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塵緣未了話江湖

    蟠桃會不是沒有請如來,這個七衣仙女說的很明白,其中的五大佛老就在邀請之列。如來當時就被稱作佛老之首。作為佛老第二的觀音就忙前沒忙後。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又是舉薦二郎神,又是不惜用自己的淨瓶去打孫悟空。在孫悟空被收付的時候,開得安天大會上,觀音卻不見蹤影。

    這就說明幾個問題,一、如來唯獨這次蟠桃沒來,那就是曉得註定會出事,所以不急;

    三、所謂的大鬧,其實就是小鬧,就是誰家的寵物失散了,讓誰領回去約束一下的過程。

    大致這麼回答吧,有機會一起探討。

  • 2 # 觀史明德

    關於西遊的問題,個人覺得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我們日常的思維來詮釋,畢竟西遊世界裡仙界也是脫身於人間,無論是仙佛妖哪一方思維道德與生活習慣都與人間大同小異,完全可以把仙妖之間的事代入人類社會來思考。

    關於題主提出的問題,從原文中看玉帝並非沒有請如來赴宴,如來為五佛老之首是在邀請名單上面的,只不過沒有來罷了。一些人可能會認為如來看不起云云,但要知道的是玉帝地位要遠遠高於如來,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是玉帝下旨命如來捉拿孫悟空。其實將這件時代入人類的角度來說,玉帝相當於天子皇帝,如來相當於諸侯,天子祭天遍邀諸侯,諸侯也不一定非要來不是,去一個代表就可以,原著中也是講到觀音赴宴也是代表了西天眾佛,如來不去赴宴也是沒有關係的。

  • 3 # 江南沐雨眾神聊齋

    因為你沒看原著。

    以下是西遊記中原文:大聖聞言,回嗔作喜道:“仙娥請起。王母開閣設宴,請的是誰?”仙女道:“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

    看到了麼?仙女已經說了,第一個寫的就是請的是西天佛老,自然有如來。而且大家注意,還請了菩薩,聖僧,羅漢,三清,四帝等等。

    問題是,真正的蟠桃會,是不是“菩薩,聖僧,羅漢,三清,四帝”都來了呢?

    別的不知,但是顯然,所謂的聖僧,羅漢,是沒有來的,三清,四帝似乎到的也不全。

    為什麼呢?

    請不請是你的禮數,到不到是對方的選擇了。

    有本事的人,可以選擇不來,這就好像局長請省長吃飯,省長自然可以不來,或者派誰誰來——當然,我這麼說不是說佛祖,而是說三清。

    之前我在別的問題上回答過,蟠桃實際上是玉帝控制眾神(仙)壽命的東西,所以蟠桃宴上的所謂請的人,其實就是玉帝發延壽果果的人,如此就好理解了,所謂請“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這句話翻譯過來,其實就是西天的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可以延壽,既然如此,大家都是聰明人,難道玉帝請了,整個靈山的所有人都要一下子全過來吃果果嗎?如來要是真這麼實誠,讓靈山的菩薩羅漢聖僧上萬人都來赴會,蟠桃會那得多難看啊?

    由於這個蟠桃會重點沒有描寫這些細節,吳承恩在這裡用的是春秋筆法,微言大義,所以給我們留下的猜測空間比較大。

    結合之前我說的,蟠桃果果是玉帝發給眾神延壽的果果,那麼就可以理解了,佛教不用都來,拍個代表來“領果果”就好,既給了玉帝面子,也拿到了裡子。

    這裡還有個細節大家注意,那就是與會人士的反應,在這裡我們還是看原文:

    (觀音菩薩來到蟠桃會,看到)雖有幾位天仙,俱不就座,都在那裡亂紛紛講論。菩薩與眾仙相見畢,眾仙備言前事。菩薩道:“既無盛會,又不傳杯,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眾仙怡然隨往。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師、赤腳大仙等眾,俱在此迎著菩薩,即道玉帝煩惱,調遣天兵,擒怪未回等因。菩薩道:“我要見見玉帝,煩為轉奏。”

    以上有幾個關鍵點:

    1、觀音沒來之前,所有人都是議論紛紛,沒有去見玉帝

    2、觀音來了之後,瞭解情況了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見玉帝,而且不是自己一個人見,而是“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這話很霸氣哦,因為這裡其實觀音有三種做法:第一,和其他眾仙一起嚼舌根,但沒有行動;第二,和其他眾仙商量一下,看怎麼辦,然後引導眾仙說“我們去見玉帝吧?”;第三,自己直接說要見玉帝,讓別人跟著。

    不同地位的人,說不同地位的話,能說一句“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這個級別等於什麼呢?等於鰲拜對著群臣說,“你們跟著我去見康熙皇帝”一樣的霸氣——這裡至少說明了,觀音在眾仙中,不僅地位很高,而且行事霸氣(當然,隨後整個故事裡,觀音都很霸氣,厲害了我的姐。)

    3、就算觀音地位到了,但是她為何挑頭?

    或許我們會以為,這事兒總得有個挑頭的,觀音性子是挑頭的性子,所以挑頭。可是我們看隨後的觀音行事風格,其實是個喜歡背地裡做事情的主兒:比如孫悟空大戰二郎神的時候,觀音先說自己用淨瓶扔下去打孫悟空,實際上卻是挑唆太上老君,最後還是太上老君用了自己的圈圈打了孫悟空一下;比如觀音接了佛祖傳經的活兒,到了大唐沒有直接見皇帝,而是透過涇河龍王打賭,魏徵監斬,龍王索太宗命,太宗地府遊,回到陽間開水陸大會來渡惡魂,然後觀音再出現告知太宗需要取經等手段達成目的;

    換句話說,觀音一般情況下,不是個愛挑頭的主兒,而是喜歡用其他手段,所以按照這樣的性子,蟠桃宴上觀音大可以像挑唆太上老君一樣挑唆其他仙人,讓他打頭陣去見玉帝。

    但是觀音沒有這麼做,而是帶著眾仙找玉帝了,不僅如此,觀音帶著眾仙“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師、赤腳大仙等眾,俱在此迎著菩薩,即道玉帝煩惱”。

    看出來了麼?“早有”眾人在這裡,“迎著菩薩”,道“玉帝煩惱”——這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大家都公認來問事兒的,就應該是觀音。

    與前面我們的推測連起來,大概可以解釋這件事情:觀音就是佛教派來去蟠桃會“延壽果果”蟠桃的“佛教代表”,而佛教那麼多人,都等著觀音把果果拿回去呢,其他這個洞那個洞能有幾個人?佛教可是有成千上萬人啊,觀音拿不回果果,自然責任不小,所以她有動機問清楚。

    縱觀整個西遊記,觀音主動挑頭的事情,一共就三件,第一,蟠桃會挑頭見玉帝;第二,靈山挑頭接取經的活兒;第三,得知自己的金魚走丟並且要吃唐僧。

    而第三件事情挑頭的原因,是再不出來,她就要擔責任了:唐僧都被吃了,取經大業怎麼玩?

    所以這第一件事情,挑頭見玉帝,對於觀音來說,不是有利可圖,就是規避責任,而如果把蟠桃看作她要帶回靈山的延壽果果來看的話,就迎刃而解了:帶不回去果果,她一定有責任,而拿到果果了,她也一定有延壽的好處。

    玉帝請了各種大神,但是各路大神不可能拖家帶口的都來,段位比較高的,人數比較多的就拍了代表去,既表示禮數,也拿回實際的東西。如來佛祖作為靈山的最高領導人,自然不是什麼事兒都親自出面,但是有觀音為代表,也是夠了。——這就是為什麼如來佛祖可以不來的原因。

    宴會麼,本身就是一個法不責眾的地方,意思到了就行。

    但是大鬧天宮不一樣,玉帝當時做的事情叫“下旨”,《西遊記》裡的原文就這麼一句:遂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下旨就等於點名了,這就好比大學大堂課,沐雨可以在宿舍睡覺不來,但是如果老師說“下節課沐雨必須到,我要問你問題”,那沐雨就必須來了,一個道理。

    以上便是答案,當然,有可能有一些過度解讀的地方,但沐雨一向解讀《西遊記》的觀點是:是否過度解讀,本身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但是不論如何解讀,必須把握兩個觀點:

    1、以原著的原話為落腳點和根基

    2、推理過程有理有據

    否則,就不是解讀,而是瞎編了。

    我是江南沐雨,《眾神聊齋》作者。

  • 4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西遊記》書上有這樣一段話,是七仙女的臺詞,雲:“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

    從仙女的話裡,感覺整個西天佛教世界都會來參加天庭的蟠桃會,但從書上後文看,其實到位參加的只有觀音,除他之外,西方佛老、菩薩、聖僧、羅漢,一個沒來。

    不信咱看後文,說到孫悟空與王靈官大戰之際,驚動了玉帝,玉帝便叫人去“上西方請佛老降伏。那二聖得了旨,徑到靈山勝境,雷音寶剎之前,對四金剛、八菩薩禮畢,即煩轉達。”——從這裡文字我們發現,什麼金剛、菩薩,壓根就沒有來蟠桃會的意思,更不要說如來了。

    實際上參加蟠桃會的佛界代表,只是觀音而已。而如來,實際上也接到了邀請,卻不來。為什麼不來?從西遊記的情節敘述來看,恐怕是佛教在東土世界的地位尚未穩固,因為這個緣故,如來不會輕易過來,一是怕與太上老君的道教勢力發生衝突,萬一被道教眾仙群毆,恐怕是打不過的。二是無功不受祿,在玉帝這邊也沒啥資本。

    如來的顧慮,不是沒有緣故的。咱看西遊記,太上老君見了觀音,就丟過來一句話:“當年過函關,俺曾化胡為佛。”你讓觀音怎麼答?說是還是不是。說不是,老君要翻臉。說是,你讓佛教的臉往哪擱?

    不管怎麼答,如來都沒啥好結果。

    玉帝看來,現在就該拿猴子試試如來佛的實力。如果西方佛教世界的大佬都搞定不了猴子,那麼以後的蟠桃會,不管是哪個和尚尼姑都不必來了,因為你們實在太菜了。很可能,就連已經在天庭有點地位的佛教代表托塔天王和哪吒,他們的地位都會大大降低。

    玉帝這麼想,其實如來也這麼想,蟠桃會他可以不去,但現在佛教在天庭的幾個代表托塔天王、哪吒都被猴子打了,甚至連觀音的徒弟都被猴子打了,他再不去,那就是整個佛教世界都要被人小覷了——什麼佛老,連只猴子也搞不定。

    所以,如來明白了,自己必須馬上出動!

  • 5 # 二點十一分

    西遊記記中如來是去參加蟠桃會的,在西遊記第五中,孫悟空問七仙女蟠桃會都進了誰,七仙女的回答是:上會自有舊規,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而這西方佛老指的就是如來佛祖,只不過那次蟠桃會被孫悟空攪和了,但仙女又說舊規,所以蟠桃會都是有請如來的,而如來不會不去,因為在如來收服孫悟空後本想立即回西天,但玉帝為答謝如來,特意設宴,如來不敢違悖,說明如來是不敢違抗玉帝的。至於很多人覺得如來地位高於玉帝,那隻能說是受了電視劇的影響。

  • 6 # 伏兮文化

    這個《西遊記》裡並沒有明說,只能推測:

    二 如來接到玉帝請柬之前,已經安排了比蟠桃盛會更大的事,比如西天重大人事或講經法會等等,檔期衝突所以沒去

    五 如來作為西天佛祖早入不生不滅修為,不需要蟠桃續命,所以沒去!

    以上為猜想,不喜勿噴哈

  • 7 # 墨魚軒書畫

    相傳每年三月三日是西王母的誕辰,這一天西王母在瑤池舉行盛大的蟠桃宴,以蟠桃為主要食物,宴請眾仙。

    那麼這麼大規模的宴會都請了哪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呢?這個問題原著中孫悟空問了七仙女,七仙女回答道:“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

    由此名單可以看出,西王母是請了西方佛老如來參加蟠桃會的,只是如來沒有來而已。那麼如來佛祖不來參加蟠桃會是為什麼呢?我們試分析之。

    首先,王母開的這個蟠桃會並不是簡單的聚會吃桃子,她是透過給自己過生日的形式,網羅各方有頭有臉的神仙,與他們打好關係,維護天庭的權威和老公玉皇大帝的統治。

    而各路神仙對於能增長修為延年益壽的蟠桃本就比較垂涎,參加蟠桃會不僅能吃到蟠桃,而且還面子上還過得去,所以都很樂意參加

    但對於佛教老大如來佛祖來說,這個宴會的檔次可就不夠了,畢竟這是玉帝的老婆過生日,自己一扛把子過去和一些下級仙人湊熱鬧算什麼事兒啊,所以就派作為優雅女士的手下觀音去參加,這樣名正言順,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

    再說蟠桃這東西的效果雖好,但對於已是聖人之境的如來佛祖來說已經沒有作用了,所以還不如讓觀音去,好歹可以增長一點修為。

  • 8 # 我就是竹韻

    天庭規矩森嚴,佛祖去了也得受約束。

    如來佛祖是佛教之祖,在靈山他就是最尊崇的存在,弟子門人不計其數,所有人都要向他行李問安。

    但到了天庭就不一樣了,他名義上還是天庭玉帝的臣屬,想見玉帝得先通報,然後再等著召見,見到玉帝得先行禮問安,見到三清更得按規矩問好,就是見到四御也得問好。

    也就是說,到了天庭,如來佛祖受到的約束較多,因為排在他前面的大神還有好幾個,好多事他也得按資排輩。

    再說他到了天庭,接待工作就很繁瑣,因為他是佛祖,不能按照正常程式。比如那次安天大會,玉帝就親自迎接,並請來三清、四御、五老等天庭所有在家的高層官員前來作陪,請如來高座七寶靈臺,席上安排了龍肝鳳髓,玉液蟠桃。  道祖三清、三君三官四聖、左輔右弼等高階官員都捧著明珠異寶,壽果奇花,向如來佛祖拜獻。

    這個禮節就有點太隆重了,這樣的事偶爾為之即可,經常進行雙方都不自在,再說佛祖今天收了人家的禮,明天得找機會還回來呀,這個也比較麻煩。

    所以,除非不得已,能不去還是不去,這樣子最好。

    特邀嘉賓包括佛家高層代表,東南西北各方大佬,地界、冥界等處的地仙、人仙、神仙、鬼仙等代表,人員很多,形形色色,下層的人也很多。

    這樣的大會雖然聲勢浩大,但規格並不高,只是人多熱鬧些。像如來佛祖這樣的超級大佬就不方便參加了,否則有拉低身份之嫌。

    靈山奇珍異果頗多,蟠桃對佛祖沒有吸引力。

    王母娘娘的蟠桃分三種,前面兩種一般般,只有最珍貴的吃了才能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這個對一般神仙頗有吸引力,但對佛祖沒用,因為佛都是永世不滅的存在,根本用不到再吃蟠桃。

    再說蟠桃還是太多了,就是最珍貴的那種,也有一千二百株,每年結果多達數萬個,高層神仙基本上是誰想吃就能吃到,遠沒有鎮元大仙的人參果讓人回味。

    何況靈山資源豐富,奇珍異果眾多。唐僧師徒到達西天面見佛祖,佛祖讓人領著他們吃了一頓工作餐,桌上仙品、仙餚、仙茶、仙果,珍饈百味眾多,皆與凡世不同,而且分量很足,管夠,可見靈山應該也有類似於蟠桃一類的仙果。

    所以在普通神仙眼裡珍貴異常的蟠桃,在佛祖眼裡也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水果而已,他老人家根本不稀罕。

  • 9 # 花禪酒仙

    這個蟠桃盛會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名義上是給王母娘娘慶祝生日,實際上就是天庭為了拉近各個巨頭所舉辦的一場聚會。

    實際上這個聚會,也可以說是整個天庭的年會,只不過這個年會需要一定身份的人才能參加而已。

    七仙女回答道:“請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這個是五方五老。還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眾。中八洞玉皇、九壘、海嶽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宮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齊赴蟠桃嘉會。”

    透過這個名單,我們可以看出,除了西天的幾個人,是西天極樂世界的之外,其他的人全部都屬於天庭管轄,雖然這些人類似於“諸侯”,分散在天地各處,但是名義上還是以天庭為尊。

    天庭為了防止這些“諸侯”起異心,每年都聚集起來聯絡一下感情就很有必要了,那個時候還沒有年會的概念,又不能搞得很隆重、很正式,所以只能以王母生日的名義來舉辦聚會。

    如來佛祖不參加蟠桃會的第一點原因

    既然是天庭各個巨頭的年會,如來佛祖作為另立山頭的教主級人物,當然不會去參加了,如果去參加,豈不是將自己當做天庭的下屬,平白低了一等。

    當然天庭也存在一些小心思,如來佛祖不來參加,天庭也沒什麼損失,如來佛祖要是參加了,那就會給外界一個暗示,如來佛祖可能已經像天庭臣服了,不管怎樣都不虧。

    如來佛祖也知道天庭打的這些小算盤,但是天庭勢大,也不可能揭穿,所以每次蟠桃盛會都沒有來參加。

    好在如來佛祖也聰明,搶先一步將這個慶祝大會起名為安天大會,也就是幫助天庭安穩天地的意思,這才沒有落了面子。

    如來佛祖不參加蟠桃會的第二點原因

    如來不參加蟠桃會的另一個原因是,西天極樂世界比較窮,這個窮不僅指的是各種寶物,還指的是缺少各種人才。

    如果參加蟠桃會,拿不出什麼好東西,用差一點的禮物,又有點掉面子,而且這個蟠桃會是每年都有,每年都拿禮物出來,西天極樂世界也扛不住啊,所以如來佛祖乾脆就不參加這個蟠桃會了。

    綜合看來,如來佛祖如果每年都去參加蟠桃盛會,不僅對西天極樂世界的名氣有損傷,還耽誤給眾菩薩講經說法的時間,對如來佛祖來說,參加蟠桃盛會弊遠遠大於利,實在是不划算,所以每次蟠桃盛會如來佛祖都沒有去。

  • 10 # 另類文史

    另類君答題^_^

    對如來而言,玉帝的蟠桃會檔次太低。從蟠桃會的舉辦時間考慮,三月初三的蟠桃會是王母娘娘的誕辰,所以蟠桃會相當於王母娘娘的私人家宴,並非具有官方性質。

    然而王母娘娘到底是天界一哥玉皇大帝的老婆,所以她舉辦的私人家宴又具有諱莫如深的官方色彩。

    豬八戒是在蟠桃會上喝大了,因之去調戲嫦娥,他被打了兩千錘,罰落人間,並因為有意或無意的原因投成了豬胎,原本高大上的天蓬元帥,威風凜凜,竟然變成了豬,由此可見王母娘娘的淫威,恐怖如斯;

    再看沙僧,僅只是因為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就也被罰下凡間,每日承受一百多次利劍穿心之苦……

    由以上例證可見,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其實是一次檢閱大會,由於受邀請者通常都是“神”級別的存在,神在天界意味著有正式編制,由具體的分管工作,所以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不只是一次私人宴會,更多的是一次天界同僚們一起敘事的茶會話,而在這個茶話會上,表現稍有不妥,就會是豬八戒和沙僧的下場。

    回到本題目。

    乳酪佛祖為嘛不參加蟠桃會,這是因為按照《西遊記》中的神仙體系,玉皇大帝是整個世界名義上的Quattroporte,但事實上,如來統領的西方佛界及其轄區西牛賀洲,已經從事實上脫離了玉帝的掌控。

    另類君在若干圖文中闡釋過,整個“取經大業”的初心和目的,其實都是佛道兩家價值觀的博弈。

    在如來眼中,玉帝是個遲早將被取而代之的百足之蟲,至於這個百足蟲的老婆就更不足為慮,所以百足蟲老婆的蟠桃會,自然更加瞧不上眼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它是關中的白菜心,一馬平川,卻有個讓人疑惑的名稱——高陵,到底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