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中有人民

    人比黃花瘦

    載不動許多愁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慼慼殘殘切切

    風吹塵香花已盡

    紅藕香殘玉譚秋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生當為人傑

    太多太多了

  • 2 # 夏如風

    1: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2: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3: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 3 # 雜談大院

    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女士獨守空房的寂寞和空虛啊。

  • 4 # 林歌作品

    古代有才的女子也不少,但能夠比肩李清照的,可以說是屈指可數,這並不是誇張,而是一種客觀事實。《醉花陰》中的“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簡直是神來之筆,幾乎無人能夠超越。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婉約詞派代表,但她也曾寫過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令人熱血沸騰。

    出身於書香門第的李清照,早年家境非常優越,父親是當時的文學家,收藏了不少書籍,而且他的思想觀念較為開放,親自教女兒李清照讀書、寫字。十幾歲的時候,李清照就能出口成章,其才華令人震驚,親朋友好無不對她稱讚有加。她並沒有因此而驕傲,學習更加的努力,在詩詞的造詣上更進一步。

    十八歲的時候,李清照嫁給了趙明誠,兩人婚後相當幸福。但是,由於趙明誠長期在外做官,李清照難免會思念丈夫,並把這種思念化作文字,創作了不少流傳千古的詞作,比如家喻戶曉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就是在這段時間創作的,“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詞句,將對丈夫的思念表達的淋漓盡致。

    公元1127年,金兵攻破了宋朝的都城,並擄走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兩位皇帝,史稱“靖康之恥”。後來,趙明誠被任命為建康(今南京)知府,李清照跟隨在丈夫身邊。有一天晚上,建康城中發生了叛亂,按照常理來說,身為知府的趙明誠,第一時間就應該帶兵平亂,但他卻沒有這麼做。

    趙明誠簡單地收拾下東西,立馬帶著李清照逃出城,壓根就不顧城中百姓的安危。當他們到達烏江邊的時候,李清照心中悲憤不已,對丈夫的行為感到無奈和不齒,從行李中拿出筆和紙,揮筆寫下了《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短短的二十個字,不僅令丈夫趙明誠無地自容,也表達了李清照對南宋朝廷的不滿,更是展現了他霸氣側漏的愛國之情。活著就要像韓信、張良這樣的豪傑,即使死了也要成為鬼界的扛把子,項羽當年本可渡江而生,但他卻選擇了烏江自刎,成為令後人膜拜的英雄。

    當然,除此之外,隨著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熱播,她的《如夢令》再次被人熟知。

    其實,如夢令總共有三首:

    一、如夢令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詞寫於何時不清楚,但是看得出心情不錯,回憶的是自己少年時候的美好時光。寫了自己赴宴歸來尋舟不見誤入藕花叢中的情形。結尾三句天真無邪,餘味深長。

    這首詞沒有太多的技巧,全篇明白如話隨意道來。從詞作的風格來看,應該是南渡以前的作品,沒有一絲後期作品中的悲苦淒涼情緒。

    二、如夢令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一首也是富家女無憂無慮的生活,即使第二首隱隱透露出一點點”綠肥紅瘦“的惜春心情,也只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而已。

    這首詞要注意的是兩處,第一處是省略+跳躍的敘述方式,前三句作者自敘,第四句是捲簾人的回答,最後三句又是以作者的口吻道出。這個特點很像一首唐詩《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

    第二處要注意的就是題主說的“綠肥紅瘦”。肥瘦都是用來形容人或者動物的,拿來形容植物就是詩人的擬人化語言,例如李清照還有一句“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的綠是綠葉,紅是紅花,應該是綠葉漸多,紅花凋謝越來越少的意思。 綠葉和紅花中的“綠“和”紅”都是形容詞,這裡把用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

    顏色詞其實有兩種詞性。一方面分辨、指稱某類色彩,屬於名詞。比如‘紅’原本是分辨、指稱紅這種色彩,我們可以說:這個”黑“不好看,改成”藍“吧。

    另一方面表示事物的色彩屬性,又屬於形容詞,例如:紅裙子、綠葉、紅花等。這裡的顏色就是形容詞了。

    三、如夢令 無那、無那,好個淒涼的我

    誰伴明窗獨坐,我共影兒倆個。燈盡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無那,無那,好個淒涼的我。

    這首《如夢令》也有人說是南宋向滈的作品,不過兩個版本略有一點不同之處:

    誰伴明窗獨坐。和我影兒兩個。燈燼欲眠時,影也把人拋躲。無那。無那。好個恓惶的我。

    這首詞如果是李清照的詞,應該是靖康之變後的作品,詞中的孤寂之感很像南渡以後的風格。可以比較一下李清照的《永遇樂》: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無那、無那,好個恓惶的我”,與“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是兩個很相似的女性形象。

  • 5 # 文化遠行

    李清照是宋代天才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美稱。李清照家境非常好,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嫁給趙明誠,兩人琴瑟和諧,生活幸福,寫的詞也悠閒歡快。

    如旅遊盡興的“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還有描寫少女嬌羞的,“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但是後期,金人南下,整個國家民族都處於危亡當中,丈夫也去世了,後面又遇到個渣男,把收藏的金石文物騙走了,這個時候寫的詞非常淒涼傷感。

    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還有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的詞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 6 # 深藍雲夢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歐鷺”。

    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詞牌深深影響了我對宋詞的追捧,至今記憶猶新,隨口背頌。從這首詞的字句、韻腳、意境、方向找不到任何多餘,每一個字都很珍貴。我個人喜歡讀李清照也是從這首《如夢令》開始的。

    李清照,南宋詞作家,千古第一才女。她在詩詞創作上造詣頗佳,深受後者熱愛。

    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始於梁,形成於唐,而盛於宋。與唐詩齊名,被後人稱之為雙絕。

    宋詞有兩種代表性的作品傳世,其中以蘇東坡、辛棄疾所代表的是豪放派,講究雄渾恢弘,視野廣闊。而以李清照、柳永所代表的是婉約派,其風格講究典雅清婉,曲盡情態,回味優美。

    李清照留世的大作以詞牌居多,首首精典。但我個人覺得還是她作的《如夢令》比效深入人心,也可能是我個人的偏好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詞回味無窮啊詩友們!大家讀一讀,品一品,才知詩詞的魅力,才分得清詩詞的精彩呈度。何為家喻戶嘵?精典就能傳世。

  • 7 # 我是二小姐丫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她的詞被稱為“易安體”,有《金石錄後序》《漱玉詞》等作品傳世。

    1. 眼波才動被人猜。

    出自宋·李清照《浣溪沙·繡幕芙蓉一笑開》。眼波稍微轉動一下,馬上就會招來旁人的猜疑與嫉妒。“眼波才動被人猜”這句詞描寫青春少女風情萬種,明媚動人。這句詞描寫青春少女風情萬種,明媚動人。現今常用這句詞,來形容女孩的迷人韻味,柔情萬千。

    2. 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

    出自宋·李清照《金石錄後序》。有產生必有消亡,有聚合必有分散。辯證法認為:事物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向相反的方面轉化。

    3.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出自宋·李清照《絕句》。生活在人世間,就應當做人中的豪傑,死了之後也要在鬼中做英雄。

    4.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出自宋·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詞人李清照一身顛沛流離,寫作此詞時,丈夫趙明誠已去世。她是多愁善感,詩詞藝術修養極高的女性,這首武陵春詞膾炙人口。

    5.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出自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這此詞描寫人失去愛情的彷徨無奈的心境,情詞動人,刻畫細膩,讀來很能打動人的心絃。

    6. 誰伴明窗獨坐?我共影兒兩個

    出自宋·李清照《如夢令·誰伴明窗獨坐》。誰能夠陪伴我坐在窗前一直到深夜?在燈光的照耀下,只有我與影子。作者描寫自己孤獨地坐在燈下,越發顯得冷清、寂寞。

    7. 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出自宋·李清照《蝶戀花·永夜懨懨歡意少》。喝醉之後去插花,請花兒不要嘲笑我!可憐春天也像老人一樣,即將老去。

    8.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出自宋·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天空的濛濛晨霧連線著雲濤,銀河在轉動好像千條帆篷逐浪漂盪。詞句寫作者在顛簸的船艙裡仰望星空的既現實又夢幻的感受。

    9.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出自宋·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像這樣悽苦寂涼的情景,又怎是一個“愁”字,所能完全包容的呢?這兩句詞形容百般寂苦,萬點哀怨,憂愁到了極點。現今常用“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兩句詞,來表示極端哀愁的心境。

    10.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出自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花兒徑自飄謝零落,河水自管自流淌。情人有著同一種相思,卻分隔在兩處只能空自愁悶。要想消除這種情思實在做不到,面容眉頭剛舒展一點,心裡卻更加糾結難熬。詞句抒發了情侶無法長相廝守,而終日思念不已的愁思和痛楚

  • 8 # 小唱說歷史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聲聲慢》

    2.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如夢令》

    3.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

    4.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5.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6.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簫》

  • 9 # 路尋寫作創富

    在宋代女詞人李清照被稱其為“千古第一女詞人”,她的作品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對後世影響極大。

    我們來看看她那些家喻戶曉的經典名句。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一剪梅》

  • 10 # 戲說柳永

    李清照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從她的《詞論》一篇可以看出,作為才女絕對名副其實,對於詞壇前輩的詞作創作手法,都能說出了一二來,有很深刻,獨到的見解。

    作品有《易安詞》《漱玉詞》詞集傳世,名篇不少。但是要說家喻戶曉的名句,恐怕只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一剪梅,和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如夢令》。易安居士的經典詞句很多,為什麼只有這兩句稱的上了呢?

    先不說這兩句的詞意多麼有意境,多麼打動人,多麼經典,只說唯一的共同點。都是配上了音樂旋律,成了演唱的流行歌曲。這就好比讓千年前的宋詞,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另一伴,曲子,不再孤單,有了歸宿感,有了最初的模樣,這也是詞的初心。沒有天,哪有地,沒有曲,哪有詞。

    歌曲的音樂性,天然的比詞的文學性更具有傳播性,才有了家喻戶曉的可能性,這才是宋詞正確的開啟方式。只談詞的格律而不談韻律,相當於說流行音樂中的一種,說唱風格而已,可以不談旋律,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誤導別人不懂平仄格律就不能玩填詞,這個沒道理。

    盛唐詩篇,為什麼會被宋詞替代呢?不僅僅是因為改朝換代,也不是光靠長短句,平仄的格律講究,這一套是拼不過唐詩的。而是靠小令花間詞的先頭部隊打頭陣,最後還有曲子詞這套組合拳,才會讓宋詞大放異彩,唐詩敗下陣了。魯迅說過: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做完。

    家喻戶曉屬於現代的說法,那麼在宋朝是怎麼描述的呢?“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這一句的重點字是什麼?歌,歌,歌,不是讀,也不是朗誦。靠平仄格律能夠讓詞句四處流傳,家喻戶曉?開玩笑,那咱們普通人的文化水平得有多高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能迅速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