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

    【哲理】以池塘為喻,說明了為學之道,必須不斷積累,不斷地吸收新的營養。事物都是運動、變化、發展的,萬事萬物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這種不間斷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斷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這種運動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沒有知識的不斷更新,不斷積累,一個人的學問也就回變成一潭死水,毫無生氣和進展了。治學之道如此,辦其他事情也是這樣。?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侷限,置身廬山之外,高瞻遠矚,才能真正看清廬山的真面目。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就必須從各個角度去觀察,既要客觀,又要全面。

    《琴詩》

    宋·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哲理】美妙的樂曲是一個有機整體,而整體都是由若干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部分、要素構成的。在樂曲、琴聲中指頭、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存在著緊密的聯絡。唯物辯證法認為,普遍聯絡的根本內容,就是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矛盾雙方的聯絡。因此,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頭和琴聲三者之間的矛盾關係。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內,那麼,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與琴、指之間的關係,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內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間的關係。前者是音樂產生的根據,後者則是音樂產生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5、???????????????????????《雪梅》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末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哲理】這的確是一首絕妙的哲理詩,無論在理致與筆趣上,都超過了前面提到的幾首詩,它既有宋詩工巧細密之所長,又兼得唐人詩虛處著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評價梅雪,恰如其分。此詩好就好在:它能寫出別人詩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寫出他人筆下所無(梅雪爭春,各具特長)。這首詠物詩,沒有寫景,沒有抒情,純屬議論,卻寫得如此生動,另具一格。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美藥業財務造假坐實,竟然拿錢去炒股了,是否意味著虛假披露,股民可以獲得賠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