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我端個板凳看熱鬧

    轉載自網路:千古帝王者莫難過於此,所謂鳥盡弓藏, 正是帝王者的常慣作風,試問夫差已死,吳國已滅,大勢已定,一個位高權重的屬下,一個擁有著可以奪走自己一切權力的屬下,僅憑這點;兩大功臣。范蠡必須死,同樣七術伐吳的文種也必須得死。這樣才能穩固自己的帝王基業。千古多少英豪皆葬於帝王為他們開闊的墳墓。范蠡正是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在臨走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寫給好友文種一封書信讓其離開,但文種堅信勾踐的為人不肯離開,最終被勾踐以“七術伐吳,三術吳滅,餘其四術,交由先王以勝吳國”為由勒其自刎。與其說范蠡這麼瞭解勾踐的內心所想,倒不如說范蠡他通曉帝王的權術而能獨善其身。

  • 2 # 文蹤旅跡

    有時候,處人之道在於恰到好處的離開,而不在於心存僥倖的守望。

    越王勾踐是古代勵志人物的傑出代表。他以超常的意志忍受了常人所無法忍耐的屈辱,創造了著名典故“臥薪嚐膽”。

    天不負有志者,越王勾踐終於在二十四年(前473年)攻滅了吳國,將昔日侮辱自己的吳王夫差逼得自盡。此後,越國又會盟諸侯,奠定了東南霸主的地位。《荀子•王霸》中將他列為“春秋五霸”的最後一位,後世也都把他當作一位意志強大的英雄。

    在勾踐發展壯大,逐漸扭轉局勢的過程中,范蠡、文種二人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出謀劃策、幫助勾踐治理國家,立下了不世之功,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但是,功成名就後的范蠡選擇遠走他方,並寫信告誡文種說,越王勾踐“只可共患難不能共享樂”,建議文種也儘快離開。文種對范蠡的建議不以為然,後來果然被勾踐賜死。

    那麼,范蠡為何知道越王是這樣的人呢?

    首先,我們從范蠡自身來探尋一下這個原因。范蠡作為春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他棄政從商成為一代“商聖”,應該說范蠡的智商情商都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周景王九年(前536年),范蠡出生於楚國宛地的三戶邑,也就是今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一帶。長大後,他前往越國,並將文種也邀請過來。他們二人共同輔佐勾踐,但並不是很受重用。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吳王闔閭引兵進攻越國,結果戰敗身死。勾踐趁著聲勢,發動大軍攻打新繼位不久的吳王夫差,沒想到夫差將勾踐擊敗,並將其圍困於會稽山。硬碰硬,勾踐已經失去了任何優勢。

    范蠡建議勾踐議和。誰去?勾踐和范蠡商議後派出了文種。

    好漢不吃眼前虧,勾踐最後把越國的土地、人口、錢糧拱手相讓。為了保全性命,勾踐夫婦淪為吳地奴隸,並且盟誓永不反叛。

    正是這個屈辱的盟約,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贏得了空間和機遇。

    而這正是范蠡的聰明之處。

    性格就是命運,在范蠡看來,勾踐有一個性格特徵,那就是得意時目空一切,失意時才會尋求幫助。吳王闔閭主動攻打越國中箭身亡後,勾踐大喜過望,連忙發動大軍乘勝追擊,要將吳國一舉滅亡。這時,范蠡苦苦相勸,勾踐卻全然不顧。在得意之時,不思來路之苦,不謀去路之計,不顧守成之策,怎麼能夠和別人“共享樂”呢。

    在夫差的鼻子底下,勾踐一面俯首稱臣,進貢大量珍寶、美女;另一面暗中發奮,提拔賢才,整頓兵士,不動聲色地準備有朝一日發動反攻。在那段時間裡,范蠡始終跟隨左右,對勾踐有著深刻的瞭解。范蠡堅定了對勾踐的性格判斷——在落魄的時候,勾踐才會虛心聽取意見,才對和自己一同受苦的人十分親善。

    據《史記》記載:“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勾踐用品嚐苦膽來激勵自己,警示自己,不忘屈辱。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時間到了宋代,蘇軾完善了這個故事的細節,從此,“臥薪嚐膽”成為一個經典的勵志故事。

    我們有必要看看那時候的范蠡。他跟隨著勾踐,對勾踐的一言一行記憶猶新。勾踐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對待仇人是睚眥必報。而有朝一日,勾踐消滅了夫差之後,他會如何對待當年的走膀右臂呢?范蠡陷入了沉思之中。

    我們可以猜想,范蠡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對勾踐的偏執瞭如指掌,刻骨銘心。

    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范蠡明瞭勾踐當時的處境,他同樣也時刻警醒自己當思來路。

    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年),勾踐趁吳王夫差北上與晉、魯等國會盟之計,發兵攻打吳國,大獲全勝,吳國被迫與越講和。

    四年後,勾踐不顧盟約再度攻吳。公元前476年,勾踐第三次伐吳。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踐徹底滅亡吳國,號稱霸王。

    越國稱霸,最大的兩位功臣范蠡、文種居功至偉,應該是好好享受榮華富貴。然而,范蠡很快選擇退隱,化名鴟夷子皮,四處遊玩。隨後,他幹起了老本行——經商。走在自己喜歡的軌道上,范蠡富甲一方,被後世尊為“財神”、“商聖”。

    在離開越王勾踐之時,范蠡給文種遺書一封道:“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飛鳥被捕盡,再好的彈弓也就沒用了;狡兔被獵光,再勤勉忠心的獵犬也會被烹殺。況且勾踐脖子長,嘴尖,只能和他一同度過艱難的時光,卻不能一同享樂。

    知人莫若友,勾踐的性格特徵,行動特點,行為路徑讓范蠡感到不安,他選擇了離開。

  • 3 # 作家曹恩碩

    原因很簡單,勾踐心理變態。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范蠡應該是一名心理學大師,能夠在不同的環境變化中,洞悉人性,透過表象看本質。

    在好多人的印象中,勾踐臥薪嚐膽,是一種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氣概,也是成功學大師們口中的成功典範。

    但是,實際上,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勾踐這個人的心理極不正常,可能很扭曲,甚至有時會達到變態的地步。

    比方說,勾踐是如何打敗吳王夫差的爸爸闔閭的?他先讓死囚排在陣前,在吳兵面前自殺,把闔閭給嚇懵了,結果吳軍被打敗。這種戰術很殘忍,你可以從中琢磨一下,勾踐這人的心理陰影面積到底有多大?

    又比方說,勾踐在會稽山被吳王夫差逼到絕路,走投無路的勾踐,像孫子一樣向文種等大臣喊救命,還許諾以後要平分江山。看起來沒什麼,實際上有一種小人嘴臉,今天他落難了裝孫子,說不定他明天發達了就會把你一腳踹開。

    還有,勾踐為了活命,居然親自嘗夫差的糞便,為表忠心給夫差看病、當司機。

    還有,為了打敗夫差,送西施,搞離間,什麼陰招都用上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勾踐可是等了整整三十年才終於如願搞掉吳國。這種人,得多能隱忍呀?想想是不是很可怕?

    勾踐滅吳的故事,實際上給了我們兩個血淋淋的教訓:第一個是大家常說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二個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後患無窮。

    這一點,伍子胥看得很明白。對於夫差來說,你都把勾踐囚禁了,一刀就能結果了他,徹底滅亡越國,從此永絕後患。

    可惜,夫差不聽,結果讓勾踐死灰復燃,暗中復仇。

    最後,輪到夫差了,勾踐說,當初上天把越國送給你,你不要,現存上天又把吳國送給我,我不能違背天意。結果,把夫差逼自殺,把吳國徹底滅了。

    范蠡看得也很明白,勾踐這人,心理陰影面積太大,能裝能忍,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從心理學上分析,這種心理,真的好變態呀,想想都讓人後怕。心理變態的人,往往都很敏感,報復心極強。今天他落難裝孫子,度過難關之後,他會想起你之前的不好,你的功勞會被選擇性遺忘。

    果不其然,剛剛滅掉吳國,勾踐就對頭號功臣文種說,你獻給我的滅吳七策,還有四策沒用,你下去和我死鬼老爸用吧。

    就這樣,還沒分到一點股份的文種,被逼自殺了。

    所以,提醒各位,以後交朋友,一定不要盲目,要學會觀察人心。有些人衣冠楚楚心理變態,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找藉口坑你。

  • 4 # 博古論今天

    若要說誰最懂勾踐,不是文種,不是范蠡,而是夫差。

    不僅是范蠡看出了勾踐是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之人,其實最先是夫差知道的。

    勾踐臥薪嚐膽後,發憤圖強,最後滅了吳國,當時滅吳國的時候,吳王夫差被越國軍隊圍住,夫差就寫信用箭射給文種、范蠡:

    “吾聞: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敵國如滅,謀臣必亡。今吳病矣,大夫何慮乎?”

    其實這句話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這句話最先由夫差說出來的。

    夫差為什麼這麼懂勾踐?

    因為夫差就是勾踐最大的受害者。當年勾踐被夫差所敗,勾踐派文種去求和,跟夫差說:“勾踐請您允許他做您的奴僕,允許他的妻子做您的侍妾。”最後夫差放過了勾踐。

    勾踐忍辱負重,自稱賤臣,對夫差執禮極恭,吃粗糧、睡馬房、服苦役,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順,養馬,除糞、灑掃,甚至還為夫差嘗大便。夫差為此深受感動,就放勾踐回越國了。

    沒想到勾踐回越國後臥薪嚐膽、發憤圖強,攻打吳國,完全換了一副嘴臉。這時候夫差才真正認識到勾踐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能屈能伸,為了目的可以毫無底線,當初為了活命,連妻子都能奉獻、連大便都肯去嘗的人,他的隱忍程度究竟到達了什麼樣的地步,而且他這樣不光光為了活命,更主要是為了東山再起而報復。這種腹黑程度實在可怕,所以夫差才知道勾踐這種人是個恨角色,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

    而范蠡當時是跟勾踐一起質於吳國的,他對勾踐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所以他也知道勾踐就是這麼一個人,不講情份,不可共同富貴的。於是才主動要求離開。

    他走的時候叫文種一起走,可能文種當時認識還沒那麼深刻,也可能是貪戀權勢,最後果然被勾踐賜死。

  • 5 # 味哎兒

    這是述史人自編的可同患難不可同富貴,屬對帝王殺功臣的一句表象現象的總結語。

    帝王殺功臣還有一個總結詞語,即功高蓋主。

    從而,鳥獸盡良弓藏,矯兔死走狗烹。

    實際上第一代帝王,是殺伐出來的,其帶領的屬下個個是殺人魔王,且可戰勝比自強大者的人,若無戰事有幾人敢同這樣的人在一起相處安睡,更誰敢在帝王繼承式條件下,把這號人留給承王位兒子身邊呢,自己可控這號人,自兒子孫子能控制住這號人嗎。

    這是深思得的概念,事實上普通人也有這一行為的,這就是創業者,創業成功後,身邊原共同創業的人越來越少,幾乎全被新招來的人替換了。

    這是因為同創業的人,創業成功後都成元老級的人了,且帶著初創業時平頭百姓無大沒小的習氣,即平起平坐相互抬扛大呼小叫,不論是誰都吵架懟對,沒有敬畏心,順理有理就服,理短必滅,管他是誰呢。

    這一習氣是初創業時,集思廣議尋找最佳方案造成的,即暢所欲言發表自見解確保方案最佳練出來的,因為初創業對所有人都是在摸索,每個人都沒真經驗,不抬扛爭吵找不出最佳方案來的,而互抬扛爭吵就是沒大沒小互不服氣,當創業成功後,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時,聽順主事人安排成為不可違拗的尊卑主次關係了,再沒大沒小就管理不成了,再任意抬扛爭吵就是管閒事挑毛病,甚至反抗對抗了。這樣處處對抗的人,誰再肯要呢肯用呢。

    本型,初創業程序裡認理不認人的,創業成功後認人少認理了。這是因為管理的人多了,須有一個權威樹立起來,確保形成一個人是最終解釋權人出現,使不同見解得以統一與一致了,否則扯皮無法工作了。這是由於試生產時,無標準,大家爭吵找出可接受的標準出來的體現,當經驗豐富標準固定後,只有順從標準依標準而行了。

    這在中國很好理解的,創業時順其自然,用道學,創業成功後遵規則,用儒學。

    即創業程序裡沒大沒小,誰對聽誰的。創業成功後忠於發令人,不可逆反的。

    所以元老級的人習氣已固化,服理不服人,遭主事人煩了,從而呈可同患難不可同富貴了,實際上是元老級人物不服管不好管外,還亂摻和造麻煩。即誰都不服不怕。

  • 6 # 河東來

    其實根本原因是范蠡是標準的道家人物。

    道家人物的做人原則使他們作出了遠離成功君主的行為。

    飛鳥盡,良弓藏。

    這是老百姓的通俗理解。

    《道德經》對於道家人物還有一個“三知三守”的處事原則。

    什麼叫“三知三守”?就是“知其雄而守其雌,知其榮而守其辱,知其白而守其黑。”簡單一句話,光彩的事情都由君主及其助手去做,不光彩的事情都由道家人物去做,這才是事物的真諦。

    什麼叫“道”家?

    就是為“首”的人。

    奔跑中為“首”的人。

    人類族群行進過程中為“首”的人。

    范蠡是什麼人?

    陪伴在越王勾踐身邊的,帶領越國族群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因為他伴於君主身邊,所以可以清楚知道越王勾踐的優缺點,也知道人性的優缺點。

    如果說飛鳥盡,良弓藏是傳統道家人物的宿命,而狡兔死,走狗烹卻是非傳統道家人物,也就是法家人物的不歸路,不知道有個現象大家注意沒有,就是法家的優秀人物,法家的酷吏,一般死於非命的居多,像商鞅,像韓非子,像李斯,像趙高,像郅都,像張湯,像主父偃,像江充,像來俊臣,無不如是。

    法家的人貫徹“三知三守”原則更為徹底,因為傳統道家人物只是淡泊名利而已,而法家很多人卻是拿命在拼,甚至是家族的性命在拼。

  • 7 # 乙丙丁6

    范蠡文種輔佐越王勾踐,歷經艱險,終於打敗吳王夫差。就在這個時候,范蠡選擇了離開。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從范蠡給文種的留言中可以看出,越王勾踐只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范蠡的留言:“越王長長的脖子,長著鳥一樣的嘴巴,只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的。飛鳥射盡,良弓就會被收藏;狡兔死光,獵狗就會被燒成菜;敵國滅亡,功臣成了君王的隱患,就會被殺掉!你還留在那裡幹什麼?”

    文種一看到這些,就害怕了,從此稱病不敢上朝。後來的越王勾踐的做法,如同范蠡所說的那樣,逼死了文種。

    越王勾踐怎麼逼死文種的呢?他派人送給文種一把鏤空劍,說了一段話帶給文種。這段話的大意是,“文種你呀,非常有本事的人。你給寡人規劃的七種強國策略,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滅掉了吳國。還有四種沒有機會使用了,寡人不忍心你的才能被埋沒,愛卿呀,你還是到地下幫助先王對抗老吳王闔閭吧!”文種別無選擇,只能自殺了。

    范蠡怎麼看出來越王勾踐會卸磨殺驢的呢?僅僅憑著看到越王勾踐的長相和聲音嗎?顯然不是。主要原因可能還是跟勾踐相處久了,知道了勾踐的本性。

    不過還有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這個是史書一筆帶過的東西。往往事情就藏在這些細節裡,雖然說只是簡單的寫了一下,仔細想想就會明白范蠡看待問題,是採用多維度的分析。

    伍子胥和范蠡,都學過大六壬,而且非常的精湛。

    當年伍子胥憑著大六壬逃過楚平王的陷阱,來到吳國。有人要問,既然大六壬能讓伍子胥從楚國逃出來,為嘛不能從夫差這裡逃出來呢?因為伍子胥這時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本是楚國臣民,到吳國就已經是二臣了。名微時到哪都行,名重再叛吳國,天下很難有容身之地了。

    范蠡也一樣精通大六壬,越王勾踐在與夫差對決中,范蠡多次用大六壬幫助勾踐決策。每一次面臨危險,都用六壬預測一下。甚至越王勾踐的孩子出生,范蠡都可以用六壬提前預測出是男是女。

    你想想看,范蠡基本上什麼事都可以提前預測一下,難道他就不能預測滅掉吳國後,他該怎麼辦,越王勾踐又會怎麼幹嗎?

  • 8 # 南朝居士

    歷朝歷代,每朝的開國功臣怎麼也有十幾萬人了,被殺的有多少?被殺比例是多少?有被殺的功臣,我被殺的可能性多大?皇帝是像朱元璋還是趙匡胤?

    總之一句話,屠刀沒落下之前,你知道自己是蕭何還是韓信?

    能捨命打天下的人,哪一個沒有必死的決心?沒有捨生的信念?現在成功了,開始分蛋糕了,你跟我說,看面相老闆不是好人,他可能會殺功臣,我們逃吧?

    你肯定一個黑臉問號?你這是逗我嗎?

    即使你相信了,可能會殺你,你肯定也會有個僥倖心理,認為不可能的,

    一邊是碩大的家業和政治資源,如果活著,世代榮華富貴,一邊是放手,家人顛沛流離,如果沒逃出去呢?

    是你你怎麼選?

    幾千年來,能像范蠡、張良這樣,做到功成身退的人,有幾人?

    是人都有僥倖心理,想想看那些賭徒、買彩票、買股票的,不都是這種賭徒心理嗎?

    奮鬥一輩子的東西,你讓我放棄,談何容易啊。

    你問怎麼看出來的,能做的開國功臣的人,這點眼力勁沒有,那是混不到這高的位子的,這是基本功

  • 9 # 走向蔚藍5C5o

    這兩個人都不熟悉,古代的生活場景雖說有記載,但是以現在的生活場景去倒推設想,再逼近也未必真實。

    看歷史主要就是借鑑意義,我們不看他們,就看自己身邊的人,自己親身經歷,是不是共患難易共享樂難。想通了道理,換成古代,就是場景不同,無非開車變成牛車而已,作為人都是大同小異的,也就能理解了。

    為啥共患難易,共享樂難。患難是求存求名求利,不合起來根本搞不到這些。要麼被消滅要麼得不到,為了打敗敵人只有集中力量壯大力量消滅對方。

    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都想獨享利益。所以又會內鬥,人這個動物自從脫下樹皮穿上衣服之後就開始變了,爭權奪利從不停歇。范蠡作為一個學問家不可能不瞭解,所以與其在哪裡賭小機率勾踐不是這樣的人,還不如早點走人為上。最起碼得了名,利不可兼得也就算了。我猜測就是這個原因,這才是飽學鴻儒不讀死書的學者。當然後世記載勾踐卸磨殺驢,正好又驗證了范蠡的厲害,勾踐只是沒有跳出這個規律,大機率事件而已。

    名與利皆為虛妄,能得就得,不能得就算了!人生短短几十年,何必為此鬧騰呢!快意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 10 # 尚武菌

    在古代,君心總是難測的。如果臣民稍微不如帝意,那麼很可能就是大禍臨頭,這也驗證了一句話“伴君如伴虎”。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我們會發現有許多梟雄崛起。他們都想要在天下中獲得一席之地,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在這些梟雄中,當然有人生贏家。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我們就會發現那些人生贏家的背後,都會有著一大批忠心耿耿的追隨者。畢竟單憑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建立起一個新王朝的。那些忠心耿耿的追隨者,在君王成功開闢王朝後,往往都會被論功行賞。

    但是我們卻發現有好多的君王都是隻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的。很多開國功臣在王朝建立之初,所享受的待遇都是極好的,畢竟統治者地位還未鞏固,還需要他們的扶持。但等到江山穩定後,那些帝王們就開始給他們使絆子,有的甚至隨便找個藉口就把他給處置了,實在令人寒心。越王勾踐之所以最後能夠復仇成功,絕對是離不開范蠡和文種二人的。按理說來,范蠡絕對算得上是越王勾踐的大恩人,他們曾經是生死與共的兄弟。但是為什麼大功告成後,范蠡認為他是個只可共患難不可共榮華的人?

    他是如何知道越王勾踐為人的?我覺得有3個途徑。當初越王勾踐為了保全自身的性命,將自己的國土和錢財都獻給了夫差,然後甚至還自甘為奴。越王勾踐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可見他確實性格有些極端。再加上,他沒日沒夜的為了提醒自己跑去臥薪嚐膽。要知道苦膽是非常苦的,他沒日沒夜都要讓自己去受這樣的苦。這樣的人確實是可以共患難的,但由於性格偏激,容易做出許多衝動的事情。他太狠了,這樣的人如何適合共富貴?因此第1個途徑就是:他狠起來連自己都不放過。

    第2個途徑便是:經驗之談。自古以來那些王們成功得到了江山後,有幾個是善待功臣了的?沒幾個吧。我覺得稍微好點的,就是劉秀了。像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可幾乎是把功臣都給殺絕了的。最後一個途徑便是:與他朝夕相處的日子裡。他經常為越王勾踐出謀劃策,在那些相處的日子裡,他當然能夠看出一點貓膩。有句話說的極好,“知人莫若友”。身為越王勾踐的好朋友,他當然還是比較瞭解其本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姓古,取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