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姓講壇詩書吟田園
-
2 # 柔柔春風1
給網友們講個小故事,答案便基本找到了。
話說古希臘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名叫伊索普(Aesop)。有一天,他正在鄉村道路上散步。另一陌生行人迎面走過來停下腳步,問他到前方小鎮要走多久。伊索普只簡答一個“走”字。陌生人以為伊索普不耐煩,應聲接著說,我知道要走,只是想知道要走多久才能到達。話音剛落,卻又聽到伊索普提高嗓門叫喊一聲“走”。陌生人見狀很生氣,隨即跨步繼續朝前走去。邊走腦子裡暗中唸叨,“此人肯定是個瘋子”。當陌生人又走了上百米遠時,聽到伊索普在後面大聲說,你走到前方小鎮約需兩小時。陌生人聽了伊索普的話,回過頭來問他,你為什麼剛才不告訴我。伊索普回答說,我沒看你走,怎麼能知道你走這段路需要多久呢?
這個小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事情只有做下去才知道怎樣做、怎樣做好。這就叫做“實踐出真知”。
打個比方,咱們(不會游泳者)想學會游泳。如果自己老站在水池岸邊觀看別人怎樣遊,怎樣動作,怎樣能浮在水面遊向前進,咱們將永遠也學不會,永遠也不會遊。咱們必須下水去,先試著、摸索著在水裡浮起來,然後做划水動作,利用水體的反推力將身體往前推(向前遊動)。一而再,再而三,漸漸地,咱們就熟悉水性了,浮水、前行、潛水甚至各種花樣姿勢都能做。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操練,時間長了就會變成游泳能手。
撰寫文章的熟悉過程、提高過程,再達至寫出‘’優質文章‘’的鍛鍊過程與游泳的熟練進步過程很相似,都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此外,在錘鍊自己的過程中,也應注意多讀多看多參考借鑑。看看別人,對比自己,找出需改進增強的地方,以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
3 # 打個問號KK
1.文由心發,真實的感受容易觸動人
2.文字通俗易懂,堆砌藻詞只會適得其反
3.結構清晰,讓人一目瞭然
-
4 # 藍天白雲149086980
一篇優質文章,必須滿足兩個最基本的條件:①語句流暢,內容豐富;②接地氣,扣主題,讀者看後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一、語句流暢
一個語句流暢的文章,就象一個靈牙利齒的人在和你交談,順耳耐味;反之,一個語句不通順的文章,如同一個打結巴的人在和你說話,逆耳急心。
二、內容豐富
優質的文章,既有筋骨又有血肉,就象豪華大廈,堅實的鋼結構混凝土地基,牢固的鋼筋水泥澆注的牆體,抺灰粉刷還精裝;反之空洞的文章,如同茅廬、窯洞土坯房一樣。
三、接地氣
好的文章,貼近生活,反映現實,能夠道出絕大數人的心聲,是人們喜聞樂見,感動讚賞的;反之,捕風捉影,拼揍捏造,天上一晝夜,地下五百年之誇談,必被讀者棄之。
四、扣主題
好的文章,有的短而精,有的長而美,有的用運不同的修辭畫龍點晴,總是寸步不離中心;反之,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答非所問,甚至畫蛇添足。
總的概括而言,在我心目中,魯迅先生的文章是數一數二的好文,譬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Q傳》、《祥林嫂》等。還有他在白色恐怖中寫的那首詩《自嘲》
運交華蓋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在小樓成一統,
管他冬夏與春秋。
-
5 # 禹成淼淼
這個問題有點寬泛了,文章有很多種,有散文,詩,雜文,小說等等,可能您問的是我們平時說文章而已,就是日常的寫作。
曾經我也很困擾這個問題,怎麼才算好文章呢?有時候過於一板一眼,好像很沒有生動的靈氣,有時候隨筆記來,有沒有要旨,過於散碎,難以歸攏出什麼值得稱道的東西。我自小是偏愛語文的,作文一直也寫得不錯,包括情書,都是可以驕傲一下的,但隨著年歲漸長,越來越不能對自己滿意,書是看了很多,也涉獵頗雜,但文筆實在進步有限,有一段時間甚至不想再寫任何東西,覺得亂糟糟,寫著寫著就感覺寫不動了。
帶來轉機的是認識了木心。看了他的幾本小書,覺得那麼流暢,平實的幾乎沒有修飾的文辭,直率坦誠地鋪現在讀者面前,讀過了,琢磨過了,突然有點懂了,所謂文章,就是我筆寫我心。心裡想的,在筆尖上自然流淌,對自己坦誠,把最真實的東西透過文字表達出來,自然會打動人。我覺得這是一個界線,把自己寫作的感悟分成了兩個分明的階段。
-
6 # 草民218102003
答問:這個問題提的好,值得探討,爭論。對作文水平不高,想提高文的質量的初入門者來說,很有必要。
本人認為,創作者要寫出好的優質文章,首先要審題,如同寫作文一樣,特別是悟空問答題,確定題意,明白提問者的真實意圖,希望你能給個滿意明確答案。然後,有的放矢,根據自己該答題的領域,去認真回答。將你的思路,用那方面知識解答在心中構成思路,準確的 ,用流利的文字表達出來。
其次,答題選材很重要,根據內容取捨材料 。有重點,有目的的,圍繞中心取決材料。心中有數,與題有關的內容詳寫,重點寫,避免文不對題。
最後,也很重要,注意本領域方面的知識積累,多讀,多看別人的優質文章,取長補短,提升自己也很有必要。這是給自己大腦“充電”,增添新知識活力。只有這樣,答題時,左右逢源,自己取之不盡,回答自如。
以上是個人的粗淺認識,供各位參考。
回覆列表
豐富的人生閱歷,獨到的理性思維,時時迸發的靈感,科學獨到的素材組織邏輯和多面的展示技巧,才能創作出文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