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遼海醉仙
-
2 # 鏜犁之華範國世原創作
《茶·情緣》
鏜犁之華•範國世
比欲滴還欲滴
油油的青茗
比柔嫩更柔嫩
純粹的碧綠
你的每一葉芳香
都富涵青澀的氤氳
你的每一片艱辛
都凝結成甘美的淋漓
在你的手心
攥著我整個世界的悲喜
讓我在滾燙的無味裡
釋放出濃濃的香郁
你命中的一切
註定屬於愛的那一季
春流暗香,夏馨茉莉
秋冬揮發暖溶溶的情意
滋味淡時,絲絲細語
口味濃時,厚重沉積
或者,你最苦的一滴淚
才是我最深情的回憶
-
3 # 兵法天下
按照中國傳統家庭的生活方式,自古以來就是“每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雖然排行最末,但幾千年的風雨洗禮,也足以證明其早已融入人們的生活。如果仔細分析一下,顯而易見也只有“茶”,雅俗共賞,聚陽春白雪,接下里巴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到只有兩個動作——放茶葉、倒水,簡約到——拿得起,放得下。就是在所謂的茶道中,那一套過於複雜的儀式,僅僅是一個文化符號。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多禮!喝茶就是喝茶,茶無貴賤高低,適者為尊。
【七絕•煮茶】
紅爐椒萼妙機深,無事凡塵自上賓。
苦口名泉清韻使,半氳油盞淨香焚。
【七言古詩•書香茶韻】
建盞含珠碧螺春, 看穿繁華似流雲。
且攜清茗成詩友 ,心若旁騖覓知音。
唐風宋韻拂玉面, 李杜蘇辛接芳鄰。
借得閒趣邀晨露, 茶氳繚繞伴星辰。
【沁園春•茶馬古道情】
古道悠長,馬幫響鈴,商賈雄豪。
憶春城秋月,一山四季,驚濤雲嶺,古渡河漕。
動地雷霆,腥風驟雨,王熾堂前猶至交。
驚鷹嘆,篝火迎北斗,烈不彎腰。
絲綢之路南漂,覽史冊、而今分外嬌。
賞麗江王府,騰衝北海;雪山溫浴,聖地冰雕。
路暢通航,香飄商埠,路遇鍋頭遊客潮。
大國夢,待揚帆遠去,獨領風騷。
-
4 # 默金cc茶是一種奉獻——採摘雲霧中嫩綠的春光,製成人間香郁的珍奇;茶是一種境界——壺懸高山流水,茶衝萬事浮沉。一盞滄海桑田,滿室清風明月;茶是一種修煉——一杯清幽寧靜,盪滌紅塵喧囂。沉澱人生思考,回味甘從苦來;茶是一種悟道——感悟生命,養心修性。化羽成仙,返璞歸真;茶是一種浪漫——自古佳茗如佳人,得一知己伴人生。
觀《茶 道》有感:
焚香合掌悟禪音,幻境空靈入仙境。觀音蓮步移下界,妙手獻茶渡眾人。壺懸高水飛泉鳴,浪湧春潮奇香聞。杯中景象眼裡看,舌端甘苦心底明。三泡虛靜心神定,七泡飄逸出凡塵。舒捲沉浮堪回味,茶禪同道品上品。 -
5 # 勁竹62018343433
紅茶熱,綠茶涼,
烏龍溫和美名揚,
紅綠花茶皆美味,
溫茶慢飲品清香。
-
6 # 詩詞線上
說到茶詩,名氣最大的應該是元稹的寶塔詩:
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詩·茶》(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本人也曾寫過幾首,但大多找不到了,尚記得一首詠紅茶的:
《臨江仙·品紅茶》 月影軒主
擷得雲山清露葉,纏綿猶記前身。
一甌且放一枝春。搖香紅澗水,沁齒溢芳醇。
三飲已然消俗慮,愛它杯底浮沉。
風翻書頁靜無痕。且聽簷雨落,小坐養天真。
當然歷代詠茶詩詞不勝列舉,蘇軾、陸游均不下二十首,且摘錄唐宋詩家中本人知其名者的詠茶作品,律、絕、詞共二十九首,品茶談詩,亦可樂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山泉煎茶有懷(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蕭員外寄新蜀茶(唐·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
滿甌似乳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
嘗茶(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嘗茶(唐·齊己)
石屋晚煙生,松窗鐵碾聲。
因留來客試,共說寄僧名。
味擊詩魔亂,香搜睡思輕。
春風霅川上,憶傍綠叢行。
謝中上人寄茶(唐·齊己)
春山谷雨前,並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峽中嘗茶(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裡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與趙莒茶宴(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煮茶(宋·方岳)
瀑近春風溼,松花滿石壇。
不知茶鼎沸,但覺雨聲寒。
山好僧吟久,雲深鶴睡寬。
詩成不須寫,怕有俗人看。
寄茶與平甫(宋·王安石)
碧月團團墮九天,封題寄與洛中仙。
石樓試水宜頻啜,金谷看花莫漫煎。
好事近·茶(宋·王庭圭)
宴罷莫匆匆,聊駐玉鞍金勒。聞道建溪新焙,盡龍蟠蒼璧。
黃金碾入碧花甌,甌翻素濤色。今夜酒醒歸去,覺風生兩腋。
陸羽泉茶(宋·王禹偁)
甃石封苔百尺深,試茶嘗味少知音。
唯餘半夜泉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
煎茶(宋·盧祖皋)
秋庭木落長莓苔,寂寞東崗菊自開。
惟有詩翁幽興熟,每攜茶具竹間來。
煎後山峰上人新茶(宋·艾性夫)
揀芽穰穰鷹爪黃,活火濈濈魚眼湯。
掃花席地白日靜,穿簾透戶春風香。
喚醒松根渴睡漢,五更清夢從渠短。
泠泠灌頂欲通仙,稽首法雲甘露碗。
臨江仙·茶詞(宋·劉過)
紅袖扶來聊促膝,龍團共破春溫。高標終是絕塵氛。
兩箱留燭影,一水試雲痕。
飲罷清風生兩腋,餘香齒頰猶存。離情悽咽更休論。
銀鞍和月載,金碾為誰分。
烹茶(宋·呂本中)
水光欲盡琉璃影,玉色初浮翡翠斑。
便覺麴生風味好,小爐新火對蒲團。
送茶(宋·張孝祥)
頭綱八餅密雲龍,曾侍虛皇拆御封。
今日湘中見新誇,喚回清夢九煙重。
踏莎行·盧仝啜茶手卷(宋·張炎)
清氣崖深,斜陽木末。松風泉水聲相答。
光浮碗麵啜先春,何須美酒吳姬壓。
頭上烏巾,鬢邊白髮。數間破屋從蕪沒。
山中有此玉川人,相思一夜梅花發。
以六一泉煮雙井茶(宋·楊萬里)
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
細參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鑄建溪當退舍,落霞秋水夢還鄉。
何時歸上滕王閣,自看風爐自煮嘗。
玉樓春·茶(宋·楊無咎)
酒闌未放賓朋散。自揀冰芽教旋碾。
調膏初喜玉成泥,濺沫共驚銀作線。
已知於我情非淺。不必寧寧書碗麵。
滿嘗乞得夜無眠,要聽枕邊言語軟。
嘗茶(宋·沈括)
誰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嘗。
不知靈草天然異,一夜風吹一寸長。
怡然以垂雲新茶見餉,報以大龍團,仍戲作小詩(宋·蘇軾)
妙供來香積,珍烹具太官。
揀芽分雀舌,賜茗出龍團。
曉日雲庵暖,春風浴殿寒。
聊將試道眼,莫作兩般看。
汲江煎茶(宋·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行香子·茶詞(宋·蘇軾)
綺席才終。歡意猶濃。酒闌時、高興無窮。共誇君賜。
初拆臣封。看分香餅。黃金縷。密雲龍。
鬥贏一水。功敵千鍾。覺涼生、兩腋清風。暫留紅袖。
少卻紗籠。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
九日試霧中僧所贈茶(宋·陸游)
少逢重九事豪華,南陌雕鞍擁鈿車。
今日蜀州生白髮,瓦爐獨試霧中茶。
雪後煎茶(宋·陸游)
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
一毫無復關心事,不枉人間住百年。
滿庭芳·詠茶(宋·陳師道)
閩嶺先春,琅函聯璧,帝所分落人間。綺窗纖手,一縷破雙團。
雲裡游龍舞鳳,香霧起、飛月輪邊。華堂靜,松風竹雪,金鼎沸湲潺。
門闌。車馬動,扶黃籍白,小袖高鬟。漸胸裡輪囷,肺腑生寒。
喚起謫仙醉倒,翻湖海、傾瀉濤瀾。笙歌散,風簾月幕,禪榻鬢絲斑。
攤破浣溪沙·茶詞(宋·周紫芝)
蒼璧新敲小鳳團。赤泥開印煮清泉。
醉捧纖纖雙玉筍,鷓鴣斑。
雪浪濺翻金縷袖,松風吹醒玉酡顏。
更待微甘回齒頰,且留連。
-
7 # 百花袁
秦漢之時,巴蜀地區開始把茶當做飲料,東漢以後,向江南一帶發展,後進入長江以北。至魏晉南北朝時,茶已成為一些皇室顯貴和文人雅士以詩文贊吟的物件。 至唐朝中期,飲茶之風很快吹遍全國,並向域外傳播。上至王公朝士,下至黎民百姓,幾乎所有人都開始飲茶了。歷代著名詩人,文學家大都寫過有關茶的詩詞歌賦,選了唐詩三首,滿心承載美的感受。
春風啜茗時
唐·杜甫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
石欄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
自今幽興熟,來往亦無期。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寫春日傍晚,杜甫在何氏山林的平臺上飲茶,興之所致,便倚石欄在桐葉上題詩。旁邊有翡翠鳥,蜻蜓作伴,似神仙的日子。
夏晝偶作
唐 · 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隱几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餘聲,
山童隔竹敲茶臼。
這首詩是貞元21年8月,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後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了夏日午睡時,聽到山童敲茶臼的聲音,表現了作者的閒適之情。
一字至七字詩·茶
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元稹以詩的成就最大,其詩辭言淺意哀,扣人心扉。這是一首寶塔體的詩,這首詩寫出了人們晨昏間飲茶的情致與習慣,從茶的本性說到茶的功用,飲茶會覺得精神飽滿,能提神醒酒。
茶給文人墨客無限的藝術靈感,中國茶詩詞年代久遠,作者眾多,至南北朝時,已經有四篇涉及茶的詩詞了。至唐宋,許多著名詩人都有詠茶的詩歌。唐朝的李白,白居易,孟郊,劉禹錫,柳宗元……宋朝的范仲淹,蘇軾,陸游,黃庭堅,朱熹,楊萬里……都有有關茶的詩詞歌賦傳世。
-
8 # 宏燈詩話
淺談茶詩
中國既是“茶的國度”,又是“詩的國家”,因此茶很早就滲透進詩詞之中,從最早出現的茶詩到現在,歷時一千七百年,為數眾多的詩人,文學家已創作了不少優美的茶葉詩詞。狹義的茶葉詩詞是指“詠茶”詩詞,即詩的主題是茶,這種茶葉詩詞數量略少;廣義的茶葉詩詞不僅包括詠茶詩詞,而且也包括“有茶”詩詞,即詩詞的主題不是茶,但是詩詞中提到了茶,這種詩詞數量就很多了。中國的廣義茶葉詩詞,據估計:唐代約有500首,宋代多達1000首,再加上金、元、明、清,以及近代,總數當在2000首以上,真可謂美不勝收、琳琅滿目了。大家熟悉的蘇軾曾有《詠茶》詩:
詠茶
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
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貢茶。
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
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到當代,現代詩歌中創作的茶詩就更多了。以茶切入現代詩,以茶為主題的徵文詩歌數不甚數。比如,去年舉辦的中國“普安紅”全球茶詩徵集大賽,大賽自6月正式啟動後,歷時近3個月時間,截止8月31日徵詩結束,共收到來自包含港澳臺全國各地以及海外的作家詩人共同為普安紅寫下和推薦的詩歌10000多首,其中,原創詩歌4000餘首,推薦詩歌7000餘首。再如,江西“林恩”杯茶言茶語全國詩歌大賽已開展了五屆,每年徵詩也達上千首作品。
最後,發一組本人創作的茶詩《黃昏茶話》(組詩),供各位批評。
◎黃昏茶話
我們在茶話中,擰緊黃昏的發條。
一些米粒大的日子,在茶水中膨脹
茶香漫過來,漫過來,像巨大的海
夜還沒有來,我們已經失眠
長在肉裡的疼痛,在黃昏中清澈
◎觸控春天
壺中的茶葉在舒展
像一個迷路的人,從夢中醒來
渾然不覺,內心的幽暗
在水中,綻放出一朵朵鮮妍的花瓣
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當液體緩緩地流入腹腔,我發現
幽暗的體內,正升騰出一個
夢幻般的春天
◎路過茶園
可以想象,這滿枝的生靈
很快,將跑進一群人的世界
將帶我們回到破舊的寺院
聽久遠的鐘,如何
擊落一群過客的眼淚
◎茶道中的王國
拿起來又放下
放下後又拿起
簡單重複的動作在夕陽中落幕
一杯水和幾枚樹葉
重複搭建出的王國
無聲無息,流入一個人的江山
夜幕降臨,千年的江山還在
沏茶人早已不知行蹤
-
9 # 龍華中
淡茶,
白水綠葉生淡香,
一口品來神氣爽。
英雄一碗藏心笑,
君孑飲用休刀槍。
農夫耕耘田間苦,
一壺香茶酸累忘。
-
10 # 仁府
餐風露宿臥青山,
雨打霜侵香滿園。
勸君更盡一杯飲!
引來陸羽欲成仙。
《無題》
人海茫茫無覓處
十字街頭紅塵路。
大夢幾時可甦醒?
一江春水誰人顧。
回覆列表
一,引詞(五絕,平起式)
中華五千年,文化茶為先。
今數十名茶,振興茶發展。
二,武夷大紅袍(七絕,仄起式)
大紅袍出武夷山,獨有巖韻烏龍鮮。
武夷巖上五棵樹,茶香美名四海傳。
三,順和聚落普洱茶熟茶餅(七絕,仄起式)
外形褐紅湯明亮,陳香九碗汁芬芳。
自然發酵人工熟,雲南名品傳四方。
四,禾安堂西湖龍井茶(七絕,平起式)
西湖龍井茶扁平,色澤嫩綠潤光凊。
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
五,鐵觀音茶葉清香型(七絕,仄起式)
健美減肥抗衰老,敵煙醒酒防糖尿。
聞茶清香觀音韻,安溪古茶美名揚。
六,碧螺牌碧螺春茶(七絕,仄起式)
碧螺翡翠太湖美,條索緊結細絨飛。
新雨吟香氣悠悠,洞庭山下花朵醉。
七,六安瓜片新禮盒茶(七絕,平起式)
廬州六安瓜片佳,明朝起始貢品茶。
歷史悠久底蘊厚,扳片除梗形如瓜。
八,黃山毛峰新茶(七絕,平起式)
入杯沖泡霧氣升,湯色清碧微黃輕。
滋味甘醇韻如蘭,光緒年創謝家風。
九,君山銀針新茶(七絕,平起式)
岳陽洞庭湖銀針,長短大小細均勻。
唐代公主帶入藏,金鑲玉黃白毫嫩。
十,正宗祁門紅茶(七絕,平起式)
紅茶精品產祁門,英國王室致爰飲。
華夏特絕群芳最,清譽崇高不二門。
十一,公和厚高山廬山雲霧茶(七絕,平起式)
匡廬奇秀甲天下,當屬廬山雲霧茶。
雲霧醇香益壽年,湯綠味濃性潑辣。
注: 去年中國十大名茶評比結果出爐。作為茶人,我讚賞這個評比結果,並賦詩十首以示祝賀。詩的順序與評比結果無關。[/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