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視紀

    不光是題主,好多朋友都有這樣的困惑,既然航母的跑道不足以讓艦載機滿載起飛,那為什麼不加長航母的甲板呢?

    其實航母的長度之所以不超過400米,是有一定考量的。按照人類當今的造船能力,要製造排水量幾十萬噸的航母可能難度也不大,但航母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個極限,也要考慮到經濟型和適應性等諸多因素。

    如果增加航母的甲板長度,航母的整體重量肯定會隨之增加,這對航母的動力系統的要求就更高,對航母所停靠的港口的要求也更高。

    以現在的油輪為例,現在的有些油輪長500多米,排水量幾十萬噸,是世界最大航母福特級的好幾倍,然而這些巨輪的航速往往不超過20節,福特級航母的航速高達32節。而且航母由於目標龐大,很容易成為敵軍攻擊的目標,所以對航母的航速也有要求。現在大型艦船的航速能達到30節以上已經很不容易,所以航母過大了直接會犧牲掉速度。

    而且建造航母是一項耗資極其龐大的工程,航母造得越大往往花費的資金就越多,這可以讓很多國家難以承受。

    再加上航母上早已經安裝了各種輔助起飛裝置,滿載起飛艦載機也不是什麼難事兒,與其去增加航母飛行甲板的跑道長度,還不如把精力花到更先進的彈射器上來。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上的蒸汽彈射器---------

  • 2 # 星辰大海不是你

    世界各國的航母目前的長度都在300米左右,世界上最長的現代航母是美國的福特級航母,長337米。後來的這些航母都還沒有超過這個長度。

    之所以國際上的航母都固定在300米左右其實是有原因的:

    首先就是航母的結構現在都是分段式組裝焊接,對焊接工藝要求很高,因為下水之後要承受高速航行以及水能衝擊,當然還要考慮戰爭因素。因此船身結構牢固性問題就更要著重考慮。航母船身過長勢必要增加分段,增加焊接介面,對船身結構而言是有很大風險的。

    還有就是,各國對於航母航速有很高的要求,又受到運河海峽的透過性限制,如果增加船身長度,那麼自身排水量就隨之提升,那麼航母本身對於海峽水域的適應性就大大減弱。

    此外,當下各國衛星偵查監控別國軍事艦艇的動向都是很積極的,如果航母自身尺寸過於龐大,那麼被他國衛星發現的機率大大提高,不利於戰略隱身和軍事動向的隱藏。

  • 3 # 使用者96196608734

    可能有些人會想航母長一點,艦載機起降不就容易了嗎?甚至更長點連彈射器都不要了,不更好嗎?

    從航母出現發展到如今這麼多年,如此多的專家難道就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嗎?而今世界上最長的航空母艦是美國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艦長332.9米 、艦寬40.8米、飛行甲板最寬76.8米、 吃水11.3米。航空母艦作為迄今為止人類工業最複雜的裝置之一集結了太多的智慧,那麼有哪些因素限制著航母變長呢?

    材料強度和焊接工藝的不足。航母艦長建造的越大,其航母的整體就要建造的越大。對材料的要求就要很高,在海洋中航行接觸面積變大,它所受到的力就會變大,如果材料強度不夠,可能海浪一過航母就折斷了。

    動力不足導致航速不足。航母是用來作戰的,過大的航母沒有太大意義,而且增加了航母的暴露機率,況且整體重量的增加,目前的動力系統還不能夠應付這麼沉重的艦體,即便開的動速度也會很慢,機動性很差不能在短時間內去進行馳援。甲板越長縱搖幅度越大,飛機降落難度反而增大。簡單的說就是航母反而晃動的更加厲害,使艦載機的起降更加的不方便。而且過大的航母對於靠港、維修、過運河海峽來說都是非常不方便的。經實踐而知,航母最長在300米左右,在靈活性、機種搭配,排程指揮、起降運作等各方面比較均衡,對整體作戰能力提升最好因此航母長度沒有過度加大。

  • 4 # 淡然小司

    目前世界上造的最大的航母是美國的“福特”級航母滿載排水量11.2萬噸,艦長337米。這樣的長度根本不是不夠艦載機的起降作業。都得需要特殊的起降裝置,才能完成這樣的作業。如果真的加長艦體,倒是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但是其他相應的問題就會脫穎而出了,我們看一下大概會有什麼樣的可能狀況出現。

    首先就是艦體結構的應力問題。因為航空母艦的特殊要求性,要具有高航速,高機動,高強度的特性,那麼就對航母的建造剛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國際上通用的航母建造剛才都是HY80和HY100這樣強度的鋼材,但是目前來說也只能自造在11萬噸左右的航空母艦。

    如果製造甲板面積更大塊頭更大的航空母艦。就是這樣的,剛才在航母航行當中,這遇到風浪當中,航母自身的重量就會將鋼材折斷。這就是艦體的重心應力問題。在目前的材料沒有突破的前提條件下航空母艦的噸位,很難突破更高的水平。

    其二,航空母艦的建造成本和技術問題。建造更大型的航空母艦,其成本自然而然會呈幾何級增加。對於像福特級這樣的航空母艦,據張召忠將軍在一期節目當中講過,其造價已經超過了130億美元。可想而知在增大建造艦體,其成本自然而然會相應的增加。

    其三,艦艇的後勤保障與維護,其相應的工作量也同樣會增大很多,對於後勤和維護者面同樣會增加很多的相應配套設施和人員。同樣也加大了航母作業時人員的調動與安排。

    其四,就是動力系統的問題,目前只有美國的航空母艦是核動力的,而其他的國家的基本上都是常規動力的。這就導致一個航母噸位的加大,甲板面積的增加,動力系統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目前航母的航速基本上都在30節左右。如果要想保持同樣的航速,那相應的動力系統就要增加增大很多。這些都是相關的技術難點。能夠搞明白核動力裝置的,目前也只有美國。何況增大航母的噸位那就需要更大的核動力裝置,這對於核動力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圖片來源於網路

  • 5 # 心有靈犀73024986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美國的福特級福特號,長337米,吃水寬度41米,甲板寬77米,吃水12米,標準排水量11.2萬噸。雖說現在理論上航母可以造的更大,飛行甲板也可以更長更寬,但航母是作戰武器平臺,十萬餘噸的龐然大物在海上需要高航速,還要具有靈活的機動力,並且具備對付惡劣海況的能力,這對航母就已經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如果將航母造的足夠大,比如將福特號多加長100米,型寬多加寬20米,這樣航母的吃水會至少要達到20米以上,才能夠匹配航母的穩性與操縱性,噸位將會達到50萬噸以上。如此說來,它的弊端顯現出來了。1、如此大的海上巨物,他的結構需要有比現在更高標準的特種鋼製造,否則將很難承受高航速、高機動性帶來的結構上的損害,目前能夠滿足這種需要的特種鋼短時期內還沒有研製出來。2、巨大的船體想達到高航速也是不易的事,目前的重型航母別看它巨大,也要達到30節以上的航速。3、一艘這樣的航母在真實的海戰中將成為敵方的重點打擊目標,一旦被擊沉將損失巨大。

    那麼現在的航母為什麼只造這麼大呢?本人認為:1、目前尺寸的航母的諸如彈射與回收等系統基本可以滿足現代作戰的需要。2、一艘航母的後勤保障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能夠滿足它的停泊、補給的深水母港不是很多,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3、世界上最大的油輪“海上巨人”號,長458米、寬近70米、吃水24.5米,滿載排水量80萬多噸,空船自重56萬多噸,但航速僅僅13節左右。若航母要滿足30節以上航速,首先結構上將無法承受。若將航母製造成雙船體或多船體結構,同樣也是因為這種船型結構受力分散,無法承擔作戰任務。以上為本人的一點見解,不代表以後科技水平的提高後,也可能製造出更大更符合實戰需求的超大型的航母。本文如有和劇友們觀點相左,望各位批評指正。

  • 6 # 王司徒軍武百科

    航母三百米是個標準,正好是目前重型船舶的一個公共數值,基本上代表了人類目前的巨型船舶建造能力。

    不能造的更大嗎?當然可以。工程上難度不大,難度大的是如何經濟高效的利用。不光是航母,現在所有的巨型船舶都得考慮這個問題。

    國際上有個船舶標準,比如我們新聞裡常見的“巴拿馬型船隻”(Panamax),這個就是貨輪建造的一個標準,以能透過巴拿馬運河為要求。所以最大船寬≤32.3米,最大船長≤289.6米,最深吃水≤12.04米,。如此才能透過巴拿馬運河那階梯狀的船閘。比巴拿馬再大的就是“阿芙拉型”(Aframax)、“蘇伊士型”(Suezmax)以及“超大型”(VLCC)和“超巨型”(ULCC)。

    再對比美國“福特號”航母的尺寸:

    艦長337米

    艦寬77米(甲板)/41米(水線)

    吃水12米

    標準排水量101,600噸,滿載排水量112,000噸

    現在的美軍航母已經超過了“巴拿馬型”的60000-75000噸的數值和尺寸,它們處在“阿芙拉型”和“蘇伊士型”以下的水準上。

    早期的美國航母強調巴拿馬運河的通行尺寸,但後來還是對航母效能讓道。目前航母不再走巴拿馬運河,僅兩棲攻擊艦做摺疊準備後能過去。

    除開美軍的超級航母,大部分的航母都在65000上下。顯然它們都有自己的工程考量,不是一味的增大面積和長度。航母她首先是艘船,是軍艦,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移動的跑道。

    不管怎麼說,適航性能非常重要,作為體量巨大的個體,船舶噸位越重吃水越深。航母的作為一款需要機動部署的兵器,如果再超過當前噸位,勢必會喪失掉一些透過能力。

    世界上一些比較龐大的巨輪,它們連靠港都做不到,卸貨只能在外海進行。而那些運河和船閘更是與它們無緣。航空母艦也是一個道理,大沒關係,搞得自己行動不便就麻煩了。

    其次航母講求機動效能和快速部署能力,按照美軍的標準,航母的速度要求比艦隊普通巡航速度高出13節。而且航母的戰機起飛也定義了逆風節數相對應的戰機機位以及載荷,普遍要求達到逆風30節。航母在航行中需要不停的轉向、調整和快速的機動,它比編隊中的其它船隻更加忙碌,所以做的過於笨重是不可能的。單純的增加長度,無疑對機動能力尤其是轉向是個破壞。

    再就是噸位效能,美國航母概念就是12.5萬噸上限,超過這個數值,航母的建造就會達到一個臨界點。諸如各種設施的增加和維護成本的提升、人員數量的增加、系統複雜程度的增加、核反應堆功率的提高、發動機功率和數量問題等等。像常規動力的航母則低得多,以80000噸為上限。他們也是經過了科學的論證後才定出的標準,但這個標準並非固定的,是可以改變的。

    倘若未來科學技術發生進步,有更先進的船舶建造學、材料學支撐,航母做的更大不是不可能,相反軍事上很需要大航母,美軍對航母的戰機連續出勤架次非常在意,越大的航母越能代表戰鬥力。他們絕不僅僅考慮的是戰鬥機的起降難度問題,更多的還考慮了現實的作戰經驗。

    不過目前雖然很難造出更巨型的航母,但飽含心思的各國也不是沒有自己的小九九。比如海上浮動平臺,據說中國目前就在做這種打算。

  • 7 # 儒道之主

    世界上擁有航空母艦最多的國家就是美國了,共擁有11艘,全部是採用核動力的大型航母。其中10艘為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其飛行甲板長:332.8米;艦寬 40.8米(船體);飛行甲板寬:76.4米。機庫:長208米,寬33米,高約8米;滿載排水量:101196噸。

    尼米茲級艾森豪威爾號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是美國福特級的首艦福特號:艦長337米,寬77米,滿載排水量11.2萬噸。福特號的飛行甲板長333米,寬78米。可搭載艦載機75架F35C戰鬥機,8架S3A/B反潛機,5架E2C/D預警機,還有6架直升機。

    福特級首艦福特號

    目前世界上現役的常規動力航母(中型),滿載排水量在6萬噸左右的,艦長基本在300米左右。比如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艦長:302.3米,艦寬:72米,滿載排水量:58900噸。中國的遼寧艦與庫茲涅佐夫號為“姊妹艦”,大小相差不大:遼寧艦略大一些。

    美國的兩級航空母艦的長度都在330米左右,遠高於題中的300米。其它國家航母的艦長都在300米左右,與題相符。下面,就把題主的這個問題分為兩步來回答。

    尼米茲級西奧多·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1、除了美國之外,世界其它國家沒有一艘大型航母,這些國家為什麼不發展大型航母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經濟實力不足,就是沒錢。航母被稱為“吞金獸”,這可不是省省就能造出來的、就能用的起的。比如泰國唯一的一艘輕型航母,受金融危機影響,泰國經濟不景氣,無力承擔航母服役的費用,將航母改成了“國防教育基地”:供華人免費參觀,進行愛國教育。再比如俄羅斯,“重振海軍雄風”的口號喊了這麼多年,其新服役的水面艦艇屈指可數,更別提航母了——沒錢,只能說說。

    尼米茲級林肯號航空母艦

    第二、科研、技術、製造等能力不足。建造航母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的領域眾多,國家的綜合實力不夠強,根本無法獨立建造。比如印度,名為中國產航母,實際上就是買來各部件,自己“攢出來的”。即便如此,印度航母的工期也是一拖再拖:光“下水”就搞了4次。中國從買進瓦良格號改裝,到自主製造002,就是為了積累技術經驗:為製造大型核動力航母打“地基”。

    第三、戰略需求。大型航母不僅是“海軍強國”的標誌,更是一國海軍發展戰略的體現。也就是說,只有想成為海軍強國的國家,才可能發展大型航母,比如俄羅斯、印度等。其它擁有小型航母的國家,考慮更多的是維護領海安全,根本不可能在這上投入巨資。

    里根號航空母艦

    2、美國為什麼不建造更大的航母呢?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受限於大型船舶的建造能力、材料技術等。航母是作戰艦艇,要求具有高航速、機動性、快速到達/部署等能力,比如:美國的福特號,其航速超過30節。再造大點,這對艦體結構、艦體材料等是個巨大的考驗:一個弄不好,來個高速轉彎,航母就斷成了兩截。以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福特號已經是極限了。

    第二、戰略需求。福特號搭載的第四代戰鬥機就75架,這戰鬥力比一箇中等國家整個空軍加起來的戰鬥力還要高的多,足以完成任何可能的作戰任務。如果還嫌戰鬥力低,還可以組成雙航母、三航母戰鬥群,消滅一箇中等國家都快足夠了。也就是說,美國根本沒必要冒險去發展更大的航空母艦。

    福特號

  • 8 # 魂舞大漠

    航母長度是否可以還可以長一些?這個問題的答案正在於航母本身,原因有三:

    船大頭難調。目標太大小心挨導彈,進攻與防禦本來就是一矛盾體,船大艦載機自然增多不假,但船過於龐大,其防禦力量也要相要增加,不然自身安全就是大麻煩,更莫說作戰了。航母發展百年,美國發展得最好,經過認真仔細地計算,現在十萬噸已經足夠,無限增大艦體是愚蠢的,如果威力不夠,還可以改進效能設計,比如“福特”號上了電磁彈射器,艦載機換為四代機,威力自然大增。航母設計,不能面多了放水,水多了放面,部署起來也不夠方便呀。

    用鋼是一大問題。船之大小長短對用鋼要求不一樣,“尼米茲”使用了屈服強度850兆帕的航母專用鋼,如果再加長,鋼材屈服強度也會大幅增加,研製難度相應自會提高不少,這還只是用鋼一項,其它也會相應提高技術難度,以符合航速等作戰要求,實現起來又會是另番技術景象。

    不能不算經濟帳。“福特”號十萬噸,建造費用達到130億,如果加上艦載機採購,又是130億,這對於美國也是很頭疼的數字,一旦被毀,就是天大的事,如果擴大噸位的話,誰也吃不消,正成為典型的大包袱,還敢開出去作戰嗎?美國維持十艘航母數量規模,用之不同作戰方向,但已相當吃力,所以僅算經濟帳,也會在限制航母噸位上大做文章。

    如果有另外的設計,比如浮島式,就另當別論,現在的設計是最優的。

  • 9 # 海事先鋒

    航空母艦是一種軍事裝備,而且是海空機動作戰的決戰型兵器。他必須要考慮以下幾點:攻擊力,防禦力,機動力。這是大概是除了輕兵器外所有的武器都要考慮的事情了,包括飛機、坦克、軍艦都是這樣的。

    航母的尺寸要擴大,首先對造船廠的幹船塢提出了要求,圖為印度科欽造船廠在建造印度中國產航母,可見航母的尺寸已經要超過幹船塢的容載量了,最終導致了印度航母建造困難。

    畢竟你不能光考慮怎麼打人,就算你的攻擊力再強大,你也得考慮怎麼應對進攻吧?目前的航母大者已經有300米長了,就連彈道導彈都可以瞄準攻擊,如果再大,那麼目標過於巨大的航母還有什麼隱蔽性和防禦性可言嗎?現在人們討論反艦導彈打航母,都不是考慮怎麼命中,而是考慮命中哪裡,比如運氣好的話一發摧毀彈射軌道,是不是就把航母作戰能力給廢了,航母攻擊力強大的同時也是脆弱的,所以他需要有大量的護航艦艇為他提供方方面面的保護,只有在大量驅護艦的拱衛下他才敢於出遠洋作戰。

    圖為中國的002型航母在大連造船廠幹船塢建造時的照片,該艦目前已經下水。不過看當時的照片,即便是世界上排名數一數二的大連幹船塢,也只能容納300米長度的航母建造,再大還是需要擴建幹船塢。

    另外,航母做的大了,對於動力而言也是個負擔。航母艦型是一種高速艦型,關鍵時候還要頂風高速航行來獲取甲板風,幫助艦載機更大掛載起飛,目前的航母除了美國的幾艘核動力航母外,或多或少都有動力負擔重的問題,法國航母還為此掉過螺旋槳,俄羅斯航母常年航速破不了20節,中國的001和002兩艘航母最大航速估計也只有29節,這樣的航速並不能令人完全滿意,實際上美國的航母航速快也是建立在蒸汽輪機設計的基礎上的,盲目的擴大航母的尺寸,導致噸位進一步上漲,那麼就需要設計更大、更復雜的蒸汽輪機,那是目前的技術難以達到的。

    航母建造是個系統性工程,需要綜合考慮艙室佈置、防禦佈置、動力模組佈置等,如果就為了起降戰鬥機方便,就要隨意的擴大航母尺寸,導致其各方面作戰效能下降,那麼付出的代價是有些大了。

    最後是邊界效應問題。當一件武器朝著一個方向一直髮展,那麼他發展到一定地步後,每每向這個方向再進一步,都要付出更多的其他代價,最終導致價效比並不合適。比如航母尺寸,要擴大尺寸,首先需要擴大海軍造船廠幹船塢的尺寸,其次還要考慮付出防禦性降低的代價,然後還要提升動力,然而取得的提升也僅僅是提高了艦載機起降的安全性,可是現在的300米長度的航母起降艦載機就已經足夠了,為什麼要付出那麼大代價追求一個心裡安穩呢?

    或許某一天,等以上問題又能得到完美平衡的時候,航母的尺寸還要進一步擴大,不過那也是未來的事情了。

    圖為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其艦長就是300多米,已經足夠起降艦載機用了,就目前而言,還沒有擴大尺寸的必要。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 10 #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航母的尺寸和噸位選擇是作戰效能、成本、生存能力、可維護性等很多因素的綜合折中後的結果,並不是越大越好。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就是美國的福特級,該航母全長337米,滿載排水量11萬噸。實際上自尼米茲號航母后,美軍的航母尺寸基本就固定下來了。

    美軍將航母尺寸固定下來並不是因為人類的造船技術已經到了極限。且不說滿載排水量超過50萬噸的超級油輪,就是艙室超級複雜、建造難度不比航母低的豪華郵輪,最大的已經超過20萬噸。

    超級豪華郵輪“海洋和悅號”,滿載排水量超過22.6萬噸,是福特號航母的兩倍,貨真價實的海上城市。

    實際上也有很多製造超級巨型航母的方案。二戰時英國首先丘吉爾就提出用北大西洋的海上浮冰建造一種排水量超過100萬噸的航母,用來打擊納粹的潛艇,當然這個想法過於異想天開。美國等國也設想過艦載排水量超過50萬噸的機動式海上浮動基地,但是都沒有真正實施過。

    航母噸位增大之後固然可以增加甲板面積,提高艦載機運作能力,但是也會帶來以下幾個問題:

    航母噸位增加雖然在一定的程度內可以降低單位增加,但是根據美國的經驗,航母噸位超過12萬噸後單位造價不降反升。因為噸位過大之後艦體結構補強帶來的成本增加將蓋過噸位增加帶來的規模效益,所以美國航母的噸位控制在10萬噸上下;航母尺寸增加帶來的機動性下降將降低航母的生存能力。上圖的這種排水量超過50萬噸的海上基地會是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最好的耙子;航母噸位增加使得艦載機數量增加,但是會加大航母運作的複雜度,航母作戰人員的工作強度也會大大提高。目前福特級航母每日的極限出動架次是270個,繼續這提高出動幾次最大障礙就是航母人員的工作強度已經接近到極限,再提高的話可能事故率就會大幅上升。

  • 11 # 1179420261

    航空母艦長度只有三百米這樣,造成艦載機起降困難,原因是結約成本,再就是考慮機動性的問題,也可能是目標太大容易被攻擊。

  • 12 # 大成小站

    美國“杜魯門”號航空母艦,造價高達45億美元,整體高度有24層樓那麼高,艦體全長318米,總共有3360個艙室,電話就有2000多部。

    “杜魯門”號航母,是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第8艘,它是以第33任總統杜魯門來命名的戰艦。

    這艘航母是1988年批准建造,到了1993才開始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始動工,直到1996年才建造完工下水,1998年編入海軍大西洋艦隊開始服役。

    “杜魯門”航母有多大

    “杜魯門”航母艦體長度有318米,很難再增加長度。飛行甲板有334米,水線長度有317米,寬度有76.8米,整體高度約有24層樓那麼高,整體造價約45億美元。

    它的排水量近1萬噸,可以一次性在航母上完成油料、食品、淡水、貨物等補給,甲板面積達到了18215平方米,光是艦倉就有3360個。

    動力系統是由2座核反堆和4臺蒸汽輪機來完成,動力是由4軸驅動,功率達到26萬軸馬力,最大的航速可以達到30節以上,不加燃料的情況下,可以航行20年。

    當滿載時,航母的排水量可以達到9.6萬噸,如果要是航行將水排出浮在水面上,可以排出1.92億磅的海水,可以填滿28個大游泳池。

    航空母艦起到的作用就是大型飛機場,作為一個運載平臺,作戰用的武器就是艦載機,建造得越大,功能更加完善,可以裝備更多的武器。

    除了少數戰鬥機用來值班以外,考慮到在海上會產生一定的腐蝕,艦載機一般都存放在航母飛行甲板的機庫裡面,這也是為什麼航母飛行甲板面積比較大的原因。

    “杜魯門”航母上有哪些武器裝備

    “杜魯門”航母如此之大,上面的武器裝備也很強大。MK29北約“海麻雀”艦空導彈發射4座;MK32三聯裝魚雷發射裝置2具;MK15“密集陣”20毫米防火炮系統4座,飛機升降機4部,著落攔阻索4具。

    飛行甲板可以供100餘架飛機搭載,編了1個航空中隊,下轄9箇中隊和2個分遣隊。飛機的型別有F/A-18C“大黃蜂”戰鬥機、F-14“熊貓”戰鬥機、E-2C“鷹眼”空中預警機、S-3A反潛機、S-60“海鷹”反潛機、C-2“快輪”運輸機、EA-6B“徘徊者”電子戰分機。

    “杜魯門”航母的編制艦員為3200人,航空人員有2480人,停靠的駐地在諾福克。作為那個時代的工業產物,之後又與其它航母進行了一些技術上的改進。

    在航母上應用了光纖電纜,各種資料傳輸速度加快。佈設了非密型區域網,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加強了資訊處理的效率。

    另外對航母的結構也進行了改進,增加廢品廢料的處理能力,還為女性艦員增加了生活設施。“杜魯門”航母作為海上的一艘巨無霸,自持力也很強大,航母上每天可以提供膳食18150份,生產淡水400000加侖,電線電纜的總長度達到了1448千米。

    航母上面的生活空間有多大

    航母上面的艦員,每週要工作7天,每天工作12小時,勞動強度有點大。整個航母載滿人就有大幾千人,在惡劣的環境下,制服幾乎被大量汗水浸溼。

    清洗工作就是一個很累人的活,每天的衣服,再加上床單和枕頭套,待洗的衣物就像一座山。

    不過還好,“杜魯門”航母一天就可以清洗5噸衣物,衣服洗完晾乾以後,只有軍官的衣服才會拿去熨燙。

    航母出去執行一次任務,就要花很長時間,艦員在上面生活,就要有食物供給。對於在航空母艦上生活的人,也可以享受到美食,上面有各種風味的餐廳可供選擇。

    “杜魯門”航母上面有11個儲藏食物的房間,有7間用來存放乾燥的食物,另外還有4間具有冷藏的功能,航母上面存放的食物可以供6000名艦員生活3個月。

    航母上的餐廳都是全天經營,但是不能用現金消費,上航母之前,就要買一張儲值卡並往裡充錢,當船員滿員時,可以提供1.8萬份餐點。

    航母上的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可以在上面理髮,也有小超市,可以買一些生活用品,如果想健身,也可以去健身房鍛鍊。

    總之,航母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體現,建造得越大,說明可以搭載的飛機和武器更多,在海上作戰就有優勢。普遍來說,現在比較大的航母噸位都超過了10萬噸,螺旋槳的一片葉子直徑就有6米,由此可以想象整艘航母有多大,已經到了極限,目前還沒有技術把長度加長。

  • 13 # 大頭炮RR

    加長加大之後轉彎不靈活、容易被發現、容易被攻擊、對港口要求更高等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艦體強度問題。

    航空母艦這種需要進行高速航行、高速轉向等劇烈機動,又要保證足夠抗損性的作戰艦艇,對艦體的結構強度有著極高的要求。

    說白了就是,在保證效能的前提下,以現有的科技水平,航母做這麼大已經是極限了。

  • 14 # 軍武資料庫

    這玩意加不長,會被海浪掰斷的!並不只是航母,幾乎所有船都不能做到無限大。

    覺得人類可以造出的東西可以無限大的想法有點忽略掉了自然之力。

    說一個一些人不知道的事情——有很多的 橋會被風吹塌。

    這個現象叫做卡門渦街效應,當氣流吹過阻礙物的時候會產生一定頻率的渦流

    當渦流的震盪頻率和橋的共振頻率接近的話,橋就會開始晃動,超過橋的承受極限,這座橋就會被吹塌。

    空氣是這樣,我們去到海里去看一看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問題呢?

    一般我們看到風吹水面的時候會發現海水會盪漾起波濤。

    波浪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和風吹的關係並不是特別大。而是在於溫度:

    當海水溫度不同的時候(海水溫度定然不同),海水會有一定的垂直運動,熱水向上走冷水向下走。這時候海洋就形成了波浪,大家說的風起時只是推波助瀾的效果。

    由於這種現象的存在,海水中的波浪也就有了一個固有的頻率和波長,海浪的平均長度大約是200米左右。

    當一艘船的長度大於400米的時候,如果波高小於船的吃水深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波高高於船的吃水深度的時候,就會出現將船架空的情況。

    這時候船的底部有的地方會有浮力將船舉起,有的地方則是空氣,完全沒有浮力,船的龍骨就會在這種不平衡的受力中扭曲變形——簡單說就是船被掰彎了。

    所以很多船隻都被設計水線長度在安全長度範圍之內,並不會超過安全範圍給大海以掰彎自己的機會。

    當然了上次答題有的人說很多集裝箱船長度會超過400米的安全長度。但是這裡是有偷手的!

    你看大型集裝箱船的設計是不是水線部分很短,上面再做延伸。

    很多人覺得航母不超過300米其實航母也是這麼偷的

    都是在水線上繼續探出相當長的距離。但是這件事是有限度的,過長地探出影響平衡性,

    現在船做不成無限長,甲板探不出太多,因此一般的來說航母也就是300多米長了。

  • 15 # 王哥述事

    如果對軍事裝備有所瞭解的,不難發現,現代大型航空母艦艦體長度都在300m左右。半個世紀以來都沒有大的提升,難道是人類還沒有能力把航母的長度增加到400米甚至更大。當然不是,其中是另有乾坤,說來就話長了。

    公路上的車輛為什麼不能造的無限大無限長?因為受到車道寬度的限制。茫茫大海上看似天馬行空,航母造得再大也裝得下,實際上,公路上有車道,海上也有航道,過往的船隻也要受到航道的限制。

    以傳統的航母大國美國為例,縱觀它的航母發展歷程,航母個頭是越造越大。

    二戰前的航母也就一兩萬噸,到了二戰時,建造的埃塞克斯級主力航母已經達到了三四萬噸,二戰後建造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被稱為“超級航母”,排水量已經達到了六七萬噸。其改進型小鷹級更是達到了8萬多噸,一共建造了四艘。

    在小鷹級航母建造期間,美國於1958年著力打造全球首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企業號航空母艦的滿載排水量已經達到了9萬多噸,該級航空母艦原計劃建造六艘,後來考慮到一些技術不成熟,就只建造了首艦。

    企業級航空母艦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8座核反應堆,作為對比,此後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都只有兩座核反應堆,而這兩座核反應堆的輸出動力幾乎跟企業級的八座相當。這說明企業級航母作為歷史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它的核反應堆技術還有待加強。

    此後建造的10艘尼米茲級航母有排水量,跟企業號相當,後幾艘因為加裝的厚重的防護裝甲而達到了10萬噸。福特級也略有增加,滿載排水量11萬噸左右。總的來看,從第一艘航空母艦企業號算起,半個世紀以來的美國航母的噸位都沒有明顯的變化。

    卡到了10萬噸的關口,從企業級,尼米茲級,再到後來的福特級,噸位都有所增大,不過跨度不大。噸位加大主要體現在裝甲防護上,就長度和寬度而言,基本保持一致,長度都在330m左右。

    難道航母不是越大越好嗎?艦體越大,載彈量,載機量,載油量都會相應的增加,威力也會相應的加大。答案是航母並不是建的越大,越長就越好,就技術上來講,造更大型的航母應該問題不大。

    世界最大的遊輪“海洋和諧號”,總噸位22萬噸,長362米,高64m,相當於20層樓高。這個還不是人類建造的最大型輪船,新加坡的原油運輸船“諾克耐維斯號”全長達458米,噸位達到了恐怖的82萬噸,相當於10艘尼米茲級航母的噸位。

    既然比航母體型要大得多的貨輪能夠造出來,那造更大型的航母應該也不在話下。當然,造航母肯定比造貨輪要複雜的多,標準也要高的多,這些技術和材料上的問題,只要有需求,有專案,以目前的科技實力應該問題不大。

    之所以沒有往更大的噸位發展,確實是沒有那個必要。

    人類軍事史上造出過很多的龐然大物,結果都是曇花一現,如二戰時巴黎大炮和古斯塔夫巨炮,其中古斯塔夫巨炮口徑達到了驚人的800mm,完全可以輕鬆塞進去一個人。

    一枚炮彈重達七噸,全重達到了恐怖的1350噸,操縱極為繁瑣,要1400人才能操縱它。相當於一個團的人就為了一門炮,這門炮太重太大了,只能依賴於鐵路。在缺乏制控權的情況下,就相當於是一個活靶子。

    這種巨炮沒有普通火炮那麼強的機動性和透過性,淘汰也只是時間問題。

    還有著名的虎王坦克,虎王坦克是在虎式坦克的基礎上研製而成,它比虎式坦克更重,達到了近70噸,比現代的主戰坦克還要重。但由於德國的一些技術跟不上,就顯得有些雞肋了。它的發動機只有700馬力,現代同噸位的主戰坦克普遍都裝備有1500馬力的發動機。

    虎王坦克的發動機不僅馬力不足,而且相當耗油,它的最大行程只有140km。以現代眼光來看,炮的威力也不出,主炮口徑只有88mm。在使用範圍和生產數量上,虎王和虎式坦克加起來都不如黑豹坦克,謝爾曼坦克,T34坦克。

    虎王坦克是二戰時德國片面追求更大,更重坦克的要求,但它的發動機技術和傳動系統跟不上,就如同小馬拉大車。

    這就引出下面要說的話題,一種武器裝備的研發要考慮各項效能均衡和匹配。我覺得有幾個理由不適合建造更大更長的航母。

    1,航母造的太大,難以透過一些重要的航道,如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

    巴拿馬運河是一條黃金水道,它是連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樞紐。這條運河太重要了,太平洋上的船隻如果不取道巴拿馬運河。那就要繞整個南美洲大陸一圈,那是將是上10000公里的遙遠路途。

    在平時的時候,也就是消耗一些燃料和補給,如果在戰時,那可就是貽誤戰機。很多人都說美國的軍艦都造的長寬比大,也就是體型細長。一個原因也就是為了能夠順利的透過巴拿馬運河。

    也不是說10萬噸級的航母就是透過巴拿馬運河的上限,造個12,15萬噸也能過,只是比較麻煩了。就好3米75的車道,一般的車輛寬度3米以內就能輕鬆透過,當然造3m5也能勉強透過,只是就麻煩了很多。

    2,航母造的太大太長,對港口碼頭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航母造的越長,勢必它的寬度和吃水都要相應的增加,就無法在一些軍港內停泊。這讓我記起了空客a380的遭遇,這種巨無霸的飛機又大又豪華,載客量更是驚人,超過了波音747。

    是一款極佳的幹線客機,可這種飛機也面臨不小的挑戰,除了載客量不足外,很多小一點的機場根本就無法起降它,有的機場為了能夠起降這架龐然大物,不得不加長跑道,改擴建機場設施。

    3,航母三百多米的甲板長度已經完全夠用。

    對航母有所瞭解的都知道,航母主要的攻擊武器是配備的艦載機,以美軍為例,它一個航母就配備一個艦載機聯隊,一個艦載機聯隊有各式飛機七八十架。

    無論是八萬噸的小鷹級,10萬的尼米茲級,還是11萬噸的福特級,它們的甲板長寬都差不多,每艘航母都配備有四部彈射器,四部攔阻索,其中彈射區的長度也就100m左右,降落區200多米左右,一般100m左右的距離也能停下來。

    二者加起來剛好300m左右,航母都是斜角甲板,空出來的區域也能停放戰鬥機。現在的主力艦載機一般也就20m左右的長度,全重在30噸上下,包括最新列裝的艦載機體型也差不多大小。現代航母還能夠做到同時起降幾架戰鬥機,換句話說,300m的艦體已經完全夠用。

    4,造更大的航母所需要的預算將呈幾何般增長。

    福特級航母的建造費用已經高達130億美元。尼米茲級最後一艘布什號的造價高達68億美元,最開始的幾艘僅需要十幾億美元。

    可以說是一艘抵2艘以上,即便算上通貨膨脹,福特級的造價也是貴得驚人,連財大氣粗的美國也有些吃不消。如果建造更大型的航母,那建造費用肯定是大幅度增長。

    從經濟層面來說,建造更大型航母也不划算,假如造一艘15萬噸級航母的錢可以抵兩艘福特級。可它的戰鬥力未必有兩艘福特級那麼強大,那就顯得有些得不償失了。就算造船廠有那個實力建造,美國政府和國會那一關也很難透過。

    就如同朱姆沃爾特級隱身驅逐艦,比起阿利伯克級,無疑要先進的多,戰鬥力也強的多,可就是造價過於昂貴,美國最後也不得不忍痛割愛,原本計劃建造二十多艘,只建了三艘就戛然而止。

    5,建造更長更大的航母,在技術和裝置上還是也有一定的挑戰性。

    不是說沒有能力建造,而是要建造出來有一定的難度。就以造船廠來說,造10萬噸級航母已經是輕車熟路,各種設施也完全能夠應付的過來。

    突然要建造20萬噸,甚至30萬噸級的航母,船廠內的各種裝置就未必能夠應付得了。船越大,各種零部件也就越大,所需要的場地也越大,這些都需要船廠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和更換。

    技術上的諸多難點,我們局外人不懂,就推進系統而言,要推動30萬噸級航母以30節的高速行駛,就算是福特級的2座最新型核反應堆也做不到。簡單粗暴點的辦法,就是像原企業號一樣,增加核反應堆數量。那就要擠佔寶貴的艦體空間,如果重新研製功率更大的核反應堆,那將要耗費相當多的物力財力和時間。

    6,航母造的更大更長,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中國的遼寧艦和山東艦,英國的伊麗莎白級,美國的小鷹級,尼米茲級和福特級。他們之中噸位小一點的是六萬多噸,大一點的達到了11萬噸。

    有意思的是他們的艦體長度都在300m左右,其中中國山東艦艦長315米,尼米茲級332米,福特級333米,也就是說,儘管噸位相差了幾萬噸,可長度差距並不大。假如造一艘20萬噸的航母,估計艦體長度也難以超過400米。

    艦載機數量比10萬噸級的要多那是肯定的,不過要增加一個聯隊的數量估計很難。退1萬步講,即便能塞下兩個艦載機聯隊,實際作用要達到兩艘航母的戰力也不太可能。

    航母的戰鬥力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戰鬥機的出動率。以前的蒸汽彈射器日出動量約為120架次,福特級的電磁彈射器增加到了160架次,高峰時能達到270架次。這是一個艦載機聯隊(75架),在配備四部彈射器的前提下。

    假如航母噸位增加了1倍,載機數量相應的也增加一倍。那彈射器的數量是否也要增加一倍?達到8部彈射器,如果按目前彈射器的技術性能,要想日出勤率提升一倍,那將意味著要裝的8部彈射器,相應的還要裝8條攔阻索。

    而20萬噸級的航母相對於10萬噸級的,它的艦體長度和寬度並沒有相應的增加一倍。也就不太可能裝得下一倍的彈射器和攔阻索,日出勤率也就不能達到10萬噸級航母的兩倍。

    從技術上來講,福特級上的電磁彈射器目前都不太成熟,要研發效能更強大的彈射器難度更大。而簡單粗暴的靠增加彈射器數量來提高航母戰鬥力,就顯得有些雞肋,這樣算來的話,航母造的更長更大,並沒有成倍優勢。

    總的來說,300米左右的航母艦體長度,已經完全夠用,並不會出現起降困難現像,頂多就是看著比較擁擠而已。我覺得每一種武器裝備雖然談不上會有上限值,但一定有一個最佳值。

    就拿火炮來說,火炮的口徑是五花八門,特別是二戰時期,主流的就有105mm,120mm,122mm,155mm,152mm,203mm。現代主流的口徑就只有155mm(美式)和152mm(俄式)。比它更大的,更小的都成了小眾。口徑大意味著威力大,可更大口徑卻面臨淘汰。

    又比如戰鬥機,不管是三代及四代機,還是五代機,它們的長度一般在20米左右,滿載的重量在30噸左右或以下。以目前的科技實力,研製一架30多米長,60噸重的戰鬥機應該不在話下。可世界各國都不研發裝備這種更大更重的戰鬥機。

    其實航空母艦也是這個道理,並不是越大越長就越好,而是越合適越好。航母的長度已經夠用了,完全沒必要再造得更長更大。

  • 16 # 王牌武器庫

    航母作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武器,不僅凸顯出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同時也可以展現整個國家的國防實力。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多航母的國家是美國,一共有11艘航母,而且全部都是核動力航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10艘都是尼米茲級航母,這款航母的甲板長度為332.8米,飛行甲板寬度為76.4米。

    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福特級”核動力航母,艦長約337米,寬度約為77米,據稱該航母可以搭載超過75架F35C戰鬥機以及8架S3A/B反潛機和6架直升飛機,這個搭載的數量可以用恐怖來形容了。

    由於搭載的戰鬥機數量龐大,很多人都會存在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何航母的長度上不再進一步提升呢?為何不能造出500米長的航母,這樣不僅提升了戰鬥機起飛過程中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同時也可以增加更加的戰鬥機暫停位,這麼做到底有什麼壞處,還是美國的航母已經達到了長度的瓶頸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航母作為大型船舶,無論是建造能力還是材料技術方面都需要掌握很多的科技核心,雖然美國是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但想要製造出500米的航母還是不太現實的,因為航母首先需要具備快速到達以及部署的能力,同時還要兼備攻擊與防守,所以航母如果過於龐大的話,對於建造方面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而在材料方面也有著非常苛刻的要求,像美國的福特級航母,起航速目前都只是控制在30節左右,這已經對航母的艦體材料產生了巨大的考驗,甚至如果在戰爭期間,福特級航母全速航行並且急速轉彎的話,要是材料無法滿足特定條件,必定會發生事故,甚至讓航母斷成兩節。

    除此以外,航母不建造的那麼大,其實也是為了戰略需要,福特級航母所搭載的艦載機有75架之多,這甚至比一箇中等國家的空軍戰鬥機總和還要多,這也說明目前的航母已經有了足夠的威懾力以及攻擊力,所以也沒有必要把甲板弄的過大,雖然看著很威武,但實際上沒有什麼必要,甚至還會導致航母在特殊的港口無法停靠,這對於戰略意義重大的航母而言,才是最致命的。

    而且航母戰鬥群的威力也不僅僅來源於 航母本身,驅逐艦、護衛艦甚至核潛艇都是非常厲害的武器。就算美國的福特級航母遇到勁敵,還可以與其他航母組隊完成任務,甚至還可以組建成三個航母戰鬥群的大型編隊,這個威力甚至可以輕鬆的毀掉一個國家,從整體角度來看的話,目前美國的航母可以說是接近無敵的存在,所以根本不需要建造那麼大的航母來擺面子。

    很多人都覺得航母越大越好,甚至一些軍迷還瞧不起那些小國家的小型航母,其實無論是美國的航母還是中型國家的小航母,他們的用途各不相同,不要以為航母越大就是越好,可以說在特殊的情況下,小航母可能達到更好效果,甚至比大航母還要高效。

    而且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的航母一般都是用以威懾為主,基本上不會真的派出航母進行攻擊,雖然美國欺負的都是一些小國家,但一般情況下出動空軍還陸軍就可以輕鬆搞定,目前還沒有那場戰爭是讓美國被迫使用航母來還擊的。

    雖然美國用著世界上最強大的航母,但它的作用目前來看就是為了威懾敵人,而且這個辦法非常的管用,無論是伊朗還是伊拉克,只要航母開進臨海附近,這些國家心裡都得發毛,而他們害怕的不是對於航母大塊體的恐懼,而是在於它的攻擊力,所以只要能保證攻擊力就可以完勝,所以在甲板加長的問題上,還是沒有太多的必要。

    除了以上幾點以外,美國對於航母噸數的概念上限僅有12.5噸,如果超過了這個臨界值,那麼航母在建造上就會出現一個新的瓶頸,而且相關維護以及保養的費用也會直線上升,而且人員調配以及系統的操作上也會更加的繁瑣,所以目前的情況才是航母最好的形態。

  • 17 # 大志遠思想空間

    你想把航母長度增加到多少米?才能解決艦載機的起飛降落的困難呢?空軍戰鬥機的起飛降落短距也得四五百米,就按500米算吧。而航母的起飛降落距離佔航母長度的1/2左右,也就是說需要航母的長度600米左右。

    按照這個比例擴大航母,長度600米,寬度達到80米到100米,那體積呢?按照小學算術推算,長寬高各增加一倍,也就是說理想狀態航母的排水量要達到現在的超級航母的排水量的8倍到10倍。美國的尼米茲航母排水量是10萬噸,按照你的要求,未來航母排水量必須達到100萬噸。按照折半計算,你理想中的航母排水量也得達到50萬噸。

    50萬噸的航母,人類能造出來嗎?現在人類造出的水面艦船排水量是多少萬噸呢?世界上最大的水面艦船排水量也就是69萬噸,民船建造和航母建造是沒法比的,造大航母比客服飛機的起飛和降落哪個困難大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只是航母的建造使用更麻煩。艦船排水量大,吃水就深,現在的很多碼頭是停不下航母的,那航母的補給和停靠困難就很大,其他還有速度問題等等,這些困難加起來就成了壓力山大了。

    因此,美國造的超級航母也只有10萬噸左右,再大的航母造出來問題不太大,但使用起來麻煩就多的多了。有時候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是一個貶義短語,其實用在這裡應該是褒義了。關於戰鬥機和航母的匹配關係,研製和客服解決艦載機的起飛架的問題要比擴大航母的甲板和排水量來說,應該是小巫見大巫了。

  • 18 # 星期久

    作為一名遠洋船員,我們船也三百多米長,按照理論來說,船舶作為大型的運輸工具,不應該是越大越好嗎?航母也是一樣的道理,甲板太短,艦載機起落風險是非常大,曾經就有艦載機沒有掌握好力度滑出甲板,造成了機毀人亡的嚴重後果,那麼不管是航母還是商船為什麼不建造長一點呢?畢竟現在科技那麼發達,從建造工程方面考慮肯定能夠實現呀?為什麼到現在為止,大型船舶的長度基本上沒有超過四百米的呢?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的航海經歷給大家科普一下。

    我們平常駕駛的商船全長為三百二十一米,九個艙室,每次滿載的載貨量為二十七萬噸左右,而每天的平均油耗在五十五噸左右,最大的速度也僅僅只有十七節,從這個資料來看,我們商船比航母還要大。而世界上最大的船舶也是我們的商船,但是長度也不會超過四百米。

    首先:船舶雖然有自己的動力系統,也就是船尾的螺旋槳,螺旋槳正轉船舶就是前進,螺旋槳反轉船舶就是後退。即便如此,船舶由於長度的問題,每次靠離港的時候都要靠拖輪協助,畢竟船舶是非常笨重的。另外船舶在水裡面航行沒有汽車這麼靈活,汽車可以隨意地轉向,調頭,可以隨時剎車。但是船舶在水裡卻不能。我們商船平常需要調頭,都會申請兩條大馬力拖輪,船頭一艘,船尾一艘。船頭的拖輪使勁頂,船尾的全力向外拖拉,這樣船舶就能實現原地調頭了。但是如果航母在海里需要調頭,沒有拖輪的協助,即便是滿舵,也需要很大一片海域。而航母作為一種軍事武器,對靈活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把甲板建造得過長,就顯得特別笨重了,只能前進後腿,不能轉向,因為一不小心就轉到岸上了,完全不符合航母機動性強的特點。

    其次:不管是航母還是商船,都是由一塊一塊的鋼板拼接而成了。我的航海生涯中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還記得有一年在中國虎門大橋附近,因為主機故障,船舶突然失控了,當時剛好在航道里面,我們船又是過載,為了不影響航道里面的其他船,發生更大的碰撞事件,海事局要求我們衝出航道,就這樣我們船擱淺在航道外了,本以為船舶主機修好之後,再找一些小船把我們船上的貨物卸下去一部分,船舶浮起來之後就可以繼續航行了。誰知道剛剛擱淺,由於甲板上受力不均勻了,就發現船舶甲板有多處不同程度的開焊,最後進水,導致我們的船被報廢。一樣的道理,如果航母上的甲板過長,航母不像我們商船,裝貨的時候要提前製作配載圖,甲板上的貨物很均勻。而航母上一般都是艦載機的地方比較重,長度加長之後,航母的甲板上堅固程度就會下降,在艦載機起落的巨大沖擊下,也很容易開焊導致事故。這種感覺就像平常我們用手掌拍打木板一樣,一小塊木板我們很難打裂,但是如果很大的一塊木板,我們用手很容易就打裂成兩段了,所以航母上面的長度不能輕易的增加。

    最後:不管是航母還是商船,它們的使命就是在大海里面航行。有句話說得好“無風三尺浪”,再加上船舶航行過程中形成的波浪,對船舶具有很強的衝擊作用,如果甲板設計得過長,受到風浪拍打的面積會增加,從而影響船舶的穩性。如果航母在航行的時候,總是會上下顛簸,對於船上的人員來說是特別難受的,這種感覺就像我們騎著腳踏車走在顛簸的路邊上一樣,並且船上也會有生活用品,就很難固定了。另外航母設計得過長,雖然艦載機起落方便了,但是對於整個航母來說穩定性也就下降了,這就像一個大型的不倒翁一樣,如果把不倒翁的身體加長了,在風浪的作用下,這個大型的不倒翁也就很容易倒下起不來了。另外航母的速度是有嚴格要求的,如果甲板被放大,接觸海面的面積大了,阻力增加了,航母的速度也會大大下降,到時候這個海水的巨無霸,似乎就失去了自身的價值,更容易被敵方的導彈發現,更容易被擊中。

    對於航母來說,甲板的長度有限,也就在三百米左右,這個數字是多方面考慮,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不僅保證的航母的機動性,靈活性又兼顧到了航母的穩定性和堅固性,那麼又如何保證艦載機降落的安全呢?

    第一:航母的主要作用就是艦載機的起落平臺,航母長度有限,不能像陸地上這麼方便,那麼該如何保證艦載機的降落呢?畢竟艦載機降落的時候速度是非常快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國際上就研究出了“航母阻攔索”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一條條特別強勁的鋼絲繩,當艦載機快速地衝上甲板時,會放出艦載機尾部的勾子,用勾子掛住阻攔索,強行的給艦載機減速。讓其穩穩地停落在航母甲板上。這就類似於,一個小朋友學騎腳踏車的時候,速度非常快地衝向了路邊溝裡面,突然大人跑過去從後面拉住了車後座,強行的為其降速。並且航母上面的阻攔索絕對不止一條,它在航母的尾端,每隔一段距離都會設計一根,保證艦載機肯定有一根被勾住。這樣即便甲板很短,艦載機降落時的速度很快,也能快速地停下來。

    第二:阻攔索必須定時的更新和保養,並且由於多條阻攔索的存在,勾住艦載機絕對不成問題。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出現了,萬一艦載機突然出現問題呢,比如艦載機忘記放下來尾部的掛鉤了,比如艦載機尾部的掛鉤突然放不下來了,即便阻攔索再多,也是不能讓飛機迅速停下來呀!其實這也不用擔心,因為在航母的尾端還會設計一條“阻攔網”,類似於我們平常生活中見到的窗紗一樣,釘在窗戶上可以很好的隔絕蚊子飛進來。而阻攔網也是一樣的作用,如果艦載機真的沒有被勾住,那麼阻攔網就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了,那就像一隻大手掌一樣,牢牢的困住艦載機,雖然這個時候的艦載機可能會有一定的損失,但是不至於衝下甲板,掉進海里面。所以即便是航母的長度有限,艦載機的安全也是能充分得到保證了。

    第三: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後的航母不僅不會加長甲板長度,甚至還有可能被縮小,至於艦載機起落的問題,也有了新的攻克,比如“垂直起降的艦載機”,也就是類似於直升機一樣,可以垂直起飛也可以垂直降落,這樣航母的飛行甲板根本就不需要那麼長了。目前中國的F35隱形戰鬥機利用的就是垂直起降的方式。我相信以後會有更多艦載機的機型使用垂直起降的方式。航母上面艦載機指揮員的動作曾經火遍了全網,其實他們也是保障艦載機在有限長度的甲板上安全起降的一種屏障,因為艦載機上面的飛行員視覺是有盲區的,每次起飛降落時,都會有現場的指揮員在場,隨時進行指揮。而在陸地上就不會有這種情況。所以即便是在有限的航母甲板上,目前艦載機的起落也是可以保證足夠的安全的,根本沒有必要去加長航母甲板。

    很多人也許會說,我就要製造出全世界最大的航母,就要把航母的甲板加長,那麼會造成哪些危害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

    第一:航母的甲板一旦加長,每次出海前,必須要隨身攜帶兩條以上的拖輪!航母只能前進和後退,如果在航道里面航行,在大幅度轉向的時候,必須先讓拖輪跑到自己的船頭,使勁的頂一頂,要不然肯定會轉到岸上。這麼大的航母每次靠離港的時候,會特別的繁瑣,一點一點地被拖輪拖進去,自己就像一個“傻大個”一樣,生活無法自理。

    第二:一般情況下,成本投入得越多,效率也就越高。而對於加長後的航母來說,卻恰恰相反,航母加長了,馬力增加了,需要的油耗多了,反而速度更慢了。即便航母的長度增加,而對於快遞降落的艦載機來說,也不能靠在甲板上滑行主動停下來,也需要阻攔索,那麼增加甲板長度又有什麼意義呢?另外,對於在航母上生活的官兵來說也麻煩了,每次上班都要走上一里地,甚至都需要在航母上坐班車來到工作崗位上了,反倒不方便了。

    第三:隨著航母上甲板長度的增加,航母的穩定性變差,一旦遇到大風浪天氣都不敢出海了,因為搖晃得實在太厲害了,甚至飛行員都爬不上艦載機了,生活區裡面各種生活區用品灑落一地,特別狼狽。最為重要的是,甲板上也不會那麼堅固了,萬一航母被擱淺,那麼長的甲板甚至有可能被攔腰截斷,那不就成國際笑話了嗎?所以現在的航母不追求大小了,而是追求效率。

  • 19 # 繁星155607203

    阿根廷用導彈打英國航母,瞄不準目標,不能分辨出那艘船是航母,那撿大的打!一艘大型商船被擊中,航母體積沒有商船大逃過一劫

  • 20 # 健康是我的追求

    不是不想造,而是地理條件所限和戰略需求所致。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但是其最大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滿載排水量也才11萬噸,後續的2、3號船可能會達到13萬噸左右,現役的福特級航母艦長337米、吃水線寬度41米,舷寬77米,難道美國沒有能力建造更大的航母了嗎?當然不是,是因為特殊條件所限,以及戰略上的考慮。

    我們應該都聽說過巴拿馬型船和蘇伊士型船吧,為什麼?因為這兩條運河都是人工開鑿的,所以水深、河道寬度、閘室長度、運河大橋高度等都有固定的尺寸,所有透過的船隻都不能超過這些尺寸,而為了能順利地透過這兩條運河,船廠就必須要按照運河的相關尺寸來造船,符合相應資料的船型也就被稱為巴拿馬型或蘇伊士型。

    巴拿馬型船的最大尺寸為:長294.1米,寬32.3米,吃水深度12.0米,高57.91米。蘇伊士型船對長度和寬度沒有要求,但是吃水深度不能大於20米,船舶水面以上高度不能超過68米。

    如果建造甲板更長的航母,也就意味著船舶的吃水深度和高度也要更深、更高,就不能透過這兩條運河。

    有人說了,我不走運河不就行了,這個當然是可以的,但是這樣一來,航母如果想要從大西洋去往太平洋就需要繞行南美洲的合恩角或麥哲倫海峽,需要增加15000公里以上的路程,從印度洋去往地中海或者北海也需要繞行非洲好望角,也需要增加15000公里以上的路程,這些路程即使航母以30節的速度航行也需要11天以上,這麼長的時間對於航母來說是致命的,即使它載有1000架飛機如果不能快速抵達戰場也是於事無補,如果再有一次珍珠港,等增援的航母趕到怕是黃瓜菜都涼了。

    另外除了戰略上的考慮以外還有經濟性的考慮,更大的航母意味著艦上攜帶的戰機和人員也更多,指揮起來也要更復雜,如果被擊沉損失是相當巨大的,會使一個國家的實力嚴重受損你,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是否建造更大的航母絕不是因為技術的原因,而是要從最實用,最經濟的角度去考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心的平和情緒需要什麼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