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R龍蹯路路達繳槍Bu殺

    隆中對已出 諸葛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更何況劉老大白帝城託孤 諸葛想撂擔子都難 事必躬親我想也是為了報答知遇之恩吧

  • 2 # 小張帶你看故事

    謝謝邀請。 一,諸葛亮未出世,在隆中已經提出三分天下的計劃,並且諸葛亮出世後也的確做到了三分天下,而且諸葛亮真正想輔助劉備一統天下。但奈何劉備英年早逝,這個重任交給了諸葛亮。 二,時間。諸葛亮這個時候已經老邁,感覺自己時日無多,而阿斗無才無雄心大志。如果諸葛亮一死能不能保住蜀國都未可知更別提一統天下,所以諸葛亮才會六出祁山。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三,責任和忠心。 白帝城託孤可以說是三國中比較淒涼一幕了,劉備臨終之前對諸葛亮說“中記載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和信任所以必須北伐中原。 四,蜀國內部的問題,阿斗不像劉備那樣明辨是非和智慧。自然有小人奸臣出來蠱惑阿斗。早年都是諸葛亮壓著,但諸葛亮一死在無人可以管束阿斗。 所以諸葛亮北伐中原也是無奈之舉。

  • 3 # 雲舒讀書

    諸葛亮多次北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自古王業無偏安,偏安一隅,等於把最後的機會都放棄了。同樣和平發展經濟軍事的話,最終蜀國還是無法超越曹魏。所以在北伐中尋覓著一絲機會。比如,上方谷之戰。

    二.以攻代守,佔據先手。時刻保持一個高強度的戒備和攻擊狀態,再加上蜀道天險。魏國強攻也要三思而後行。諸葛的幾次北伐,其實都是邊境軍事大演練。

    三.吳蜀聯合行動。諸葛北伐期間,吳國其實也策劃過幾次作為呼應。比較有名的戰績就是陸遜石亭大破曹休。

    四.以戰養戰,轉移國內矛盾。隨著關羽丟荊州,劉備夷陵大敗並去世。蜀漢內部荊州派,益州派,加上功勳派的矛盾必須需要一個目標來轉移。歷史上類似的事情很多,一戰,二戰就是如此。

    以上,就是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最終病逝五丈原的原因。

  • 4 # 三生有畫

    諸葛亮做為一代英豪,政治智慧千古一遇,焉能不知,三國之中,蜀國綜合國力最弱?

    但是蜀國有三國第一人才諸葛亮,這就是蜀國最大的優勢和財富。但是人士有壽命的,一旦諸葛亮自己不在人世,蜀國必然衰落下去。

    他正是因為看到了蜀國綜合國力最弱,這才想著憑著自己不世出的才華和智慧,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滅國大計。

    不戰,也是亡國,戰,或許有一線生機。這就是諸葛亮壯舉的悲情之處。

    以弱國之兵伐最強之國,要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最忌諱的就是打消耗戰。因為小國耗不起,大國耗得起。

    可惜,諸葛亮用兵太過保守,正好陷入消耗戰,因此空耗國力,勞民傷財而無尺寸之功,加速了蜀國的衰落。

    諸葛亮的確高估了自己,低估了魏國。即使沒有一樣用兵保守,穩打穩紮的司馬懿出來應戰,以諸葛亮的地毯式的犁地戰術,也會是一場擴日持久的消耗戰,極有可能累死在半路上,或者隨著大軍深入戰線拉長,兵力分散,後續乏力。

  • 5 # 傲視蒼穹39

    “既然三國魏強,為何諸葛亮還多次北伐?那不是自討苦吃嗎?”諸葛亮是聰明人,這樣的問題他會看不到嗎?可是他為什麼要北伐?那就只有一個原因;曹魏的強大,只是流於表面的。實際上,根據正史的記載;諸葛亮時期,也是曹魏最弱的時期;

    首先,東吳不但與蜀漢剛剛結盟,而且還與遼東結了盟。陸遜是東吳謀戰派的高手,指揮、策劃戰役的能力遠高於周瑜、魯肅、呂蒙幾位。可以說是東吳第一人!他雖然奈何不了司馬懿,可司馬懿+曹真,也一樣奈何不了陸遜。孫權打不下合肥,可曹魏也沒能力進攻孫權,

    其次,曹魏第一代的將領陸續去世,已經沒剩幾個人了。新一代的將領還沒有接上班,正是曹魏人才處於青黃不接的斷代期間。看看在關中與漢軍作戰的,在史書上有名字的,也就那麼幾個人;曹真(後期司馬懿)、張郃、郭淮、費耀、戴陵、孫禮、郝昭、王雙、賈栩、魏平。而這些人的水平怎樣呢;曹真約等於還在學習中的諸葛亮。到諸葛亮成熟了,曹真也死了。換了司馬懿,可這時的諸葛亮,戰術上已經成熟了;司馬就被打得不敢露頭了。其實,能打得他不敢露頭的,還有一個魏延。張郃遠沒有史料記載的那麼厲害;除了佔過劉備一次小便宜,跟著就被張飛全殲了。街亭擊潰了軍力少得多,而且犯了低階錯誤的馬謖後,兩次都奈何不了王平。郭淮、費耀不是魏延對手。郝昭死守是把好手,可沒見有什麼攻擊能力。其他幾個就是戰將,沒有什麼統兵能力。而蜀漢除了諸葛亮、魏延、王平之外,還有一大堆;姜維、吳懿、李嚴、馬忠、馬岱、廖化、高翔、吳班、張翼、張嶷等等,這些人裡面,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獨當一面的大將。這還不包括初期的趙雲、陳到、向寵,及街亭敗將馬謖、張休、李盛、黃襲等。曹魏還有誰?曹魏能抽調到關中的人才,遠不如蜀漢多。

    再說說兵力;曹魏此時經過漢中之敗、襄樊之損、濡須之退,兵力早已不是全盛時期,總兵力最多不過40餘萬。這點兵力要分為四份使用。而正面戰場在長江,漢水間的荊州、合肥。蜀漢、遼東僅屬於曹魏的側面戰場,許都也要留兵。所以,曹魏能調到關中的兵力,最多不會超出十五萬。而根據《諸葛亮集》的記載,諸葛亮移駐漢中時的兵力就達到20萬了。

    再說地利;翻越秦嶺的確不容易,可諸葛亮除了出祁山的兩次不需要翻越秦嶺,哪次不是順利出了秦嶺,到達關中的呢?

    鑑於以上軍事力量的對比;還能認為曹魏很強嗎?諸葛亮的北伐,還會認為諸葛亮是以戰爭來平衡國內矛盾嗎?以雙方的實力對比,蜀漢是完全有條件奪取關中的。事實證明,諸葛亮只是在戰爭中學習,不斷總結、糾正自己的戰略戰術。最後一次北伐,戰略戰術正確,是最有可能奪得關中的。可惜他已經沒有壽命去完成了,他自己也沒想到會54歲就死呢!

  • 6 # 名詩詞解讀

    從歷史史實來看,三國時期,魏國力最強,孫吳次之,而蜀國最為弱小。諸葛亮的多次北伐,可以說是自不量力,不顧百姓生死。而且當時,魏國政治清明,人才眾多、國力雄厚,諸葛亮“勞師以襲遠”,也犯了兵家大忌。他這種鋌而走險、勞民傷財的做法,終將蜀國送上了絕路。

    但諸葛亮也是屬於有目標、有理想的,他為兌現出山時承諾“恢復漢室”可以所不顧一切,死而後已,從諸葛亮的《前出師表》更能瞭解他為何要多次北伐。(《前出師表》也就語文課本里的《出師表》)

    諸葛亮《前出師表》(全文解讀)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創業中途駕崩。現在天下分為三國,我蜀國佔據益州地區,因連年戰事民力匱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

    (解讀:益州,指四川及四川西部分地區,重慶,雲南,貴州,漢中大部分地區及緬甸北部。)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不過,我蜀國在朝庭中不懈努力的侍從護衛官員,在戰場上外奮不顧身忠誠勇敢的將士們,他們大概是懷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陛下)你確實應該廣泛聽取別人的意見,來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志向的人的志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不應當過分看輕自己自卑自賤,說不恰當的話,以致於堵塞人們忠心地進行規勸的言路。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皇宮中和朝廷裡的所有人,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觸犯法令的,以及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去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純樸,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我認為(所有的)宮中的事情,無論大小,都可以諮詢他們,再去實施,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有很大的好處。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 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稱讚說他有才幹,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做中部督。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作戰部隊和陣守部隊團結一心,強的和弱的分配到合適的位置。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倒臺的原因。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嘆息痛心遺憾的。

    (解讀:桓、靈二帝,漢桓帝劉志一生崇尚佛、道,沉迷女色。信任宦官,排斥清流,還開啟了黨錮和賣官,黨錮是宦官與士大夫兩個派別的鬥爭。漢靈帝劉宏在位期間,實行黨錮及宦官政治,又設定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後國政先後被董卓、曹操控制,是西漢未代皇帝。)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堅貞善良、能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復興就指日可待了。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我本來是平民,在河南南陽臥龍崗務農,只求在亂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各國爭戰中獲得名譽地位。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先帝不因為我身份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徵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我因此感激,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後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慮嘆息,只怕託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以致使先帝的英明受損。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現在的金沙江),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現在南方孟獲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希望用盡我平庸的才能,剷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恢復漢朝的基業,回到舊日的國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並且盡忠陛下的職責本分。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至於處理日常事務,權衡好壞,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任務託付給我,如果沒有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從而)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如果沒有振興聖德的建議,就責罰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陛下也應自行謀劃,徵求、詢問治國的好道理,採納正確的言論,深記先帝遺言。我就感激不盡了。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今天我將要告別陛下遠行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不知道我自己說了些什麼了。

    賞析

    寫作背景

    《前出師表》寫於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蜀國第一任君王劉備去世後,蜀國丞相諸葛亮輔佐幼主劉禪,透過休養生息,大力鼓勵耕織征戰,蜀國國力明顯恢復。在南定孟獲後,諸葛亮自認為北伐的時機已經成熟,出兵前寫此奏章給後主劉禪。

    前後出師表

    後人定名此文為《出師表》實際是為《前出師表》,另有《後出師表》。因公元228年諸葛亮率軍出散關前,給劉禪又上一表,即為《後出師表》。

    前出師表的內容與史實

    從《前出師表》的內容來看,言辭極為懇切,也明顯的指出後主劉禪最要注意的問題:宮內與朝庭法度要統一,不能親小人、遠賢能,要尊重官員、聽取諫言、嚴明賞罰,最終能成為一個能親賢臣、遠小人,有主見、獨立思考的好君主,這樣就可以不辜負劉、關、張、趙、諸等前輩們打下的河山,才可繼往開來,復興漢室大業。

    可是從歷史史實來看,三國時期,魏國力最強,孫吳次之,而蜀國最為弱小。諸葛亮卻不顧百姓生死,先後六次統兵伐魏。當時,魏國政治清明,人才眾多、國力雄厚,諸葛亮“勞師以襲遠”,明顯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也犯了兵家大忌。他這種鋌而走險、勞民傷財的做法,終將蜀國送上了絕路。

    諸葛亮

    從另一方面來看,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始終竭忠盡智地輔佐劉禪,不越位是忠誠的楷模;從他為實現與劉備等人復興漢室的承諾,百折不回、至死方終的事實來看,他的意志堅強也令人敬仰。

    諸葛亮的忠肝義膽,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精神,在封建社會里忠君思想的寫照,是被歷代君王推崇的大節,因此此絕世好文流傳不朽。

    因為此文是奏章,也展現了諸葛亮的智慧。《前出師表》即是諸葛亮帶兵出征前再次宣誓帶頭效忠幼主劉禪,又是警告文武百官要為復興漢室奮鬥終身。他的奏表極有可能是在出徵前當眾宣讀,一是宣稱自身為正義之師討伐魏國,二是警告眾人要牢記先帝劉備的知人之恩,三是告訴眾人幼主劉禪在他的培養下,定會成為好的君王,不要三心二意,每個人的責任都是定好了的,誰要亂來,你就來試試。

    前出師表通俗譯解讀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首先警告文武百官,朝庭內臣要不懈於內,戰將要奮戰於外,才能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接著警告劉禪,你要多聽多問多管事了,別我一出去打鳥,家裡亂成粥,你皇宮裡的人叫他們小心點,他們也得和朝庭內臣一樣遵守法律,要誰敢亂來等我回來我定叫他們好看。

    再接著點名郭攸之、費禕、董允,你們記好了,先帝重用你們,你們要自重,一定要管理好內務,有事多請示領導劉禪。

    再往下,警告將軍向寵,你管軍事的,你在家給我守好漢中,誰敢亂來你就制他。

    最後警告其他的官員,我相信你們是想當賢臣、不想當小人的,我當丞相以來,你們都是知道我是非常嚴苛地,我可容不下沙子,我們同坐在復興漢室的船上,要好大家都好,誰想搞鬼看我得勝回朝時不整死你。

    都警告完了,才說自己。我本來就是農民,我也沒想什麼升官發財,要不是你爸劉備看得起,三番五次叫我出山,我也不想幫他在敗軍之季起死回生。

    你爸將後事交給我,我也不少掉頭髮,現在南定了孟獲,與吳國也重結盟友,我要去打曹操了,統一中原復興漢室是我們的妄想,失敗了你可以整我。家裡的事搞不好就整郭攸之、費禕、董允。

    我們都老了,你劉禪也要快點長大,該你想事管事的時候,你別老是自卑自賤,求你早點成熟,我就謝天謝地了。我領軍走後,你多多照顧好自己,我看著你長大,我現在也沒崽,我就只望你好了,你要好好地等我回來,有我在你別怕,我和你爸鐵兄弟,誰都別想動你一根毫毛。

    出師表文中的成語

    《前出師表》有大量合成詞,是出於諸葛亮的首創,不少詞經諸葛亮的提煉,後來都用為成語,如妄自菲薄等。諸葛亮這篇表文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被視為表中的代表作。

    妄自菲薄:毫無根據地、過分地看輕自己。

    作奸犯科:為非作歹,違法亂紀。

    不毛之地:指貧瘠的土地或荒涼的地區。

    不求聞達: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

    不知所云:原來是自謙的話,表示自己語無倫次。泛指思想混亂,說的話讓人摸不著頭緒。

    感激涕零:形容極為感激。多用於諷刺。

    計日可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親賢遠佞:親近有才能的賢人,疏遠阿諛奉承的小人。

    引喻失義:指說話不恰當,不合道理。

    危急存亡:情勢危險急迫,關係到生存或滅亡。

    臨危受命: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作者介紹

    諸葛亮(181年至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成都有武侯祠。

    諸葛亮的後代

    諸葛亮46歲的時候,親生兒子諸葛瞻出生,史書記載,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但他從小就聰慧可愛,擅長書畫,記憶力很強。長大後從低階軍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親曾擔任過的軍師將軍,一度執掌蜀國朝政。

    魏國大將鄧艾討伐蜀國時,諸葛瞻與他的大兒子諸葛尚一起戰死在綿竹。蜀漢滅亡後,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因當時年齡很小所以倖存了下來。

    至今,主要在中國山東臨沂和浙江各地。他們秉承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一祖訓。清代中後期,諸葛族人把他們的中醫藥店開到了浙江各地,乃至於全國各大城市,形成“蘭溪藥幫”這一商業幫派,盛極一時。同時也造就了浙江蘭溪諸葛村今天眾多華麗精巧的民居建築。

  • 7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諸葛亮不北伐,難道等著魏國來伐嗎?竊以為魏國現在強,以後會更強,諸葛亮就是看透這一點才會不斷揮師北伐的。

    東漢末年分三國,而在三國之中又以魏國最強,領有最富庶的青州,幽州,冀州,幷州徐州等中原九州,天下三分有其二。曹操在赤壁之戰後知道孫劉聯盟急不可破,於是便開始屯田,恢復民力。司馬懿自己也說過,如果曹魏能好好利用這中原九州,不過二十年,中原就能為曹魏生長出無窮無盡計程車兵,軍械,糧食。

    蜀國呢?

    蜀國只有不完整的益州,生產力是拼不過曹魏的,蜀國的唯一優勢是蜀軍連年征戰,戰鬥力還可以,再者益州在東漢末年較為平靜,沒有遭受大的破壞,還有一些力量。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諸葛亮北伐時期是曹魏相對“最弱”的時間,也是蜀漢唯一有可能取勝進而光復大漢的機會,儘管機會不大!

    也許這就是諸葛亮不顧“益州疲敝”而執意北伐的原因吧!

  • 8 # 農夫看天下

    為什麼蜀漢的實力遠遠不如曹魏,然而諸葛亮卻還要多次北伐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蜀漢已是民疲國虛,已經等不起了。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開篇就已經明確道出了原因: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這裡所說的“益州疲弊,蜀漢正處在危急存亡之秋”可不是信口雌黃、危言聳聽的。

    自從公元209年劉備入川以後,蜀漢政權的實力的確呈現了膨脹式的彭勃發展。直到劉備稱帝時,蜀漢軍事實力達到頂峰。但是自從關羽死了以後其軍事實力便開始漸漸走下坡路了。

    章武二年(222年),是蜀漢軍事實力由強轉弱的一個轉折點。原因就是劉備在夷陵之戰時,把蜀漢的75萬精銳部隊給葬送了。那可是蜀漢君臣幾十年艱苦奮鬥的結晶。

    到劉禪登基時,其實已經只是一個“花架子”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其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可奈何之極。

    那麼如何達到消耗敵人而生存自己的目的呢?

    唯一的辦法就只有不停地發動進攻,才是最理想的消弱敵人從而生存自己的辦法。

    2、蜀漢的猛將十去其九,已經等不起。

    自從劉備夷陵之戰大敗以後,蜀漢能夠拿得出的大將已經為數不多了。身經百戰的只有趙雲、魏延、馬岱等零星幾個。正如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所說: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責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

    也就是說如果蜀漢再不向曹魏發動攻擊,再過幾年將會無將可戰。

    3、不停地敲打曹魏,做樣子給東吳看,給東吳製造戰機引其伐魏。

    諸葛亮不停地進攻曹魏邊境,引起魏國動亂,他的本意也是做樣子給孫權看的,並且給孫權制造戰機,吸引孫權北上伐魏。

    孫權在諸葛亮製造的戰機誘惑下也的確多次向曹魏發起進攻。比如黃武二年,孫權就曾派兵5萬攻石陽、賀齊、佔蘄春並擒獲叛變的吳將晉宗;

    黃武五年,孫權又向石陽發動進攻;赤烏四年孫權分四路大舉伐魏,激戰中全琮戰平芍陂,諸葛瑾無功而返,朱然兵敗樊城。

    只可惜當時蜀、吳雙方均各自為戰,沒有協調配合大都被曹魏輕而易舉地各個擊破了。

    4、諸葛亮藉助伐魏牢牢控制蜀漢兵權,藉以自保的同時,利用兵權壓制蜀漢內部不同派別。

    自從劉備去世以後,蜀漢內部派別分化相當嚴重,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派別。

    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劉備嫡系“荊州派”,都是一些從荊州轉戰而來的將領、謀士,稱為荊州集團。

    以尚書令李嚴為代表的原來屬於劉璋手下的益州本土官員名士,稱為東州集團。

    以光祿大夫譙周為代表的益州大世族、大地主的世族集團。

    這些派別在諸葛亮面前往往口是心非、陽奉陰違,並不團結一致。諸葛亮北伐之時就常常由於李嚴糧草斷續而不得不失敗。

    那麼諸葛亮只有牢牢地控制兵權才能對各種派別產生威懾力。然而這也是藉助伐魏來而轉移國內內部矛盾的最佳辦法。

    那麼諸葛亮不停地伐魏到底對曹魏有沒有產生影響呢?我們來看看《晉書安平獻王孚傳》裡,司馬孚的一段話就明白了。

    “每諸葛亮入寇關中,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又以關中連遭賦寇,谷帛不足。”“每大軍徵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

    諸葛亮每一次出兵,曹魏邊境往往就難以抵擋,於是就要從關中長途運兵,的確給曹魏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對於遲滯曹魏統一全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總的來說,對於蜀地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來分析的話,主動攻擊曹魏勝於閉關自守。大家知道,蜀地山高水遠、易守難攻,但是也由於這個特點使得戰略物質往往難以周全。

    當天下大亂之時,蜀地是一個養怡天年的好去處。有一句名句叫做“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說的正是蜀地。

    所以蜀漢必須主動出擊,天下越亂對於蜀漢生存越為有利。這也許也是諸葛亮不斷伐魏的理由吧。

  • 9 # 民眾關注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蜀國遠沒有魏國強大,這一點,就連文武百官都知道,有大智慧的諸葛亮心中必是一清二楚。那既然他知道,為何還執意北伐?

    二、論天時,最初群雄混戰時沉住氣,靜觀其變,抓住機會尚能夠成功;但是諸葛亮決定北伐的時候,天下已為三足鼎立,不主動那與坐以待斃沒什麼區別。

    論地利,北方大部分領土都在魏國勢力範圍,在資源上,魏國佔盡了優勢。論人和,那時的蜀國,不少大將都去世了,拼人才資源,蜀國拼不過魏國。所以說,魏國綜合國力已經強於自己,和它根本不能用持久戰,到時魏國恢復壯大,就更難對付了。

    三、“東和北拒”的戰略構想

    諸葛亮還在隆中的時候就提出“東和北拒”,那時蜀國是三國中最弱的,聯吳抗曹便更重要了。當時魏國對付的主要是僅次於自己的吳國,蜀國攻擊魏國,牽制了魏國,給吳國減了壓,使得魏國精力分散。

    北伐,退鞏固三足鼎立局面,進擴充自身勢力。如果不主動出擊,有戰爭主動權的就是魏國。如果魏國突襲,防禦將會很艱難。

  • 10 # 有書共讀

    三國時期,魏華人才眾多,國力雄厚,面積最大,是三國中最強悍的國家。

    而蜀國是三國中面積最小的,人口少加上土地貧瘠,怎麼看都覺得蜀國北伐是以卵擊石有些不自量力。

    諸葛亮足智多謀,很有遠見,為何還要堅持一次次的北伐呢?有書君就帶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一,為報劉備知遇之恩的使命感。

    劉備去世之前,將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一起託付的還有劉備的遺願也是蜀國未來的命運—收復中原,恢復漢室。

    諸葛亮感激先帝“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又感念先帝託孤的信任,他又怎能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殫精竭慮的去完成先帝的遺願呢?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去北伐。雖鞠躬盡瘁,但求死而後已。

    二,戰爭是瞬息萬變的,在不斷征戰中尋求機會。

    曹魏坐擁九州,人口和軍事力量是遠遠碾壓蜀國的。透過休養生息謀求發展是不可能趕超魏國的。

    蜀國為了立足和發展,只能選擇伐魏來逐漸發展自己,在伐魏中尋覓一絲機會。以攻代守,佔據先機,時刻保持著一個高度戒備和攻擊狀態,在削弱對手的同時壯大自己。

    諸葛亮在北伐期間,吳國也策劃過幾次戰爭來呼應,比較有名的就是陸遜石亭大破曹休,吳蜀聯合行動也可以分散曹魏的兵力。

    三,為了迎合劉備說的“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當時漢獻帝被廢曹丕稱帝,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名義而稱帝。

    蜀漢以繼承漢朝正統取得了政權的合法性,並獲得了儒家士族階層的認同和支援,這也是蜀漢政權存續的基礎,所以北伐打著討漢賊的旗號也是為贏得天下人心。

    四,轉移國內矛盾,穩固蜀漢政權。

    蜀國內部一直存在著三股勢力,以諸葛亮為代表的從荊州轉戰而來的將領、謀士的荊州派,以尚書令李嚴為代表的屬於劉璋手下的益州官員、名士的益州派,還有以光祿大夫譙周為代表的益州大世族、大地主計程車族派,他們之間存在著重重矛盾。

    劉備在時還能壓制鬥爭,平衡各方勢力。

    荊州丟了,劉備又死了,矛盾日益激烈,政治局面動盪,為轉移蜀漢內部注意力,透過北伐槍口一致對外,能夠讓他們暫時團結起來,來穩固蜀漢的局面。

    諸葛亮深謀遠慮,深諳北伐的重要性,所以一次次無功而返,也要堅持北伐,但他“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讓人唏噓不已。

  • 11 # 冷風中的陳肥仔

    其實我個人比較傾向於 掩蓋住內部的問題 有很多原因 比如說蜀漢之地原本就是借來的 如果長時間沒有什麼作為 是要出問題的 而且就算不出問題 長此以往 魏必來攻蜀 反而更加被動

  • 12 # 蛟蛟咪

    本來諸葛亮就是被神話了,他最多隻能算個政治家,軍事經濟都不行。連年征戰老百姓困苦無比,為什麼不能修生養息讓老百姓安泰一些呢?

  • 13 # 秋水浣紗

    諸葛亮多次北伐從幾個角度分析:

    1.劉備三顧茅廬時,與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確定了天下三分的初級奮鬥目標,佔據荊州、益州,聯吳抗曹,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但是最終目標一定是向北收復中原,一統天下,恢復漢室,要想實現這個既定目標,北伐是必須堅持到底的。

    2.劉備託孤的責任心使然,雖然內外環境的變化,讓北伐沒有成功,但是鞠躬盡萃、死而後已是諸葛亮一生的寫照。

    3.諸葛亮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和判斷是抓住了機會,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命中註定北伐無望成功。諸葛亮也是盡力而為而已。

  • 14 # 葉茂盛改葉高揚

    孔明為何要北伐?一是孔明是皇叔軍師,皇叔乃漢王之後,大志復漢,孔明完成叔之志理所當然。二是孔明受皇叔起用之恩和囑託,務必堅持三國歸蜀,只有北伐魏國。三是孔明名出三國大軍師,盛名之下不能一統天下,似無臉見蜀人。

  • 15 # 遺忘36108

    原因很簡單,蜀國內部有三股勢力,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系,以李嚴為首的西川派系和劉備從中原帶來的嫡系,荊州丟失後,幾大派系擠在一起鬥爭激烈,劉備在時還能壓制鬥爭,劉備去逝後內部經常內鬥,諸葛亮也難以控制,他透過北伐這種方法來一致對外,其實是化解內部矛盾。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過段時間就北伐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向金牛男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