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98327514981

    孔子喜讀《易經》,以致《韋編三絕》,即穿竹簡的牛皮繩都斷了多次。他說自己從《易經》中受益很大,“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被譽為“易學之父”,原因在於: 一、孔子對易學最大的貢獻是孔子發現了《易經》的價值,並把它列入“六經”,使《易經》昇華為經典著作,從此登上大雅之堂。 二、孔子整理“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包括《易經》在內,對《易經》的儲存起到了重大作用。 三、孔子作《易傳》,從此把《易經》由一部占筮之書變為一部哲學、社會科學鉅著。 四、孔子把《易經》作為六經教材之一,為易學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孔子倡舉義理,對易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並使《易經》成為儒學經典。 六、總之,因其對易學的貢獻及其在易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孔子堪稱中國古代十大易學家之一。 歷史傳說中,有伏羲畫八卦、周文王作周易、孔子修易等,神話傳說中又有連山易祖作易、九天玄女傳易等。因其年代久遠,道、儒、術三教理解有不足,至今關於易如何產生及發展說法不一。從繼承較好的道教及術數派來看,基本有天書神授之意。 綜合一下,易經是遠古眾多聖人(或神人)根據大自然(或天道、生命)的發展變化規律經過很長的年代創作並不斷修改而成的。其中,經上古聖人(或連山易祖、九天玄女)某一時期集大成,作成《連山古易》。聖人盤古之後世,因時又作《歸象易》又經過很長年代,聖人大自然(天道、社會的發展)變化,重修易經,作成《歸藏易》傳於伏羲。歸藏易偏重於個人修行及人類發展的問題。到周文王時,自然及社會環境又變,聖人修易傳於文王,而名周易(周義為周朝,圓周,週轉迴歸),傳至現世。到孔子時,其所增修易偏重於義理(哲學)。連山、歸象、歸藏無傳。

  • 2 # 吳公子燎

    五十學易是知天命,三歲當然不能學,學了你提前知道你這輩子啥樣子,那不是少了很多的驚喜啊?!再說了,萬一你命不好,提前知道了,又不能因為不好就不活了,那多糟心,你細想去吧,人的勇氣經常是來自於無知,知道了膽子反而小了。

    保持無知,快樂生活,共勉

  • 3 # 郭水堅

    少年要博學,老了要精學,如果老了學易學的確根基不踏實,易學千變萬化,有公式但不等於多少?易學本是推理學,他的原理是無中生有,也可以是取象說卦,以奇門來說,八神,八門,九宮,九星,三奇六儀,所表達的意思是萬變不離其宗,從學術取象到運用都要熟練,我十多歲接觸奇門,包括元空玄宮,對這學術瞭解比較深刻。周易其實是一門,什麼是什麼的什麼?去推理萬物兇吉,勝負。

  • 4 # 生活如證道

    50歲學周易和三歲學周易,區別在經歷。

    一個活了50年的人,其人生經歷,該經歷的都經歷過,該見識的也都見識過,尤其是人生道理,有一定的認識基礎。

    性格亦定型,這是關鍵,學易之人必須有一套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

    易經可貼合任何一個人的三觀,但是,三觀不定之人學易經,互相影響,互相變化,想有所成就,非常困難。

    三歲小孩學易經,我個人認為,是極好的,學不學得會,不是關鍵。

    至少易經上面的道理,可以先學,先了解 ,互相影響,總有收穫。

  • 5 # 悟一

    #易經#《周易》是古人透過對天地宇宙的大量觀察,總結出其變化規律,並用卦爻符號和卦爻辭把這些規律概述出來。

    《周易》陰陽五行思想涵蓋生活方方面面:

    如十二訊息卦,就可以完整地展示二十四節氣陰陽彼變化規律,可用於指導農事、養生等。

    如《周易·蒙卦》中說“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就是在告訴我們如何去教育孩子。怎麼樣教育孩子呢?就是要啟發孩子,等他們遇到問題時,我們再幫助他尋找答案,而不是在他完全沒有求知慾的時候硬把知識塞給他。對於成年人的學習同樣如此。

    又如《周易·乾卦》中說的“潛龍在淵”,是告訴我們處於萌芽階段時,不要急於表現自己,而是要靜下心沉澱自己。

    總的來說,《周易》揭示了宇宙週期變化的大規律,知變應變的大法則,為人謀事的大智慧。當然,要讀懂《周易》確實很難,所以孔子會韋編三絕。也正因為他對《周易》鑽研極深,瞭解到《周易》對人的重要性,才會感嘆“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 6 # 中原鄉村人周亞偉

    五十歲學周易,畢竟經歷了大半輩子,不說大風大浪,至少對人生的意義有點想法,平時想不通的事情想尋求個答案。而周易本來就帶點神秘的色彩,能對這個感興趣的,說明還有一定的悟性,所以學起來就相對好學點。

    三歲的小孩,啥也不懂,如果能學,基本上還是家長要求的,說明家長對這個感興趣,不管能不能學懂,先有個大概的瞭解,這樣也是對國學的一種傳承,至於以後能學到多少,還是要靠天賦。

  • 7 # 中國三才易成堂堂主

    周易講的是宇宙陰陽五行能量立體多維相互作用及變化的方法方式和規律及結果!學習之人在適當通曉其規律和方法後應運用對應反證!五十歲左右己是有一定的人生社會經歷經驗,且心性也基本接近平和,適宜於用易經理論和自身經歷經驗進行平面二維的參考求證反證對比,越是生活經驗豐富人生坎坷之人論證的準確率和深度越是高!因易經的精髓就是陰陽五行能量不斷的相互作用變化!

  • 8 # 辯證思維
    《周易》是群經之首

    《周易》被冠以“群經之首”,是中國最古老的典籍之一,蘊涵著無窮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可以說是我們傳統文化思想道德的源泉。《周易》一書包括《易經》和《易傳》兩個部分,《易經》是周文王所作,《易傳》則是儒家所作,反映的是孔子思想,後來儒家把《周易》奉為儒家經典,又形成了易學。

    為什麼說五十歲學周易沒什麼大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篇》中的第4章。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五十知天命,順應天意不怨天尤人。人到五十,擁有足夠人生智慧和豐富的社會歷練。對於天道、世道、人道都有清醒和深刻的認識。此時學習巜周易》容易正確領悟其中的道理,不會歪解其中的奧義而走火入魔。

    三歲能學周易嗎?

    答案是不能。

    三歲是孩童剛剛啟蒙的年齡,巜周易》是百經之首博大精深。因此作為幼年不具備深原的文化功底和社會閱歷以及對大自然的認知,是無法理解和體會其中的奧妙和哲理的。

  • 9 # 追夢樂享人生

    周易即《易經》承載了過多的歷史使命和任務,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相傳系周人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但一般認為它是戰國或秦漢時期的儒家作品,並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

    《易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易經》含蓋萬千,綱紀群倫,是漢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永珍,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三歲學《周易》,我覺得除非是神童,或者帶著前世的記憶或者輪迴時沒喝孟婆湯,哈哈,個人觀點。一般來講三歲這個階段的寶寶會透過語言比較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也能回答大人一些簡單的問題。能背誦兒歌,還能用一些複雜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圖。能完整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家庭地址、年齡和性別。能說出父母的名字和手機號。能夠認出並分辨出幾乎所有常見的物體和圖畫。

    況且《周易》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奇書,聽老人們講《奇門遁甲》這本書一般大學生都看不懂,看不好會走火入魔。雖然看《周易》不至於到那種程度,但看《周易》和三歲小孩這個年齡段不匹配,理解能力也達不到。打個比方,如果哪個奇童看懂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也能算出自己的前世今生,經歷什麼,這麼早就承受那麼多,就會失去快樂的童年,如果這樣博學豈不成了沉重的包袱。

    五十歲已知天命,經歷世間萬千,有著各方面豐富的經驗,理解能力也很強,再加上如果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勤學好問,會讀懂《周易》其中的精髓。

  • 10 # 虛靜堂玄雲

    “五十知天命,順性命之理,盡變化之道。”五十學易,是孔聖人的感悟。《論語·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孔子這句話隱含著三個重要資訊:一是《易》是人生指導類的書籍,學《易》可以明晰道理,少犯錯誤;二是五十歲可以學《易》,因為學《易》需要足夠的人生積澱;三是孔子對學《易》晚了的感慨。《易》是先輩智慧的結晶,同時也帶神秘主義色彩,或者說《易》本身就是神秘主義活動的記錄。如果沒有一定的人生積澱和定力,難免會陷入心亂神傷的境況之中而不可自拔。人生過半,積累下來的經驗,如果硬要梳理下,很難說有多少,處理事情的時候,更多的還是潛意識的。《易》中的規律性、邏輯性思維模式可以間接的彌補處理事情經驗不足的情況,這也是學《易》的目的。對於小孩學《易》是好是壞,在此不作詳解,只能說《易》學是把雙刃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期貨長線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