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鄢城秀才

    戰國秦漢時期女子上朝不用簾子 垂簾聽政在古代社會很長時間內並非是一種合法的制度,垂簾聽政者皆為皇后或太后,但聽政之權卻稱之為王(皇)權,而非後權。太后聽政一開始並沒有垂簾,母后上朝用簾子進行遮隔已經是秦漢王朝以後的事了。但是,后妃臨朝,執掌朝政則很早就出現了。 母后臨朝攝政始於戰國時期的秦國。根據史書記載,秦昭王的母親“號宣太后,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為將軍,任政,封為穰侯。太后攝政,始於此也。”宣太后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朝執政的女主。 宣太后執政時也給秦國帶來了不可忽視的消極影響。對外方面,為了鞏固後族在秦國的權位,魏冉採取捨近求遠的戰略,以擴大其私人封邑。對內方面,反對秦國長期以來實施的客卿制度,使本家族的人掌握朝廷內外大權。如華陽君初為將軍,後任丞相。高陵君、涇陽君均任要職,參與朝政。隨著秦國疆域的擴大,宣太后家族在朝廷上的權勢也愈益擴大。他們是全國最大的封君地主,在朝中擅權專政,削弱了國君權力和中央集權,時人稱穰侯、華陽君、高陵君、涇陽君為“四貴”。四貴之家“富重於王室”,甚至“妒賢嫉能,御下蔽上,以成其私”。宣太后當政,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內政治昏暗,政令不一。 宣太后在這40多年中,始終是秦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形成了秦國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華陽、涇陽,不聞其有王”的局面。而昭王自己也認為他對國家大事做不了主,必須“旦暮自請太后”。自商鞅變法後,秦始終是權力高度集中於國君之手。昭王無法容忍母后長期臨朝專權。最後,他聽從范雎建議,收回全部大權,逐“四貴”於關外,改任范雎為相,這才徹底地結束了宣太后長期左右秦國朝政的局面。 唐宋時期史書中首次使用“垂簾” 秦漢時期,史籍中雖屢有女主臨朝稱制的記載,但女主上朝並不垂簾,而是同皇帝一樣,直接面對群臣。至東晉朝,崇德太后褚蒜子在位40年,先後4次臨朝稱制。褚太后上朝則開始使用帷簾。史載:東晉“永和元年春正月甲戌朔,皇太后設白紗帷於太極殿,抱帝臨軒”。晉康帝死後,繼位的穆帝只有2歲,太后褚蒜子便在太極殿設白紗帷帳,與群臣隔開,抱著穆帝上朝聽政。女主上朝垂簾與否同儒家文化是否被大力倡導有關,漢代雖然由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但尊儒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間還有一個反覆的過程。東晉時,太后上朝開始垂簾,這反映了儒家思想已深入人心。女主臨朝不是常制,而是不得已為之。所以必須隔上一道遮羞的簾子。 史書中第一次使用“垂簾”兩字及正式宣稱臨朝皇后權力與皇帝相等,是在唐高宗、武則天時期。《舊唐書•高宗紀》記載: 時帝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后(指武則天)。自誅上官儀後,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預聞之,內外稱為‘二聖’。帝欲下詔令天后攝國政。 宋代不斷出現幼主,所以母后垂簾聽政的情況相當普遍。由於建立起一套約束后妃的機制,嚴密防範后妃專權,所以,不論女主聽政採用哪一種垂簾儀制,都不能改變這樣一個基本狀況,即皇太后只能行使其攝政的權力,而絕不容許取代皇帝的獨裁地位,成為真正的一國之君、萬民之主。 宋代太后雖然可以垂簾,但在名份和規格上絕不能超過皇帝,否則就是違反綱常倫理,勢必遭致大臣反對。如劉太后和仁宗一起去慈孝寺,太后欲乘輦先行。參知政事魯宗道說:“婦人有三從之義,在家從父,既嫁從夫,夫歿從子。”提醒劉太后不應走在皇帝前面,劉太后只得讓仁宗先行。明道二年(1033年)二月,劉太后謁拜太廟時,想穿上皇帝服裝,以顯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她下詔服皇帝所用的袞冕。這樣做顯然不符合禮儀制度,參知政事薛奎用不無嘲弄的口氣奏道:“若太后穿天子服飾,不知是像男子一樣跪拜,還是使用女子的禮儀?”劉太后聽了,哭笑不得,左右為難,終於不敢穿和皇帝完全一樣的袞服。 據史所載,兩宋先後有9位太后垂簾聽政,她們執政的時間和擁有的權力並不完全相同。有的太后垂簾時間極短,僅具象徵意義。孝宗駕崩,太皇太后吳氏以80高齡,“於梓宮前垂簾”,僅過了3天,吳太后就“宣光宗手詔,立皇子嘉為皇帝。翌日,撤簾”。前後計算,吳太后垂簾只有4天。時間較長的是仁宗朝的劉太后和哲宗朝的太皇太后高氏。劉太后垂簾達11年之久,且實權在握,“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高太后聽政時,皇帝“恭默不言者九年”,高太后左右著當時的朝政。宋代垂簾聽政的逐步完善,不僅體現在禮儀制度上,更為重要的是垂簾的母后大都能在政治舞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能,發揮一個執政者的作用。 胡風習俗遊牧民族的女主稱制 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禮儀制度尚不健全,禮法束縛比較微弱,故“男女大防”也不如漢族那樣森嚴,婦女和男子一樣都能參加各項社會活動。后妃一旦臨朝聽政,不必垂簾“遮羞”,可以直接面對面地向朝臣發號施令。 從史料記載可知,少數民族政權並未建立起一套合乎儒家禮法、嚴密規範的垂簾制度。遊牧民族的女主臨朝還保留著母系氏族社會的殘餘,它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這是由遊牧民族的生產方式及婦女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北魏、遼、金、元王朝,后妃都有與皇帝共議國政、處理政務的一段歷史,並由此影響著她們的行動與心態。這是垂簾制發展過程中一個頗具特色的變化。 女主臨朝在歷史上往往被視為一個朝代衰敗的徵兆,但契丹貴族建立的遼朝並非如此。遼太祖、太宗之世,述律後參與朝政數十年,對穩定遼朝初期的政局做出了重大貢獻。自從她在權力鬥爭中為其孫兀欲擊敗之後,世宗、穆宗兩代無女主聽政之事,但這一時期權力鬥爭仍然異常激烈,兩代皇帝都先後在權力鬥爭中死於非命。 蒙元皇帝共有13人,而參與朝政的皇后多達11人,其中輔佐皇帝者有之,選立嗣君者有之,攝國稱制者有之。蒙元皇后臨朝與漢族皇太后垂簾聽政的體制及原因頗不相同,從中也可看出以草原為家、四時遷徙的蒙古族即使入主中原,建立了大一統的元王朝,但皇后的臨朝稱制仍然保留了遊牧民族的某些特點。 元代對后妃干政不加限制,故即使皇帝是英主明君,且身體健壯,亦容許后妃參與政治,出謀劃策,與自己一起治理天下。《世界征服史》生動地描繪了窩闊臺對其兒媳信任的程度:“當合罕(窩闊臺)實施任何政事時,不管是關係到帝國的前程還是關係到軍隊的佈置,他總是首先跟她商討,並且不容許改動她提出的一切提議。” 垂簾史頂峰慈禧太后君臨天下 清代末年,垂簾聽政制度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形成為一套嚴密、系統、完善的政治體制。但是這套體制的形成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伴隨著殘酷的政治鬥爭,經歷了十分曲折的歷程。 清代建國伊始,並不容許后妃干預朝政,幼主即位,往往以攝政王代行皇權,或以輔政大臣輔佐少帝,處理國家大事。正如著名清史學家蕭一山在《清代通史》中說:“清代家法不許母后專政,凡衝主御極,若順治時之攝政王,康熙時之輔政大臣,均未有垂簾之事。”但事實上,這條“家法”在清初就受到過考驗,險些被衝破。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福臨駕崩。康熙帝年紀尚小。江南桐城縣生員周南在“詣闕”上疏中,曾要求孝莊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孝莊太后頗有政治才能,論威望和地位完全可以左右局勢,垂簾聽政,但她寧可在幕後輔佐康熙,而不願到臺前來垂簾,故周南的建議為孝莊太后所拒絕。 清代不許母后垂簾聽政的“祖制家法”,直到清末才被鐵腕人物慈禧所衝破。慈禧的垂簾聽政在中國歷史上是最為著名的,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也導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必須指出的是,雖然慈禧太后權勢熏天,但她要像皇帝那樣出御外朝太和殿,那是絕對不行的。因為從理論上說,聽政和攝政一樣,是代替皇帝行使權力。登臨太和殿為正式上朝,那是皇帝才有的特權。慈禧畢竟是女主,而不是皇帝,縱然她有此心,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免引起朝廷內外的憤怒和譴責。 總之,作為皇權的補充,后妃垂簾並不能取代皇帝獨裁的統治地位,而只能在聽政的名義下,最大限度地行使皇權。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在歷史上最為著名,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女主執政。隨著清王朝的覆滅,延續了兩千餘年的垂簾聽政制度也就壽終正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的家裡人允許你不結婚,你還會結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