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虎賁軍huben
-
2 # 縱橫觀智庫
內塔尼亞胡
1.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異想天開。對於以色列來講,伊朗是其在中東的最大威脅。伊朗擁有8000萬人口、100萬正規軍、1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銅、鋅、黃金等資源。伊核協議的簽署,讓伊朗在16年與17年出現10%以上的經濟增長,自然引起了以色列的警覺。所以,當5月8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支援,並在5月10日發動了空襲敘利亞境內伊朗軍事目標的行動。對於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來講,美中不足的是歐盟並沒有退出伊核協議。6月4日,內塔尼亞胡將訪問德國、法國和歐盟,目的是勸說三國也退出伊核協議。不得不說,內塔尼亞胡想得很美好,事實上,不可能如願。
在退出伊核問題上,特朗普與內塔尼亞胡保持了高度一致
2.歐盟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不可能讓內坦尼亞胡如願。歐盟數十家企業在伊朗已經已經投入數百億歐元,這是歐盟不會退出伊核協議的經濟利益;2000多萬人口的敘利亞發生內亂竟然產生了500多萬難民,其中一大部分湧向了歐盟,伊朗8000萬人口,一旦出現戰亂,豈不是會產生更多的難民;伊朗一旦重啟核計劃,會對歐盟的安全構成威脅;此外,歐盟正與美國因為加徵鋼鋁關稅問題開撕,豈會聽從小小以色列的勸說,退出伊核協議,這樣豈不是向美國服軟?5月29日,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說,只要伊朗遵守伊核協議,德國準備幫助伊朗重振經濟並與伊朗保持貿易關係。看看,歐盟的發動機德國,不但不會退出伊核協議,好要幫助伊朗發展經濟!
所以,內塔尼亞胡的天真想法不會如願以償,歐盟豈會因為小小以色列置自身利益於不顧?
-
3 # 衝擊時評
英法德三國在伊核問題上的觀點己經比較明確,現在內塔尼亞胡前往歐洲更主要還是要解釋,此前美國國務卿朋友提出的12項重返伊核協議的條件,特別是要求伊朗減少中東地區活動方便爭取歐洲國家的支援。
伊核協議達成後,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活動明顯加劇伊核協議達成之後,伊朗的石油生產和出口明顯加大,原油出口量從160萬桶提高到260萬桶,使得伊朗財政收入形勢明顯好轉,伊朗在中東地區支援其他國傢什葉派的行動明顯加劇。
敘利亞內戰從2011年開始打起,戰爭初期伊朗也給同為什葉派的巴沙爾政權提供了一些支援,但是在2015年之後這種支援明顯加大,不僅有財政經濟上的支援,還有武裝人員和軍事裝備的直接支援。葉門胡賽武裝也從伊朗獲得了很多軍事裝備甚至包括中短程的彈道導彈。伊拉克親伊朗的什葉派人物阿米里實力增長迅速,這次伊拉克大選拿下了第二多的議席,成為伊拉克重要的政治力量。
伊朗在中東地區活動加劇,特別是對什葉派的瘋狂支援,引起了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的堅決反對。而對於以色列來講,伊朗在靠近以色列的敘利亞地區陳兵8萬,也讓以色列倍感壓力。美國將限制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活動,作為取消對伊朗經濟制裁的一項重要條件,目的也是為了緩解美國在中東地區盟友的不滿。
以色列在歐洲的努力可能效果有限歐洲國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態度,原本與美國和以色列接近,並不希望伊朗透過介入敘利亞內戰,擴大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和勢力範圍。歐洲的不滿主要在於,歐洲主張在伊核協議的框架內,透過談判方式解決美國、以色列和沙特等國家的關切,反對美國先退出再談判的做法。
近一段時間以來,歐洲國家一直為挽救伊核協議積極奔走。對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提出的12項條件,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已經做出了一些迴應。伊朗方面的表態可以認為,伊朗會在徹底無核化上做出一些承諾,但是反對美國透過伊核協議限制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和在中東地區的活動。應該說,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分歧還是十分明顯的。
歐洲國家本來應該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但是近期特朗普在伊核協議和經貿問題上,完全不顧及歐洲國家的感受。美國不能指望一邊在經濟上在歐洲國家的便宜,一方面又在政治上期待歐洲國家的幫忙。
如果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此次歐洲之行還是蓬佩奧的陳詞濫調,恐怕他也就是免費旅遊了一趟,不會有任何效果。
-
4 # 儒道之主
感謝老友相邀,這兩天時間有限,沒能及時回答老友的問題,還望莫怪。
內塔尼亞胡能如願以償嗎?我給出的答案就是:不能。
之所以說內塔尼亞胡不能如願以償,原因就是:伊核協議符合歐盟的利益,維護伊核協議就是維護歐盟的利益。內塔尼亞胡除非是能夠彌補歐盟的損失,否則,那就是白費力氣。想要彌補歐盟的損失,憑以色列的實力,根本就做不到。
這裡說的歐盟利益,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利益,還包括歐盟各國的國家安全、難民問題、國際影響力等等。
經濟利益
倒是不算多難的問題,只要有錢就能解決。歐盟各國在伊朗的公司,與伊朗開展貿易合作的公司,歐盟從伊朗進口的低價石油等等,這些與錢有關的問題都不算是問題,只要有錢就好辦。目前來看,憑以色列只怕是還做不到,指望美國掏腰包?那還得等,特朗普可沒閒錢。
國家安全問題
這是歐盟各國關心的大問題。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打壓伊朗,美國不用擔心伊朗的導彈威脅,伊朗根本沒有能力威脅到美國本土,至多也就是威脅到了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但是歐盟不一樣,伊朗的彈道導彈能夠打到歐盟國家。伊核協議雖有不足,但是至少保證了伊朗不再繼續研發核武器,對歐盟來說,這是最重要的。
如果像美國一樣退出伊核協議,伊朗無疑會重啟核武計劃,美國不擔心核武打擊,歐盟可要提心吊膽的過日子了。退一步講,美國不計後果發動對伊朗戰爭,那結果對歐盟來說更糟:難民、恐怖襲擊、經濟等等。別說是以色列,就是美國也無法保證歐盟的絕對安全。
難民問題
歐盟需要的是局勢相對緩和的中東,而美國想要的是混亂的中東。中東一亂,就會有大批難民湧入歐盟各國,美國惹禍,歐盟買單?這些難民,對歐盟造成的衝擊相當嚴重,在難民中更可能伴隨有恐怖分子,對歐盟的經濟、社會秩序、安全等都造成了實實在在的威脅。
美國的難民政策就不用提了,美國近些年發動的幾場戰爭,造成了大量的難民潮,而美國收留的難民總數還不夠歐盟的一個零頭。更何況特朗普只考慮收錢,可沒考慮花錢,難民問題可別指望美國。以色列能幫助歐盟解決難民問題?恐怕猶太人不會答應。內塔尼亞胡拿什麼勸服三國,就憑一張嘴,還是憑美國的制裁?
國際影響力
自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德、法、英三國就多次公開表示了反對,並且與歐盟其它成員國達成了一致:支援伊核協議。還宣佈了“對美國的制裁將採取反制措施”,儘管沒提具體措施,但是歐盟的態度已經擺明。這時候美國的制裁還沒開始,歐盟就變卦了?這對歐盟的國際形象,可是一個嚴重的打擊,無疑會降低歐盟的國際影響力。
另外還有一點原因,使得歐盟不會輕易退出伊核協議:美國對歐盟徵收的特別關稅。雖然這個關稅對歐盟的經濟影響不是很大,但這是一個訊號: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隨時向歐盟動手。歐盟各國如果日後不想被人剝削,就得讓美國看到歐盟的實力。
-
5 # 我只說兩點
4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將會先後訪問德國、法國和英國,如無意外此次訪問訪問焦點將會涉及到伊核協議和讓伊朗降低其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甚至其會勸說歐盟隨美國一起也退出伊核協議。那麼內塔尼亞胡能夠如願以償嗎?個人覺得不會
首先,從其近段時間屢屢和伊朗在敘利亞問題上針鋒相對以及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可以分析得出美國準備對伊朗下手了,而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是一大隱患。而對於歐盟來說,以色列還是一個重要經濟夥伴及政治友國,所以個人預測歐盟可能接下來可能會表達對敘利亞局勢的關切。
不過歐盟絕對不會如以色列所願退出伊核協議。因為如果歐盟也退出伊核協議的話,很可能會逼急伊朗從而導致中東大亂,這會使得中東赴歐洲的難民數量急劇增加。而難民問題是歐洲的一個噩夢,會為歐洲國家帶來在經濟及社會層面的一系列問題。所以對於歐盟來說,就在伊核協議並讓伊核協議繼續得以執行才是最符合歐盟的利益,也能夠讓歐盟的政治影響力得以保持。
綜上所述,個人分析在內塔尼亞胡訪問後歐盟可能會站在以色列的立場表達對敘利亞問題的關切,但絕不會退出伊核協議。
-
6 # 天太2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明日將啟程前往歐洲,對德,法,英三國進行訪問,據說,主要涉及的是伊核協議。德,法,英三國在伊核問題上有自己的立場,這個立場就是留在伊核協議內,繼續執行這個協議。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徹底和美國弄翻了。因為涉及到國家利益,無法追隨美國,步其後塵。那麼,內塔尼亞胡再來談這件事,會有什麼收穫嗎?
其實,法新社的推測是不準確的,既然美國都無法讓歐洲三國都退出伊核協議,以色列又有什麼特殊的辦法讓德法英聽它?以色列在現階段可以讓美國在很多事上採取和自己同樣的立場。但在歐洲還不行,比如:耶路撒冷大使館問題。所以,以色列不是僅就伊核協議去的,而是就中東問題一攬子方案去的。大家很快就會看出,重要的一點大家不要忘記:以色列已和俄羅斯達成了協議:除俄羅斯外,其它外國軍隊,包括美國,土耳其,伊朗,黎巴嫩都應撒出敘利亞,是不是法國軍隊也應該呀?英國在地中海的海軍呢?
以色列為什麼特別關心這件事情?因為以色列不願意土耳其和伊朗的部隊呆在敘利亞,這對以色列來講可能是個憂患。以色列和敘利亞是宿敵,但以色列現在表示不追求巴沙爾下臺。為什麼?這就是交易啊!用這個換取伊朗十萬大軍撒離。那關歐洲什麼事嗎?當然,德國是伊朗的重要貿易伙伴,而且,人種上有那麼一點聯絡。英國法國都曾和中東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在美國一邊倒支援以色列人之後,美國已失去調解人的資格。那麼,有誰來充當中東各國之間的調解人呢?看來,只有歐洲人最合適了。
-
7 # 極度駭客
一、內塔尼亞胡想充當和解人,調停美歐面臨的反目問題。歐盟國家特別是德法英三國在伊朗和中東地區的利益,因特朗普政府的肆意妄為,將會大受損失,為此曾有過三國勸特的訪問,但是特朗普的一意孤行,讓歐盟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所謂盟友利益維護,依然同美國分道揚鑣,採取不同立場。內塔尼亞胡是想透過說服德法英,與美國找到可以合作共贏的挽救方法,重新迴歸美國陣營,共同制裁、打擊伊朗,促成伊朗國力削弱、軍事力量衰退,最好是勒令伊朗從敘利亞全面撤軍,這才是內塔尼亞胡的真實想法。
二、美國對德法英國家的利益於不顧,德法英很難再接受美國。在5月8之前,德法英為了共同的利益問題,積極與特朗普溝通,勸說不要退出伊核協議,但是美國的最終退出伊核協議結果,可以說是給歐洲聯盟留下了較大的隱患。歐盟國家在中東及伊朗的能源貿易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中東、伊朗戰爭之亂會造成的難民潮,將是歐洲各國最不願看到的問題。特別是美國政府最近又對歐盟採取的鋼鋁關稅徵加措施,就進一步加劇雙方關係和解的難度。在美國沒有改變或讓步之前,德法英是不會輕易放棄伊朗,不會輕易退出伊核協議的。
三、內塔尼亞胡對德法英的出訪,有攪亂局勢之嫌。如果說在德法英三個國家中,有可能會反水倒向美國的,最大可能就是英國,因為從各國關係和站位表現來說,英國是最不堅定的一個。內塔尼亞胡沒有先拿下英國,破解三國聯盟,造成歐盟內部衝突,從而達到撕毀伊核協議,制裁伊朗的目的,只是從立場堅定的德法國開始接觸,內塔尼亞胡真沒安好心!
巴以衝突在聯合國還有較大爭議,內塔尼亞胡自個的事情都還沒搞定,就當起調解員來了!屁股做偏的他,極大可能是會出訪德法英無果而歸!
-
8 # 道聽陳說
只要利益給的到位,就沒有什麼是不能如願以償的。就怕不肯付出足夠的代價,又想拿到超出太多的好處,那樣的話,恐怕內塔尼亞胡就只能無功而返了。
伊朗核協定事關歐洲戰略安全,歐洲國家不可能輕易退讓。
伊核協定對於歐洲個伊朗來說是一個雙贏的合作框架,歐洲除了可以藉此消除歐洲在戰略安全方面的隱患以外,還可以透過與伊朗在經濟上的合作,為歐洲國家的商品找到一個新的市場。
要知道伊朗是一個擁有8000萬人口的中亞大國,國內自然資源豐富,且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商品傾銷國和資源輸出國。此外歐洲加上與伊朗的外交建聯絡,對於歐洲國家擴大國際影響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此次美國在猶太人的鼓動下退出伊核協定,實際上對歐洲國家來說是相當不利的,這等於是挖歐洲的肉來補以色列的瘡,歐洲人發狂都來不及,哪裡還會給以色列什麼好臉色,所以此次和談,以色列必然要空手而歸。
-
9 # 海之波濤3
據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將於6月4日訪問德法英三國,不用分析,就是想“勸說”三國放棄或者區域性放棄伊核協議。在特朗普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德法英等多數國家為了自己的利益,都表示遺憾和反對,再加上美國對歐盟出口美國的鋼鋁增加的關稅問題,歐洲國家看清了美國貪婪的嘴臉(什麼哥們?),到現在,歐盟已沒退路,和美國的貿易戰即將打響。在這個關鍵節點,內塔尼亞胡訪歐,是令很多人預料不到的,他在目前紛繁複雜的形勢中,能有把握把歐洲拉回美國的戰車嗎?答案是:極有可能!
1.美國的影響:大家知道,以色列在中東,乃至世界,幾乎沒幾個朋友,沒有美國的支援,恐怕早就不存在了,這主要是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戰略佈局中絕對的支持者,在美國與歐洲僵持不下時,內塔尼亞胡訪歐,可以起到潤滑劑作用,畢竟歐美的兩敗俱傷,對以色列也沒有什好處,而以色列在中東也是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國家,內塔尼亞胡此行,極有可能與美國已經達成了一套說服歐洲國家的辦法,那就是,美國可以放寬對歐盟的關稅重壓,作為回報,歐盟也對伊核協議鬆口。
2.自己的利益,早在2015年伊朗與其他六國簽署伊核協議前後,以色列就上竄下跳,極力阻撓,但畢竟是大勢所趨,憑以色列的身板還達不到左右眾大國的力度,所以就“木已成舟”,但以色列賊心不死,極力挑撥美國,這次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至少有8成的“功勞”可以記在以色列的名下,內塔尼亞胡這次出訪歐洲,還會以伊朗退出伊核協議對歐洲的威脅來苦口婆心的勸其就範,畢竟伊朗距歐洲太近,假如伊朗擁有了核武,對歐洲的安全會帶來極大的隱患。
3.歐洲的搖擺和膠著,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宣佈將對與伊朗進行貿易往來的國家做出制裁,這給歐洲國家的經濟將帶來沉重的打擊,歐洲國家對美國的霸權主義產生了極大的牴觸情緒,昔日的盟友大有反目成仇的味道,歐洲與美國的“無話不說”,變成了“各懷鬼胎”,歐盟對美國準備了一套反制措施,貿易戰大有一觸即發的態勢,但這終歸兩敗俱傷,尤其是歐洲將受傷最重,能有以色列的斡旋,歐洲可能會與美國找到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所以說,智慧的猶太人,沒有7分的把握,不會去歐洲丟人現眼的,經過大風大浪的內塔尼亞胡,此行也不會空手而歸的,不信大家同我一起關注哦……
-
10 # 相忘江湖71941665
本人觀點是,"內塔尼亞胡此行前景堪憂,未必能如願以償!
主要觀點如下:
一:前景堪憂原因。
歐洲三國和美國走到今天這種"臉紅脖子粗",甚至鬧到要"翻臉"的份上,是美國實在把歐洲三國"欺負",並且壓榨的忍無可忍!如果歐洲三國此次再忍氣吞聲,低聲下氣的向美國哀求或是忍耐下去,不僅歐洲三國目前的國際顏面和美國眼中"小媳婦"地位無法保住,甚至只會淪落為任美國"蹂躪"和踐踏的棋子與工具!
因此說,"歐洲三國現在只所以要鐵了心的和美國僵持下去,首先來說歐洲三國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其次來說也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國際形象與尊嚴。再次來說是英國的梅首相和法國的總統馬克龍為了塑造自己強勢領導人的地位。
所以說,″現在歐洲三國和美國現在都是各有"苦衷",,誰都無法輕易下臺,處在一種“騎虎難下"的僵局中"。主要原因是,"美國經濟的虛擬化與產業的空心化積弊太深,所以特朗普振興美國經濟的目標是"時間緊,任務急"!因此。他想要達到立竿見影和馬上見效的效果,走唯有急功近利式的"殺雞取卵"和"六親不認"的捷徑,才能有達到目的和實現目標的希望。
而現在的歐洲三國感覺是,"不管過去,還是現在,跟著美國這個"大哥"混時,只要"大哥"有事喊一聲,自己是既"出錢"又"出力″,可以說是鞍前馬後,盡心的效勞。可是今天自己有了"難處"與困難,可是大哥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卻一點不照顧"小弟"的利益,想法與尊嚴,還一次次的被打臉"。,因此,讓歐洲三國感覺,現在實在是無法和大哥混下去了!
所以說,"內塔尼亞胡的此行前景堪憂"!
二:未必能如願以償的原因。
以色列倚仗美國實力為靠山,憑藉自的綜合實力在中東地區可以說是,"順風順水,"稱王稱霸",難有敵手。而且在參加俄羅斯今年的閱兵式時,和普京的談話給果讓"內塔尼亞胡"有種"自信滿滿"的信心,感覺達到了自己訪俄的目的。
作為地緣政冶高手的戰略家普京,只所以給了內塔尼亞胡的面子,也許有以下二點考慮:
一:打狗還要看主人。,
畢竟以色列背後的靠山是一級獨大的美國,如果打臉以色列,必然會觸碰特朗普十分偏袒以色列的那根"敏感神經"。因此說,在中東地區不和美國發生正面衝突,鬥而不破才最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二:平衡的因素。
伊朗在0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後,在中東地區發展勢頭良好,不僅影響力日益擴大,還大有成為中東地區領導者的勢頭。然而,只有保持中東地區的平衡態勢,才能更凸顯出俄羅斯在中東地區事務中建設者,和解決中東地區事務的重要地位作用。所以說,"打破中東地區均衡態勢也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然而,歐洲三國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戰略利益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歐洲三國是想透過誰護伊核協議免遭流產,來達到自己捍衛自己核心利益與國際尊嚴的目標"!
因此說,"如果內塔尼亞胡帶不去特朗普解決伊核協議的實質性內容的口信,與不能令歐洲三國滿意的交換條件,內塔尼亞胡赴歐洲三國的結果除了碰一鼻子灰與面對難看的臉色之外,很難有令內塔尼亞胡滿意的結果"!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美國遷館事件,以色列軍隊屠殺巴勒斯坦示威者的行為,不僅嚴重的損害了以色列的國際形象,更是嚴重的打擊了內塔尼亞胡的政冶聲望,以色列軍隊的殘酷暴行,不僅激起了世界許多國家的譴責,更是招致了許多伊斯蘭國家對以色列的憤慨。如果內塔尼亞胡的勸離起到,並且發揮了作用,歐洲三國不僅會與反以的伊斯蘭國家樹敵,更會降低歐洲三國的政治作用與公信力度。
所以說,"內塔尼亞胡訪問歐洲三國,是不會有什麼令內塔尼亞胡滿意的好結果!",
回覆列表
本次內塔尼亞胡4日開始對英法德進行訪問,其訪問的重點自然是有關伊核問題,而伊核問題裡面美國國務卿提出的“十二條要求”之中有急有緩,對以色列威脅最大也是以色列最急迫的是“讓伊朗在敘利亞十萬軍隊撤離”。伊朗和以色列針鋒相對,甚至現在的阿拉伯國家都遠遠沒有二者對抗的激烈,伊朗高官多次提出要把以色列抹掉,並且在敘利亞部署伊朗彈道導彈,以色列面對如此巨大威脅也發動了多次空襲。(上個月轟炸伊朗數十處基地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伊朗和美國因為伊核問題撕破臉皮,伊朗可以撐到現在不肯低頭的底氣,來自於世界上中俄英法德五國的支援,內塔尼亞胡這一次訪問歐洲就是在釜底抽薪。而歐洲國家和美國又有些千絲萬縷的分歧,歐洲大國普遍想恢復一戰後以歐洲為世界中心的世界政治體系,所以他們在對中東的戰略裡面向來主要是以批評以色列拉攏遜尼派阿拉伯人為主。
歐洲三國雖然支援伊朗,但是也是因為害怕美國製裁伊朗把中東鬧翻,所以現在來看其支援力度並不明顯,因此這一次大機率會在口頭上支援以色列把伊朗趕出去。但是會直接動手幫著以色列轟炸伊朗嘛?絕對不可能!並且敘利亞是伊朗的核心利益,伊朗軍隊在敘利亞苦戰數年,誰讓伊朗離開,伊朗都不願意讓出在嘴裡面的肉。
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歐洲三國一通指責伊朗之後,調和兩者關係,讓他們的敵對關係得以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