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調原是一首具有山清水秀、魚米盛產地江南地方色彩的民歌。它的旋律起伏爽朗,情緒樂觀親切,一句一頓的曲調,活潑明快的節奏,富有江南人民樸素勤勞的性格。
紫竹調最初在滬劇“同場戲” 《雙脫花》 中為磨豆腐勞動時所演唱的一支曲牌。演員在演唱時,雙手搖曳做濾豆漿的動作。這過濾豆漿的布兜時用兩根斑紋竹杆支撐,演員演唱時就是握著這兩根斑紋竹杆搖曳,這種斑紋竹杆叫做“紫竹”,自此這首民歌被叫作“紫竹調”了。
《紫竹調》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流行於蘇州的小調。“一根紫竹直苗苗,送與哥哥做管簫,簫兒對著口,口兒對著簫,簫中吹出鮮花調。問哥哥呀,這管簫兒好不好?問哥哥呀,這管簫兒好不好?”樂曲以六個樂句為一樂段,調式有規律地進行轉換,旋律柔美流利。樂曲生動地表現了一對小兒女兩情相悅的情景,富有感染力和生活情趣。民樂中不僅有二胡、古箏、笛子版的《紫竹調》,還有民樂合奏曲《紫竹調》。抒情、悠揚、委婉的民間小調,極富江南鄉土氣息。
吳歌在江南吳語地區長盛不衰
不過,說《紫竹調》的源頭就在蘇州並不準確,因為《紫竹調》的版本並非只有上面這一種。吳歌專輯裡光以“紫竹調”命名的就有蘇州、常州、江蘇三種版本,歌詞、曲調各有不同。其中一首以江蘇為採集地的《紫竹調》演唱的物件將蘇州版中的“哥哥”換成了“寶寶”:“一根紫竹直苗苗,送與寶寶做根簫,簫兒對準口,口兒對準簫,簫中吹出新時調,小寶寶,‘籲哩籲哩’學會了,小寶寶,‘籲哩籲哩’學會了。”這個小調在蘇北地區又被稱為“八段錦”,顯然已經遍佈到整個江蘇地區。而另外一首的常州《紫竹調》,歌詞中只有開頭一句與蘇州版的相似:“一根紫竹瘦苗條,早早起來豆腐攪,豆腐水澇澇,百葉薄枵枵,鹽滷點化滋味實在好,問嫂嫂,豆腐百葉好不好?春季天,王孫公子到處搖,叫嫂嫂,腰兒彎,手兒操,豆腐水澇澇,百葉薄枵枵,手兒酸,磨子牽得折斷腰。”很顯然,歌曲反映的是勞動時的場景。
《紫竹調》是一個曲調,如果真要探究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歌。經過歷代藝人的傳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調》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像蘇北《紫竹調》樂曲比較簡單,符合當地人民直爽的性格,而蘇州《紫竹調》則較為複雜,花音、裝飾音很多,體現出了蘇州人細膩的特點。上海、無錫同樣也有《紫竹調》,後來被吸收到滬劇、錫劇中,就形成了戲曲中的唱段。其中最為熟悉的大概就是滬劇《羅漢錢》中的“燕燕做媒”唱段。在《羅漢錢》 之前,滬劇已經用到了這一曲調,只是因為沒有“燕燕做媒”有名,所以不為人知。作為民間小調,各地都有自己的版本,所以要確定到底哪兒的“紫竹調”才是老祖宗,的確有些困難。不過應該承認,《紫竹調》正是因為滬劇的傳唱,才被更多的人所熟悉。
與“紫竹調”類似的,一些姑蘇小調,如《四季相思》、 《虞美人》 在全國各地也有不同版本。不過有些是可以確定蘇州是其源頭的,有些則如《紫竹調》一樣,很難認定。民間傳說就講到孟姜女要去看丈夫範杞梁,但蘇州滸墅關的兵卒不讓她進關,於是孟姜女便按節令的花名作引,編成十二段歌曲,感動了兵卒,得以過關。所以據此基本可以確定 《孟姜女》 的發源地是蘇州,而《紫竹調》則有些牽強了
紫竹調原是一首具有山清水秀、魚米盛產地江南地方色彩的民歌。它的旋律起伏爽朗,情緒樂觀親切,一句一頓的曲調,活潑明快的節奏,富有江南人民樸素勤勞的性格。
紫竹調最初在滬劇“同場戲” 《雙脫花》 中為磨豆腐勞動時所演唱的一支曲牌。演員在演唱時,雙手搖曳做濾豆漿的動作。這過濾豆漿的布兜時用兩根斑紋竹杆支撐,演員演唱時就是握著這兩根斑紋竹杆搖曳,這種斑紋竹杆叫做“紫竹”,自此這首民歌被叫作“紫竹調”了。
《紫竹調》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流行於蘇州的小調。“一根紫竹直苗苗,送與哥哥做管簫,簫兒對著口,口兒對著簫,簫中吹出鮮花調。問哥哥呀,這管簫兒好不好?問哥哥呀,這管簫兒好不好?”樂曲以六個樂句為一樂段,調式有規律地進行轉換,旋律柔美流利。樂曲生動地表現了一對小兒女兩情相悅的情景,富有感染力和生活情趣。民樂中不僅有二胡、古箏、笛子版的《紫竹調》,還有民樂合奏曲《紫竹調》。抒情、悠揚、委婉的民間小調,極富江南鄉土氣息。
吳歌在江南吳語地區長盛不衰
不過,說《紫竹調》的源頭就在蘇州並不準確,因為《紫竹調》的版本並非只有上面這一種。吳歌專輯裡光以“紫竹調”命名的就有蘇州、常州、江蘇三種版本,歌詞、曲調各有不同。其中一首以江蘇為採集地的《紫竹調》演唱的物件將蘇州版中的“哥哥”換成了“寶寶”:“一根紫竹直苗苗,送與寶寶做根簫,簫兒對準口,口兒對準簫,簫中吹出新時調,小寶寶,‘籲哩籲哩’學會了,小寶寶,‘籲哩籲哩’學會了。”這個小調在蘇北地區又被稱為“八段錦”,顯然已經遍佈到整個江蘇地區。而另外一首的常州《紫竹調》,歌詞中只有開頭一句與蘇州版的相似:“一根紫竹瘦苗條,早早起來豆腐攪,豆腐水澇澇,百葉薄枵枵,鹽滷點化滋味實在好,問嫂嫂,豆腐百葉好不好?春季天,王孫公子到處搖,叫嫂嫂,腰兒彎,手兒操,豆腐水澇澇,百葉薄枵枵,手兒酸,磨子牽得折斷腰。”很顯然,歌曲反映的是勞動時的場景。
《紫竹調》是一個曲調,如果真要探究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歌。經過歷代藝人的傳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調》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像蘇北《紫竹調》樂曲比較簡單,符合當地人民直爽的性格,而蘇州《紫竹調》則較為複雜,花音、裝飾音很多,體現出了蘇州人細膩的特點。上海、無錫同樣也有《紫竹調》,後來被吸收到滬劇、錫劇中,就形成了戲曲中的唱段。其中最為熟悉的大概就是滬劇《羅漢錢》中的“燕燕做媒”唱段。在《羅漢錢》 之前,滬劇已經用到了這一曲調,只是因為沒有“燕燕做媒”有名,所以不為人知。作為民間小調,各地都有自己的版本,所以要確定到底哪兒的“紫竹調”才是老祖宗,的確有些困難。不過應該承認,《紫竹調》正是因為滬劇的傳唱,才被更多的人所熟悉。
與“紫竹調”類似的,一些姑蘇小調,如《四季相思》、 《虞美人》 在全國各地也有不同版本。不過有些是可以確定蘇州是其源頭的,有些則如《紫竹調》一樣,很難認定。民間傳說就講到孟姜女要去看丈夫範杞梁,但蘇州滸墅關的兵卒不讓她進關,於是孟姜女便按節令的花名作引,編成十二段歌曲,感動了兵卒,得以過關。所以據此基本可以確定 《孟姜女》 的發源地是蘇州,而《紫竹調》則有些牽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