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化之
-
2 # 就叫我蓋倫吧
美國雖然是世界強國,軍事力量特別強大,俄羅斯緊排第二大軍事強國,俄羅斯又和第三大軍事強國中國綁在一起,俄羅斯總統普京,個性強硬不怕美國,一直跟美國抗衡,美國又不敢與俄羅斯開戰,因為俄羅斯,也有很多核彈,沒有辦法管住這個國家,比如烏克蘭事件,現在的敘利亞問題,還有北韓問題,美國不得不忍讓。
-
3 # 東方訪談
這個恐怕和美國和蘇聯的歷史有很大關係,首先蘇聯時期與美國冷戰,有龐大的核武庫,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器庫,核武庫與美國相比不分伯仲,俄羅斯與美國的冷戰某種意義上說一直沒有結束,雙方都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政治博弈一直沒有結束,雖然俄羅斯國力比不上美國,但是俄羅斯憑自己龐大的核武庫,外交一向以強硬著稱,網友號稱為北極熊,綜上所述,美國忌憚俄羅斯是因為俄羅斯的核武器庫龐大同時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同時敢於亮劍!
-
4 # 蘇蘇親衛隊1
美國和俄羅斯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軍事超級大國,美國擁有核彈頭7000枚,俄羅斯有核彈頭6800枚,兩個國家擁有的核彈頭是世界總數的98%。這是硬體,沒有這個,俄羅斯喊得再兇也沒用,要想讓其他國家忌憚必須有三個條件,第一,有導彈,第二敢把導彈豎起來,換句話說就是有敢使用導彈的決心,第三,必須得讓你的敵人知道你有這個決心,不能藏著掖著。
我們發現俄羅斯同時具有了這三個條件,俄羅斯敢於出手的決心整個世界都有目共睹,從1999年出兵科索沃到2008年出兵教訓喬治亞,再到2014年閃電出擊克里米亞,俄羅斯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毫不含糊,這些美國都看在眼裡。輕易招惹俄羅斯會吃不了兜著走,美國的政客不傻,即使是制裁了美國3年,可是始終沒有把普京列入制裁物件,而且美國知道俄羅斯靠制裁是無法讓它屈服的,這樣做只是做給歐洲盟友看的。
俄羅斯敢於在全世界對抗美國,最大的底氣是龐大的核武庫,只要有這個東西,美國就必須凡事都坐下來和俄羅斯好好談,俄羅斯民族意志異常強大,非常團結,在維護國家利益方面一點不猶豫,普京是個非常高明的戰略大師,再加上俄羅斯的常任理事國地位,所以美國不得不重視俄羅斯,即使俄羅斯經濟一塌糊塗!
-
5 # 環球評論
美國並沒有懼怕俄羅斯,如果美國懼怕俄羅斯的話也就不會北約東擴了,一步一步緊逼俄羅斯,將反導系統部署到俄羅斯家門口,干涉敘利亞危機等。
美國一直在逼俄羅斯,利用經濟手段和政治手段對付俄羅斯,但是並不敢用軍事手段對付俄羅斯,更不敢侵犯俄羅斯領土,畢竟二戰時德國就被俄羅斯龐大的國土給拖死。
在當今世界格局裡,俄羅斯是唯一可以在軍事上跟美國對拼的,當然美國軍事實力更強。也許美國可以把俄羅斯摧毀十次,但是俄羅斯有把美國摧毀一次。正因為俄羅斯有把美國摧毀一次的能力,美國做事就不敢任意妄為。
俄羅斯也有足夠的家底跟美國叫板。軍事上有和美國數量相當的核武器,以及有投放這些核武器的載具,如核導彈,核潛艇以及戰略轟炸機。
在國家資源方面,俄羅斯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糧食自給自足還可以出口,就算美國將俄羅斯封鎖起來,俄羅斯也可以憑藉自身的資源自給自足,跟美國死磕到底。經濟封鎖對俄羅斯是無效的。
成為超級大國的有這樣幾個指標,領土,軍事,科技,人口,資源。美國是唯一一個具備所有要求的國家,所以美國能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中國主要短板是資源,俄羅斯的短板是人口。俄羅斯不會成長為下一個蘇聯,但是如果其他國家想和俄羅斯發生戰爭,那麼是腦子進水了。
俄羅斯由於經濟上的短板,導致俄羅斯所有行動都只能用赤裸裸的軍事來解決,看似強大,其實這也是內部虛弱的表現。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能出的牌太少。而中國,由於經濟崛起,地位的提高,與美國博弈過程中,很少使用軍事手段,經濟和政治手段是常用的博弈手段,手段更多,更高明。美國可以隨時無後顧之憂的制裁俄羅斯,但現在確不敢制裁中國。因為中國有足夠多點的手段對其進行反制。
所以說美國懼怕俄羅斯,到不如說怕把俄羅斯逼急了,與起走上互相毀滅的不歸路。
-
6 # 木春山談天下
圍繞在英國的前俄羅斯特工被毒害事件,已經從英國懟俄羅斯,變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妖魔化。
但是從中並不能說美國懼憚俄羅斯,或者說這樣的說法並不特別準確,美國和俄羅斯之間是互相忌憚的博弈關係,這種關係和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有相同點,但同時也帶有更多新時代的特點。
木叔之所以這麼說,是希望大家從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下臺前,及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的一系列對俄關係和政策上來看來分析。
美國政界目前的基本判斷是俄羅斯干預了美國大選,甚至在大選前就開始影響美國政界各個層級的人士,這讓美國感到了切切實實的威脅,換句話說是痛在骨髓,因此對俄羅斯不僅忌憚而且非常反感,這不只是共和黨政府的態度,也是民主黨議員的不少想法和思考,俄羅斯在美國的形象也變得越來越負面。
此外,俄羅斯在國際上的眾多關鍵領域和場合與西方特別是美國唱對臺戲,這更讓美國感到了切膚之痛。
比如在幾年前的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強勢出擊收回了克里米亞半島,讓整個西方惱火又無可奈何。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更是直接走上了軍事介入的道路,間接與美國對抗。此外在諸多國際議題上俄羅斯也獨立發聲,對美國的政策進行抨擊。因此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只能用制裁的手段來進行經濟打擊,同時用政治宣傳來製造俄羅斯威脅,除了這些之外,對俄羅斯對外的實際動作,很難有太強力的制約。
這就是木叔所言,如今的美俄關係有了新特點,與美蘇對峙時期並不完全一樣。當年的美蘇對峙更多是冷戰中的軍事威懾,彼此擁有摧毀對方無數次的核武庫,以此為基礎來進行各種戰爭或者準戰爭的叫囂。比如古巴導彈危機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但冷戰結束之後,美蘇對核武庫的重視並非極端,儘管特朗普要重啟部分核計劃,俄羅斯也加強應對,可這種對峙和冷戰時期是無法比擬的。
-
7 # 優己
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美國之所以忌憚俄羅斯主要還是因為俄羅斯總統普京,俄羅斯有毀滅全世界的能力,普京則有毀滅全世界的膽量與權威。
作為執政二十年的強硬派領袖,普京不僅有治國理政的智慧,更有一批支援他的鐵桿部屬。這使得他在行使命令的時候能夠得到很貫徹的執行。相比之下,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底氣就小得多,特朗普想要執行一項政策就會遭到國會的反覆核查,基本上不敢亂來。這是一點對比的劣勢。比如,普京可以先發制人下令核轟炸美國,特朗普卻不行。
其次,美國對自己反導系統的自信心不足。不過美國如何測試,他的反導系統的攔截率始終也就是在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已,假如攔截多彈頭導彈,攔截的成功率會更低。而俄羅斯的導彈技術並不比美國來得差,而且數量基數大。一旦美俄開戰,只要百分之三十的俄羅斯導彈落在美國身上,也足以核平美國。這是美國在俄國面前底氣不硬的主因。
-
8 # 邵永靈
如果說存在忌憚的話,那也是相互的。兩個核大國,誰也不敢也不願意把對方逼到牆角。
歷史上的大國競爭經常導致戰爭,但是二戰之後美蘇卻維持了40多年的和平——雖然這一和平被稱作冷戰。直到蘇聯解體,美蘇也從未直接交手。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核武器存在。在這個毀滅性的力量面前,兩國都不想冒惹急了對手搭上自己的風險。
美俄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如此。兩國在短暫的蜜月之後開始陷入層出不窮的矛盾。不過矛盾再激烈,不打仗仍然是它們的底線。雖然核大國之間即使爆發常規戰爭,升級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危險畢竟存在,在戰爭的環境下不可控的因素會遠遠超過平時。
美國的確忌憚俄羅斯。無論是喬治亞戰爭還是克里米亞事件,美國從未以武力相威脅,在敘利亞的問題上,美國也是小心翼翼避開俄羅斯的軍事存在和勢力。其實,美國忌憚的何止俄羅斯,其他有核的國家美國也一樣忌憚。
同樣,俄羅斯也忌憚美國。北約東擴這口氣,俄羅斯嚥下了;美國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俄羅斯沒出頭;以色列和伊朗對撕,俄羅斯表示不介入。
當然,美國忌憚俄羅斯並不等於無所作為。從2014年至今,美國糾集盟友對俄羅斯實施了全方位的政治經濟制裁,也算是掐住了俄羅斯的命門。俄羅斯也沒少跟美國作對,活生生在敘利亞插上一腳,原本奄奄一息的阿薩德居然起死回生。
普京是不是美國忌憚俄羅斯的原因之一?我覺得沒必要誇大這個因素的影響。我一直認為,普京的強硬姿態更多是基於國內政治的考慮。俄羅斯民族喜歡強人,吃這一套,經濟上沒起色,如果再不能給人民帶來揚眉吐氣的感覺,普京還怎麼當總統?而對外,儘管普京常常把核武器掛在嘴上,但人人都知道,這是一件自殺的武器,不到走投無路,誰願意與對手同歸於盡?所以,核武器沒那麼嚇人也沒那麼管用。要說搞原子外交,普京的膽子比起赫魯曉夫還是小多了。
-
9 # 異域邊緣
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曾經是美國最重要的對手,美蘇冷戰時代的全面對抗無疑會給美國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單從軍事上來說就是相互之間為了全面領先對手而不顧及成本的全面競爭時代,在那個時代全球發展出了兩大武器裝備系列,美式裝備和蘇式裝備。它們之間就是相互剋制的關係,很難說誰有全面領先的優勢。
隨後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不戰而勝。但是脫胎於蘇聯的俄羅斯卻繼承絕大多數的蘇聯軍事遺產,尤其是蘇聯龐大的核武庫全部由俄羅斯接手。現在俄羅斯照樣還是武器裝備出口的強國,很多裝備令美國也非常的忌憚。其中的防空多面手S400就令美國非常難受,美國也不斷的警告盟國不要進口該裝備。
俄羅斯有著無限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土面積全球第一,由此也為俄羅斯的發展帶來巨大的資源優勢。工業領域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運作系統,它的工業門類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最突出的當數軍事工業,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國就是最好的明證。當然如果可以與國外先進技術合作那就最好不過了,不過當前的形式著實不容樂觀。俄羅斯的巨大發展潛力就是對某些國家巨大的潛在威脅,因此打壓這種潛力的發揮是某些國家不遺餘力要做的重要事情。
倘若俄羅斯能夠正常的融入世界進行全面的發展,難保不會變成第二個蘇聯。這也是美國最為擔心的,因此才有了對俄羅斯在各個方面的嚴厲制裁,這一切都是為了阻止俄羅斯的再次崛起。美國也正是乘著自己在非軍事領域的全面優勢以及透過盟友的合作,不斷對俄羅斯進行連綿不斷的制裁。以期收穫對俄羅斯發展的最大壓制效果,在這一點上西方的共識還是比較統一的。
叢林法則一直是西方國家對外發展關係的基礎邏輯,美國也堅定的奉行這一原則,這導致的後果就是別國的發展就是對自身的巨大威脅。為了不讓這種威脅危及到自身的利益必定會對不友好國家採取各種壓制措施,俄羅斯當然是這一原則的重點打擊物件了,俄羅斯的歷史決定了美國對它擁有者最強的防備心理,或者說美國對俄羅斯還是非常懼憚的。
-
10 # 海事先鋒
因為世界大國間的基本和平基礎是世界的戰略核平衡,而世界戰略核平衡的兩邊分別是美國和俄羅斯,失去其中一個,世界戰略平衡都會失去,如果非要失去一個,那麼必須有第三個國家能夠補上戰略核平衡的空缺。
圖為俄羅斯亞爾斯核導彈。
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武器都非常強大,俄羅斯曾經有個“俄羅斯人民的眼淚”的說法,意思是如果有一天俄羅斯面臨巨大的軍事威脅的時候,俄羅斯人民的眼淚,也就是核導彈,將會把敵人徹底擊敗。關於這一點我毫不懷疑,畢竟俄羅斯和美國都是奉行先發制人核打擊政策的國家,他們的核武器是在實戰中優先考慮使用的。曾經俄羅斯還研發出核地雷和核防空導彈這樣的武器,事實上核防空導彈現在還在使用,型號是51T6和53T6,他們可以在空中進行核爆炸,摧毀大量來襲的敵機和導彈武器,這樣的防禦手段堪稱是一把輻射鐵傘。
圖為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俄羅斯至今仍然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以及世界上最好的攻擊核潛艇亞森級,因此俄羅斯雖然軍力衰退,經濟不振,但是其核力量依然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這樣的能力必然引起其他國家高度重視,這是不可忽視的影響,美國甚至需要和俄羅斯簽訂戰略武器裁軍協議來平衡各自的核力量,這樣的國際地位可以說是很高了。
圖為世界領先的亞森級核潛艇。
最後,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俄羅斯是一個表裡河山的國家,這個國家自給自足的能力很強,基本不怕被制裁,他們的科技先進也罷了,關鍵也不缺少資源,自己就能提供自己所需的能源供給,因此俄羅斯倒也沒有什麼海上生命線,不需要強大的海軍去保護什麼航線,只需要守住自己就能對外施加影響,這一點也是別人拿他辦法不多的原因。
回覆列表
熊真兇啊!利爪尖牙,敏感殘詐,有機可釁,悍猛不拔。米華人狡,善謀精算,雖有戰力,亡命不值。操盤全球,資源富有,與熊相抗,恐為龍收,顧錢心憂,黃雀在後,日本小婆,陽奉陰違,如遇大事,不可倚靠,一招不慎,山崩旗倒,木有悔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