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他們不住進自己的院子?
7
回覆列表
  • 1 # 龍楊卯生

    喬家大院有後人,後人多為工薪階層,居住於北京,天津等地。

    喬家大院解放後歸公,屬國有。

    因此那麼多的後人都分佈於外地。

    我們家鄉也有古老大院,如恆聖祠堂,恆聖祠碑。

    但只留下記憶恆聖家,自清,民國家族生益發展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古祠不亞於喬家大院,可惜文革中有人放火燒了前院,腰房,相房,僅留上房。

    上房明柱石雕刻精細,一個柱石價值幾萬,前幾年有人競用起重機將房檁頂起,偷石柱,被驚走偷走,不知誰怕賊偷將石柱損壞。

    三大石碑高近兩丈,也於文革被毀,只留下依晰的記憶。

    恆聖家的後人也沒有住在僅留的大房內,因為國家規定三家以上的祠堂屬國有財產。

  • 2 # 有書共讀

    喬致庸是喬家第三代人,他的理想是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可剛考中秀才,兄長故去,他只得棄文從商。

    在他執掌喬家大印時期,喬氏家族事業日益興盛達到頂峰,他也成為走向全國的有名晉商。

    19世紀末,大量白銀外流。

    晚年的喬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傳統,大興土木,修建了規模龐大的宅院,即著名的“喬家大院”,至今儲存完好。

    那喬家大院的後人如今何在呢?有書君調查發現,喬家大院後繼有人。

    下面有書君就以喬家第七代後人———著名崑曲藝術家喬燕和老師為主線,說說喬家大院後人們的大事小情。

    一、喬燕和做了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總顧問,把喬家的經商和處世之道傳遍大江南北。

    1943年出生在天津的喬燕和,從小喜歡唱歌跳舞。

    1958年讀初中的喬燕和,為了擺脫數學不好而帶來的焦慮,私自報考北方崑曲劇院並被錄取。

    喬燕和學習很用功,她很快被“崑曲大王”韓世昌先生收為弟子。

    後來成為北方崑曲劇院著名的崑曲演員,她是喬家第一個也是至今惟一從事文藝工作的後人。

    “以前父親就想為喬家立傳,可惜1993年父親突然辭世,這個願望沒能實現。”

    2003年,退休的喬燕和終於完成了父親的夙願,找機會籌拍了電視劇《喬家大院》。

    45集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講述了喬致庸的經商史。

    雖然其中虛構了一些人物,但歷史背景和主要故事真實可靠。

    二、喬燕和的父輩離開家鄉,就讀於知名大學,把根扎向了大城市

    喬致庸覺得自己的六個兒子沒有能力做喬家生意的掌門人,指定孫子喬映霞做了繼承人。

    喬映霞是喬燕和的爺爺,他保持喬家“中庸仁義信用”等祖訓,銳意改革,緊跟時代。

    但時運不濟,喬家生意在他手上開始走下坡路,以致最後衰敗。

    有書君相信,喬致庸如果泉下知道了,他也不會怪罪孫子。

    喬燕和的父親喬鐵民和大伯喬鐵漢,是在喬家大院出生並長大的最後一代喬家後人。

    生意衰敗後,他們被父親帶到北京、天津等地讀書,200多年曆史的晉商喬家,從此離開了創造了顯赫歷史的家鄉,把根扎向了大城市。

    喬燕和說,喬氏家族特別注重教育,她的父輩一代大多就讀於知名大學。

    父親喬鐵民年輕時在天津就讀於南開中學、工商學院附中等學校。

    高中畢業後,喬鐵民前往北京輔仁大學攻讀經濟學專業。

    三、喬家已經有第九代後人了,喬家的後人始終恪守家風家規

    喬致庸在世的最後幾年是喬家生意最輝煌的時候,他定下了嚴格的家規,有六不準:

    不準吸毒,不準納妾,不準虐僕,不準賭博,不準冶遊(男女出外同遊),不準酗酒。

    現在喬家已是第九代了,他們仍然遵守家規。

    喬家從喬致庸開始,是正兒八經的儒商。喬家重視教育,與時俱進。

    現在喬家後人中有20個子女,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和12個大學生。

    他們現在大多是公職人員,都是工薪階層,在平凡的崗位堅守家規。

    大多數生活在北京和天津,一部分到海外發展。

    他們家族成員每隔幾年會到喬家大院聚會,以寄託對前輩的懷念。

    喬燕和驕傲地說:“喬家的生意終結了,可喬家的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了下來。

    我們這個家族70多口人,沒有一個‘作奸犯科’的,喬家的後人們也一直恪守著祖先留下的規矩,誠信忠義。”

    喬家大院修建於同治初年,喬致庸花重金修建。

    到了喬映霞的時代,喬家大院曾有兩次毀於一旦的危機,喬映霞從容應對,所以至今儲存完好。

    現在喬家大院早已是國家的重點保護文物,被專家學者譽為“清代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

  • 3 # 老張126930619

    找他家後人幹什麼?有用嗎?要把大院還給他家嗎?不可能的!那大院在軍閥混戰時,這個讓他家捐軍餉,那個讓他家捐軍糧!實在拿不出時,他家一塊一塊的賣!剩下的他家自願捐給政府了!

  • 4 # 史之策

    喬家大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265年滄海桑田,代代相傳經久不衰,飽經摧殘卻又屹立不倒。但你想過嗎?為什麼在政治變革中,在軍閥混戰中,在中日抗爭中,在解放戰爭中,它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浩劫,傳承至今完好無損?

    就讓我們一起追溯歷史,一起探尋喬家大院那些事:

    看喬家的大智慧,慈禧回京掌權問封賞,喬家卻只要了四個字。

    想當年慈禧離京流落,十分狼狽。一路下來,各地官員和鄉紳只認為她如今落魄,再難東山再起,並沒有太多的資助。

    走到山西晉中,喬致庸卻慷慨拿出10000兩白銀贈予慈禧太后,這讓慈禧大為感動。

    回京掌權後,一直對喬家念念不忘。而喬家卻只要:“福種琅嬛”四字,小小舉動,卻充滿了喬家大智慧。

    一者,喬家贈銀,本就未想過要收回來,只不過要的慈禧一個恩情罷了。而且喬家有錢,幾代積攢,區區萬兩白銀也看不到眼裡去。日後這老太后會不會回到北京去,誰也不清楚。所以說贈出去的東西重來沒想過收回。而且人家本身有錢,這也正是喬家深謀遠慮的做法呀。

    再者是,當時的清國是內憂外患,自身難保不說,外面還有鉅額賠款。國庫裡面根本就拿不出來這麼多銀子來償還。

    要別的,慈禧根本真拿不出來,只要四個字,也算是全了老佛爺的臉面,故而說這喬家真乃大智慧。

    三者,喬家有錢,並不需要什麼太多的封賞,商人嘛,要的就是地位和門楣榮光。(這可是老佛爺的廣告啊)

    對慈禧要來四個字當做鎮宅之寶,從此喬家的身份再也不僅僅只是商人那麼簡單了。

    不僅抬高了門楣,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混戰當中,足矣抵擋任何清軍的襲擊。早早給自己留好退路。四者,仔細觀察這四字,琅環何意?意指慈禧太后,把老佛爺比喻成神仙。借神仙之力為後世人種下福氣,極大的抬捧了慈禧。

    並且寓意美好,蒙陰子孫。故而說,喬家要著四個字實乃大智慧呀。

    抗日時期,喬家大院為何沒被搶砸——義大利修女之功?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間,有義和團對此展開了頑強的抵抗,此時有七位義大利修女在中國傳教,遭到迫害,一路逃亡到山西晉中。

    喬致庸見他們可憐,便收留下來並保護了他們。此事過後,又僱車將修女安全的護送走。不多日,義大利得知此事,萬分感激,便贈送給喬家一面義大利國旗。

    光陰轉瞬而過,又到了日本侵華戰爭時期。而我們都知道,這日本和義大利是盟友,眼看別家大院都被破壞了,喬家也是十分著急。

    最後死馬當活馬醫,直接拿出那面國旗掛在門外,日本軍一看,便也沒有痛下毒手,喬家這才免了一劫。

    其實事情肯定沒有這麼簡單,一面國旗救不了一個家族。若真是一面國旗就能救整個大院,未免太簡單幼稚了一些。細究之下,我們知道,這喬家再怎麼不濟,也還是有點積蓄的。而且日本人豈是那麼好糊弄的?一群殺人不眨眼的畜牲,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好心。

    好在喬家人有魄力,為了生存,也是下了血本,該變賣的全都變賣,把錢都給了日本人。也正是這種舍臂保身的魄力,才沒讓日本人對喬家人太狠。

    歷經混戰涅槃無損,可後來喬家大院為何充公?

    原來是在抗日戰爭的時候,當地的人們都跑出去避難,當然喬家的人也不例外,在江南定居了,而喬家大院只留下幾個下人打理。

    好不容易等到抗日結束,卻又爆發瞭解放戰爭,喬家見勢不好,依然沒有回到老宅。喬家也就成了一座空宅。

    等到解放戰爭結束後,喬家人才回到了老家,卻發現自己的宅子早就變成了政府的辦公用地。

    喬家人也是爽快,二話不說就充公了。因為他們知道階級和成分的劃分,這些資產早晚都要交出去的。還不如主動一點,既落了一個好名聲,也還不會遭到階級鬥爭的打壓。

    喬家人爽快的原因是,除了這座老宅,他們其實還有很多產業。但是後來又碰到了我們的大改造,所有東西都要充公。由此之後,這喬家就再也不剩下任何東西了,但是家風依然儲存。

    這大院產業都充公了,喬家後人怎麼樣了?

    想當年喬致庸養六個孩子,十一個孫子。人丁興旺四世同堂,當然現在的喬家自然也是有很多的後人。

    據第九代喬家後人喬燕和介紹,現在的喬家雖沒有當時風光,但也都是公職人員。算來這喬家家族20個子女中,也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和12個大學生了。

    至今為止,喬家後人還恪守著當年喬家祖輩留下來的家規:不準納妾、不準賭博、不準嫖娼、不準吸毒、不準虐僕、不準酗酒。

    由於工作,零散到北京天津等地。但也是定期開家族會議的,雖產業不在,卻精神永存。

    這個院落不僅是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更是晉商的崛起奮鬥史,還是一個家族數百年的變遷興衰史。正是由於喬家精神和喬家智慧,才能保護它不受摧殘完好至今。

  • 5 # 參習處

    喬家大院的主人是喬致庸。喬致庸的祖上就是財主,但在他這輩,自幼父母雙亡,靠著哥哥撫養長大。之後兄長也英年早逝。

    喬致庸接過家族重擔,最終做到了匯通天下,富甲一方。喬致庸一生六個妻子,六個兒子,十一個孫子,活到八十九歲,家族四世同堂。可能是喬致庸比較長壽,六個兒子在他去世的前已經死了五個。

    老大喬景岱,過繼給喬致廣。因為自幼驕縱溺愛,養成了蠻橫的性格。因為與人爭執,遭人記恨,最終被人抓住把,構陷入獄,結局悽慘。

    老二喬景儀,性烈如火,得罪蒙古貴族,被暗殺而死。

    老三喬景儼,是喬家第二代中的掌門人。一直陪伴在喬致庸身邊,管理家族事務。為人處事謹慎,才能沒有得到施展。

    老四喬景侃,名字與性格嚴重不符。為人內斂,未能成年就不幸病逝。

    老五喬景冉,一心學習,注重後代的教育,其後代中有出了幾個博士。

    老六喬景僖,荒唐一生,染上毒癮後,與喬致庸同年去世

    長孫喬映霞,19歲就接掌“在中堂”的家業,由於受過新式教育,奉信天主教,思想西化,推崇維新變法,也擁護孫中山革命,最終加入同盟會。在家鄉辦教育,破迷信,將廟宇改為學校。號召大家剪辮子,趕在廟會人多的時候,逢人就剪辮子,家業也在他的帶領下更加壯大。

    但是,因為出任祁縣地方官,禁止農民種鴉片,與人爭執時,發生命案,自己因此避禍,躲去了天津。之後,妻子離世,續絃再娶,又以離異收場。

    喬家有不許納妾的家訓。喬映霞離婚之後終身未娶,堂弟喬映奎,也如此。儘管只有一個女兒,也絕不納妾。 

    之後的喬家,經歷過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家業衰落,族人也大多離開商界。由於早年的生意,喬家後人也漸漸移居到京津一帶居住。

  • 6 # 長安視界

    喬家大院是清朝到民國晉商的代表,第一代創始人喬貴發是貧苦農民出身,第三代喬致庸時是最鼎盛時期,清末和民國時期衰敗,49年後喬家把僅剩的一點產業全部上交政府。

    現在喬家的後代大約有上千人,分佈在世界各地,有教授、工商人士、藝術家、烈士英雄,當然也有敗家子。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始建於1756年,313間房屋,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

    一個家族的興衰與一個國家的運勢緊密相關,即使出生在富貴之家,也要看各人的造化。

    喬家的家規有:一不準吸毒,二不準納妾,三不準虐僕,四不準賭博,五不準冶遊,六不準酗酒。良好的家教讓喬家延續200餘年。

    喬家靠經商脫貧

    喬貴發(喬致庸的爺爺)出生於康熙年間一貧苦家庭,因為貧困背井離鄉走西口來到內蒙古一家當鋪,當起了夥計。十年後有點積蓄,並自己開了一家零星雜貨商鋪,透過自己的努力生意不斷蒸蒸日上。後來又賣豆腐、開客棧,開面店、經營糧食,開錢莊等。資產達到白銀一千萬兩以上。喬貴發一共有三個兒子,喬致庸是么子喬全美的次子,由於喬全美精明能幹繼承了喬家的家業。當時在喬全美與幾位兄長的幫助下,喬家成為了山西的首富。

    喬致庸七歲喪父,年幼喪母,由哥哥撫養長大。喬致庸一心想走科舉之路,但是剛考中秀才,哥哥便去世了。這樣他成了家裡唯一的獨子,只能放棄學業掌管喬家生意,喬致庸後來成為了山西有名的商戶。

    喬岱、喬景儀、喬景儼、喬景侃、喬景偁、喬景僖;

    大兒子喬岱,非常聰明能幹,比較擅長結交他人,受到父親的影響,人緣也非常好,尤其是和清朝的官員,這給喬致庸在商業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喬致庸年邁之後,家中大事自己已經不再管理,於是交給了三兒子喬景儼,喬景儼為人比較善良,喜歡積德行善,但是自從接管喬家事業之後,並沒有對喬家做出過很大的攻陷,一直停步不前,但是也沒有下滑,給喬家帶來了更多的好名聲。

    喬景儼去世之後,喬家的事業又由喬岱的大兒子喬映霞接管,喬映霞和爺爺喬致庸一樣,非常精明能幹,不僅治家有方,而且非常會經營家中事業,因為為人處世都非常公平,其他兄弟即使都各自自立門戶,但一直都是互相扶持。

    喬致庸的兒子們結局如何?

    長子喬岱是喬致庸的第一個兒子。由於喬致廣去世得早,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所以喬致庸就把大兒子過繼給大哥大嫂為兒子。喬岱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他的交際社交非常寬廣,對喬致庸在生意上有很大的幫助。但後來在大嫂對他的溺愛之下,喬岱變得越來越自私自利,蠻橫霸道。自從喬岱進入商界之後,整個變得人野蠻,無理,完全沒有父親的寬宏大量,因此得罪了很多生意人。最後和晉商大盛魁起了爭執,後以“交結官府,欺行霸市,囤積居奇,干擾民生”被清廷治罪。

    次子喬景儀是喬致庸第二個兒子,喬景儀也和他大哥喬岱一樣被過繼給了大哥大嫂。二兒子也是一個不成器之人,他的性格暴烈,生性魯莽。後來喬景儀冒犯了當地的蒙古貴族,其結果是被蒙古貴族報復遭慘死。

    喬家大院的興衰或許是與管理者的能力強弱有關。但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時代背景,是時代的整個大環境促使了喬家大院的興與衰。而喬家大院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承載了喬家幾百年的興衰歷程。其後代也分散於各地,但他們永遠也不會忘懷喬家大院的精神。

  • 7 # 歷事

    首先,喬家大院的喬家是有後人的。

    我們從大家熟知的第三代當家人喬致庸說起,喬致庸1818年出生,1907年去世,他前後有6位妻子,最小的一個和他孫女差不多大,他有六個孩子,還有十一個孫子。

    喬致庸對他的兒子進行了分析,認為長子喬景岱驕橫跋扈,不可委以重任;次子喬景儀個性暴烈;三子喬景儼過於老實;四子樸實遲鈍,不善於說話;五子是個書呆子;六子體質瘦弱,難擔大業,總之六個兒子沒有一個滿意的。

    第四代當家人喬景儼:喬致庸晚年,由三子喬景儼當家,他為人善良,生意開拓不足。1912年,喬景儼去世,喬映霞成了當家人。

    第五代代表人物喬映霞:喬致庸的長孫喬映霞性格忠誠厚道、聰明伶俐,所以喬致庸對喬映霞寄予了厚望,經常教誨他。他有兩個兒子,喬鐵漢和喬鐵民。

    雖然喬映霞也想有所建樹,可喬映霞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無法讓他再有發展,軍閥混戰、外資壓迫、日軍侵略等等,又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清朝,只能每況愈下。

    1937年10月,包頭被日軍侵佔,喬氏復字號當鋪、錢鋪均被日偽組織接收。抗戰後,喬氏商號復業,也是苟延殘喘,到解放前已是奄奄一息。

    第六代當家人喬鐵漢:1950年,公私合營開始,包頭復字號就是由喬鐵漢代表"喬家"出面,喬鐵民及其堂弟喬子珍辦理結束。

    他們把油房、面鋪以廉價讓給職工接辦,把大部分房產平價出售給國家使用;並把部分房產分贈給各號執事的掌櫃居住。房產售價均按股批分。鋪底售價則全部折成五福布分給職工,多者分得三五十匹,少者如徒工、廚師都分得十匹八匹不等。

    復盛菜園的土地平均分給的職工,喬財東與復字號從此脫離關係。

    復盛公由喬德掌櫃和羅文昌大先生,復盛全由郭守經掌櫃,復盛西由郭振慶、賈廣元兩位掌櫃,復盛西面鋪由程仁、賈廣元兩位掌櫃分別清理,1951年停止營業。

    1953年春,開設二百多年的復盛公、復盛全、復盛西全部結束關門。

    喬家從發跡到衰落,經歷了6世。

    到目前是第七代,其後人喬燕和是崑曲表演藝術家。她這樣說,喬家後人大多是公職人員,屬於工薪階層,普通而平凡,但還是很重視教育,家族中20個子女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和12個大學生,大多數人都在北京。

    除了產業沒了,祖宅也沒了,隨著喬氏子弟紛紛逃避他鄉,留下空宅託人看守。1949年以後,祁縣實行土改,喬氏大院及家產被沒收。喬家大院先後被縣黨校、縣糧食局等機構駐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祁縣民俗博物館也在喬家堡喬家大院成立。

    如今,喬家大院成為了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文物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喬家大院和喬家已經沒有關係了,所以他們也不能回去住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您還滿意嗎?

  • 8 # 讀書是福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它又名在中堂。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座具有北方漢族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古宅。

    喬家大院始建於1756年,又名在中堂,屋主曾是被稱為“亮財主”的清朝末年著名晉商喬致庸。全院佔地面積10642平方米, 呈雙“喜”字造型,共有6座大院、20進小院、313間房屋。1985年,祁縣人民政府利用喬家大院館址設立了祁縣民俗博物館,翌年對外開放。

    2014年,喬家大院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9年7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給予喬家大院景區取消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處理。8月17日,喬家大院整改後重新開業,門票價格從137元/人次降至115元/人次。

  • 9 # chy臨津江

    喬家後人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在不同的領域從事著不同的職業。

    幾代人勤勤懇懇用辛勞和智慧鑄就的輝煌被一屆一屆的無為官僚拿來當印鈔機,沒人認真思考過這一磚一瓦是怎麼來的,只關心著今年的門票收入比去年多了還是少了。

    喬家後人回來吧,住進你家的院子來!

  • 10 # 從何而來

    喬家大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265年滄海桑田,代代相傳經久不衰,飽經摧殘卻又屹立不倒。

    但你想過嗎?為什麼在政治變革中,在軍閥混戰中,在中日抗爭中,在解放戰爭中,它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浩劫,傳承至今完好無損?

    就讓我們一起追溯歷史,一起探尋喬家大院那些事:

    看喬家的大智慧,慈禧回京掌權問封賞,喬家卻只要了四個字。

    想當年慈禧離京流落,十分狼狽。一路下來,各地官員和鄉紳只認為她如今落魄,再難東山再起,並沒有太多的資助。

    走到山西晉中,喬致庸卻慷慨拿出10000兩白銀贈予慈禧太后,這讓慈禧大為感動。

    回京掌權後,一直對喬家念念不忘。而喬家卻只要:“福種琅嬛”四字,小小舉動,卻充滿了喬家大智慧。

    一者,喬家贈銀,本就未想過要收回來,只不過要的慈禧一個恩情罷了。而且喬家有錢,幾代積攢,區區萬兩白銀也看不到眼裡去。

    日後這老太后會不會回到北京去,誰也不清楚。所以說贈出去的東西重來沒想過收回。而且人家本身有錢,這也正是喬家深謀遠慮的做法呀。

    再者是,當時的清國是內憂外患,自身難保不說,外面還有鉅額賠款。國庫裡面根本就拿不出來這麼多銀子來償還。

    要別的,慈禧根本真拿不出來,只要四個字,也算是全了老佛爺的臉面,故而說這喬家真乃大智慧。

    三者,喬家有錢,並不需要什麼太多的封賞,商人嘛,要的就是地位和門楣榮光。(這可是老佛爺的廣告啊)

    對慈禧要來四個字當做鎮宅之寶,從此喬家的身份再也不僅僅只是商人那麼簡單了。

    不僅抬高了門楣,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混戰當中,足矣抵擋任何清軍的襲擊。早早給自己留好退路。

    四者,仔細觀察這四字,琅環何意?意指慈禧太后,把老佛爺比喻成神仙。借神仙之力為後世人種下福氣,極大的抬捧了慈禧。

    並且寓意美好,蒙陰子孫。故而說,喬家要著四個字實乃大智慧呀。

    抗日時期,喬家大院為何沒被搶砸——義大利修女之功?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間,有義和團對此展開了頑強的抵抗,此時有七位義大利修女在中國傳教,遭到迫害,一路逃亡到山西晉中。

    喬致庸見他們可憐,便收留下來並保護了他們。此事過後,又僱車將修女安全的護送走。不多日,義大利得知此事,萬分感激,便贈送給喬家一面義大利國旗。

    光陰轉瞬而過,又到了日本侵華戰爭時期。而我們都知道,這日本和義大利是盟友,眼看別家大院都被破壞了,喬家也是十分著急。

    最後死馬當活馬醫,直接拿出那面國旗掛在門外,日本軍一看,便也沒有痛下毒手,喬家這才免了一劫。

    其實事情肯定沒有這麼簡單,一面國旗救不了一個家族。若真是一面國旗就能救整個大院,未免太簡單幼稚了一些。

    細究之下,我們知道,這喬家再怎麼不濟,也還是有點積蓄的。而且日本人豈是那麼好糊弄的?一群殺人不眨眼的畜牲,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好心。

    好在喬家人有魄力,為了生存,也是下了血本,該變賣的全都變賣,把錢都給了日本人。也正是這種舍臂保身的魄力,才沒讓日本人對喬家人太狠。

    歷經混戰涅槃無損,可後來喬家大院為何充公?

    原來是在抗日戰爭的時候,當地的人們都跑出去避難,當然喬家的人也不例外,在江南定居了,而喬家大院只留下幾個下人打理。

    好不容易等到抗日結束,卻又爆發瞭解放戰爭,喬家見勢不好,依然沒有回到老宅。喬家也就成了一座空宅。

    等到解放戰爭結束後,喬家人才回到了老家,卻發現自己的宅子早就變成了政府的辦公用地。

    喬家人也是爽快,二話不說就充公了。因為他們知道階級和成分的劃分,這些資產早晚都要交出去的。還不如主動一點,既落了一個好名聲,也還不會遭到階級鬥爭的打壓。

    喬家人爽快的原因是,除了這座老宅,他們其實還有很多產業。但是後來又碰到了我們的大改造,所有東西都要充公。

    由此之後,這喬家就再也不剩下任何東西了,但是家風依然儲存。

    這大院產業都充公了,喬家後人怎麼樣了?

    想當年喬致庸養六個孩子,十一個孫子。人丁興旺四世同堂,當然現在的喬家自然也是有很多的後人。

    據第九代喬家後人喬燕和介紹,現在的喬家雖沒有當時風光,但也都是公職人員。算來這喬家家族20個子女中,也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和12個大學生了。

    至今為止,喬家後人還恪守著當年喬家祖輩留下來的家規:不準納妾、不準賭博、不準嫖娼、不準吸毒、不準虐僕、不準酗酒。

    由於工作,零散到北京天津等地。但也是定期開家族會議的,雖產業不在,卻精神永存。

    這個院落不僅是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更是晉商的崛起奮鬥史,還是一個家族數百年的變遷興衰史。

    正是由於喬家精神和喬家智慧,才能保護它不受摧殘完好至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用過小米的產品嗎?感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