詩人(按時間)。

    劉備,別人接納他對他好,他反而欺騙,被他投靠過的都死了。還說出女人如衣服的大男子主義的話。

    項羽真英雄,對愛人也好,作戰猛得,5萬打30萬都能贏,長期在以少勝多。推翻秦了還能和聯盟分天下王,仗義。

    劉邦真小人,韓信英布之類都被害死,父親被綁了居然說分羹。自己被匈奴(外人)圍了就賣女兒,還好意思唱大風歌。有種電視劇女主溫柔賢惠善良能幹,結果被綠茶婊小三耍了手段奪了正宮的感覺,最後女主沒有好結局,反而自刎。

  • 4 # 0o春花秋月o0

    劉邦是我最喜歡的開國皇帝,他虛心接受各方面的意見,不攬權,讓適合的人做適合的事,無為而治,少瞎折騰,開創盛世。

  • 5 # 漁耕樵讀

    史白人必黑,史黑人必白

    現在流行一種觀點,只要是史書上讚譽的人,必然會有人來黑上一番。只要是史書上唾罵的人,必然有人來洗白一番。

    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這話是對的,但是咱也不能見書就黑吧。在現代很多人的眼裡,岳飛的功績都是別人幫他杜撰的,文天祥的忠肝義膽成了很多口中的不識時務,人家文天祥本以為著能夠“留取丹心照汗青”呢,結果在現代人眼裡成了不識時務。

    皆取願行者,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嘆鬱邑。

    楊廣三次都是傾全國之力,第一次東征失敗損失慘重,第二次楊玄感謀反,第三次高句麗請罪,楊廣就直接下令退兵了。楊廣徵高麗並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偉大,他只是想要別人說句好話服個軟,他其實就是好面子而已。面對烽煙四起,楊廣非但沒有坐鎮京師,他居然選擇了眼不見心不煩,走的時候還寫了一首詩,說我徵遼東也就是突發奇想,江南才是我喜歡的地方

    我夢江南好,徵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

    再說隋唐大運河,實際上在開皇七年就開始修了。但是隋文帝並沒有楊廣那麼激進,楊廣修運河和打高句麗一樣,彷彿他什麼事都要畢其功於一役,他也不想想這是幾年能完成的事嗎?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以前農村挖河有多難,每年冬天男人都要去挖河,運河比農村挖河要難多了,有些人總覺得一句輕飄飄“他只是太急了”就為他掩飾過去了,你這一句話可能就是當時的人們用累累白骨堆起來的。

    我想問一下,如果人人都抱著這樣的史學觀,未來還有人原意為民族犧牲嗎?我們華夏民族一顆拳拳報國之心,最多也就是能在史書上留下光彩的一筆,在我們心中沒有所謂上帝,更沒有所謂地獄,只有後人的銘記。如果我們再刻意扭曲歷史觀,那報國還有什麼意義?

    世人眼中項羽、曹操、劉備、劉邦

    當然了,以上那些都是極端的例子,屬於譁眾取寵的型別。其實人們都有一種逆反心理,如果司馬遷不是對項羽有所崇敬,寫出來的是一個悲劇英雄,網上讚揚的項羽的肯定比現在還要多。司馬遷為項羽作傳的時候,可是寫的本紀,即便是戰國七雄和孔子也都只是世家而已,可見司馬遷對項羽是情有獨鍾的。

    所以在《史記》中項羽是充滿人情味的,他可以對自己計程車兵噓寒問暖,也可以坑殺數十萬敵軍。人們對自己親近的人和物是不同對待的,就像有人看到吃豬肉可能無動於衷,但是你看到有人吃猴子就覺得不可理喻,因為猴子更像人類。

    人們更容易去同情哺乳動物,而很少會對鳥類有同情心。人類認為殺動物是殺生,但是對於砍伐植物卻無動於衷。就像孟子說的:“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有人嘲笑孟子這個觀點,因為梁惠王用羊代替牛做貢品還是殺生,孟子還是對他的行為進行了肯定。認為孟子這是假仁假義,實際上很多人根本沒有懂其中的道理。就像歐洲人發生了恐怖襲擊,歐美人悲痛欲絕,但是中東亂成那樣,一樣歐美人卻沒人關注,這是人類的通病,同情和自己類似和相近的人,對不熟悉的無動於衷,這就是所謂的人情味。

    但是孟子希望梁惠王能把這種人情味也擴充套件到百姓身上,不要只對眼前的人有人情味。其實孟子還是太理想化了,劉邦和項羽對秦國不同的態度,並不是劉邦更有人情味,而是他更懂得何時何地對何人收買人心。

    項羽對不喜歡的人就不封賞,比如明明田榮功勞更大,但是項羽卻記恨他在鉅鹿之戰作壁上觀,所以沒有封賞他。明明是陳餘威望更高,但是項羽卻因為喜歡張耳,封了張耳為王,陳餘為侯。結果田榮在齊國叛亂,陳餘趕走了張耳。

    項羽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封賞,劉邦呢?明明不喜歡韓信,還是把他封為齊王。明明對彭越恨的咬牙切齒,還是把彭越封為梁王。明明喜歡財貨美女,到了關中卻無所取。

    司馬遷給你描寫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項羽,而劉邦則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客,所以人們更喜歡項羽。

    咱們再說一下劉備和曹操,這兩個人完全是兩個極端。劉備曾說,他自己是照著曹操為模板,反其道而行之,才成功的

    今指吾與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暴,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

    其實都說《三國演義》美化劉備,但是實際上可能是羅貫中用力過猛,讓劉備顯表演味太重,現代人反而因此討厭上了劉備,覺得這傢伙就會收買人心。就連白帝城託孤,大家都覺得他實際上在後面埋伏好了刀斧手。

    其實這樣真的有用嗎?司馬懿也答應曹睿好好輔佐曹芳,結果呢司馬懿還是篡權了。演個戲對諸葛亮這樣天縱奇才還不是很簡單的事。所以因為羅貫中的描寫,很多人反而覺得曹操壞的真實,劉備好的虛偽。劉備也是曾說出:“毋以善小而不為,毋以惡小而為之”的話的人,陳壽對他的評價是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意思就是劉備寬仁待人,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舉國託付給諸葛亮也沒有疑心。如果察覺到別人容不下他,他也不和人爭,只是避開禍患而已。

    雖然劉備是有點表演意味,收買人心的權術,實際上並沒有《三國演義》描述的那樣重。而我們的逆反心理就是,你誇的越重,我就貶你越狠。再加上曹操確實要比劉備有才能,而且治國更有方,這也是公認的,就像陳壽說的“機略不逮魏武”,討厭劉備也在情急之中。

  • 6 # 史海一粒粟

    不知題主此說從何而來,如果說“有些人”很欽佩項羽和曹操,那可能是這些人有問題吧。拋開這四個人政治上的做法,單從生活角度講。先說項羽,力能拔山舉鼎,徒逞匹夫之勇,性格剛愎自用,不聽人勸,性情暴躁,嗜殺成性,每當攻下一城,必定屠殺城中男子。典型的一個屠夫。再說曹操,雖有雄才大略,逐鹿群雄,統一北方,但“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說明這個人不是一個能吃虧的人。虛偽成性,睡覺時,被子掉地下,侍衛好心好意撿起來給蓋上,反被殺。後假裝哭泣,可見也是視生命如草芥的主。生活中這樣的人很難相處的。反觀劉邦與劉備,生活中有時候有點作,有點小虛偽,但大方面還是能愛惜部下,親民如子的。所以,如果有人生活中喜歡項羽曹操型別的人,那隻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了!

  • 7 # 24k純鈦小貓

    歷史上的項羽根本不配當英雄,歷史上的項羽好殺人,喜歡屠城,屠殺百姓,項羽的一生都不知道屠殺了多少百姓,屠殺光了多少個城池,整個秦國的百姓被屠殺了千里都無一人,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漢朝的前幾個皇帝要用道教的思想,要休養生息了好幾代皇帝白恢復過來

  • 8 # 法治建設者

    這種人過去也有,只不過,那時崇拜項羽的是草莽之類,現在崇拜項羽的是不學無術之流,也有一些是故意顛覆我們三觀的敵對份子所發的有預謀的言論。另外,現在自媒體發達,此類言論便顯得不少。其實,真正瞭解中國歷史(在學校好好學習就可以學到)的絕大多數人都能持正確的歷史唯物主義史觀,並以此評論歷史人物。

  • 9 # 素月墨羽YH

    像題主這樣只看三國演義的才會說劉備虛偽。黑劉備的看過《三國志先主傳》嗎?真看過會舔著臉在這裡黑劉備虛偽?

    首先劉備這個人從來不標榜自己仁義,他的作風一直屬於俠義。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是由得用合徒眾。——《三國志先主傳》。

    第二,劉備是三個人中唯一沒有屠城記錄的。曹操自己寫的文章裡哀嘆民不聊生,結果他自己參與的屠城記錄就高達八次(《三國志》裡寫的清清楚楚),孫權屠城也沒少幹。屠城真性情,不屠城倒是虛偽?什麼zz邏輯?。

    第三,荊州百姓心甘情願跟著劉備走的。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裡,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及於當陽之長坂。

    帶著十萬百姓一天才走十里,怕曹操佔據江陵,讓關羽先去,自己留下來斷後,被曹操一天三百里直接追上了,這是跑路拉百姓當墊背的姿勢?

    第三,再看《三國志黃權傳》。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先主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臣松之以為漢武用虛罔之言,滅李陵之家,劉主拒憲司所執,宥黃權之室,二主得失縣邈遠矣。詩云“樂只君子,保艾爾後”,其劉主之謂也。

    蜀降人或雲誅權妻子,權知其虛言,未便發喪,漢魏春秋曰:文帝詔令發喪,權答曰:“臣與劉、葛推誠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實,請須後問。”後得審問,果如所言。

    第四,夷陵之戰是不是為了給關羽報仇?黃初元年,以曄為侍中,賜爵關內侯。詔問群臣令料劉備當為關羽出報吳不。眾議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後備果出兵擊吳。《三國志劉曄傳》

    我就不知道像題主這樣的究竟是什麼樣的貨色敢說劉備偽君子,你們純粹是嫉妒一個品格高尚的人竟然有這麼大的成績吧,呵呵

    補一句,諸葛亮就是曹操屠徐州之後舉家流亡到荊州的(遭本州傾覆,生類殄盡。棄墳墓,攜老弱,披草萊,歸聖化,在流隸之中。《三國志諸葛瑾傳》),而曹操也因為自己的任性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歷史有的時候真是充滿了戲劇性。

  • 10 # 靜謐之森林

    我就是喜歡劉邦,政治悟性極高,打仗也是鬥智不鬥力,至於說什麼小人得志,厚黑之道,那都是偏激觀點,持這種觀點的人現實中要碰壁的。什麼事情都得看觀察角度是怎樣的。和競爭對手講君子之道那是蠢人乾的事,心中裝著天下百姓才是王者胸懷,劉邦當了皇帝,修生養息政策深得民心,漢朝後來的長治久安肯定與開國皇帝有不可分割的關係。中國文人自古狂妄,評論歷史人物必定帶著偏見。最有名的當屬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了,她把項羽自殺當作“傲骨”,其實真不是這麼回事,項羽窮兵黷武,根本沒把百姓安危和生存放在眼裡,他自知沒有了百姓的擁護,想重新起家根本不可能,加上劉邦勢力已經壯大,自己毫無反擊之力,只有自殺了。還是毛主席看歷史看得通透,解放南京時寫的“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就是指要把握好有利局面鎖定勝勢,不應該像西楚霸王那樣關鍵時刻沽名釣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頭號玩家》描繪了2045年的世界,大開腦洞,你認為27年後世界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