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見知記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諡號制度也廢止了。 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在秦始皇之前,廟號和諡號制度均被廢除,所以"秦始皇"應該是尊號或者帝號.

  • 2 # 冷眸m

    在漢武帝之前都是沒有年號的,年號是漢武帝開始用的在這之前,我們看到的都是什麼王多少年,或者是高祖多少年,文帝多少年,特別是有時候查戰國時期歷史的時候每個國家都是用每個國家王號來紀年的。

    廟號在商朝的時候就有了,而且是隻祭祀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祭祀的先王,遠遠沒有後世的那麼氾濫。當時的廟號基本是,創基立業稱“太”、功高者稱“世”、世代祭祀稱“世”中興江山的稱”中“,另外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標準,給宗或者祖的稱號。

    諡號的形成,最早的說法應該是西周時期,在當時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都用過諡法制度,直到秦始皇統一後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就取消了,所以秦始皇是沒有諡號的。

    而且秦始皇統一以後認為所有的稱號都配不上他,而且認為秦朝可以傳承萬世,他就是始皇帝,也沒有廟號。

  • 3 # 小叮鐺的四次元

    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亦可以作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發起。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即位後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建元。因此秦始皇沒有年號。此後形成制度。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康熙皇帝等。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最原始的廟號只有四種,創基立業曰"太"(太祖湯、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盤庚、世宗且甲)、中興者曰"中"(中宗且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商朝滅亡後,周朝沒有延用商朝的廟號制度,只是繼續發展了商朝的諡號制度,所以周朝君主有諡號而無廟號,再到始皇帝建立華夏第一個集權皇朝-秦朝之後,將廟號連同諡號制度一併廢止,原因是"廟號和諡號"的定奪將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因此廢除諡法與廟法。故周朝到秦朝時期,廟號一度被廢止了近千年之久。諡號是後人根據死者生前事蹟給予評定的一種稱號。諡號制度的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諡。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得到廣泛認同。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諡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建立之後又恢復了諡號制度。

  • 4 # 素閒新說

    廟號和諡號制度雖然在商周時期就有了,但是當嬴政一統六國,建秦國後稱秦始皇,認為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不可取,因此連帶著廟號,就一併取消了。

    年號是漢武帝首創,而廟號、諡號制度又被漢朝恢復,因此漢朝之後帝王基本都有年號、諡號。

    但廟號只有漢朝皇帝少有,因為漢朝只有對有功於國家,有功於人民,值得後世子孫銘記,祭祀的帝王,才會給予廟號,漢朝的廟號類似勳公章。

    商朝只用廟號;周朝只用諡號;秦朝均不用;漢朝開始全部採用。

    說的古代帝王時,大家往往想到的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這樣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很多人往往把這些稱謂視為同一概念。

    其實,就上面三位帝王,其表述是不同的。漢武帝是稱其諡號,唐太宗稱其廟號,康熙帝則是稱其年號。

    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諡號、尊號、年號、國號。當然並不是有的帝王都能擁有這些“號”的。如漢昭帝劉弗陵,只有諡號,沒有廟號。

    看到這裡大家不經有疑問:

    帝王的“號”為何有的全有、有的不全甚至沒有呢?

    帝王的稱謂為何有的用年號、有的用廟號或諡號?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帝王的“號”。

    國號

    國號是一個國家的稱號,即國家的名稱或名號。為表示新朝的“聖明”,每個開國之君都要定國號以彰其“明德”。各朝代的建國,取國號有以下幾類:

    第一、有以所封爵名定國號

    如漢高祖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他在平定天下以後,便以“漢”為國號;曹操曾受封為魏王,其子曹丕先襲魏王爵位後建國,以魏為國號。

    第二、有以種族定國號

    如耶律阿保機當上契丹部落聯盟首領後,於公元916年建國,國號“契丹”;如大蒙古帝國,1206年,孛兒只斤·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建國號為“大蒙古國”。

    第三、有以其發跡地定國號

    如秦國的祖先為嬴姓,因養馬有功被周封於秦,遂以秦為國號;宋太祖趙匡胤在稱帝前曾為後周歸德軍(今河南商丘)節度使,因該地原屬古宋國,便以宋為國號;

    第四、根據讖語或古典文獻定國號

    元世祖忽必烈遷都北京,取《易經》中的“大哉乾元”之意,改蒙古國號為元,不久滅掉南宋統一了全國。

    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曾稱吳王,但是他卻以明為國號。他是依據元末社會上流傳的佛教讖語“明王出世”這一口號,和他任起義軍副元帥時製作的黃旗上所書“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這兩句話,確定其國號為明。

    第五、以建國者姓氏為國號

    東周時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於是建立了以這三家姓氏為國號的南韓、趙國、魏國。

    廟號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

    據記載廟號源自商朝,創基立業曰“太”(如唐太宗,明太祖)、功高者曰“高”(如漢高祖、唐高祖)、世代祭祀曰“世”(如漢世祖)、中興者曰"中"(唐中宗),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

    現在一般認為,開國皇帝為“祖”:“太祖、高祖”等,繼任的皇帝稱為“宗”:“太宗、高宗”等。

    另外從周朝開始,取消廟號採用諡號。到秦始皇時,更是廢除了廟號和諡號制度,原因"廟號和諡號"的定奪將會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

    漢朝建立後恢復了廟號和諡號,這也導致了很多人認為,廟號是從漢朝開始的。

    前文提到漢朝皇帝不稱廟號,是因為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如漢武帝劉徹,諡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漢昭帝劉弗陵,諡號孝昭皇帝。因此漢朝皇帝的稱謂用“諡號”。

    可見,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才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不過隨著朝代更替和各朝對“號”的使用不同,自唐以後,只要是皇帝,就都有廟號了。

    諡(shì)號《逸周書·諡法解》:“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諡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簡單來說,諡號就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

    諡法分三種且有固定用字,美諡:如慈惠愛民曰文,克定禍亂曰武,主義行德曰元等;惡諡:殺戮無辜曰厲,去禮遠眾曰煬,好祭鬼怪曰靈等;平諡:哀、愍、懷等。

    由於惡諡是對死者的批評,任誰都很反感。所以北宋做出規定:不立惡諡,只作美諡、平諡。

    反之,對於美諡,都希望越多越好,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是人都希望死後有個好名聲。

    因此諡號的字數,從一個字開始,發展到後來用好多個字,簡直成了褒義詞堆砌。像明太祖的諡號多達十六個字: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尊號

    尊號實際上以前很少有,唐朝才開始有,誰幹的?武則天。嚴謹來說,是唐高宗李治起的頭,武則天給發揚光大了。

    李治登基後沿用他老爸的政策,自己又很能幹,因此把國家治理的非常好,故而"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史稱"永徽之治"。

    李治開始飄了,想給自己也加個像他爸那樣“高大上”的尊號。你想,諡號和廟號都死了才有,那麼光鮮亮麗的稱呼,活著的眼饞不?但是他也就只有想想。這要是說出來,自要“尊號”,丟人不。

    而武則天為了掌權,想法兒地提升地位。什麼辦法能增加地位和權利還不會遭到非議呢?只有加尊號。或許她猜到了丈夫的小心思,就天天催枕邊風,勸說李治加尊號,這正合李治之意。於是李治給自己加了“天皇大帝”的尊號。

    這個尊號厲害不,直追天上的玉皇大帝啊。你看,我的丈夫,你們的皇帝都是天皇大帝了,而我武則天還是皇后?配上的天皇嗎?要改,改稱“天后”。後來更是自加尊號:聖母神皇。

    《舊唐書·則天皇后紀》:"五月,皇太后加尊號曰聖母神皇帝 。"

    其實,尊號就是給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片語成的特殊稱號,這個“號”在皇帝生前叫“尊號”;在皇帝死後就是“諡號”。

    想象一下,現在要舉行外事或者祭天等大型活動時。主持人(禮儀官)說:“現在恭請我們的皇帝陛下…”,氣勢在哪裡?

    起碼要加個“修飾詞”吧,比如“偉大的、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陛下…”,但是俗不俗,俗,特俗!

    如果這樣說:“恭請大明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不僅地位更加尊崇了,還不失氣勢。

    當然了平時是不會用尊號,像皇帝上朝,去後宮,太監就一句“皇上駕到…”。

    說白了,尊號是自己誇自己,諡號是兒子誇老子。這樣記入史冊後,讓後人看看我祖宗、我老子,甚至我,有多麼牛逼。可史學家不好糊弄呀,起這麼長的尊號給誰看啊?顯擺啥!

    我給你寫一段歷史,還要把你名號全寫上,筆墨紙硯不要錢是嗎?再說你家皇帝越來越多,名號越來越多,字數還越來越多,你能記得住嗎?我是記不住,萬一寫錯了,說錯了,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也利於流傳。

    那怎麼辦?

    年號

    年號發起於中國古代新君即位時為了區別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計算在位年數之制。如嘉靖十五年等。

    清朝趙翼的《二十二史札記》考證:年號紀年是在漢武帝十九年首創的,年號為"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當然,年號並不是只能在登基的時候起,是可以根據當年發生的事相應地去改年號。漢至明初的各朝皇帝經常改年號,明清兩代,每一位帝王只有一個年號。因此後人往往用年號來稱謂明清的帝王,簡單、易記。

    無論是登基時起的年號,還是在位期間更改的年號,年號多為寓意吉祥、表明皇帝志向或國家狀態的象徵,體現了在位帝王期盼江山永固、國泰民安和興旺發達的心願。

    如清高宗,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如漢武帝的第四個年號“元狩”。相傳元朔六年十月,漢武帝狩獵時獲得一隻瑞獸。因此改年號為"元狩"。取此名的另一個原因是漢朝對匈奴開始大規模反擊。狩,有徵伐的意思。

    總而言之,廟號、諡號,是帝王去世後的稱謂;尊號、年號,是帝王生前使用的稱謂。

    生前“尊號”,死後為“諡號”。

    尊號為美譽,諡號在美譽(尊號)的基礎上對其功過評價。

    另外,在中國文獻中,對帝王不直接稱姓名,多為“國號+廟號”、“國號+年號”的稱謂,少稱“國號+諡號(尊號)”。

    稱謂可以大致分為三個時期:

    諡號時期:

    西周、漢至隋朝,如周文王、漢高祖、漢武帝、隋煬帝等;

    廟號時期:

    唐至明英宗,如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

    年號時期:

    從明武宗年號正德,至清朝,如嘉靖皇帝、萬曆皇帝、康熙、雍正、乾隆等。

  • 5 # 諸文紀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裡立宣奉祀時追尊的名號,一般認為,廟號起源於商朝,如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成湯有可能是太祖)。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君主一般是祖、繼嗣君主有治國才能者為宗。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對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為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廟號制度被廢止。秦朝連諡號制度也廢止了。漢朝以後承襲了廟號這一制度。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極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沒有廟號。在秦始皇之前,廟號和諡號制度均被廢除,所以"秦始皇"應該是尊號或者帝號

  • 6 # 老貓談史

    首先,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來紀年的名號。其實他是在漢朝才出現的。

    廟號是中國古代皇帝死後在太廟裡面祭奠時所追加的尊稱。根據史書的記載,我們瞭解到廟號最早起源於商朝,

    諡號一些帝王、王公大臣和諸侯在死後根據其生前所做的貢獻而給予的一種稱號。諡號最早起源於周朝。

    可能有人說,秦始皇沒有年號我們信了,但是廟號和諡號都在秦始皇之前就出現過了啊?其實秦始皇這三個名號都沒有。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自稱為"始皇帝",他覺得此時用諡號就表明了大臣對君王不尊重,再用諡號就不太好了,於是就順便將廟號也給取消了。

    但是雖然秦始皇沒有使用廟號和諡號,但是之後的朝代統治者還是將其給恢復了,但是漢朝對皇帝立廟號這件事情還是非常謹慎的,因此,大多數的漢朝皇帝都沒有廟號。所以說,除了秦始皇三個名號都沒有,剩餘的君王幾乎都有一兩個名號。

  • 7 # 盛說紛紜

    首先說說年號,其實這個比較好理解,顧名思義,年號就是一種紀年的方法,是由漢武帝首創的紀年方法,與我們現在的公元多少年是一樣的作用。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明朝永樂,清朝康熙等說的都是年號。

    再說廟號,廟號大都是皇帝稱呼自己祖輩的特定稱謂,不是叫祖,就是稱宗,因為是放在太廟祭祀用的,所以就叫廟號。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唐太宗,明太祖等這些都是廟號。

    然後說諡號,諡號一般都是新任皇帝以及大臣們對前任皇帝一生功績作為所做的的以個評價。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漢武帝,隋煬帝等著說的就是諡號。

    在這裡再稍微解釋一下為什麼秦始皇這三號都沒有,年號是漢武帝首創,自然秦始皇是不會有了;廟號儘管起源於商朝,但在周朝確立諡號制度後,廟號制度就被廢止,因此到了秦始皇時候也沒有了廟號;而諡號,書中記載是在秦朝也被廢止了,但也有這樣的說法,秦始皇認為自己功蓋三皇五帝,讓自己兒子和大臣評價他的功過,這太不合適了,所以就自己給了自己一個尊號“始”(皇帝),以後兒子叫二世,孫子三世。

  • 8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年號,中國歷史上第1個年號始於漢武帝。從漢武帝開始,每個皇帝都有一個或多個年號。中國從此進入了年號紀元。

    廟號,即每個皇帝或者君王逝世之後,在太廟中所供奉的排位稱號。比如說高祖高宗,太祖太宗。廟號很久就形成了,真正形成體系,這是在西周初年周公旦作周禮。秦始皇稱帝以後,以自己為大秦始皇帝。往後以至二世,三世,四世,五世以至千萬世。廟號從此廢除不用(有秦一代)。

    諡號也在很久很久以前便形成了體系。《逸周書諡法解》這是後代蓋棺定論的依據。就是根據一個人的生平功過,來給予他一個相應的諡號,比如文武成康。經天緯地曰文。開疆拓土曰武,溫柔好樂曰康。所有的諡號都是後代給祖先評定,下級給上級評定。秦始皇認為這是極大的不敬,所以便廢除了諡法。

    所以秦始皇並沒有年後也沒有廟號,更沒有諡號。他稱大秦始皇帝。秦始皇的繼任者稱大秦二世皇帝。

    歷史上一些亡國之君是沒有諡號也沒廟號。比如蜀後主劉禪。陳後主陳叔寶。南唐後主李煜。晚清末代皇帝溥儀。他們都沒有。

  • 9 # 東北虎男323

    秦始皇沒有年號,沒有廟號,沒有㱲號,啥都沒有!

    廟號,是祭祀用的,比如漢高祖就是廟號,嗌號是評價,這些商周時代就有,可惜秦始皇千古一帝,他給廢除了,以後就是二世三世了

    年號是漢朝才有,漢武帝開始用的年號,秦始皇沒有,

  • 10 # 下武維周

    其一,始皇帝認為諡號是以子議父,以臣議君,故而廢除諡號,廟號。其以己始,子孫後代二世,三世,及至萬萬世,故而秦朝三位皇帝都沒有廟號,諡號。

    其二,年號自漢武帝起始。漢武帝年號建元,此以後年號才形成制度。劉徹廟號世宗,諡號大漢孝武皇帝,年號

    建元(前140-前135)

    元光(前134 -前129)

    元朔(前128-前123)

    元狩(前122-前117)

    元鼎(前116-前111)

    元封(前110-前105)

    太初(前104-前101)

    天漢(前100-前97)

    太始(前96-前93)

    徵和(前92-前89)

    後元(前88-前87)

    故而漢武帝以前的諸帝三種號都不曾齊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館子,你經常點哪一道菜?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