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傳奇歷史觀
-
2 # 滿船清夢壓星河彡
劉表
一將成名2012
原版劉表的體力上限為4。
【自守】—摸牌階段,若你已受傷,你可額外摸X張牌(X為你已損失的體力值),然後跳過出牌階段。
【宗室】—鎖定技,你的手牌上限+Y(Y為勢力數)。
因為自守的存在 其根本不怕被樂不思蜀,還可以過到大量的手牌自己關鍵牌,宗室保證了其可以儲存大量的手牌,當下一個回合到來之時能夠打出爆炸性的傷害,進可攻遠可防。
-
3 # 歷史研習社
劉表這個人物在三國時期十分獨特,他看起來儒雅敦厚,卻能夠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荊州萬里肅清、群民悅服。不同於電視劇《三國演義》裡的那個看起來平庸的劉表,事實上劉表是東漢末年集名士、宗室、軍閥於一身的全能人才,是那個時代南中國的頭等諸侯。
青年時代揮斥方遒
劉表不一般,這裡說的是他的才氣和志向。我們知道在東漢末年宦官專政,政治昏暗,當時的太學生髮起了清議運動,就是諷刺貶抑這些宦官。年輕的劉表就參加過太學生運動,被稱為"八俊"之一。八俊就是八個人中龍鳳,世之俊傑。可見劉表在東漢末就已經蜚聲士林。按照現代的話來講,成為了當時知識界的大牛紅人。
在後來的黨錮之禍中,劉表受到了牽連,被迫和自己的一些好友出逃。直到公元184年,黨禁解除,劉表受大將軍何進徵辟為掾屬,推薦再次入朝,出任北軍中候。這是劉表人生命運轉折的開始,北軍中侯是東漢置的官職,掌監北軍五營,秩六百石。是典型的用品秩低的官監察高官,雖然品級不高,但由於監管軍隊,權力極大,是大將軍的親信。由此可見四十多歲的劉表成功地躋身中央政壇。
獨撐危局,開拓荊州局面
初平元年(190年),時任荊州刺史王睿為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劉表繼任。由於當時江南的造反勢力十分強大,各自佔地為王。比如袁術屯兵魯陽,吳人蘇代自立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縣長,路途梗阻。導致劉表無法直接上任。他於是匿名獨身赴荊州,方才得以上任。當時的荊州,正是“群賊嘯聚”的賊巢,袁術、蘇代、貝羽等人隨時都可以要劉表的好看。但劉表卻採取輕車簡從、後發制人的策略靜候時機。
此時的劉表非常聰明,他選擇了與荊州當地的豪族合作。所謂豪族,就是當地具有大量田產、奴婢的在地家族、地主。正如《三國演義》所揭示的,這些豪族中有廬縣人蒯良、蒯越及襄陽人蔡瑁。在蒯越的謀劃下,派人誘請宗賊五十五人赴宴,將他們全部斬殺,一併奪取他們的部眾。這一招叫做揚鞭立威,正是隨後懷柔、仁愛政策實施的先決條件。
這一下荊州的郡守縣長聽說劉表威名,大多都解下印綬逃走。至此,劉表控制了除南陽郡外的荊州七郡,理兵襄陽,以觀時變。荊州混亂的局面至此大為改觀,出現了民眾安樂,百業興旺的局面。
馳騁漢水南部
在荊州站穩腳跟的劉表隨後和孫堅交戰,在峴山一帶將孫堅射死。當時孫堅所部屬於袁術,袁術失去孫堅的生力軍沒辦法從南陽威脅荊襄,劉表打開了北部的局面。使袁術往兗豫方向出走,間接促成了後來袁術與曹操的匡亭之戰。可謂歷史的陰差陽錯。這一年是初平二年(191年)。
隨後的幾年裡,劉表和盤踞中央的李傕郭汜關係曖昧,李傕派黃門侍郎鍾繇拜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封成武侯,允許設定長史、司馬、從事中郎,擁有開府辟召掾屬的權力,禮儀如同三公;又派左中郎將祝耽授予他假節,並督交、揚、益三州軍事。從名義上來說劉表此時擁有了總控南方的軍政權力,爵位上也達到了最高。當然劉表和李傕的往來更多是為了減少外來的敵人,藉以自重。
由於這時中原戰火頻繁,大量士人、百姓向南遷徙,大多來到益州和荊州。劉表治理下的荊州安撫人民,招徠流亡的賢才,一時蔚為大觀。說到這不得不提到此時的諸葛亮也來到了劉表治下的荊州,而且和劉表有很深的關係。
劉表隨後藉機想插手益州劉璋的事務。派人去策反劉璋的將領沈彌、婁發、甘寧,但他們都戰敗而入荊州,劉表功虧一簣。不過也招募瞭如甘寧這樣的勇將。
劉表不久後又招撫張繡,使得張繡成為自己北方的屏障,阻擋曹操的勢力。並在長沙太守張羨叛亂後,消滅他的叛軍並廣開土地,南收零陵、桂陽,北據漢川,坐擁數千裡疆域,帶甲兵十餘萬。成為漢末南方最強大的諸侯。至此完成了稱霸漢南的大業。(公元198年)
後期業績
進入劉表生命中的最後十餘年,劉表此時更多是坐觀成敗。當官渡之戰袁術與曹操對峙時,劉表卻又不正式派遣軍隊助戰,亦不肯協援曹操,只希望自保於江漢,最終喪失了大好良機,給後來曹操南征埋下了伏筆。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劉備窮途末路來投奔劉表,劉表厚相結待,卻沒有重用劉備,只安排他駐紮新野。新野在哪裡?就在南陽一帶,說到底劉表是要像對待張繡、張濟一樣把劉備作為自己的藩屬和北部屏障。
晚年劉表沒有安排好自己的繼承人,造成了身後的危機。劉琦、劉琮的兄弟之爭也加速了荊州基業的敗落,這大概是劉表一生的遺憾。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劉表、袁紹都犯了很大的錯誤,最終身故後基業敗落。
總體而論,劉表這個人有名士風度,喜愛招募賢才,但進取心不足。只要漢水荊州穩固,也無覬覦天下之心,這當然也不能強求。劉表的《五經章句後定》刪除浮辭,讓學者通曉經文,為唐初修纂《五經正義》的先河。劉表曾經與荊州的學者共同著作了一部名為《荊州星佔》的天文書籍,並在後世流傳了幾百年。如此人物也可謂東漢末年的儒將、全才了!
參考資料:
1、裴松之《三國志注》
2、荊州星佔簡介
3、《三國演義》
-
4 # 潦倒總停濁酒杯
說劉表吧,其實算厲害的。坐擁荊州之地,起碼他的場子裡沒人敢搗亂,劉備也老老實實的窩著。
說他沒有進取心吧?荊襄九郡是自己跑到他手裡的?還幹掉了孫堅。跟東吳結仇。黃祖常年跟孫吳那裡挑釁。對北方曹操半結盟狀態。曹操送禰衡去黃祖可知。
那麼你們看,劉表的志向是什麼?很明顯了,劉璋是漢室,沒法動。只能劃江統一。荊州水軍很猛,我估計劉表的意思是想幹掉孫權,統一南方,再與北方爭雄。前期與曹操爭無疑是找死。這一謀略,居然與周瑜,魯肅,諸葛亮,猇亭劉備,不約而同!可惜天不假年!劉表英年早逝。未能完成宏圖霸業,子孫無能,葬送了基業!
劉表的錯誤甚至都不能說選錯了接班人。只能說第一,荊州士族得罪不起。第二,劉備野性太大,控制不住。劉琮代表荊州當地權Quest族的力量,劉琦被劉備玩弄於股掌之間。兩個兒子都不成器。沒辦法。
-
5 # 老龍故事會
基於英雄史觀、演義故事的角度去看,劉表自然是一個大飯桶,但是基於當地百姓的角度去看,劉表卻顯然是一個值得人敬佩的諸侯。
因為在天下大亂後,從公元190年到公元208年劉表死亡,期間整整18年時間,荊州相對於其它地區,實在可以稱得上遠離戰亂,劉表一直所做的事,就是保境安民,而且相關工作也非常成功。
事實上,如果當時的大佬,都是劉表這種態度,天下的混亂相對就會比較溫和。問題是,當時的大佬,大都是那種不惜伏屍百萬流血千里,也要成佛成祖的超級大英雄,天下大亂自然殘酷而血腥了。
在亂世之中,基於普遍老百姓的角度,什麼狼吃羊、羊吃狼的,他們最希望的是自己所生活的地區,依然能保持和平穩定。事實上,誰能實現這一點,誰才是他們心中真正的大英雄。
問題是,普通老百姓通常都沒有控制話語權,所以類似的觀點,永遠也不會成為時代的主流觀點。
在這種背景下,主流的歷史觀點,自然是英雄傳奇的歷史觀點。
總而言之,一個軍政大佬擁有大量的軍政資源,卻天天以保境安民為己任,純粹就是一個大飯桶。
再總而言之,只有那些天天驅趕著無數人力、物力、財力,欲稱王、稱霸的人,才是傳說中的大英雄。
如果曹操接管荊州後,順流而下一舉征服江東,翻開這段歷史,我們必須得說,荊州地區是當時最幸福的地區的之一,因為天下大亂,各地都是戰火連天,而荊州地區一直相對穩定和平,關鍵是最後還實現了和平解放。
問題是,因為有劉備、諸葛亮、孫權、魯肅這些讓人崇拜的偶像級人物存在,所以整個荊州很快成為魏、蜀、三方爭奪的關鍵地區,在這種背景下,戰亂自然無法避免。
表面上,劉表一直保境安民,不敢放手角逐天下,本身就證明他是一個大飯桶。實際上,在天下紛爭之際,一個人能實現保境安民。絕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劉表等人不想打仗,並不意味著其它大佬就會與荊州井水不犯河水。
劉表有多牛,我們只要知道下面幾件事就可以了。
第一件事,在董卓進京前,劉表就是名動天下的“八顧”之一。[注]
[注]:劉表字景升,山陽高平人,魯恭王之後也。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偉。與同郡張儉等俱被訕議,號為“八顧”,詔書捕案黨人,表亡走得免。第二件事,董卓進京後,依然得對劉表非常尊重。更神奇的事還在於,劉表這個荊州,是拿著董卓頒發的委任狀上任的。
當然了,從理論上他的委任狀是漢獻帝頒發的,問題是當時的漢獻帝就是控制在董卓手裡,這個委任狀到底是誰給的劉表,還用細分析嗎?[注]
[注]:詔以北軍中候劉表為荊州刺史。關鍵是,劉表到荊州上任時,袁術也想佔據荊州,所以袁術一再派人堵截劉表[注],最後結果呢,就是劉表孤身進入荊州,與荊州的地頭蛇實現合作,成功接管了荊州。[注]
[注]:時,江南宗賊大盛,又袁術阻兵屯魯陽,表不能得至.....劉表之初為荊州也,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眾。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注]:時寇賊縱橫,道路梗塞,表單馬入宜城,請南郡名士蒯良、蒯越,與之謀曰:“今江南宗賊甚盛,各擁眾不附,若袁術因之,禍必至矣。吾欲徵兵,恐不能集,其策焉出?”蒯良曰:“眾不附者,仁不足也;附而不治者,義不足也。荀仁義之道行,百姓歸之如水之趣下,何患徵失之不集乎!”.....遂徒治襄陽,鎮撫郡縣,江南悉平。後來,袁術派孫堅攻打劉表,結果呢,孫堅被打死了,袁術也無法打敗劉表[注]
[注]:術使孫堅擊劉表,表遣其將黃祖逆戰於樊、鄧之間,堅擊破之,遂圍襄陽。...堅乘勝,夜追祖,祖部曲兵從竹木間暗射堅,殺之。.....術由是不能勝表。再後來,張濟(張繡的叔叔),也曾試圖侵犯荊州,結果呢,也被打死了。[注]
[注]:張濟自關中引兵入荊州界,攻穰城,為流矢所中死。荊州官屬皆賀,劉表曰:“濟以窮來,主人無禮,至於交鋒,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賀也。”再後來,官渡之戰時,長沙太守張羨站在曹操一邊,與劉表爭奪荊州。結果被劉表一直追著打。[注]
[注]長沙太守張羨,性屈強,表不禮焉。郡人桓階說羨舉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以拒表,遺使附於曹操,羨從之。.....劉表攻張羨,連年不下。曹操方與袁紹相拒,未暇救之。羨病死,長沙復立其子懌。表攻懌及零、桂,皆平之。於是表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遂不供職貢,郊祀天地,居處服用,僭擬乘輿焉。因為深受英雄傳奇的影響,所以我們總覺得,劉表這種拿著漢獻帝的委任狀,在袁術的堵截下,孤身進入荊州,並且能成為一方諸侯的亂世豪傑,也就是一個庸人。
當然了,深受英雄傳奇的影響,所以我們總認為,一個在群雄並起之際,當了18年一方諸侯的劉表,也就是一個打醬油的人。
事實上,在各種英雄傳奇故事中,普通的老百姓自然是都是打醬油的,就是那些稱霸一個縣、一個市的大哥級人物,也都是打醬油的;甚至而言那些稱霸一個省,在中央政府擁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哥級人物,也都是打醬油的人物。
用這種史觀看歷史,難免會過分誇大某個帝王將相對歷史的影響力,好像他們的何去何從,就可以決定歷史。
其實呢,不要說劉表可以稱得上一世之雄了,就是蔡瑁、蒯越這種荊州地頭蛇,在當時也是一言一行足以左右大局。
蔡瑁的姑姑嫁給了太尉張溫,大姐嫁給了黃承彥(黃承彥就是諸葛亮的岳父),二姐嫁給了劉表。蔡瑁的姑父、姐夫都這樣牛,無非是因為蔡氏本身就是標準的豪門大族。所以蔡瑁年青的時候,就與曹操是好朋友。而曹操進入荊州後,那是親自到蔡瑁家,並且蔡瑁敘舊情。[注]
[注]:少為魏武所親。劉琮之敗,武帝造其家,入瑁私室,呼見其妻、子,謂瑁曰:‘德圭,故憶往昔共見梁孟星,孟星不見人時否?聞今在此,那的面目見卿耶!’蒯越同樣也是可以左右荊州局勢的大佬;所以劉表取得他與蒯越的支援,拿著一紙委任狀,就成了貨真價實的荊州刺史;他們都認為投降曹操符合荊州的利益,曹操就可以不戰而得到荊州。曹操平定荊州後,高興的說,“我得到荊州也不很高興,高興的是得到了蒯異度(蒯越)啊!”
[注]:越知進必敗,求出為汝陽令,佐劉表平定境內,表得以強大。詔書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荊州平,太祖與荀彧書曰:“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曹操類似的話,也許存在客套的成份,但是蒯越在荊州的影響力,卻從這種話裡,也可以窺見一斑。
基於英雄史觀看歷史,人們難免會有意無意的認為,歷史就是幾個大人物可以決定、影響的。問題是,當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遠一些,自然會發現,歷史大人物的何去何從,永遠受制於太多的人和事。
-
6 # 南方鵬
有賊心而無賊膽,守戶之犬。劉表是八顧之一,東漢末名士清流,外表雖儒雅,實際猜忌不能容人,長沙太守張羨得南荊州人心,劉表不悅,故意打壓不重用,張羨因此造反,袁曹交兵,官渡爭雄,袁紹派人來聯盟,劉表當面答應,卻不相助,只坐觀二人成敗,毫無反應,手下從事中郎韓嵩勸他說,押寶要果斷,押了就要動,不能總是看著,以為只自己精明,最後死路一條“夫見賢而不能助,請和而不得,此兩怨必集於將軍,將軍不得中立矣”。派韓嵩出使曹操,韓嵩回來大加稱讚,劉表以為他被曹操收買要殺他,得知並無其事後,卻也不放過他,把他囚禁了起來。
後來還廢長立幼,導致禍起蕭牆,荊州為他人所得,曹操評價劉表說,我攻呂布,劉表也不來騷擾一下,官渡之役,他也不救袁紹,他想幹嘛?“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陳壽評價說,劉表跨蹈漢江以南,外寬內忌不能容人,手下有才而不能用好,聽到好建議只稱贊卻不實行,這是自尋敗亡的跡象“表跨蹈漢南,紹鷹揚河朔,然皆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至於後嗣顛蹙,社稷傾覆,非不幸也”。
-
7 # 顧道驚城
在我看來,劉表很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劉表單騎入荊州,併成功上位成為荊州刺史。可劉表的身後評價卻是極差,《三國志》將劉表與袁紹合寫成一傳。在我看來,這是極為偏頗的評價。
從英雄史觀或英雄演義的角度來看,劉表自然是一個大飯桶。但是從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劉表卻顯然是一個值得人敬佩的軍政長官。
因為從公元190年劉表成為荊州刺史一直到公元208年劉表死亡,整整18年的時間,荊州大多數地區都置身於戰亂之外。劉表一直在保境安民,而且相關工作也做得非常成功。
在亂世之中,普通老百姓希望自己的生活依然能保持和平穩定。誰能實現這一點,誰才是他們心中真正的大英雄。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控制話語權,所以類似的觀點,總會讓人覺得自私自利。
從英雄史觀或英雄演義來看:
劉表擁有大量的軍政資源,卻天天以保境安民為己任,就是一個大飯桶。
劉表在袁術的堵截下單騎入荊州並最終成為一方諸侯,也是一個大飯桶。
劉表打敗了孫堅、張濟並結好張繡,荊州18年無大亂,還是一個大飯桶。
只有那些成天驅趕著無數人力、物力和財力,寧可流血千里、伏屍百萬也要成佛作祖的人,才是所謂的“大英雄”。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當時的大佬都是劉表這種態度和做法,天下的混亂程度就會得到相當大的抑制。如果理想化一點,各州的軍政長官都是劉表這種人,那漢帝國就可以實現幾大州自治的聯盟。
我們再假設一下:如果曹操接管荊州後,順流而下一舉征服江東。我們翻開這段歷史時,自然也會認為荊州地區是當時最幸福的地區之一。因為天下大亂,各地都是戰火連天,而荊州大部分地區一直和平穩定,最後還實現了和平交接。
但是,因為劉備、諸葛亮、孫權、周瑜和魯肅這些被世人所崇拜的“大英雄”存在,所以荊州地區很快就成為了戰亂無休的地區。
近日傳來了安倍晉三連任成功的訊息,我不禁把安倍晉三和劉表做出了一番對比,發現這二人非常相像。
如果拋開情感因素,單純用英雄演義的目光看待安倍晉三,也會發現這人就像一個飯桶。
因為安倍晉三不夠威武,面對美華人經常卑躬屈膝;
因為安倍晉三不夠氣派,平時出門連保鏢都沒有;
因為安倍晉三不夠帥氣,所以日本民間總拿他的圖片跟豬放在一起惡搞;
也因為安倍晉三不夠耿直,所以周圍鄰居總對他橫挑鼻子豎挑眼,怎麼看怎麼像廢物。
可如果從一個普通日本民眾的角度來看,安倍晉三就是最好的領袖。
因為日本民眾並不在意安倍晉三是否威武、是否氣派、是否帥氣或是否耿直。日本民眾評判安倍晉三的唯一標準就是:他能否讓自己過上好日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安倍晉三無疑是合格且優秀的。對此,日本民眾用最大的善意回報:安倍晉三第三次連任成功,成為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
最有資格為一位政治人物蓋棺定論的不是什麼史書和宣傳,而是民眾,因為民眾的眼睛才是最雪亮的。
話題轉回劉表,這樣一個“大飯桶”死了也就死了,大家非但不難過,甚至巴不得劉表趕快去死。因為這樣一來,一群所謂的“大英雄”自然就可以圍繞著荊州開始你爭我奪,荊州自然也就烽煙四起了。
而最令我感到難過的是:當世許多讀者在讀史書的時候,竟然也是這樣的唯恐天下不亂。可當他們放下史書回到現實生活之中的時候,又開始大談什麼民權和自由。
說句不客氣的話,你們也配談民權和自由?這些詞對於你們而言恐怕只是幾個時髦的名詞罷了。
因為,就你們這種思考問題的模式,怎麼可能懂得真正的民權和自由呢?
-
8 # 股市怎麼走
對於怎麼看待劉表的,我只能說他算是個明白人,不昏庸,不懦弱,守成之主,屬於浪漫主義者,才華橫溢。偉大的詩人。 生錯了時代。要在唐宋,也不失一時之表,前期的劉表的確很有能力,身有八廚之名,孤身入荊州,結蒯蔡兩家平定荊州,治理荊州也是政績斐然,可年老以後就有點不行了,在《三國演義》中其實也沒有怎麼醜化劉表,相反小說劉表形象很光輝。演義中劉表並沒有廢長立幼,他是想立劉琦的,只不過受制於蔡氏家族。所以他引入劉備,並和劉備表明自己的看法,借劉備集團之力對付蔡氏家族。害劉備是蔡瑁的主意,跟劉表無關。劉表後來病重,還打算託孤於劉備。之後被蔡瑁逼著立劉琮,他寧死不從,被幽禁而死,一如趙武靈王、隋文帝死前的悲壯。他最多就是不會用人罷了,錯用了一個蔡瑁來毀掉自己辛苦經營的荊州。另外,考慮到小說中劉琮母子後來的慘劇,可以說劉表很有先見之明,他不肯依附曹操,選擇劉琦甚至不惜託荊州於劉備是對的,曹操是如何對待他的家人和蔡瑁的。蔡瑁一門心思想奪權,但是曹操大軍壓境就投降,傻叉一個!如果他想讓蔡氏一族獨霸荊州,才堅持立劉琮,那還算是個人物,偏偏奪權不夠一個月就慫恿自己外甥投降,葬送了外甥和姐姐,最後還葬送了自己,真是可笑!曹操就算不中周瑜的反間計,遲早也是要對蔡瑁、張允下手的,畢竟已經殺了人家姐姐、外甥,沒理由留這個蔡瑁將來找機會報復,只是暫時利用罷了。如果周瑜反間的物件是夏侯惇、張遼,曹操恐怕就不會那麼容易上當,偏偏是蔡瑁、張允,如其說是周瑜害了蔡張,還不如說是曹操本身就對蔡張極度不信任所造成。可見劉表要比蔡瑁高明得多。
-
9 # 老王頭說歷史
劉表,字景升,帝室之胄。而且,是當時的名士。《後漢書》說他是魯恭王之後,“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偉”,與張儉等人一起號稱“八顧”。《三國志》則說他“少知名,號八俊,長八尺餘,姿貌甚偉”。
由此可知,劉表是個真名士,而且還是個帥哥。
一個不錯的州牧。劉表,也算是個有本事的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張繡的叔叔驃騎將軍張濟,因為自己管區內缺少糧食,而悍然入侵荊州南陽郡的穰城時,不幸中箭身亡。
於是,荊州的官員都去向劉表表示祝賀。劉表卻說,張濟是因為走投無路才來荊州的。由於我們做主人的無禮,導致了戰爭,這不是我的初衷。因此,本州牧只接受弔唁,不接受祝賀。隨之,張繡駐軍宛城後,不僅沒有與劉表為敵,而且成了盟友。
劉表此舉大得人心。《三國志》說張濟的軍士“遂服從”,《後漢書》說“皆服從”。中原人士見此,紛紛避難於荊州。當時,投奔劉表的學士多達千人,劉表均予以“安慰賑贍”。同時,他還建學校,興儒術,把荊州建設得堪稱亂世之中的“王道樂土”。
由此可見,劉表是一個好州牧,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但有人竟以“漂亮的草包”來評價他,這是為什麼呢?
無大格局的劉表。其一,不能高起遠看。劉表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缺少緊迫感和進取心。郭嘉曾不屑地說:“表,坐談客耳!”曹操也說:“此自守之賊也”。
官渡之戰時,袁紹向劉表求助,劉表答應了,卻沒有出兵,也沒有幫助曹操。後來,曹操徵烏桓,劉備勸他襲取許縣,他也不動,結果坐失良機。
事實上,劉表的願望是,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即可,不管其它。所以,不管誰和誰發生了戰爭,他都按兵不動,作壁上觀。一門心思“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
其二,不能寬人容人。官渡之戰時,他的部下都勸他不能聽之任之,要有所作為。如果既不能支援該支援的,又不能勸他們講和,那麼最後的結果必定是雙方都怨恨將軍。到那時,將軍就難以持中自立。
於是,劉表便派韓嵩到曹操那裡探個虛實。韓嵩回來後,言說自己已被漢獻帝封為侍中、零陵太守,並誇讚曹操。劉表見韓嵩如此姿態,就懷疑他背叛了自己,要殺他。在大家的勸說下,韓嵩雖沒有死於非命,卻被劉表囚禁了起來。曹操拿下荊州後,韓嵩才獲得自由。
這事,劉表做得差勁。據《後漢書》記載,韓嵩臨行之前,對劉表說,以曹公之英明,必將得志於天下。將軍如果打算投靠曹操,韓嵩出使中原是可以的;如果心存猶豫,那就不合適。為什麼呢?到了京師,如果皇上賞我個一官半職,能夠辭掉,當然好。如果推不掉,我就再也不能為將軍效力了,請將軍三思。
其三,不能識人用人。劉備是天下梟雄,諸葛亮是人中之龍,兩個人都在他的身邊、眼前,他居然視而不見。當時,中原人士,南下荊州投靠劉表的多達千人,其中不乏名士。但是,劉表也只是安頓他們,並不重用他們。
劉備初到荊州時,劉表對他是厚待有加的。《三國志•先主傳》說,他親自到郊外迎接,“以上賓禮待之”,還調撥了軍隊給劉備。但是,隨著“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劉表便開始“疑其心”而“陰御之”了。
其四,不能未雨綢繆。劉表在接班人的培養上,是失敗的。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劉琦和劉琮都是劉表前妻所生。
但是,劉表後妻蔡夫人已經將孃家侄女許配給了劉琮,自然希望劉琮做劉表的接班人。蔡瑁等人,也都幫劉琮說話。在蔡氏家族的堅持下,劉表別無選擇,只能隨行就市。
這個情況,劉琦當然明白。於是,在接班無望的情況下,為了自身安全,劉琦謀得了江夏太守之任,離開了荊州。
這樣的人事安排,為後來荊州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事實上,劉琦出走後,荊州集團已經分裂為兩派。
一派以劉琮為名義上的代表,背後是蔡瑁、蒯越等人,這些人是傾向於曹操的。
另一派以劉琦為名義上的代表,背後是劉備、諸葛亮等人,他們是對抗曹操的。
至於劉表自己,他是既不願意降曹,也不願意聯吳。只想守中自立,以觀時變。
但是,他也只能勉強管得了自己的生前。身後的事,他好像無力企及。導致他的兩個兒子,或不得善終(劉琮喪命曹操);或無功業可建(劉琦附庸劉備)。
客觀地講,劉表沒有袁紹似的“自命不凡”,很有些“自知之明”,這才有他的“愛民養士,從容自保”、“苟全荊州於亂世”的政策。
因此,歷史學家何茲全先生在他的《三國史》說,如果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那麼,劉表就是“治世之賢臣,亂世之庸人”。
看來,劉表最大的不幸,是生錯了時代。他不該生在那個弱肉強食的亂世。這不是他的錯誤,只能算運氣不好。
-
10 # 行走的徐徐
劉表在領荊州牧時,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里肅清,全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遠交袁紹,進結張繡,內納劉備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先殺孫堅,後常抗曹操。
但是,劉表還是一個文人,並沒有曹操那樣的雄才大略。在用人方面遠遠不及。在劉備自袁紹處來投時,只安排他駐紮在新野,作為自己的北藩。而且在建安12年,曹操遠征柳城時,沒有采納劉備起兵後襲許都的建議。導致其自己也承認的錯失良機。
另外,劉表在確立接班人這件事上也是出了昏招。他寵愛後妻蔡氏,聽信其讒言,疏遠劉琦。其病逝後,蔡瑁等人得以廢長立幼,奉劉琮為主,其後舉州投降曹操。
綜上,劉表是一個具有一定才能的文人,可以治理一方,偏安一隅。但是要其一統天下,號令群雄那還相聚十萬八千里。
-
11 # 使用者2704124962817
劉表 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省鄒城市)人,是西漢魯恭王劉餘之子鬱桹侯劉驕的九代孫。劉表身長八尺餘(約1.86米),姿貌溫厚偉壯,有儒者風範。劉表也是儒家士人,英俊瀟灑,品性仁善,為官清廉, 理政有方,但是性格怯懦,作風優柔寡斷, 在統攝軍事方面更是有所不足。賈詡評價劉表說: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見事變,多疑無決,無能為也。大概意思是劉表到荊州以後,他能擺平地方叛亂,興辦學校,鼓勵生產,幾年之間便卓有成效。劉表這個人,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他是個可以做到三公這樣高位的人才。但他在亂世裡,他一遇到事情便疑慮重重,缺少決斷,是沒有多大作為的。
-
12 # 哦可克羅
劉備是大英雄,有膽有識,百折不撓,禮賢下士,眾望所歸,仁德佈於天下。能在群雄爭戰的亂局中驅惡避險,在逆境中成長壯大,建立蜀漢成鼎足之勢,不能不說是一個壯舉。
-
13 # 這個世界套路深2006
劉表鹹有威容、器觀,知名當世。跨蹈漢南,然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崇愛。劉表看似有威嚴,但是外強中乾,劉備投靠他時,厚待,但是不能用,喜歡謀劃但又不能決斷,曹操袁紹官渡之戰,他無法準確判斷並作出決定,所以我認為他守成不易,進取不可能。
-
14 # 易容和
劉表並沒有三國演義裡寫的那麼不堪,年輕時才華橫溢很有名氣,號稱‘八駿之一’。單槍匹馬入荊州,能夠在門閥士族林立,謀士如雲的荊州站穩腳跟,並且掌握全域性,可見其的能力,也算是治世之能臣了。
東漢末年亂世初起,黃巾軍席捲數州,荊州的局勢算是很穩定的了。奈何最後年老,享樂已久沒有了雄心壯志,便成了守成之犬了。
-
15 # 工地人幹活魂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劉表,劉表的基盤是蒯氏,蔡氏,黃氏,這些地方豪強。不可能與中央政權為敵。孫策還要為自己攻打劉繇辯護。連孫權那麼牛的人聽說曹操來了,他的託孤重臣張昭都勸孫權投降朝廷。只是周瑜一句操託名漢相,其實漢賊才頂回去。其實孫家因為對抗朝廷,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援,日子不好過。主要靠下層出身的武夫跟老臣維持。劉表那群手下守土都不足,讓他們去打曹操,不臨陣倒戈不錯了。曹操一來,荊州滿地帶路黨。
劉表想殺韓嵩,退鄧先是什麼意思。不是心胸狹窄。而是在敲打某些人。他能收養劉備,何一書生不能容忍。他就是想搞平衡。但是平衡隨著時間推移很難維持。所以就扶持抗曹派,與袁紹交好,敲打親曹派。
寫了一個劉表評價
張羨起兵造反,劉表忙於平定漢南。無暇他顧。平定之後,又想染指交州。所以說劉表沒野心,也是不對的。至於說平定江東……得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簡單的說,劉表想制定平定江東的戰略,除非他腦袋都灌了漢江的水,可以養魚,不然不可能。
為啥呢?漢末群雄割據,合法正統性怎麼來的?第一是朝廷任命,第二是朝廷任命,第三還是朝廷任命。孫策平定江東,那基本屬於,怎麼說?非法的。因為他是接受袁術的命令,去攻打朝廷命官。本質上與張純,黃巾賊這些人沒區別。所以士族大家基本不鳥他。不光不鳥他,還要報仇。所以孫策是很被動的,劉繇戰敗後也發信質問過他,為啥替袁術賣命。他不得不拿些私人的理由,說明自己不得不脫離袁術才攻打他來搪塞。而孫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收留了劉繇的遺孤劉基,劉基在孫權做官做到大司農。吳國這個政權,與世家的矛盾很深,可以說孫權一輩子,都在調和他哥哥造成的這些致命的矛盾。在世家掌控一切的魏晉時代,一個政權失去了世家的支援,那就是個孤家寡人。
所以孫策攻打劉勳,劉繇這些人,劉表不光不能趁火打劫,他還有救助的義務。實際上,他起兵救過劉繇與劉勳。所以,不平定江東,完全屬於政治正確的行為。曹老闆怎麼平定的中原?擁立漢室,消滅黃巾,國賊李傕郭汜遷都等等,才能合法佔據那些州郡,才能獲得合法性,獲得士族的支援。就是因為報私仇,攻打徐州陶謙,引得田楷,孔融,劉備,邊讓等人,救援徐州,兗州反亂,弄到差點亡國。不是荀彧這些人死守了三個縣,曹老闆就GAMEOVER了。當時老闆慘到什麼地步?只剩下三個縣的地盤(一郡一般都是十個縣左右。三個縣也就是不足三分之一的郡,兵糧也吃光了,掠奪縣內,得三日糧,頗雜人肉,戰士逃亡不少,打陶謙之前起碼有五萬大軍,等兗州反亂,根據程昱的描述,能戰之士,不下萬人,損失了80%,可以說幾乎崩盤)田楷,孔融,邊讓這些人的軍事能力很一般。對曹操虎狼之勢,簡直是送菜。但他們在崇尚氣節與道德東漢末年,很有號召力。打敗他們不難,可攻殺賢良士大夫的DEBUFF,就要跟自己一輩子。所以中華民族,看似柔弱的一些東西,卻是違反不得的。哪怕你才華蓋世,百戰百勝。曹操這個黑點,被陳琳寫進了檄文裡,成為討伐他的罪狀之一。兗州之亂,也是曹操最大的危機之一。曹操,從這事學到了不少教訓。畢竟他前期太順,從此他做事,狂放任性私人的成分少很多,而動輒以朝廷為名,擁有大義,成為主流。
而劉備,卻因為救援陶謙,撈足了政治資本,這個織蓆賣履的劉家小兒,也能跟士族大家一樣合法佔據州郡。諸葛亮,當年還未成年,目睹了曹操的殘暴。流落到荊州。而二張,也死心塌地南下,輔佐孫策,成為實際上江東的管仲。可以說,曹操這個舉動,咎由自取,自己逼出了個三國鼎立的將相君主,還把自己差點弄到絕境。所以劉表這個老官僚,本身就出身皇族,與士族名流交往的幾十年的宿學大儒,對士族規則那是非常瞭解,吃撐了才師出無名去攻打朝廷命官,去挑戰這些當時的世俗底線——這不是打遊戲。不是一出征就能解決的。那些也不是空地。劉表敢殺五十五個非法佔據州郡豪強的狠絕人物,沒我們想得那麼傻。他是權衡了利弊的,才做出這樣拒守荊州的策略。要十字軍之王的遊戲來比,就是你要有一個政治藉口,一個宣戰理由,不然你就是非法的私鬥,不義戰爭。打贏了也得吐出來。像袁術那樣,不顧一切的打,打完了自己吃掉,然後還稱帝,什麼下場,什麼結果?被諸侯圍攻。
劉表去打,恐怕兵還沒點齊,叫的,喊的,哭的,尸諫的,扣頭不許的,反亂的就一堆。劉表的統治基礎就完蛋了。曹老闆什麼能力,手下什麼水平,打徐州都搞成這樣。曹操好歹征伐徐州是屬於報父仇,從當時社會倫理角度說,是站得住腳的。
-
16 # 阿呆夢話
《三國演義》中的劉表,無能,懦弱,疑心很重,是個無能的代表。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劉表能在混亂的東漢末年,單騎入荊州,佔據最富庶的荊州,成為割據一方的霸主,那也是相當了不起的人物。
劉表年輕時受到良好的教育,被稱為"八俊"之一。190年,荊州刺史王睿被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劉表繼任。由於當時江南宗賊甚盛,各據民兵而於當地稱霸,導致劉表無法直接上任。他於是匿名獨身赴荊州,方才得以上任。劉表到荊州後,與延中廬縣人蒯良、蒯越及襄陽人蔡瑁等共謀大略。劉表利用這些人的勢力,打擊和拉攏了荊州的各方勢力,終於在荊州坐穩了。
建安三年(198年)長沙太守張羨率零陵、桂陽三郡叛逆劉表,劉表遣兵攻圍,連年不下。劉表攻下張懌,廣開土地,南收零陵、桂陽,北據漢川,坐擁數千裡疆域,帶甲兵十餘萬。
劉表作為荊州牧,在穩定大局後,開始治理荊州。劉表招誘有方,威懷兼洽,境內的賊黨豪強亦可以為其效用。荊州從此萬里肅清,群民悅服。另一方面,從關西、兗州、豫州來投靠荊州的學者又有上千人之多,劉表對他們都能加以安撫賑贍,學者們受到資助,亦能得到保護。由於荊州境內界群寇已被肅清,劉表於是開立學官,博求儒士。
劉表在任內,愛民養士,從容自保。"乃命五業從事宋衷新作文學,延朋徒焉……五載之間,道化大行。耆德故老綦毋闓等,負書荷器,自遠而至者,三百有餘人。"
至於後來劉表的表現似乎差強人意,這是幾方面原因:
1、劉表年事已高,沒有稱霸天下的慾望,只求一方平安。
2、荊州本來形式複雜,豪強眾多,雖說表面穩定,但也是危機四伏。劉表不敢輕舉妄動。
3、劉表是個文化人,大儒,不是很願意用武力解決問題。
-
17 # 老五玩卦
劉表是“象牙塔”中人,“八俊之一”。在和平年代,執掌一方,也是“君子”,百姓可以安居樂業。
但在三國演義的時代,完全無能為力,超出他的能力範圍。
也不可強求。亂世梟雄,非常人能夠勝任!
-
18 # 小鴻哥
我認為劉表是一個漂亮的大草包,比袁紹還差。劉表和袁紹都是三國時的反面教材。要說劉表沒有能力,是不對的。但其才能不適合於大爭之士。劉表號稱八俊之一。指的是有才望的八個人。公元190年劉表接替王叡為荊州刺史。因為王叡被孫堅所殺。劉表雖然到了荊州,但並不能撐控荊州。因為袁術控制南陽郡,蘇代佔據長沙郡。還有江南宗賊阻兵仗勢。時,江南宗賊大盛,又袁術阻兵屯魯陽,表不能得至,乃單馬入宜城,請南郡人荊越、襄陽人蔡瑁與共謀畫。劉表詢問他們該怎麼辦。蒯越講:治理太平的時候就以仁義為先,治理戰亂的時候就首先要用權變的計謀。軍隊不在人多,重要的是得到合適的人才。袁術驕傲而且沒有謀略,同族聚成的盜賊大多貪婪殘暴。其中有我平時供養的人,要是派人告3訴他們好處,他們必定率領部眾過來。您殺掉其中殘暴的人,任用其中有才能的人,您的聲威和恩德一旦樹立,人們就會用襁褓揹負著孩子來投奔您。兵眾聚集,人們歸附,南部佔領一江一 陵,北部守住襄陽,荊州所轄八郡用一道檄文就可平定。袁公路即使來到,也無能為力了。”然後劉表派蒯越去誘降宗賊帥十五人,把他們都處死奪其人馬。於是劉表控制了除南陽郡之外的荊州。江南悉平。
公元192年盤居在南陽的袁術派孫堅攻打劉表。孫堅被劉表部下黃祖射殺。公元193年袁術被曹操擊敗,袁術跑到楊州九江郡壽春去了。南陽郡因此歸屬劉表。196年張濟率軍入荊州攻打南陽郡穰城,中流矢而死。荊州官員都對劉表表示祝賀。劉表講:“張濟由於窘迫而來,主人沒有以禮相待,造成交 戰,遣不是我的想法,我接受弔唁而不接受慶賀。”派人接收張濟的部隊,士兵們聽了很高興,於是都歸順了劉表。使人納其眾,眾聞之喜,遂服從。劉表讓張濟的侄子張繡統領其叔的人馬駐守南陽郡宛縣以對抗曹操。繡領其眾,屯宛,與劉表合。公元199年曹操派人聯合長沙太守張羨。其率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叛劉表。但不久後張羨病死。其子張懌統領其眾,被劉表擊敗。這時劉表完全控制了荊州,擁軍十餘萬。南接五領,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
從公元190年——公元199年這段時間來說劉表的表現也不差。但其才能始終有限又無爭霸之心。公元200年曹袁暴發官渡之戰,時間長達半年。袁紹遣使去見劉表以求南北夾擊曹操。劉表同意跟袁紹聯合,但並不相助袁紹,也不相助曹操。表許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漢間,觀天下變。韓嵩、劉先等人勸說劉表:“現在豪傑互相較量,兩個強有力的人互相對峙,天下的關鍵在您身上。若是想有所作為,趁著他們疲憊時起兵,實行有效的辦法。如果不想這樣,一定得選擇合宜的措施,怎麼能夠擁有十萬軍隊,坐觀他人的成敗,別人要求援助而不去援救,見到賢明的人又不願歸順呢!這樣兩方的怨恨一定集中到您身上,恐怕您不可能得到中立了。韓嵩、劉先等人的意思是講如果劉表想爭天下就應該有所行動,如果不想爭天下就應該支援袁曹其中一方。他們傾向於支援曹操。公元207年在曹操準備遠征烏丸時,諸將都害怕劉備勸劉表偷襲許昌。今深入徵之,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郭嘉講:劉表不過是個坐談客罷了,自己知道才能不足以駕馭劉備,重用劉備,怕不能控制他,不給劉備重任,劉備又不會為他所用。我們雖然在國內兵力空虛的情況下遠征,您也不用憂慮。先主說表襲許,表不能用。
在荊州的很多人其實已經對劉表失去信心和看不上劉表。公元200年劉備到荊州後,很多荊州豪強紛紛寄希望於劉備。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很多避亂荊州的北方士人也看不上劉表。下面列一些當時在荊州的流亡北士。
杜襲、趙儼、繁欽:三人是老鄉,一起避亂荊州,也一起共同生活,也一起北投曹操。
杜襲來荊州後劉表待他以上賓禮。杜襲老鄉繁欽好幾次對劉表說杜襲是奇才。杜襲於是對對繁欽講:“我所以和你都來投奔荊州劉表,只為能夠藏身不顯,視機而動,怎麼能把劉牧當作平定亂世的主公,而規勸長者歸附於他呢?你如果發現能人卻不去投奔,就和我不是同類人。我這就和你絕交!”公元197年杜襲跑回北方。襲逃還鄉里
在曹操迎漢獻帝后,趙儼就對繁欽說:“曹操應時順世,必能匡濟華夏,我知道我的去處了。”趙儼扶老攜幼去投奔曹操。遂扶持老弱詣太祖
裴潛、王粲、司馬芝:
裴潛對他的好朋友王粲、司馬芝講:“劉牧(劉表)非霸王之才,又要以周文王自居,不等多久,就會被打敗。”但裴潛對劉備的評價卻不低。曹操曾問他說:“從前你和劉備都在荊州,你認為劉備的才略如何?”裴潛說:“如果讓他盤踞中原,只能生亂而不能治亂,如果讓他乘機守住險要之地,足以成為一方之主。”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
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曾評價劉表:劉表盤踞荊楚,從容不迫,坐觀時變,自以為可以仿效周文王。那些避難到荊州來的賢士,都是海內的俊傑,可劉表卻不善於任用他們,結果當國家危難之際卻無人輔佐他。劉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傑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
所以說流亡北士也不看好劉表。徐庶、伊籍等則投劉備。石韜、孟建等人也北上。他們是諸葛亮好朋友,諸葛亮曾勸說不要北上。諸葛亮跟劉表、蒯越等人都有親,不投劉表也是因為看不上。其主不能守荊州豪強也是看不上劉表。以蒯越、劉先、韓嵩等為代表勸說劉表投降曹操。以桓階、張羨等為代表則叛劉表投曹操。以龐統、劉巴為代表的則不入仕。劉表在世時就有很多荊州豪強投劉備。劉表死後,其子劉琮決定投降。一些願意投降的荊州豪強則跟隨劉備南下。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先主奔江南,荊、楚群士從之如雲。在劉表去世後霍峻、向郎等則帶著自己的人馬跟隨劉備。表卒,峻率眾歸先主
劉表從公元190年就已經據有荊州大部分。而袁紹和曹操不過是一郡太守。公元192年後曹操據有兗州、袁紹據有冀州、公孫贊據有幽州、陶謙據有徐州、張魯據漢中、劉焉據巴蜀、士燮據交州、李傕郭汜據關中、韓遂馬騰據涼州、袁術據淮南。其他州郡分佈著眾多大小諸侯。劉表在眾諸侯中不說最強吧,至少是一流實力。在各諸侯擴張地盤時,劉表卻並沒這樣做。公元192年——199年。袁紹在跟黑山賊、烏丸、公孫贊交戰。曹操征討黃巾賊,跟陶謙、袁術、呂布、張繡交戰,剿滅盤居在豫司兩州的割據勢力。孫策則跟王郎華歆等和江東豪強、群盜交戰。在這段時間劉表有三個選擇:北上、西進、東行。但劉表都沒有做這些事情。袁紹:公元191年奪得冀州、公元195年青並兩州、公元199年拿下幽州
曹操:公元192年據有兗、公元196年據豫、司兩州、公元197年淮南地區、公元199年據徐州。
孫策:從公元194年帶兩千人去江東,公元200兼併江東。
所以很多人都看不上劉表。曹操曾講我攻打呂布,劉表沒有趁機北上。官渡之戰又不助袁紹。這不過是一個只知自守的賊。把他放在最後解決。在曹操兼併北方四州時,劉表一動也不動。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公元200年魯肅向孫權獻上榻上對。應趁曹操在北方征戰之際拿下荊州這個帝王之資。從公元203年開始東吳進攻江夏。甘寧投東吳後也對孫權講:劉表這個人沒有深謀遠慮,兒子又差。應搶在曹操之前拿下荊州。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到了公元252年諸葛恪還拿劉表作為反面教材。近者劉景升在荊州,有眾十萬,財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與之力競,坐觀其強大,吞滅諸袁。北方都定之後,操率三十萬眾來向荊州,當時雖有智者,不能復為畫計,於是景升兒子,交臂請降,遂為囚虜。凡敵國欲相吞,即仇讎欲相除也。有讎而長之,禍不在己,則在後人,不可不為遠慮也......劉景升不能慮十年之後,故無以詒其子孫。
回覆列表
這首詩就是對劉表最好的概括。
聲名高八俊,安坐鎮荊州。未有中原志,常懷繼嗣憂。
總得來說,劉表好儒學,中庸之道,立意自守,無四方之志。下面分別就詩句的四句來解析。
“聲名高八俊”
跟曹操,劉備這些人比起來,劉表更像個文人。曹操,劉備是喜好犬馬,年少爭相附之的人物,而劉表是一個好儒學,奉行中庸之道,與同時代的人並稱“八俊”的人。劉表平定了荊州之後就設立學館,開始“博求儒士”。儒士可以治天下,但是不能爭天下。劉表固無爭天下之志,而有治一州之才。
“安坐鎮荊州”
王粲評價說: “劉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傑也;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 劉表坐擁荊州,眾十餘萬,然而卻不與他們爭鋒,中原戰亂不斷,很多人才都避禍荊州,劉表卻不利用這些人才來爭奪天下。劉備在新野期間就忙活了一件事,那就是拉攏這裡的人才,劉備在新野沒白呆,壯大了隊伍,而劉表似乎對此並沒有劉備那麼上心。
“未有中原志”
曹操說:“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曹操早就看透了劉表是一個“自守之賊”。所以一直不以他為患,當時天下最有實力的恐怕就是袁紹和劉表,袁紹“鷹揚河北”,劉表“跨蹈漢南”。然而袁紹志大而才疏,有爭天下之志,卻不能。劉表則坐觀成敗,意欲安守一州,並不想爭奪天下。
“常懷繼嗣憂”
陳壽評價袁紹和劉表,有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廢長立幼。劉表在荊州有賴於蔡家,幼子劉琮據說也不是蔡氏所生,但是劉琮與蔡氏有婚姻之約,所以蔡氏支援劉琮。劉表雖然沒有四方之志,但是固守一州的能力還是有的,但是他的後繼者卻做不到固守。甘寧說: “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
總得來說,劉表不是沒有才能,他單騎入荊州,平定叛亂,坐鎮荊州,雖無曹操的謀略,但也有些手段,然而有才無志,如果生逢治世倒也不失為一個治世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