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太子,立王爺是幾個意思?
5
回覆列表
  • 1 # 太極雲飛揚

    這是歷史,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情。因為當時的人,跟我們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因為他們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麼。

    我根據你的問題類推,為什麼朱元璋不立朱棣為太子,這樣可以避免骨肉相殘,生靈塗炭。事實上朱元璋根本不知道朱棣會謀反。同理、于謙也沒有期望朱祁鎮能回來。

    事實上推舉朱祁鈺為皇帝,並不是一個于謙人的意思。推舉朱祁鈺為皇帝的還有太后,眾大臣。皇帝被俘,本來就是奇恥大辱,眾臣已經作好了,他不能回來的準備。很明顯,當時並沒有天下太平,蒙古人還在“叩關”。如果立一個小孩子當皇帝難免軍心不穩,民心不定。

    眾所周知,蒙古人是打倒北京城下的。蒙古人為什麼能打到北京城下呢?“功勞”就在朱祁鎮。因為蒙古人拿朱祁鎮做招牌,威逼其命令城門守將開啟城門。古人云:“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有命,臣將可以不聽嗎?

    如果立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為皇帝,蒙古人拿朱祁鎮做為籌碼,朱見深見到他“父皇”,這個城門,是開還是不開?百善孝為先,不開就是不忠、不孝。開了就會生靈塗炭,當時的蒙古人是什麼德行,你不會不知道吧?

    還有就是於少保赤膽忠心,注重身名,他會為了以後不麻煩,立“少主”為帝嗎?何況立這個“少主”為帝是麻煩超過了不麻煩。為什麼還要麻煩呢?

    于謙這樣幹,就沒有打算自己能活。說句實在話,我估計他自己,已經把生命系在了“大明”這個戰車上。

  • 2 # 微史春秋

    當時朱見深僅僅兩歲,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國家危在旦夕,皇家需要有主心骨帶領國家度過難關。朱見深才斷奶不久,顯然無法作出任何決策,承擔穩定人心的重任,郕王朱祁鈺雖然是攝政王,身份也無法徹底安定華人之心。於是朝中大臣向皇太后請求“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請求速定大計。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英宗傳來口諭。英宗被俘後,朝廷派出都指揮嶽謙使瓦剌瞭解情況。嶽謙回來後傳達英宗的口信說:“郕王長且賢,令其繼統以奉祭祀。”

    在國家危難的關頭,于謙擁立郕王繼位,並非為了私利,也無暇顧及私利。而且當時很多朝中大臣和于謙的看法一樣,那就是皇太子幼衝,國賴長君。

    以于謙為代表一批官員毅然以國家安為己任,果斷作出重立新君的是令人敬佩的。

  • 3 # 澹奕

    第一,避免“主少國疑”。

    英宗不顧勸阻親征漠北之前,立年僅兩歲的朱見深為皇太子,可以說已經確定了朱見深的儲君之位。但是眾大臣沒有立朱見深而是立郕王,還是因為朱見深年紀太小。朱見深只有兩歲,當時“土木堡之變”以後,明朝舉國震動,京城與北方大量富家商賈都將財產、家人向南方遷移,整個京畿亂作一團。若是此時立一個小兒為君,又如何能安定民心呢?

    第二,明朝臣子避免“權臣”的罵名

    歷史上宋朝有“金匱之盟”,宋太祖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曾經讓趙匡胤傳位太宗,就是說當年如果不是世宗柴榮傳位幼子,天下根本不會落入趙家手裡。“國有長君,四海之福”。

    明朝是宋朝之外,又一個文人主宰朝政的時代,當時的明朝文人士大夫,將名節看得比身家性命還要重要,如果立兩歲的朱見深為帝,勢必要有人代為執掌朝政。弄不好,將來留下罵名不說,還可能惹來殺身之禍。

    第三,明朝法統規制也當時實際情況

    郕王朱祁鈺的生母吳太妃,出身微賤,但是朱祁鈺與英宗的感情也還好,英宗出征前,冊立朱見深為皇太子,而讓郕王代自己管理朝政。所以說,郕王雖然不是儲君,但是他也是奉旨監理朝政的,名正言順。于謙等人立郕王為新帝,也得到了英宗的生母上聖皇太后孫氏的肯定,所以,郕王繼承法統也是正當的。

    朱祁鈺稱帝以後,對於擊潰瓦剌守住京城與明朝江山的確有很大功績,但是他戀棧權位也是事實。他稱帝后,一意孤行廢朱見深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甚至因此廢掉了阻止他的皇后汪氏,英宗回朝後將其軟禁。

  • 4 # 七追風

    其實看看整個明朝,一直有三股勢力在明爭暗鬥:皇帝、宦官勢力、文官集團。而其中的宦官勢力,實際上是服從於皇帝,算是皇帝的爪牙和背鍋俠。真正最大的鬥爭,來自皇權和文官集團。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瓦剌抓住了,當了俘虜。對,僅僅是當了俘虜,還沒死呢!這邊就著急忙慌的立個新皇帝,為什麼?

    因為在這之前,朱祁鎮已經透過宦官,透過錦衣衛,從內閣收回一定的權力了。朱祁鎮去親征,其實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讓自己有更大的功績,可以更順利的收回皇權。

    但是朝廷的文官集團不願意啊,他們是不怕皇權的,他們有著自己的治國理念,你當皇帝可以,你有命令也可以,但是具體怎麼去幹,應該讓我們這些有知識有文化的官員來。

    所以聽說朱祁鎮被俘虜了,文官集團們首先想到的不是怎麼救回皇上,而是打著安定朝政的理由趕緊新立一個皇帝。

    那時候朱祁鎮沒有死,好吧,就算是非要立一個皇帝,朱祁鎮有一個兒子,朱見深。人家雖然年齡小,但是名正言順啊!

    看看當時于謙等文官的理由吧,他們認為,立了太子朱見深為皇帝,朱祁鎮就是太上皇,對於瓦剌統領也先來說,朱祁鎮就非常有價值,可以拿著繼續要挾明朝。但是如果立了朱祁鎮的弟弟朱祁鈺為皇帝,朱祁鎮這個太上皇就毫無價值了,也先拿在手裡也沒用。

    (上圖為明憲宗朱見深)

    是啊,聽著很有道理啊,要是朱見深當了皇帝,也先拿著他爹要挾,你該怎麼辦?

    但是,這其實是說不通的。不讓名正言順的太子繼位,另立新君,這個在封建王朝就是謀逆。說朱見深年齡小,這個理由也不成立,因為在歷史上,幼年皇帝繼位,透過太后輔政,或者攝政王攝政,或者乾脆由幾位大臣輔政,是完全可以行得通的。

    至於朱祁鎮怎麼辦?只要有了新的皇帝,不管他是不是太上皇,其實都已經沒有價值了。甚至說,有了新的皇帝,還很可能給朱祁鎮帶來生命危險。

    文官集團為什麼這麼做,對名正言順的朱見深視而不見,偏偏拉來了朱祁鈺?

    我覺得,首先是不想要朱祁鎮回來當皇帝,朱見深當了皇帝,最有可能的就是太后輔政,文官集團不願意看到的;要是哪一天朱祁鎮回來了,朱見深和他爹之間,啥都好說,文官集團也不願意看到。

    於是,朱祁鈺就非常適合。為什麼呢?因為他名不正言不順,是文官集團把你捧上去的,你當了皇上之後,要感謝這些功臣才行!

    所以當時于謙提出不讓朱見深繼承皇位,改立朱祁鈺,滿朝文官沒有一個人有意見!

    再看看朱祁鎮回來之後,直接就被朱祁鈺軟禁起來了。每天被鎖在宮裡,一大群人在外面看管著。難道滿朝的文官都不知道?這可是正牌皇帝啊!沒有人管,大家全當朱祁鎮不存在。

    “奪門之變”把朱祁鎮救出來的幾個人,當時都是在朝廷中受排擠的。

    所以我覺得,文官集團和皇權一直在明爭暗鬥,皇帝利用宦官牽制文官,形成了明朝很特別的一種權力制衡。

  • 5 # 董狐筆

    多事之秋,國賴長君,這是由當時的客觀環境造成的。土木堡之變只是蒙古鐵騎此次軍事行動的一部分,在俘獲英宗之後,馬上襲擾宣大,兵圍北京城。這樣的情形,需要明朝政府即刻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沒有給明朝任何從容處理皇儲問題的機會,是騾子是馬,馬上就要見高低,所以于謙等人才直接繞過了強大的宗法制度,從現實考慮,推出朱祁鈺。而在此問題上,唯一能對朝臣立儲提出否定的太后,和朝臣們意見一致,所以景泰皇帝臨危受命,省去一切繁瑣步驟,走馬上任。名正而言順,言順則上下一心,這才保證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如果非要學朱元璋,生搬硬套宗法制,很可能皇室自己也搞起宮鬥,立馬就禍起蕭牆。

  • 6 # DJ你懂

    首先要說,于謙在“土木堡之變”後,率領大明軍民抗擊瓦剌入侵,保衛了國家,他是民族英雄這一點毋庸置疑。

    其次,關於“土木堡之變”于謙不立朱見深卻立朱祁鈺為帝,可能于謙考慮到:

    (1)大敵當前,國不可一日無君,國家急需一位有能力號召全國軍民抵禦外敵的君主。

    (2)朱見深年幼,沒有足夠的號召力,還不能承擔治國安邦的使命。

    (3)自古也有皇位兄弟想承的先例。

    也許基於以上原因,于謙才立朱祁鈺為帝。

    第三、我要說,雖然于謙是民族英雄,但在立朱祁鈺為帝這件事上,他犯了個巨大的錯誤,原因如下:

    (1)土木堡之變之前,明英宗朱祁鎮在出徵時,就立了太子,還留了于謙等人輔佐,就是想到自己萬一身陷不測,于謙等人可以立朱見深為帝,但是于謙卻立了朱祁鈺。

    (2)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尚在人世,于謙卻急於另立新君,這在古代歷史上就是意圖謀反的大罪。

    (3)土木堡之變後,于謙完全可以立朱見深為帝,完全可以和朱祁鈺一起輔佐新君,同樣可以率領大軍抵禦外敵,可他卻沒有這樣做。

    (4)朱祁鈺是個很自私的人,自己坐上皇位,還廢了太子,最後又軟禁了歸來的英宗。

    也許正是認識到自己犯的錯誤,在後來“奪門之變”時,大權在握的于謙採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讓英宗順利奪回皇位,也由此導致了自己的死亡。

  • 7 # 山人維屏

    土木堡之變,于謙之所以不立朱見深為皇帝,最重要的原因是朱見深太小了,朱見深是1447年出生的,而土木堡之變發生在1449年,當時的朱見深才2歲,雖然當時的朱見深已經是太子,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需要立一個有威望,能穩定大局的人,即使立朱見深為帝,對穩定局勢一點作用也沒有,為了避免國無長君,于謙等大臣紛紛與皇太后商議,決定擁立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

    現在我們說說當時的環境,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扣邊。當時賢明的太皇太后張氏已經駕崩,“三楊或死或貶”,大權掌握在太監王振手中。當時王振在朝中大肆安排自己的親信,當瓦剌入侵的時候,王振為了回家鄉炫耀,煽動和蠱惑明英宗率軍出征,當時的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都力勸不能大軍輕出,但是明英宗跟著魔一樣,非得御駕親征。

    當時明軍精銳傾巢而出,但是指揮權卻在王振手中,王振一個太監,他哪會行軍打仗啊,在也先假裝撤退的時候,堅持北上,結果在先鋒軍被殲滅的時候,王振又膽怯了,又讓大軍後撤。在撤退的時候,打算途徑家鄉蔚縣,又害怕破壞自己的田園莊稼,又臨時改變路線,大軍已是疲憊不堪,到宣府時,瓦剌已經趕到,3萬明軍騎兵幾乎被全殲,大軍人心惶惶。

    兵部尚書鄺埜一再要求馳入居庸關,一旦進入居庸關,大軍就算是安全了,王振不準。於是大軍在土木堡紮營,土木堡地勢很高,但是卻沒有水源,將士掘井兩丈仍沒有水,這時也先詐和,王振信以為真,於是命令大軍移師河邊,這時,也先派大軍突襲,明軍倉促應戰,大軍潰敗,王振也被護衛將軍樊忠錘死。

    此役,明軍20多萬大軍,幾乎損失殆盡,損失20萬馬屁,輜重更是無數。要知道當時馬是很稀缺的戰略資源,就相當於今天的裝甲車一般。明朝精銳的“三大營”一隊基本上也是被全殲,文臣武將戰死52人,英國公張輔、駙馬都督井源都死於其中,這都是當時的名將,尤其是張輔。作為四朝老臣,張輔一生從無敗績,四徵安南,五徵漠北,張輔在明朝是軍神的存在。

    土木堡之變傳到北京,群臣震恐,三大營沒了,張輔也死了,這給當時的群臣的打擊有多大。而蒙古大軍正縱馬加鞭的向北京趕來,當時朝廷已經大亂。當時朝廷有三派,第一是逃跑派,不少大臣已經提前讓家眷把錢財提前轉移到長江以南了,其中就以徐有貞為首,他還用天象來作為依據,讓更多的人堅信不已。

    第二是慌亂派,這一部分人已經不知道該幹什麼了,他們還不如逃跑派,連個想法都沒有,要戰不戰,要跑不跑,其中就以皇后為首的後宮為主。

    幸虧當時還有堅定的主戰派,當時于謙第一個說不可,他據理力爭:“如果今日難逃,趙宋便是下場,“靖康之變”便在今朝,而且永樂大帝把陵寢安置在昌平,就是為了朝向後代表明,京師不能動,不能置列祖列宗不顧”

    這時,便需要一個能穩定大局的人站出來,當時已經得知明英宗被俘,為了避免瓦剌以明英宗騙開城關,急需另立新帝,同時這個人必須能穩定局勢,於是郕王朱祁鈺便被推舉出來,如果立朱見深為皇帝,只能加劇朝堂的恐慌,事實證明,立郕王朱祁鈺為帝,是當時最好的選擇,北京城在朱祁鈺的統領下,于謙的指揮下,擊敗瓦剌侵略者,避免明朝重蹈宋朝的覆轍。

  • 8 # 石子石沙

    這是由於謙的性格決定的,《石灰吟》是他一生的寫照: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一生公正清廉,一生正氣,當時情況特殊,朱見深雖然是太子,但是隻有兩歲,而土木堡之變他父皇明英宗被瓦剌俘虜,內憂外患之下,為穩定朝政,于謙等大臣與皇太后商議,立皇帝明英宗的弟弟明代宗景泰帝為皇帝。所以說于謙當時是從大局出發,不立朱見深為皇帝的。

  • 9 # 鐵柺李不用拐

    當時國難當頭,要得是一個能發號施今,當機斷事的皇帝。立個小屁孩,能斷事麼?

    立朱祁珏這事上,于謙大公無私。他若有私心,必立幼主,好自己專權。他和文官團體立了成年的朱祁珏,恰恰說明於謙一黨的無私,以國為重!!

  • 10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主少國疑。

    不論忠臣如何忠誠,如果他想力挽狂瀾,就必須得到一個成熟皇帝的支援。倘若皇帝少不更事,忠臣要想實行自己的主張,也不難有擅權蓋主、恣意妄為之舉。

    就如清代康熙初年,索尼死後,鰲拜力圖獨專權柄,繼續掌控輔政大權,那也招致了少年天子和舉國上下的猜忌。即便他無意獲取皇位、篡奪皇權、取代皇帝之舉,也不免會被非議。

    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成了瓦剌兵的俘虜,而剛被立為皇太子的朱見深(當時還叫朱見濬),剛剛兩歲,少不更事。

    瓦剌兵推著英宗做南征的旗幟,蠶食著大明的疆土。如果於謙擁立兩歲娃為皇帝,那麼一切決定,還得於謙做最後的拍板人。不論于謙怎麼忠心耿耿地護衛幼主,捍衛國家,那麼都難保大臣們心生芥蒂或左右掣肘。

    重返歷史現場,于謙能在京師保衛戰中,擊潰瓦剌也先的陰謀,原因有三:一、以于謙為首,與王文、石亨等絕大多數文臣武將和衷共濟;二、他及時迎立已成年的朱祁鈺,保證了危難之際國有長君,使英宗失去了投鼠忌器的皇帝效益;三、英宗之母孫太后繼續以太后之尊,支援了于謙等在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

    如果於謙擁立朱見深,那麼孫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不好再做負總責的最高領導人。不論怎樣遙尊英宗為太上皇,也還是要敬若神明,因為他是皇帝的生父,不配合也先的陰謀,那就是不孝不忠。而被迫迎英宗,就是配合也先陰謀賣國。這一切的罪責,除了讓放手一搏拯救大明劫的于謙身陷兩難境地,而且還要揹負欺主幼稚、別有用心的罪名。

    若干年後,朱見深登基後,給於謙平反,對他給予了高度讚賞:“卿以俊偉之器,經濟之才,歷事先朝,茂著勞績。當國家之多難,保社稷以無虞;惟公道而自持,為機奸之所害。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實憐其忠。”(《明史·于謙傳》)

    朱見深並未因當年于謙不立他為恨,反而稱讚他是大忠臣,恢復了他的官職,並給予高規格的祭葬禮儀。因為他知道,如果當初于謙立他為皇帝,明朝或許早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蕾莎修女的事蹟~詳細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