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哲學卜卜為贏

    能創造了文化的人,才可以稱為“有文化”。

    鸚鵡學舌了別人一點東西,而乃稱“文化人”,太多了自詡吧!

    尤其有些人,但凡看見了“新”的東西,他們便要懷疑,便要無知的問“出處”,便要問“誰教你的”——而他們也往往自稱是“有文化”,不是應該自羞的嗎?

    請記住:能創新,會創新,創了新的人,才是這個世界上——以前,今日,未來的“有文化人”。

  • 2 # 使用者費拉基米爾

    有文化的人遠見聰明,自我控制能力強,會忍耐,會解決問題,會說話。沒文化的人粗魯無禮,衝動,控制不了自己,不會忍耐!很多事情用打罵來解決甚至解決不了還惹麻煩!

  • 3 # 使用者3389098100141

    有文化也好無文化也好,關鍵看條件,家庭教育,影響,世界觀即家庭的道德教育,現在家庭的道德教育,影響太重要了,很多問題直得深思?

  • 4 # 大自然8650433830160

    此問題易將人引出極端回答。我個人認為世上不存在沒文化的人,只有掌握文化多少的區別,況且文化分專業較多,在總量形態上呈現山丘外形。不同文化人可針對不同崗位的展開工作,綜合文化高的人善於妥善處理各種關係的事,專業文化高的人善於解決專業性高的問題,總之學而優則仕,商而優則官,文化素質高易犯路線錯誤,文化素質低易犯操作錯誤,其它方面優劣點我同意其它推文的觀點。

  • 5 # 魚磊衛靜

    一、有無文化是相對而言的。

    1、三四十年代,大中專生就是大文化人,中學生(包括初高中)就是中文化人,小學生就是小文化人。

    舉例說明,一是當年的十萬青年十萬軍就是大中專學生和中學生。二是黃埔軍校招生是中學生及很少的大中專畢業和肆業生,學制實際上是以半年為主,而且,還是有戰就參加的。三是安吳青訓班招生中也有不少小學畢業的。四是當年日本戰敗後,要管制日本,給中國一個師建制,由於軍隊基層文化程度差,要求小學畢業。當年奔起延安的知識分子就是指的中學及以上學歷的。

    2、六七十年代,己經上升到大專以上為大文化人,中專、技校和高中為中文化人,初中為小文化人了。

    舉例說明,一是當年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實際上是初中畢業生和高中肆業生和畢業生。二是當年招工農兵大學生要求高中畢業,可是基層幹部利用潛規則混進了太多的初中生,甚至小學生。三是當年的右派、中右基本上是大專以上程度的。四是當年徵兵要求小學以上學歷,很歡迎中學生,可是混進了不少小學未畢業的,甚至文盲。五是當年招幹要求高中畢業,招工要求初中畢業。

    3、八九十年代,大專以上到研究生為大文化人,中專為中文化人,技校和高中為小文化人了。

    舉列說明,一是大中專自然為幹部身份,有的單位招幹必須是城市戶口高中畢業程度在幹訓班培訓一二年,之後又崗位持續培訓。二是技校畢業轉幹需另找機會辦手續。三是許多單位招管理人員要求大專以上學歷。

    4、現在呢?應該是大學本科以上直到碩士、博士、博士後為大文化人,大專為中文化人,中專、高中為小文化人。

    二、有文化的人與沒文化的人在現在的區別

    1、一般有文化的人的知識面寬。一是從歷史來說知道古今中外。無文化的人一般只知道幾十年,最大一百年,再加上影視劇上看到的。

    二是從政治和哲學來說,有文化的人知道中外不少流派。無文化的人一般只知一個。

    三是從科學來說,有文化的人知道一些猜想,對一些自然現象的不同認識,自然界一些未解之事。無文化的人只知道一些定理、定律等。

    四是對人類婚姻的知識來說,有文化的人知道來龍去脈。沒文化的人只知道一夫一妻制。

    2、做人做事的底線方面,大多數有文化的人底線高,而大多數無文化的人無底線。

    3、在處境對比方面,有文化的人常常與名人比,與有實力的人比。而無文化的人常常與周圍人比,往往最愛與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比。

    4、有文化的人常常用規律、大勢和統計數字看問題。沒文化的人常常用自己知道的個案看問題。比如說劉邦、朱元璋都是大老粗,豈不知劉邦實際上是反秦組織的骨幹分子,朱元璋在寺廟學了多少知識。又比如說華羅庚文化不高,豈不知華羅庚一直在科研院所工作,他自修的不算文化水平嗎?!

    5、在社會交往方面,有文化的人一般在儘量壓縮,沒文化的人一般在想法擴張交往。

    6、一般有文化的人更願意與人站著論理。而一般沒文化的人更願意論強勢,不跪人就要人跪。

    7、在旅遊方面,有文化的人喜歡自然風景,?文物古蹟,喜歡慢慢品識。而沒文化的人喜歡人多,走馬觀花,好接受人造風景和設施。

  • 6 # 劉西化

    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非常分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對“有文化”這個詞的含義的認識不一樣。我認為“有文化”和“有知識”有交集,但是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有的科學家一輩子研究一種東西,比如說原子彈、探索宇宙、醫學科學治療癌症等等。最簡單的說,一個人研究了一把槍,賣給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誰都一樣,研究這把槍,這都是知識的範疇。至於研究出來這些東西幹什麼?為誰服務?知識者都不管!文化是什麼?文化是這把槍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所以文化是啟蒙,是要利用人類已經知道的知識告訴人們應該怎麼辦,怎樣生活,怎樣使人類社會進步。比如,為什麼二戰期間原子彈要炸了日本?為什麼現在要核不擴散?為什麼國際社會不允許北韓、伊朗擁核?所以我說:知識使人文明,而文化使人類走向文明。

  • 7 # 江水綠更藍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是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講的!多看書,多學習,刻苦,努力就會比以前有文化了!

  • 8 # 我最愛吃老冰棒

    文化是生物為了維持生存的一切行為。

    凡是人皆有文化,所有生物皆有文化。

    不同的人,文化的內容和形式不一樣。

    按學歷劃分的是知識,不是文化。

  • 9 # 月光灑鏡

    這要看怎麼理解“文化”的含義,讀書多並不等於有文化,懂道理才是真有文化。古人云“知書達理”也就是說讀了書又懂道理就算是有文化了。當然懂的並不是歪理,應該是人類長期以來總結推崇的道理。與人為善,修身正義,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 10 # 常想一二201192633

    有沒有文化就是看言談舉止,要保持三點你就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一、對自己不苟且的人(品味)二、對他人不霸道的人(德行)三、對社會、對自然不破壞不掠奪的人(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間是打核桃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