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
2 # 山騾
強5還在服役,倒擔心起殲轟7了!怎麼不擔心強5,殲七,殲八2等機體壽命到了,退役了,所在部隊無機可飛咋辦!真正杞人憂
-
3 # 酒一黔林
我告訴你殲轟7A 到底有沒有存在,一中國目前只有兩鬥轟炸機殲轟7A 和殲16目的是用殲16更換殲轟7A 但殲16生產進度跟不上。所以殲轟7A 存在的意義很大很重要
-
4 # 雛菊西瓜Peterpan
為什麼沒有存在的必要呢?殲16才出現多久就開始瞧不上殲轟7了。當天上下金子啊,我們滿地撿黃金一夜暴富?現在網路上總是有這麼幾種“浮躁”的想法:002航母下水了,肯定過幾天要服役,遼寧艦就可以賣了;今天殲16服役了,明天強五飛豹全部退役拆掉;今天054A又下水一艘,那些052和053全部可以全退役賣了!這些都是極端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必須承認中國現在的軍事裝備幾乎以和平時期的奇蹟在發展,但是任何發展都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有了新的就瞧不起老的了?這種想法要的不得。最後說一句,飛豹是戰鬥轟炸機,不是戰鬥機。
先說最直白的因素:時間、錢。殲轟7和殲轟7A這兩種戰鬥轟炸機現役的總數達到200-250架,就以殲16產量每年35-40架來計算,那麼需要至少需要5年的時間才能替換完。如果把飛豹一次性全退役,這5年時間裡編制都空著嗎?誰去戰備?飛行員去幹什麼?不會轉行去飛轟炸機和戰鬥機吧。還有就是錢,殲16這種高效能的三代半戰鬥機僅單機採購價格就是5000萬美元以上,一次性買200架就是100億-125億美元,相當於國防預算的將近10%。別忘了我們還有航空母艦、導彈驅逐艦、五代戰鬥機、核潛艇、坦克要採購,還有現役裝備的維護,所以不可能在一個機型上一次性直接支出10%的預算。所以,飛豹即便不如殲16,那麼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退役。
從客觀的角度分析,殲轟7和殲轟7A雖然叫戰鬥轟炸機,與當時的F111、狂風和蘇24一樣,空戰能力實在是比較弱,重點突出的是中短程對地攻擊和前線戰術轟炸。特別是改進後的殲轟7A,從機體到內部都進行過“大換血”的升級。整機減重達到400公斤,安裝了新的JL-10A脈衝多普勒雷達,更換了四餘度電傳操縱、可加掛多種吊艙,最大載彈量也之前的6噸提升至9噸,已經達到蘇30的載彈水平。而在帶彈方面,除了以前的反艦導彈和常規航彈之外,殲轟7A還可攜帶多種精確制導炸彈。總的來說,殲轟7A屬於二代機的氣動、三代機的航電、最先進的彈藥。
從航程上看,殲轟7自身就具備3600公里的航程,在誕生之初是中國當時唯一可以不加油就往返南海的戰機。而且在攜帶4枚YJ-82反艦導彈和2枚PL-5對空導彈並加掛副油箱的情況可以達到900公里的作戰半徑,基本能夠執行第一島鏈內的任務。這種攻擊能力難道你說他落伍了嗎?顯然不是
而殲轟7除了基本的對地攻擊之外,還發展出電子戰型飛豹,被網友稱為“咆哮豹”,增加了電子戰吊艙的和反輻射導彈的攜帶能力。下圖為攜帶YJ-91反輻射導彈的“咆哮豹”
殲轟7A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停產的,機齡才不過幾年而已,而殲轟7A是2000年初開始量產,整體機齡不超過20年。這麼年輕的戰機怎麼可能一次性退役掉,我們還沒土豪到把幾年的新機這麼拋棄。雖然殲轟7A無法對抗真正的三代戰鬥機,但是別忘了我們周邊的一些小國還保有未經過升級的蘇22、米格23、蘇24這些二代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殲轟7A掛載空對空導彈對付他們綽綽有餘。所以不管從直觀音速還是客觀因素去考慮,殲轟7都不可能馬上退役,而且將來一段時間內人仍然會發揮重要作用。
-
5 # 真水無香1643
大家沒搞清楚飛豹是幹嘛的!飛豹是戰鬥轟炸機,是轟炸機!大航程、大載彈量、超音速轟炸機,是用來對付地面和水面目標的,是一種毀滅性武器。所以,沒必要和敵方的飛機比效能,尤其是空戰效能。殲16在對面攻擊方面,相對飛豹也沒什麼絕對優勢,飛豹也可以低空超音速突防。飛豹不過時!
回覆列表
老兵不死,只是漸漸凋零。
飛豹是航工工業西飛研製的一款雙發雙座重型殲擊轟炸機,其定位與美國的F111、蘇聯的蘇24、歐洲的狂風相同,都是一款以對地打擊為主的戰鬥轟炸機。
飛豹其貌不揚,但是在中國軍用飛機研製歷史上地位顯著,它是中國第一款具有完整精確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戰術飛機。飛豹於1988年首飛,1998年完成全部試飛科目,可謂是“十年磨一劍”。
說起飛豹的身世,還真是有點坎坷。飛豹最早於上個世紀70年代立項,最初是當做轟-5的後繼型號研製,但是由於改革開發後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經費的缺乏使得飛豹專案瀕臨破產。後來在最高首長的指示下獲得了1億元的研製經費(當時可算是天價),飛豹專案才起死回生。
上面這張圖片很奇怪是吧,竟然是與F111、蘇24相似的並列座艙飛豹。當然,這張照片是PS的,中國從來研製和裝備過並列座艙的飛豹。但是這張PS照片卻值得一說,因為這涉及飛豹的一段歷史。飛豹最初是由海空軍共同投資的專案,由於海空軍雙方不同的要求,產生了一些研製思路上的差異。空軍希望是並列座艙,這樣在執行對地任務時效率更高;海軍希望串列座艙,這樣阻力更小、氣動效能更佳。最終總參拍板定為“一機兩型,雙座先行”,但實際上空軍此時因為決定與西方國家對強5進行現代化升級,已經放棄了轟7專案。
但是海軍方面由於迫切的遠端反艦打擊需求,繼續推進飛豹專案。所以1998年定型後,飛豹首先裝備了海軍航空兵。飛豹的列裝,使得海軍獲得了可靠地遠端精確反艦打擊能力。“飛豹”戰機擁有7個外掛點,除機腹掛點主要掛載副油箱之外,機翼下4個掛點可以掛載4枚YJ-8系列空艦導彈。由於飛豹出色的遠端反艦能力,前幾年阿根廷向中國求購一箇中隊的飛豹戰機和配套的武器彈藥,但是外交部門顧忌此舉會損害英國及歐盟的關係,這筆交易泡湯。飛豹戰機除了擁有可靠的反艦能力外,採用兩臺英制“斯貝”渦扇發動機(以及後來的渦扇9)使得該機航程遠、滯空時間長,在海航的蘇30成軍之前,飛豹還承擔了海空巡邏的任務。
飛豹戰機服役表現出色,得到了海軍的肯定,該機在打擊靈活性上遠優於笨拙的轟-6D,在90年代末21世紀初撐起了海航的近海打擊體系。而空軍此時也看到了“飛豹”的優秀表現,遂決定和海軍共同投資開發“飛豹”的改進型殲轟-7A戰機。
海軍型殲轟-7A於2004年服役,空軍型則在2005年交付。雖然外觀上變化不大,但新飛豹從材料到裝置的升級可謂是脫胎換骨。圖為殲轟-7A展示外掛武器,可以看到多種中國產空地導彈以及制導炸彈和吊艙。即便此時中國已經引進了多用途戰鬥機蘇30MKK,但是較為先進的航電系統和豐富的精確武器彈藥,使得殲轟7A的對面打擊能力甚至還好於蘇30。
而且殲轟7A憑藉較為先進的航電系統和出色的掛載能力,在加裝了大功率電子戰吊艙後,搖身一變成為中國第一種電子研製戰機,軍迷戲稱為“咆哮豹”。
物美價廉的飛豹總共在海空軍裝備了約200架,軍方對飛豹比較滿意。於是西飛方面再接再厲推出了殲轟7B這個型號,從上圖這架殲轟7B的原型機來看,外觀並沒有做出重大變化,但是複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提高,使得該機的重量進一步下降,載荷航程效能進一步提高。而且殲轟7B採用了線傳飛控和更加先進的航電系統,可以掛載中國鷹擊-12等新型精確彈藥,作戰能力進一步提高。
可惜,殲16的橫空出世使得殲轟7B曇花一現。殲16承襲蘇27家族良好的平臺效能,更以一臺大功率有源電掃雷達為核心的四代機級別的航電系統,再加上可以掛載琳琅滿目的中國產精確彈藥,殲16無論是制空還是對地,都要遠遠好於殲轟7B(當然,價格也遠遠超出)。經費充裕的中國軍隊不再扣扣索索的過日子,攻防兼備的殲16就順理成章的接過了飛豹的崗位。新人勝舊人,我們用先進的新銳裝備替換老舊裝備,該值得高興才是。
況且,受制於當時中國技術水平和各方面條件限制,飛豹遠不是一款盡善盡美的飛機。飛豹沒有采用前緣襟副翼等手段,使得其低空效能不佳,作為一款以對面打擊為己任的戰轟來說,低空效能不佳絕對是一個致命缺陷。而且飛豹採用前後座艙延時彈射的方式,彈射成功率不高。兩者綜合,飛豹的事故墜毀不再少數,而且因故犧牲了雙位數的飛行員,甚至包括一名師級領導。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軍工方面的突飛猛進使得很多並不是很老的裝備迅速成為“過氣網紅”,飛豹也遭到了這樣的不幸。如今,殲20、殲16、殲10C、蘇35才是廣大軍迷的心頭肉,至於老飛豹,從小甜甜變成了牛夫人。作為入坑時間較早的軍迷,筆者心想這才幾年的功夫,當年對著雜誌開頁上的飛豹還流口水,如今都開始嫌它水平落伍了。當然,作為中國軍迷,我們應當為這樣的“新人勝舊人”感到欣慰,這樣的更新換代,背後是中國空中力量脫胎換骨的提升。
勤勤懇懇、老而彌堅的飛豹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有!飛豹的落伍主要表現在其空戰能力差,在高強度的空中對抗中生存能力低。但是目前中國已經擁有殲20、殲16、殲10C、蘇35這樣的頂級戰機,在這些戰機依託日漸強大的體系能力奪取制空權和掃除地方重要防空系統後,載荷航程效能優秀的飛豹可以發揮其優勢執行防區外精確打擊、反艦攻擊、戰場遮斷甚至近距離空中支援等任務,簡單的說,就是充當“炸彈卡車”。在目前中國空中攻勢力量還不足的當下,近200架的重型戰鬥轟炸機仍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