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皇甫荔

    答:書法的美學有具象美和抽象美兩個方面,那麼書體、點畫筆法、簡架結構,布白行氣以及章法佈局這些具體的書法作品構成因素哪一個是核心呢?古人認為是“書法線條”,因為整篇的章法佈局都離不開“線條”這一基本因素。“屋漏痕”和“錐劃沙”就是古人對書法線條的理解和形象比喻:

    “屋漏痕”:出自唐陸羽所著的《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中的懷素與顏真卿對話。是指屋壁之水沿著牆面流下,出現的一種圓活而又生動的蜿蜒曲線,用來比喻用筆不可一筆直下,須以手腕時左時右,頓挫而行,以求得書法筆致的圓厚紮實且又生動。“屋漏痕”的技法比“坼壁路”技法又深了一步,是筆意中最高的意,筆法中最高的法,筆勢中最強的勢,運筆技巧中最難的技巧,這也是古人說的“書法以用筆為上”的依據。

  • 2 # 快樂書法

    謝邀。這兩個術語,其實是比喻同一種書法線質現象。言其筆畫的首尾不做過多動作,筆畫的中段邊按邊提,筆頂著紙,筆毛呈反方向運動,而不是順著筆畫的方向平拖的微妙的澀行動作,形成厚實蒼茫,筆畫的兩邊表現出顫痕,有輕微毛刺,而不是光滑的,平板的直線或曲線。

    這種用筆方法主要體現在金文和簡帛書,摩崖中。如《散氏盤》,《祀三公山碑》,《開遍褒斜道》,《石門頌》《石門銘》,著名的四山石刻等等。因其大氣高古,自然流露的質樸感,唐顏真卿始以這種筆法入行草,在書史上造就了二王外又一座高峰。後世在書法上有造就的大家名家的用筆及線質大多或多或少有此特徵。

    這兩個術語是一種比喻,以例項參看更為準確暢明。我不會用電腦,無法發圖片示例。不過現在網上搜圖挺方便,可以自查。

  • 3 # 師範小王子

    ‘’屋漏痕‘’主要取其圓而自然,無起止之跡,有藏鋒的感覺。‘’錐畫沙‘’主要取其圓渾厚重,有遒勁的感覺。當然這裡面也有好多條件限制。比如‘’屋漏痕‘’,若是草房,你只能看到流到牆上的水痕,就象我說的圓而自然。若是古代瓦房,瓦下鋪的是笆磚,水痕印在笆磚上然後下行就是無規則的自然形象了。“錐畫沙”也得看是粗沙還是細沙。我講得“圓渾厚重”是指用很細的沙。若用粗沙則筆畫兩邊就有毛糙感了。所以古人對‘’屋漏痕‘’、“錐畫沙”有不同的解釋,實際上出自他們不同的觀感。觀自然物象而悟筆法,這是古人的經驗之談。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向古人學習。如果你有很高的悟性,能‘’得自然之妙有‘’,從自然界獲取靈感,有時比死板臨帖還重要。

  • 4 # 醫者仁心69331540

    謝謝悟空邀請,我認為書法中的屋漏痕.錐劃沙是書家追求完美筆法一種境界,屋漏痕是顏真卿所提出的一種比喻,在寫豎畫時不能一瀉而下,須頓挫運筆中鋒運筆有力透紙背之效果,如水在牆壁留下的痕跡的一種美。錐劃沙也是比喻中鋒用筆一種筆法,我們學書法的大都做過這個試驗當錐鋒往沙子裡劃的時候中間則形成深深凹成一線,兩邊沙子均勻隆起中間的線條看似非常園潤渾厚飽滿具有立體感線條充分的說明中鋒運筆之美感。

  • 5 # 拿雲閣書畫

    “屋漏痕”和“錐畫沙”,都是對書法中“中鋒用筆”的形象比喻,只有中鋒用筆,才能把書法線條,寫出屋漏之水流痕跡和錐子畫沙地留下的痕跡效果。

    關於中鋒用筆,除“屋漏痕”和“錐畫沙”之外,還有“如印印泥”的形象描述。中國書法博大精深,講起來又抽象得很,因此,我們智慧的祖先,才想出這些如“屋漏痕”、“錐畫沙”、“如印印泥”、“擔夫爭道”等生活中常見的事情,來予以形象的闡釋,幫助學習者理解書法中難以言說的美妙。

  • 6 # yuanzibo546

    屋漏痕比喻用筆如破屋壁間之雨水留痕,其形凝重自然。出自顏真卿和懷素的對話。唐褚遂良雲,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

  • 7 # 其人墨坊

    屋漏痕,就是雨滴在牆上運動留下的痕跡。其中的含義,仁者見仁,有的就成為了顏真卿有的就成為了潑墨針管大師。→_→

    一,屋漏痕,首先講的就是中鋒運筆,這個好理解,水滴的運動軌跡一定是在痕跡的中心,不多講了。二,屋漏痕講的就是一種運筆方法,牆體表面的粗糙造成了摩擦係數的不斷變化。水滴順牆而下就是在抵抗不同阻力而加速減速的過程,而屋漏痕的粗細軌跡變化,正是水滴執行速度和軌跡變化造成的。而我們書法中的使轉頓挫、起筆、行筆、收筆,就是在模仿創造這種阻力而追求這樣的變化。

    而屋漏痕只是如錐畫沙、折叉股、萬年枯藤、墜石奔雷等等自然現象萬千變化中的一種。就如書法中,不光只有中鋒藏鋒,還要用側鋒偏鋒露鋒去表現。人控制毛筆來追求萬千變化的自然景象的能力,就是我們與書聖的區別吧。這真是大智慧。古人的由心而生,道法自然應該說的就是這種境界呀!

  • 8 # 羲皇后人

    這兩個書法術語都與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有關。先說說這個錐畫沙的來歷。這個術語出自顏真卿著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是顏魯公第二次辭官向大書法家張長史張旭求教書法秘訣時,張旭告訴顏真卿的一段學書經歷,原文是:

    長史曰:“予傳筆法得之於老舅陸彥遠,曰:吾昔日學書雖功深,奈何跡不至於殊妙。後聞褚河南(褚遂良)雲:用筆當知如錐畫沙,如印印泥。始而不悟,後於江島見河(平)地靜,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峰畫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始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鋒,嘗欲使其透過紙背,悉如畫沙印泥,則其道至矣。是乃其跡久之,自然齊古人矣。但思此理,務以專精工用,凡其點畫,不得妄動,予其書紳。”

    這個錐畫沙關鍵的地方就是藏鋒用筆,這樣就可以得到如錐畫沙那樣的勁險沉著、明利媚好的書寫筆效果。什麼是藏鋒呢?就是中鋒運筆,衄鋒起筆,趯峰戰行,收筆或頓或揭或挫。

    再說說屋漏痕,這個術語出自唐代茶聖陸羽著作《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懷素稱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效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顏真卿謂:何如屋漏痕?懷素起而握公手曰得之矣!”

    我們都看過破舊老屋一下雨,雨水順著牆壁流落下來的樣子,雨水不會一下子流下來,而是曲折婉轉緩緩而下,形成凸起凝重自然的痕跡,用它比喻書法的豎畫也就是永字八法弩法的藝術效果。按照黃簡先生的說法,具體的寫法是中鋒運筆,左右搖腕,象一個或者多個括號的兩筆上下相接,形成或者向左彎曲,如括號的左半邊,或者是括號的右半邊,象向兩邊拉開的弓,左為弩,右為裹。說豎畫左右搖擺是有點誇張,不要想得那麼大的幅度,是細微的搖擺。啟功先生總結書法有三條規律,其一就是最忌橫平豎直,應該是橫不平、豎不直。豎不直,就是屋漏痕!

  • 9 # 積跬堂書法工作室

    首先要說,屋漏痕、錐畫沙是兩個書法用筆的名稱。

    古人關於屋漏痕與錐滑沙的 描述,是源於兩個典故。屋漏痕與懷素、顏真卿有關,按史書描述,有一次,顏真卿向草書大家懷素請教 筆法。懷素用夏雲多奇峰、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和壁坼之路(牆壁裂開的痕跡) 作比喻。顏真卿說:“如何是屋漏痕?”懷素很高興握著他的手說:“你得到筆 法了。”

    錐畫沙,是和另外一個書法大家褚遂良有關,搜到的史書是這樣記載的,相傳褚 遂良曾將此法傳於陸彥遠。《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載:“(陸彥遠)思而不悟 ,後於江島,遇見沙平地靜,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而書之,其勁險之狀 ,明利媚好。自茲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

    好了,現在說下本人觀點,屋漏痕線條與中鋒用筆是有直接關係的,史上評價顏 魯公的書法有篆箍氣,指的就是這個這個筆法的特點。

    再談錐畫沙的描敘,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各有各的書法與描敘,暫且不提,這裡談談我對錐畫沙的理解就是,筆在紙上行走,要保持“提”這個動作,就是所謂的一分筆,只有有提的這個動作,才能使轉自如,筆壓很了,是很難做到隨時轉筆鋒的,所以請聯想下錐畫沙,就很形象,錐子在沙裡插很深了,還能自如輕鬆的轉動毛筆嗎。再說下,史書上說趙孟頫日書萬字(這裡我指的是趙體行書)是如何做到的呢,就我理解,趙字的用筆,就是錐畫沙。很少碼這麼多字,希望大家喜歡。

  • 10 # 詩情書韻

    “屋漏痕”和“錐畫沙”皆為書法筆法術語,同有行筆須藏鋒之意。

    唐代陸羽《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載:顏真卿與懷素論書法,懷素稱:“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效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如壁坼之路,一一自然。”顏真卿謂:“何如屋漏痕?”懷素起而握公手曰:“得之矣!”又,南宋姜夔《續書譜》稱:“屋漏痕者,欲其無起止之跡。”

    屋漏痕是指屋內牆上方漏水時順牆逶延而下所留的痕跡,因它積點成線,凝重而動感,我們稱之為屋漏痕。把這種漏痕形跡用在書法運筆中,比喻中鋒用筆,從上到下,自然而然,像是屋牆漏雨的痕跡,蜿蜒而下。形成鼓起的半圓型線條,筆畫圓活、沉實、飽滿,具有立體感、厚重感和流動感。它不是揮筆直下,僵硬毫無變化。仔細觀察,一鈍一挫,一豎一下,如短線合為一筆。這種筆法,有氣動神來之妙。

    顏真卿在《還張長生筆法》中說:“偶以利鋒 (在沙平地上)畫而書之,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自此乃悟用筆‘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矣。”

    由上可知,書法中,筆鋒聚攏如錐,運筆沉著穩健,如“錐”在“沙平地”“畫書”之效。“錐畫沙”筆法,起止無跡,具有“藏鋒”的效果,而兩側沙子勻整凸起,痕跡中正,形似“中鋒”,故用錐畫沙以比喻書跡的圓渾。筆意如“河面結冰之湍流”也,因而有“情激而意緩”之說。黃庭堅稱:“如錐畫沙……蓋言鋒藏筆中,意在筆前。”即藏鋒運筆,以澀勢為主,呈點狀的片形。線條邊緣向中間呈點條狀,充分利用筆頭的彈性,筆鋒絞轉,形成以澀濟流,線條以點狀為主。

    “錐畫沙”和“屋漏痕”的區別:“屋漏痕”用墨稀,“錐畫沙”用墨燥;“屋漏痕”的線條全是黑色,“錐畫沙”有大比例漏白;“屋漏痕”如水中帶泥欲流又滯,比“錐畫抄”回拉力大。

    總之,正如程十發所言,書法中筆墨不可太率,宜時聚時應,繼而成線,正如在“屋漏痕”和“錐畫沙”過程中,由頓挫形成書法的真正活力。

  • 11 # 曹峰松

    屋漏痕比喻作品線條的生動,書法線條的生動美感,為書家所垂青,延亙至今。錐畫沙比喻使其藏鋒,畫乃沉著、當其用筆,常欲使其透過紙背。

  • 12 # 西安交大黎荔

    書法藝術個體風格美千姿百態,但不同之中又有種種相似性和相近性。在書法個體風格審美範疇中,有一種風格為自然。自然是一種近於天然或宛若天成的風格。它是書者在長期實踐基礎之上豁然貫通、於自然形象觸發“頓悟”而為書的結果。中國書法史上常用“屋漏痕”、“拆壁路”、“蟲蝕木”、“錐畫沙”、“印印泥”比喻自然之態。在中國書法史上,真正具備自然風格的作品為數不多,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就富於自然風格,晉代王羲之的作品如《十七帖》、《蘭亭序》都頗得天趣,是自然風格美的極品。

    屋漏是水欲下瀉而為粗糙牆面所滯乃至水線在下行而稍彎曲,邊緣毛糙。錐畫沙是錐在流沙中划動而為沙所湮沒的力道相抗的痕印,二者都是運動受到阻力,二力相抗,欲行不行,成逆水行舟之勢。這是華人對於軟毫線條的魅力的創造性發掘。

  • 13 # 谷軒簽名設計

    他們只是一種語法,看你怎麼去理解

  • 14 # 荷蘆塘

    屋漏痕是指以前的土牆屋,下雨後漏雨衝得痕跡,形容用筆園潤且又遒勁有力。錐劃沙則顯示用筆之功力,筆過後如沙急分兩邊且中間垂直有力清新透骨。

  • 15 # 無心齋苦果

    錐劃沙、屋漏痕,都是相同含義。同為中國書畫傳統技法中對用筆功力的一種形容,也是中鋒用筆的一種比喻。

    當錐鋒往沙子裡劃的時候,兩邊的沙子必然均勻隆起,中間則深深凹成一線;線條的起止形狀與中間相比,也並沒有明顯的尖形,而呈圓狀。這非常準確地體現了書法的中鋒筆法,以及如此寫出的渾厚飽滿、具有立體感線條的形象。我們常說的力透紙背也就是這種效果,這種高質量的線條,具有很強的藝術張力。

    屋漏痕就是房屋漏雨,水沿著牆面不斷往下滲,牆面上會留下一條看似直線,但實際是彎曲不平、粗細不一的流水痕跡。用來形容書畫線條的遲澀厚重,倔強挺拔。這種線條的表現力和概括性非常好。

  • 16 # 一笑貫長天

    能理解錐畫沙的近似高手了。能寫出屋漏痕的就是高手了,也可以成為大師了!

  • 17 # 翰墨書道

    錐畫沙、屋漏痕是形容書法"中鋒"和"藏鋒"的一個非常著名的術語。錐畫沙就是指具有中鋒藏鋒形質的點畫形態。屋漏痕則是對豎畫用筆的要求和藝術效果的比喻。這個說法起源於唐朝。在唐褚遂良的《論書》中說,"用筆當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褚遂良是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人。顏真卿在《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中描述的更詳細。

    長史曰:“予傳授筆法之老舅彥遠曰:‘吾聞昔日說書若學,有工而跡不至。’後聞於褚河南曰:‘用筆當須如印泥畫沙。’思所不悟。後於江島,遇見沙地平淨,令人意悅欲書。乃偶以利鋒畫其勁險之狀,明利媚好,乃悟用筆,如錐畫沙,使其藏鋒,畫乃沈著。當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矣。真草用筆,悉如畫沙,則其道至矣。是乃其跡可久,自然齊古人矣。但思此理,以專想工用,故其點畫不得妄動,子其書紳。”予遂銘謝再拜,逡巡而退。自此得攻書之術,於茲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黃庭堅說:王氏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蓋言鋒藏筆中,意在筆前耳。

    屋漏痕,描述的是豎畫運筆不可一瀉而下,要頓挫行筆,猶如屋漏痕之蜿蜒而下,故謂之"屋漏痕"。這樣的線條圓活生動,自然有致,是顏真卿提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盧筍怎麼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