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紅的甜心
-
2 # 茗斯特
檳榔是一種植物,果實可以製成一種咀嚼食品。
檳榔,是單子葉植物綱、初生目、棕櫚科、檳榔屬常綠喬木,莖直立,喬木狀,高10多米,最高可達30米,有明顯的環狀葉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長圓形,果實長圓形或卵球形,種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檳榔是重要的中藥材,在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還有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但其為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1類致癌物。
檳榔原產馬來西亞,檳榔主要分佈在東南亞、亞洲熱帶地區、東非及歐洲部分割槽域,太平洋地區主要分佈在巴巴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斐濟、萬那杜以及密克羅尼西亞,零星分佈在皮納佩島、美屬馬里亞納群島和馬紹爾群島,夏威夷群島檳榔種植僅用作觀賞。
中國主要分佈在雲南、海南及臺灣等熱帶地區。亞洲熱帶地區廣泛栽培。屬溫溼熱型陽性植物,喜高溫、雨量充沛溼潤的氣候環境。常見散生於低山谷底、嶺腳、坡麓和平原溪邊熱帶季雨林次生林間,也有成片生長於富含腐殖質的溝谷,山坎、疏林內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質壤土荒山曠野。
擴充套件資料:
檳榔多吃的危害:
1、檳榔裡面含有致癌的生物鹼,導致口腔癌,目前很多的人都是因為檳榔而患有口腔癌。
2、長期的吃嚼檳榔會使人牙齒變黑。
3、由於石灰質和檳榔汁充滿口腔中形成牙結石,又由於長期用力嚼食而咬耗牙質,甚至使牙齒裂開或折斷。
4、由於嚼食檳榔而造成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和白斑病,其臨床症狀為張口困難、疼痛、麻木感、口腔黏膜變白及潰瘍。
5、檳榔吃多了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是很大的,這是因為檳榔汁垢汙染黑唇緣齒頰,影響觀瞻,且損害味覺神經與唾液分泌,妨礙消化機能,檳榔渣刺激胃壁,導致胃黏膜發炎甚至穿孔,影響營養吸收,造成營養不良。特別是兒童食用檳榔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科技名詞定義中文名稱:檳榔英文名稱:Semen Arecae(拉);areca seed定義:棕櫚科植物檳榔 Areca catechu L. 的乾燥成熟種子。應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中藥學(二級學科);中藥(二級學科)
檳榔樹(Areca catechu)在印度、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有栽培。樹幹不分枝,高達12~15公尺。檳榔子是棕櫚科(Palmae)檳榔樹的種子。而檳榔葉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葉。檳榔果略小於雞蛋,果皮纖維質,內含一粒種子,即檳榔子。胚乳堅硬,具灰褐色斑點。於8~11月果實完全成熟之前即予採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曬乾,幹後呈深褐色或黑色。檳榔子是劣等兒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鹼是檳榔鹼,獸醫用作驅蟲藥。另有同名電影作品《檳榔》
中文學名: 檳榔(通稱)
拉丁學名: Areca catechu
別稱: 檳榔子(名醫別錄,本草綱目)、大腹子、賓門、橄欖子、青仔
二名法: Areca catechu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棕櫚目
亞目: 須葉藤亞目
科: 檳榔科
種: 檳榔屬
分佈區域: 原產地為印度和東南亞直至太平洋島嶼
分類系統: 恩格勒系統,1964
植物屬性
形態特徵
檳榔(Bīng Láng)莖直立,喬木狀,高10多米,最高可達30米,有明顯的環狀葉痕。
葉簇生於莖頂,長1.3-2米,羽片多數,兩面無毛,狹長披針形,長30-60釐米,寬2.5-4釐米,上部的羽片合生,頂端有不規則齒裂。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軸粗壯壓扁,分枝曲折,長25-30釐米,上部纖細,著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單生於分枝的基部;雄花小,無梗,通常單生,很少成對著生,萼片卵形,長不到1毫米,花瓣長圓形,長4—6毫米,雄蕊6枚,花絲短,退化
雌蕊3枚,線形;雌花較大,萼片卵形,花瓣近圓形,長1.2—1.5釐米,退化雄蕊6枚,合生;子房長圓形。果實長圓形或卵球形,長3—5釐米,橙黃色,中果皮厚,纖維質。種子卵形,基部截平,胚乳嚼爛狀,胚基生。花果期3—4月。
生態環境
亞洲熱帶潮溼溫熱地區廣泛栽。
地理分佈
主要分佈在中非和東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越南、高棉等國。中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海南、臺灣兩省栽培較多,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也有栽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