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racy囈語

    或許現在的你正在備戰考試,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考成績不盡如意,你開始懷疑自己選擇的這條路、考試懷疑自己的能力、開始懷疑自己的堅持;

    或許現在的你正處於失業狀態,一次又一次面試碰壁讓你心灰意冷,想要獨自創業一試又躊躇不前,你開始覺得自己真的很糟糕、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優秀、覺得自己會辜負家人的期望;

    或許現在的你正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左還是右、上還是下的選擇讓你停滯不前,你開始顧慮重重、擔心這擔心那、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

    或許現在的你被現實所擊敗,漸漸質疑自己的夢想,想著放棄它會不會才是你的出路,想著自己是否過於幼稚、在現實面前的不堪一擊;

    或許現在的你正被病痛折磨,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問自己,為什麼是我經歷這一切、為什麼要我來承受這些。求生的慾望被現狀一次次地打敗,不禁懷疑,這是否就是自己的人生盡頭。

    這個世界,每一秒鐘都有嬰兒誕生,每一秒鐘也有人類逝去。面對世界我們很渺小,但對我們自己而言,我們卻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應該把握中自己的人生,勇往無前地向著我們的夢想出發。正如《人生不設限》的作者力克.胡哲所言,當我們難過沮喪徘徊時,我們想想他,想想這位沒有四肢卻將生命演繹地這麼充實的人,我們應該就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人生了。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二、三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讀過此書後說道:我相信任何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像我一樣,驚訝於他那連許多健全的人也沒有的自信、快樂和生命力。雖然沒有手腳去接觸世界,但力克看清世情、也能用說話觸動人心。他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話是,“決定我們將來的,不是環境,是態度”。無論機遇順逆,只要認清目標,積極面對,生活其實滿是祝福。

    《人生不設限》,作者力克.胡哲。澳洲第一批進入主流學校的殘障兒童;高中時期第一位競選學生會主席的殘障者,這一舉動不僅獲得壓倒性勝利還被當地報紙封為“勇氣主席”,踢足球、溜滑板、打Golf球,樣樣運動也不在話下。只是這些對我們來說尋常普通的運動,對他而言卻是一次又一次自我突破。因為,他出生時罹患海豹肢症,天生沒有四肢,根本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行走運動,對此力克.胡哲也迷茫過、質疑過、甚至嘗試自殺過3次。但在10歲那年,當他意識到“人要為自己的快樂負責”的時候,他變得不再厭棄自己,改變了自己的思想路徑,積極努力地享受著屬於自己的生活。他是第一位登上《衝浪客》雜誌封面的菜鳥衝浪客,在夏威夷與海龜游泳、在哥倫比亞潛水,雖無四肢,但卻過著與常人無異的生活。

    力克.胡哲將“激勵他人”作為自己的生命目標,並創設了“沒有四肢的人生”的非營利組織,至今已在五大洲超過25個國家舉辦了1500多場的演講,身體力行地傳播著愛和希望。《人生不設限》這本書更是將力克.胡哲的經歷娓娓道來,透過力克.胡哲自己的闡述,讓我們瞭解到力克成長道路上的掙扎、徘徊、以及勇往無前的精神和信念,讓我們在佩服他的堅強勇敢時,也為自己指點了方向,撥開了迷霧。

    接下來,我將分為5個方面來闡述書中內容。

    1我們本就是奇蹟。

    “手術室外的一旁,一位男子依靠著牆面,不斷搓著雙手,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稍微轉移一點內心的焦灼情緒。目光一直盯著手術室的門口,看著一會進一會出的醫生護士,想要向前詢問,又怕影響他們。手術室門一開,男子閃現般出現在了門口等著醫生的出來。”這本是產房常有的畫面,隨之而來的應該是嬰兒的啼哭和父母的欣喜。但,出現在這位男子面容上的卻是難以置信的目光停滯以及撓頭無解的困惑。因為,他面對的是出生時就雙手骨折的嬰兒,他的女兒一出生就遭受了雙手骨折。好在,醫生們全力以赴,女兒雙手沒有大礙,但看著女兒需要一直待在保溫箱裡,並且要待上整一個月,男子心裡還是很難受。幸好,女兒成長無礙,現在已經3歲,活蹦亂跳,男子心裡也漸漸放下了過去,開始期許未來。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這是一件峰迴路轉的故事,是一件不願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但,世間萬物,也不是想要它不發生就可以不發生的。

    對作者力克.胡哲而言,他的出生,他沒有任何選擇權。他生來就無四肢,他的出生也未能像一般家庭一樣帶來歡笑。年少的他並不知自己與他人有何不同,雖能隱約從父母的對待方式上察覺絲毫,也並不上心。當他漸漸長大,漸漸看到自己與旁人的不同時,力克也開始自我捉摸了。作者力克.胡哲在《人生不設限》書中也提到自己害怕、恐懼、絕望、灰心,也曾三番幾次嘗試著自殺,但最終對這世界的眷戀、對父母的不捨以及對弟弟妹妹的責任,讓他繼續留在這個世界,選擇不斷突破自己、挑戰自己,並以此來鼓勵全世界的人。

    作者力克.胡哲認為我們每個人都無需過度追求所謂的“正常”,只需做好我們自己即可。我們每個人,都常常被束縛。“你應該做什麼”,“一個年齡就該做一個年齡該做的事”,“你看看別人怎樣怎樣”。我們聽了太多這樣的話了,甚至大部分的我們遵循這些話太久了。我不否認說這些話的人內心是出於善意的,但對我們自己而言,我們更需要的是找到最真實的自己,聆聽自己的聲音。

    當我們困了累了疲了倦了的時候,我們或許會想著要“正常”一點,這樣我們的人生就會輕鬆許多;這樣我們的思維都不怎麼需要運轉都能維持前進;這樣我們的身邊也會沒有那麼多非議和指點。但等我們休息片刻整裝待發的時候,我們依然會選擇“做自己”,依然會朝著自己的選擇的方向努力向前進。其實,並沒有什麼“正常”可變,屬於自己的人生就是正常的人生,屬於自己的夢想就是奮力向前的方向。

    《人生不設限》書中提到,“人生的遭遇難以控制,有些事情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可以阻止的。你選擇的不是方式,而是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生活”。作者力克.胡哲的選擇,就是接受當下、接受現在的自己。在知道所謂的“正常”生活是自己花費再多時間也難以企及的生活時,力克選擇了做自己,選擇了用自己最為舒服的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且也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奇蹟。

    2懷揣希望和信心。

    馬丁.路德.金牧師說過:“這世上每一件完成了的事,都是在希望中完成的。”我們既是鮮活的生命,也是普通的凡人,但只要人還在,就存在著希望。作者力克.胡哲在《人生不設限》一書中提到,他在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之後來到了中國,沿路看到了太多令人心碎的畫面,他一直在想應該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才能夠稍微安撫一下他們的內心,讓他們重拾生活的希望。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群剛剛經歷了生死、經歷了分離的孩子們,依然容光煥發,面帶笑容喜迎他們的到來。雖然言語不通,力克並不明白孩子們在說些什麼,但力克可以從他們的神情中看到生機勃勃,他並不需要透過自己的經歷去激勵自己,相反的還被他們的一言一行所鼓舞。或許那一刻的孩子們,見到力克的一瞬,也被力克的活著所折服,因此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

    依然記得,汶川地震之後的自己彷徨無措,與室友一起衝出教學樓跌坐在小廣場的草地上,努力讓內心平靜,努力讓自己鎮定。撥打著一次又一次暫時無法接通的號碼,心裡只能默默祈禱著希望著。直至電話接通,聽到家人的聲音後,才捨得將積壓的情緒釋放出來,才敢放聲大哭。那段時間的自己極度敏感,哪怕已遠離了震中,卻依然感覺搖晃不止,事後一遍一遍看著新聞數字,內心一次又一次被揪住。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自己都沉浸在難受的情緒中,感慨自己經受的這一切,痛惜那些已經不在人世的陌生人。天災人禍,不可避免!室友那時跟我說:“我覺得你應該珍惜往後的日子,因為你還活著,因為你擁有了別人不曾經歷的日子,與其執著於已發生的,還不如放眼未來”。那時我才明白,自怨自艾,只會讓我更加頹廢,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雖說這種痛苦的感受是很自然,但並不能讓它日日夜夜支配著自己的情緒,我應該將注意力轉移到更為積極正面的想法和行動中去。慶幸,及時扭轉了心境,投入到了志願者的工作中去。當自己抵達災區,真真切切看到災區的一切時,才發現曾經的自己是那麼幼稚;當受到災區人民的熱烈歡迎時,才明白自己沒有理由沉溺在昏暗的光景中;當了解到他們對未來的期許時,才知道希望是最好的治癒武器。

    作者力克.胡哲認為,每個人都會遇到挑戰,生命中總有一些時刻是看不見任何出路的,這時候除了要心懷希望以外,那就是信心了。力克認為信心是有一定的運作:你會遇到一些起初看來根本無解的挑戰,在等待答案時,信心可能是你僅有的;而有時候,只不過單純地相信問題總會有解答,就能讓你撐過黑暗的時刻。《人生不設限》書中提到作者力克.胡哲將信心FAITH定義為Full Assurance In The Heart,譯為心裡全然有把握。當我們面對世間周遭時,活在信心中比活在絕望中更接近真理,心懷信心,一切都會有好的結果。

    對作者力克.胡哲來說,他也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會站在臺上,為千、萬人講述著自己的經歷、心境和信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力克是質疑的,他為什麼會沒有四肢,為什麼這類病症會出現在自己身上;力克也是疑惑的,這樣的自己能夠做什麼,女孩子會喜歡上這樣的自己嗎;力克也是陰鬱的,他作為兄長,並沒能帶給父母歡笑,相反的,更像是個累贅,也沒有能力照顧弟妹,能別讓家人操心便是他的希冀了。他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不明白上帝對他的安排究竟是什麼,所以選擇了自殺。1993年的那次,當他做好萬全準備,併成功以泡水為由支開了母親之後,他開始了他的計劃。將臉沉入水中,一點一點往下沉,但是越往下沉,回憶越是泉湧,一個個的影像飛快地從他腦裡閃過,父母的自責,弟弟的難過,他的離開並沒讓家人得以解放,相反的還會留下失落與內疚。最終,力克沒有再繼續他的計劃,一想到家人的反應,他便沒有勇氣繼續。事後當力克的父親知道這件事後,只是溫暖的安慰著他,並告訴他未來日子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在等著我們。沒有責罵、沒有抱怨、更沒有排斥,只是讓力克感受到安定,不再懼怕缺陷。力克認為,縱使在之後的日子裡,還是會出現低潮的日子,但自己再也沒去想自殺。父親的寬慰讓他知道,自己雖然無法改變過去,但卻可以改變未來。只要心存信心,人生就有無限可能。

    或許我們現在並未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道路,但是沒找到不代表不存在。只要我們懷揣希望和信心,屬於我們的人生故事就會相繼展開。

    3全方位接納自己。

    作者力克.胡哲曾在一次演講中詢問大家有多少人想和他做朋友,大部分的聽眾都舉起了手,接著力克又問了一個問題做朋友這件事與朋友本身長相存在關係嗎,他沒有讓聽眾立即回答,而是選擇讓大家思考幾分鐘。幾分鐘之後他解釋說,之所以會問大家這樣的問題,源於他對自己的輕視,自以為在座的各位並不樂意與一個沒手沒腳的人做朋友,認為這並不是一件值得驕傲值得炫耀的事情,相反,會因為看輕自己苛責自己覺得自己就不應該有朋友。《人生不設限》這本書中說到,太多的我們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在全世界的大攀比之下,太有壓力,看不到屬於自己的價值。精神病學家兼作家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說過:“人好像彩繪玻璃窗,當外頭有Sunny時,玻璃窗看來閃閃發亮。然而一旦黑夜來臨,只有從裡面發光,他們真正的美才能顯露出來。”外界的目光就像是玻璃窗外的Sunny,目光溫和,Sunny明媚,心情舒暢;目光犀利,Sunny刺眼,心情沮喪。而裡面的光就如同真實的自我,當我們尋找到了,那麼不管外面如何翻天覆地,我們都可以悠然自得,不受影響。

    找到自己,才是活出無限制人生的第一步。想要找到自己,先要360°全方位地接納自己,這樣才能看到並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愛上不完美的自己。像上些章節所說,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心懷希望和信心,才能繼續向前;除此之外,實現夢想的道路上,除開抱持信念以外,還要深刻認識到自己是值得所有美好的事物的,愛自己,就像從不會被辜負一樣。衡量你身為人的美好與價值唯一的基準,來源於我們的內在!我知道,這一切說出來都很簡單,但做出來卻很難,就連作者力克.胡哲自己也會在被陌生小鬼衝過來大叫一聲“怪物”的時候垮掉,即便自己從小就被教育自己是被愛著的,也一樣會受傷會掙扎會質疑自我。

    但請別那麼快地去想困難想退縮想放棄,我們可以嘗試著想想辦法,想想可以抵擋蜚語、擊退惡言的方法。靜下心來,想想最近發生的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情是什麼?是攻破了一道題的成就感,還是配合團隊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專案,亦或是為父母買了心儀已久的禮物,任何一件讓自己開心滿足的事情都值得被我們記住。當我們找到時,順著這個方向再想想,這件讓我們開心的事情花費了我們多少的時間,我們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是焦頭爛額還是心情愉悅,我們是否在享受這個過程。彆著急,等我們釐清了頭緒,我們就可以順藤摸瓜找到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了。別貪心哦,一個就夠。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下去,讓它成為屬於自己的標誌,自己的內在閃光點。所以不要自我放棄,不要認為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別對自己太過嚴苛。我們都不完美,但我們卻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找到自己的內心,讓它發光發亮。

    當然,想要全方位地接納自己,在學會找到自己內心之後,還要學會與之相處,尤其是與內心的恐懼相處。作者力克.胡哲說,小時候的他被欺負,無力還擊,他怨恨自己的缺陷也痛恨自己的“異常”,他從來沒有想過沒有四肢的他在被刺激之後,依然會向前毆打欺負他的同學;他更想不到小小的他居然能夠將對方打到在地。他有過恐懼,但最終,他戰勝了恐懼。

    心理學家說大部分的恐懼是學習而來的。我們天生只有兩種本能的恐懼:一是害怕巨大的聲響,像是煙花爆竹的第一瞬間,我們會被嚇著;一是害怕掉落,也就是為什麼恐高症會存在的原因。作者力克.胡哲認為,大部分時候的我們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恐懼上了,越害怕什麼,越是去想什麼,以至於這種感覺不斷刺激自己,誤以為它是真的。

    現如今,“恐婚”一詞已被大眾接收,並且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認為自己是“恐婚”的,婚姻已由過去的嚮往變成了現在的害怕,更甚至演變為對愛情的恐懼。這一演變或許與我們每個人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細想,自媒體發達的當下,隨時隨地都能看到對婚姻的駁斥,相親路的崎嶇、男女雙方家庭的博弈,以及婚後生活不如意的寫照。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的不是婚姻帶給人的溫暖,而是婚姻給人們帶來的恐懼。前些日子,在與朋友聊天的時,朋友提到有男生在追她,自己對男生也有感覺。那時的自己為朋友高興,難遇有緣人,還與朋友約定,事成之日,邀約見面。但還未等到見面,朋友便跟我說,男生太過著急想要確認關係,自己卻並不認為已經到了合適的時機。覺得這份感情還不能讓自己完全放下心來交託給男生,害怕男生深入瞭解自己之後轉身離開。雖說這只是個案,但這種情況卻是會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我們都害怕決定太過草率,在“速食愛情”的當下顯得格格不入,索性我們就獨自一人得好,逍遙快樂沒束縛,哪怕忍受著父母的嘮叨,也不願改變現狀,將自己脫離安全區。

    英國詩人丁尼生在《懷念集》中有這樣一句詩句:“無論何事降臨,我確信,在最悲痛的時刻我覺得:寧肯愛過而又失卻,也不願做從未愛過的人。”如果我們對所有事情都持有懷疑恐懼的心境,那麼我們又將如何體驗自己美妙的一生呢?才認識就想著分離、才相戀就想著分手、才結婚就想著分手、才開始準備就想著失敗、才開始努力就想著放棄,如果這樣,那我們的人生會好嗎?

    《人生不設限》一書中提到,在我們的成長歲月裡,我們需要突破幾種恐懼:害怕被拒絕、害怕無法勝任、害怕依賴別人。別總想著“如果…怎麼辦”,別還沒開始就去設想不好的結果;多想想“我們為什麼不…”,如同作者力克.胡哲說給自己的話:“我不過就是少了幾個身體配置,但這並不會影響我已經擁有的,以及未來我即將創造的。我有自己的夢想,也有自己的目標,我就能大步向前朝著目標前進。”讓所謂的恐懼滾到一邊去吧!在我們不斷成長的道路上,別讓恐懼成為我們的絆腳石。承認恐懼無時無刻都存在,但我們可以選擇直面然後踢開它。

    4態度決定高度

    《人生不設限》作者力克.胡哲提到自己在11歲的時候,跟隨父母來到了澳洲的黃金海岸,父母沿著沙灘漫步,小力克則將自己貼近水邊的一堆沙灘裡涼快放鬆一下,為避免曬傷,小力克將一件大號的T恤蓋住了自己的身體。從旁路過的一位年輕女性看到此景開玩笑地問著力克,這需要花多好時間才能將你的雙腿完全埋起來呀,真厲害。此時的力克順著年輕女性的思路回答道,是呀,可費了不少時間呢。力克當時還準備同這位年輕女性開個玩笑,就在女性轉頭臨別一瞥時,力克縱身跳向了水裡。看到這一幕的女士,急匆匆轉頭離開了沙灘。小力克理解她的反應,那是事件發生的第一反應,沒有任何的惡意,只是略顯慌張。小力克也沒有像小時候的自己,失落傷心,他已經完全接受了自己的樣子,還會以此與周圍的人開玩笑。而這就是小力克心態上的轉變。

    力克.胡哲認為,不管我們個體是否能夠意識到,我們都是沿著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態度在看待這個世界,並以此來決定著我們的行為和行動的。因此,當事情發展到十字路口時,就需要我們及時調整態度,進而調整決策,改變或堅持我們的人生路徑。琳達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出了車禍,昏迷了兩天,醒來後的琳達不能說法、不能行走、也不能吃東西,儘管術後琳達得到了很好的恢復,但車禍還是造成了琳達右眼的視力不足。不管之後承受了多大了痛苦,進行了多少次眼部手術,琳達的右眼視力還是受損。現如今的琳達是一名音樂老師,享受著教育和音樂帶給自己的快樂,雖然右眼視力依然存在問題,但琳達已經很豁然地接受了曾經的那場車禍,她提到:“我自己也痛苦過!一直哭一直哭,哭到我的左眼也開始疼痛的時候,我開始驚醒。我突然意識到,車禍之後的自己是不能說話不能行走的,現如今我都恢復好了。但如果我還是選擇萎靡不振,那有可能我的左眼也會出現問題,若是那樣,那我真就看不見了。恐懼讓我驚醒,讓我不再沉浸在悲傷當中,讓我明白我應該珍惜當下的一切。過去的就當是留在我身上一筆財富吧,至少讓我學會了堅強”。

    我們這一生起起伏伏是常態,經歷恐懼、迷茫、生氣和悲傷也是常態。但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情緒可以有,但應該有時間限制。我們允許自己悲傷,也要要求自己從悲傷中站起來,這樣才能繼續朝著前方前進。那麼,對我們來說,什麼樣的態度,才能讓自己既融於社會又獨立於社會?

    感恩的態度。這也是琳達採取的態度。當她意識到如果繼續埋怨對她造成的影響之後,她便轉變了心態。她不再哀悼自己所失去的一切,而是感謝現在還擁有在手的事物,感謝她還能行走、感謝她還能看見、感謝她還繼續生活在這精彩的世界裡。作者力克.胡哲也秉持著這樣的態度,在他接受了沒手沒腳的自己之後,在他驚奇地發現自己還擁有小左腳的時候,他是滿懷感激的。雖然偶爾會拿它開開玩笑,但力克是在用這小左腳來控制輪椅的操作杆的,也是用這小左腳去體會去想象四肢的感覺。倘若我們能夠懷著感恩的心態,那麼我們的視角將會轉變到自己所擁有的物件上,會更珍惜當下的一切,也不會帶著受害者的情結與他人相處,讓渾身帶刺的自己出現在別人的面前。

    行動的態度。我們羨慕那些踐行著“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的人,我們也想成為“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的人,對不可知的世界,我們總是膽小又好奇。一方面想要突破自己、探索未知,另一方面卻又害怕離開自己的舒適區,變得無所適從。曾經,我碰見過一個姐姐,南京長大的乖乖女獨自前往雲南學音樂,遇見所愛義無反顧,在自己最好的年齡選擇迴歸家庭。變故之後隻身前往深圳,開啟新領域,摸爬滾打幾年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而後又開發新市場,去了貴陽。她跟我說,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讓自己擺脫陳規舊習或困境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行動起來,在行動中釋放抑鬱的情緒、在行動中排解痛苦的悲傷。讓自己行動起來,無論是救贖自己還是幫助他人,我們都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同理的態度。作者力克.胡哲在《人生不設限》書中提到,過去的自己常以自我為中心,認為自己是全世界最可憐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年少的自己會選擇自殺的原因。在力克看來,沒有人能像他一樣承受那麼的痛苦和挫折。但當他開始演講,開始看見更多的人,他才意識到,還有比他挑戰更大的人存在。當他遇見同樣沒手沒教的小弟弟、當他看見被鯊魚咬斷手臂的貝詩妮、當他與因車禍使右眼失明的琳達聊天時,力克.胡哲才發現自己的渺小,才明白世間萬物他並不是最可憐的。當他再看著這些人的生活五彩斑斕時,力克才深思將焦點只放在自己身上是多麼的狹隘。而他當在演講過程中,看到一位兩歲半的小女孩為了擁抱他,將自己的雙手往背上折的時候,他被打動了,被小女孩的同理心打動了。力克.胡哲認為當我們自認可憐的時候,不如轉移一下自己的心態,試著調整到同理心這一塊,試著去看看周圍的人,看看他們所經歷的一切。這樣一來,不僅自己得到紓解,也會更懂得理解別人的選擇和作為。

    寬恕的態度。當我第一次知道力克.胡哲的時候,我只留意到了他沒有四肢。當我將自己設想到他所經歷的種種時,自己竟然開始出現了生氣的情緒。氣為什麼是自己沒有四肢、氣為什麼自己的運氣這麼差。但當我閱讀了《人生不設限》這本書後,在敬佩力克.胡哲的同時,也想到了現實生活的自己。經歷不公的時候,常常抱怨;經歷挫折的時候,常常氣餒;經歷苦難的時候,又常常逃避。一直在想為什麼壞運氣都跟隨者自己,現在才明白,大概是自己把壞運氣招來的吧。畢竟自己這怨天尤人的狀態,好運氣也望而卻步了。古人云:種豆得豆,種瓜得瓜。試想,若我們心裡裝滿的都是痛苦、憤怒、自憐、還不願放過自己,那這樣的我們還會擁有什麼呢?但若放下執念,寬恕自己經歷的一切,讓內心放鬆,無壓力,才能輕裝上陣。

    請記住,寬恕並不是赦免別人的錯,而是放過被這些錯折磨的自己,讓自己不再有怨恨,才能心平氣和地與身邊的人相處。

    5勇敢面對,努力堅持。

    曾幾何時,我一直羨慕著去健身房的人,也一直在為自己找藉口,是因為自己沒有時間去健身房,才沒能鍛鍊,才沒能減肥成功。後來慢慢地,轉變了一點態度,開始在自家小區樓下花園跑步,一圈兩圈、10分鐘20分鐘,開始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開始習慣運動帶給自己的自律。再後來,開始購買健身卡,聘請專業的私人教練,制定更細緻地時間和更為全面的脫脂計劃,一週至少五天,一天至少一個半小時,5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30分鐘以上的力量訓練。一個月兩個月、一個季度兩個季度,我開始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肌肉線條、看到了隱約的馬甲線,我的計劃終於有所成效。時至今天,雖然沒有繼續在健身房鍛鍊,但依然每天保持著半小時以上的運動,距離一開始的運動,已經堅持3年了,並且相信自己還會繼續堅持下去。當然,在這3年裡,也有無數時刻想著要不就休息一天吧,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想著還要更換運動衣,就會有無數聲音告訴自己好冷呀,要不今天就算了吧。雖然最後是咬牙就更換了衣服,但其間的思想鬥爭可謂是相當激烈。

    《人生不設限》書的作者力克.胡哲將日本諺語“跌倒七次,爬起來八次”當作自己的成功公式。在力克心裡,失敗是常有的事,尤其對自己而言,當站立都偶會出現問題的時候,爬起來便成為了常態。力克認為,人生並非一試定終生,而是個試誤的過程。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經歷了成千上萬次的摸索才找到成功的道路。

    作者力克.胡哲認為我們可以將失敗當成禮物。因為失敗,可以促使我們去思考。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意思就是我們可以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提前暴露問題總比最後暴露問題得好。當我們失敗之後,我們會失望、會氣餒、會躊躇,但當我們從自我情緒中緩解過來後,我們會去思考,去找問題所在,然後改善問題、解決問題,因為失敗,可以鑄造我們的品格。試想一下,當我們的事業被搞砸,我們會因此變得更有耐心和毅力嗎?力克.胡哲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凡事發生必有利於我之處,只是需要我們將其發現。《人生不設限》書中提到一個例子,大衛是一名律師,在一次為客戶工作的時候,發現了客戶所在的Golf球行業出現了很大的經營不善,專業的Golf人士和不專業經營理念,導致Golf球場入不敷出。因此大衛向自己的老闆提出想要購買一所Golf球場的想法。很明顯,在老闆看來,一個沒錢又不懂Golf球的人何以擔此重任。但大衛並沒有放棄,軟磨硬泡,讓老闆看到他的決心和夢想,最終將一所Golf球場賣給了他。接手之後,大衛秉持著初心,進行著購買、承租、經營三大模組。直至Golf球市場衰退,大衛仍然謹慎評估,分析自己這些年的行為,判斷自己的得失。雖然最後大衛並未從Golf球行業盈利,但卻讓大衛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這樣的事蹟在大多數的人看來,並非是件可靠的事情。但在力克.胡哲眼中卻是一件值得敬佩和學習的事情。因為大衛所做之事,雖然失敗了,但卻在這些年的磨礪中造就了大衛的耐心和毅力,而且還讓大衛清晰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大衛便可朝著目標一往無前。當我們將目光放長遠,我們或許就會了解,如若能用短短的幾年時間摸清我們的目標,還能鍛造品格,是一件多麼划算的事情。因為失敗,可以帶給我們動力。沒人願意失敗、也沒人希望失敗,但一旦失敗,請及時調整我們的態度。在我第一次考研失敗的時候,自己痛哭了一晚,並且持續了很長時間的蕭條狀態。想不明白,自己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地看書,到頭來就差那麼一點點;不斷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真的很差勁很沒用,專業課的分數怎麼就不能再高一點點;感覺丟人,雖然那年分數線有所調整,考上的人也不多,但是沒有自己,就覺得羞愧。直到有一人,導師來找我,問我:“你現在還記得螺旋式效應嗎?”當我直接脫口而出的時候,我才明白,努力付出的總會有回報,只是呈現的方式不一樣而已。分數只是一個評判的標準,但並不能代表自己沒有吸收到知識。我不應該去在意分數的高低,而應該去思考知識的貯存和延續。當我明白這些時,我跟導師說,我想再考一年,這一次我有了新的動力!因為失敗,可以對成功心懷感恩。當我做出選擇,再奮戰一年的時候,我又站在了新的分叉口。第一年的時候,大三大四連線,可以安心備考。第二年,已是畢業之際。是選擇一邊工作一邊準備還是不找工作全心備戰,我必須做出選擇。在我分析了一遍又一遍的試題和自己的情況之後,我選擇了邊工作邊準備,雖然說挑戰加倍,但對已經經歷了一次的我來說,駕輕就熟。接下來的自己合理安排自己的所有空閒時間,將複習無縫連線,偶有懶惰,鞭策提醒。如今的我回憶起來,對自己也是佩服加肯定。越是經歷了苦難,對結果才越會珍惜,拿到通知書的那刻才值得熱淚盈眶、才去感謝曾經那位不曾放棄的自己、才會越加珍惜這份結果的來之不易。

    當我們一步一步朝前邁著步伐的時候,失敗只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到現在我依然感謝當初的自己做出的決定,雖然將面臨未知,但也充滿著刺激。誰又會想要一成不變的人生呢?所以請選擇相信自己,也請堅持下去,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將會有多精彩。

    作者力克.胡哲在《人生不設限》書中提到,面對著生下來就沒有四肢的自己,內心是絕望的,但自己卻沒有被這一限制所束縛。他像普通的我們一樣,沐浴在Sunny下,在各地旅行,激勵著全球的人;他又不像普通的我們,他需要經受我們想象不到的生理上的障礙,承受來自心理上的各種懷疑。但他做到了,他透過自己的努力向世人展現了“身有殘疾,心卻完整”的姿態,也透過《人生不設限》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在艱鉅的試煉和痛徹心扉的磨難中找到希望的方法。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相信自己,堅持下去,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 2 # 億煬天年

    這讓我想起那句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其實這裡說的準備,我個人理解就是在努力尋找機會。

    往往都是別人成功了才會被發現,背後的付出或者說代價都是別人想不到或做不到的,生活是在努力中前進的,點點滴滴的進步和成績都匯聚了日積月累的奮進,智慧,勇氣……

    保持一份樂觀的心態,學會感恩,善待自己和親人朋友,不放棄對未來或夢想的追求甚至充滿正能量的興趣愛好,讓生活充滿激情。

    有時候當我們放下沉重的心裡包袱去發現,機會或許就在面前等你,

    請把心靈放在追尋的路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參與的婚姻到底幸不幸福?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