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iubiu啊噠
-
2 # 敏哥說歷史
諸葛瞻出生於建興五年(227年),這年諸葛亮已經46歲,上《出師表》,準備開始第一次北伐。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失敗後,病逝五丈原出;臨終前作《誡子書》,8歲的諸葛瞻襲爵武鄉侯。延熙六年(243年),17歲諸葛瞻娶蜀漢的公主為妻,授為騎都尉;開始正式步入官場。
此後,諸葛瞻先後擔任羽林中郎將、尚書僕射,加官軍師將軍。景耀四年(261年),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景耀六年(263年),魏國徵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自景谷道攻入,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尚書郎黃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軍隊前往抵抗;最終,諸葛瞻及其子諸葛尚、張遵、黃崇、李球全部戰死;鄧艾兵臨成都,後主劉禪出降,蜀漢政權滅亡。
“諸葛瞻七萬雄兵敗於鄧艾的兩千殘兵”的說法出自《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八回“鄧士載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演義小說在創作過程中為了形象生動,添油加醋是避免不了的。正史確實沒有記載諸葛瞻、鄧艾雙方對陣各有多少兵馬,也無從考究;不過諸葛瞻此戰戰敗陣亡確實事實。
竊以為諸葛瞻戰敗原因要從主要分蜀漢、魏國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蜀國方面(內因):
一是蜀方將來臨陣經驗不足。此次蜀軍完全是鄧艾偷渡陰平進入蜀地內部時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其率領軍隊的主將們都是蜀漢功臣之後,雖然官居要職,但都無實際臨陣經驗。諸葛瞻、諸葛尚為諸葛亮子孫,張遵為張飛之孫,黃崇為黃權之子,李球為李恢之侄,其父輩都為蜀漢立下卓越功勳,而後輩確坐享其成,關鍵時刻當然會掉鏈子。
二是主將諸葛瞻戰機把握不住。諸葛瞻並沒有聽從黃崇的建議,搶佔險地,而給遠道而來的魏軍喘息之機,最終雙方決戰,正中了鄧艾的計謀,導致其戰敗。《三國志》記載:“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近,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這裡就描寫了諸葛瞻沒有聽進去黃崇的建言,在決策上盤桓不定,最終痛失戰績。
二、魏國方面(外因):
一是魏方軍隊達到出其不意效果。鄧艾此次偷渡陰平是在魏國鍾會、諸葛緒等人的反對之下進行的,蜀國上下更加不會想到鄧艾會兵行險著;等到魏軍進入蜀地內部上,可想而知蜀國上下的震驚程度。此次應戰完全屬於倉促應戰,提前在思想上都沒有做好準備,更何況在其他方便了。
二是主將鄧艾用兵果敢。鄧艾用兵才能是在長期實踐中錘鍊出來的,更可貴的是在關鍵時刻敢於背水一戰。雙方對陣,鄧艾派其子鄧忠、司馬師纂分兵攻打諸葛瞻左右兩翼,兩軍失利退回,鄧艾叱責二將並要將其斬首,說生死存亡在此一舉。結果二將策馬奔回,揮軍再戰,鄧艾也親臨督戰,終大破蜀軍,遂克綿竹,斬蜀將諸葛瞻及尚書張遵等人。戰爭雙方往往到最關鍵時刻,拼的就是意志,鄧艾最終熬到了最後,作為從未上過戰場的蜀國將來最終陣亡也是意料之中。
-
3 # 歷史作者
諸葛瞻出生於建興五年(227年),這年諸葛亮已經46歲,上《出師表》,準備開始第一次北伐。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失敗後,病逝五丈原出;臨終前作《誡子書》,8歲的諸葛瞻襲爵武鄉侯。延熙六年(243年),17歲諸葛瞻娶蜀漢的公主為妻,授為騎都尉;開始正式步入官場。
此後,諸葛瞻先後擔任羽林中郎將、尚書僕射,加官軍師將軍。景耀四年(261年),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景耀六年(263年),魏國徵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自景谷道攻入,諸葛瞻帶領尚書張遵、尚書郎黃崇、羽林右部督李球督率軍隊前往抵抗;最終,諸葛瞻及其子諸葛尚、張遵、黃崇、李球全部戰死;鄧艾兵臨成都,後主劉禪出降,蜀漢政權滅亡。
“諸葛瞻七萬雄兵敗於鄧艾的兩千殘兵”的說法出自《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八回“鄧士載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演義小說在創作過程中為了形象生動,添油加醋是避免不了的。正史確實沒有記載諸葛瞻、鄧艾雙方對陣各有多少兵馬,也無從考究;不過諸葛瞻此戰戰敗陣亡確實事實。
竊以為諸葛瞻戰敗原因要從主要分蜀漢、魏國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蜀國方面(內因):
一是蜀方將來臨陣經驗不足。此次蜀軍完全是鄧艾偷渡陰平進入蜀地內部時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其率領軍隊的主將們都是蜀漢功臣之後,雖然官居要職,但都無實際臨陣經驗。諸葛瞻、諸葛尚為諸葛亮子孫,張遵為張飛之孫,黃崇為黃權之子,李球為李恢之侄,其父輩都為蜀漢立下卓越功勳,而後輩確坐享其成,關鍵時刻當然會掉鏈子。
二是主將諸葛瞻戰機把握不住。諸葛瞻並沒有聽從黃崇的建議,搶佔險地,而給遠道而來的魏軍喘息之機,最終雙方決戰,正中了鄧艾的計謀,導致其戰敗。《三國志》記載:“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近,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這裡就描寫了諸葛瞻沒有聽進去黃崇的建言,在決策上盤桓不定,最終痛失戰績。
△蜀軍將領全部陣亡
二、魏國方面(外因):
一是魏方軍隊達到出其不意效果。鄧艾此次偷渡陰平是在魏國鍾會、諸葛緒等人的反對之下進行的,蜀國上下更加不會想到鄧艾會兵行險著;等到魏軍進入蜀地內部上,可想而知蜀國上下的震驚程度。此次應戰完全屬於倉促應戰,提前在思想上都沒有做好準備,更何況在其他方便了。
△偷渡陰平的鄧艾
二是主將鄧艾用兵果敢。鄧艾用兵才能是在長期實踐中錘鍊出來的,更可貴的是在關鍵時刻敢於背水一戰。雙方對陣,鄧艾派其子鄧忠、司馬師纂分兵攻打諸葛瞻左右兩翼,兩軍失利退回,鄧艾叱責二將並要將其斬首,說生死存亡在此一舉。結果二將策馬奔回,揮軍再戰,鄧艾也親臨督戰,終大破蜀軍,遂克綿竹,斬蜀將諸葛瞻及尚書張遵等人。戰爭雙方往往到最關鍵時刻,拼的就是意志,鄧艾最終熬到了最後,作為從未上過戰場的蜀國將來最終陣亡也是意料之中
-
4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光有忠勇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時候那些所謂的忠勇之士幹下的那些事情更糟糕,往往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諸葛瞻就是這種人,對國家忠心耿耿,絕對沒有問題,但嚴重缺乏能力和智慧。他的軍事水平甚至比起馬謖來都要差得很遠。馬謖是輸在心態不對,這個諸葛瞻徹底是能力太差。
鄧艾偷渡陰平,輕軍遠襲,算得上“奇”,但也算不上“高”,風險太大,成功率不足一成。
雖然成功繞過了蜀軍主力的防線,但要想攻取成都,還早著呢。
危機,危機,有危險就有機遇,對蜀國來說,鄧艾來襲算是個危險,但也是個千載難逢的機遇。為什麼呢?
鄧艾輕兵遠襲,深入敵境,講求的是隱秘、快速。這樣的部隊肯定是以下幾個特點:
1.人數少
人多了,行軍速度肯定就慢,達不到奇襲的效果;
2.裝備薄弱
輕裝遠襲,裝備越多行事越慢,不可能攜帶重灌備;
3.缺少後勤
這樣的部隊都是由作戰人員組成,只能攜帶最基本的補給,嚴重缺乏後勤支援;
4.沒有援應
由於是秘密行進,可以選擇的路線非常少,不可能有多支部隊同時穿插。 那麼,知道了這支部隊的特點,我們不難分析出,鄧艾最怕的是什麼?
攻堅戰、消耗戰、僵持戰。耗不起嗎?根本耗不起。
對付鄧艾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佔據險要,死守關隘,堅拒不戰,儘量拖延時間,決不給對方消滅我方有生力量的機會。
時間一天天過去,鄧艾的糧草怎麼解決?只能搶掠。這樣,兵力有限,還得分出一部分去搶,正面進攻力就更弱了。
打仗、行軍戰鬥總會要有損耗,從哪裡補充?受傷人員如何安置?都很困難。
所以說,正確的方式不是打,而是耗,耗死他。 隨便一個有戰鬥經驗的老將,比如王平、廖化這類,鄧艾肯定完蛋了。王平、廖化根本不會出戰,憑城據關,咱們就互相熬吧。
姜維的主力部隊得到訊息,派支部隊往鄧艾菊門上一插,打都不用打,有半個月時間,鄧艾這支部隊若不投降,就只得上山採野果子去,全體變成野猴子。
搞掉了鄧艾,魏國這次三路大軍的攻勢就瓦解了。憑鍾會那兩下子,還過不了姜維那一關。數十萬人馬的巨大消耗會讓司馬昭窮到當掉褲衩。 但令人遺憾的是,諸葛瞻的智商太對不住他的姓氏了。
諸葛瞻一輩子沒掌過權,終於手底下能管幾個兵了,過度興奮,主動求戰,結果被鄧艾一網打盡。蜀國這支最後的力量被諸葛瞻輕易斷送掉,綿竹一失,鄧艾通往成都的道路就是一片坦途。成都連保衛城池的兵力都沒有了。
諸葛瞻這水水,還遺憾自己“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就憑你那兩下子,能制住家門口的狗狗都算你行。
還是那句話,都說“文死諫,武死戰”,看起來似乎壯懷激烈,名垂青史,實際上若是水平不行,更是壞事。
可惜了諸葛亮一代雄奇,智計無雙,何等偉大的人物。生前被弟子馬謖破滅了理想,死後被兒子諸葛瞻毀掉了基業。
-
5 # 唐代丹藥
諸葛瞻作為一代奇才諸葛亮的子嗣,世受國恩,而國破之際死於王事,也確實令人感嘆。諸葛瞻之子,諸葛亮之孫諸葛尚高呼“不早斬黃皓,使敗國殄民,用生何為!”,緊隨其父之後,死於陣中,一家三代滿門忠烈,與國共生死。
諸葛瞻自幼聰敏,智慧化身的諸葛亮稱其為,聰慧可愛。18歲便成為羽林中郎將,做過尚書、僕射,擔任過他的父親諸葛亮剛入蜀時的軍師將軍,可謂是少年得意。
如此一位遍任軍政重臣的諸葛亮後人,為何會在綿竹大敗虧輸身死命喪?
在司馬昭趁蜀漢大將軍姜維移屯沓中之際,決議出兵滅蜀時,遭到一直與蜀漢周旋的大將鄧艾強烈反對,他認為此時蜀漢內部沒有可乘之機,堅決反對。
徵西將軍鄧艾以為蜀未有釁,屢陳異議。
司馬昭和蔣琬、費禕兩人的看法是一致的,蜀漢國小力弱。出兵之前,司馬昭在大庭廣眾之下,明白告訴眾人他早已仔細估算審定而形成的滅蜀大計。
不如先定巴蜀,……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境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今絆姜維於沓中,使不得東顧,直指駱谷,出其空虛之地以襲漢中,以劉禪之暗,而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知也。
雖然人人不齒司馬氏,但是司馬昭的這番言論,不僅有大的進攻策略,更有精確情報的掌握,還有將對方首腦及民眾的心理把握的十分透徹,可說已是智珠在握。遂大膽出兵十六萬人於263年八月,大舉向西直奔蜀漢。
反觀,劉禪一方。在鍾會剛剛到達漢中,姜維已經明確通知,並且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卻被劉禪和黃皓一個兩人碰頭會,就認為姜維的說法子虛烏有,便丟到一旁,置之不理。
當然,這就為諸葛瞻倉促應戰創造了條件。這個時間足足有兩三個月之久。
之後,劉禪才按照姜維的建議,派遣廖化、張翼、董厥三人率兵迎戰,這就拖到了夏天。
期間,為了抵禦住鍾會的進攻,劉禪將原先散放在外圍的各個寨城悉數取消,聚於漢城和樂成兩地。
那麼姜維在抵抗鍾會時,用到了多少人呢?諸葛瞻又能集結多少人?
當時,漢樂兩城,各有五千人,加上寨城退回的人,應該接近兩萬人。
鄧艾分兵於天水太守王欣進攻姜維,要知道鄧艾手下總共三萬人,分給王欣的一定不會超過他本人控制兵馬的數量,那麼王欣最多是一萬到一萬五千人。隨後,鄧艾又命有楊欣和牽弘兩人領兵牽制。
姜維的才能是魏國將士有目共睹的,士卒若是少於姜維的人數,定然不敢前往。所以姜維當時的兵力應該不超過一萬人,加上之前與鄧艾相攻在沓中,姜維手中最多七八千人,當然這些人都是蜀漢的精兵。
之後,姜維從沓中拼命撤出,回援。途中遇到廖化等人的援兵,遂一同退到劍閣防禦。
在漢、樂兩城有近兩萬人,姜維手中有近萬人加上援兵,也有近兩萬人。
此時蜀漢已是危如累卵,自然派出各地的精兵來增援和防禦。
那麼等到入冬之時,諸葛瞻能夠調動的人馬 或者說蜀漢能夠調動的人馬不會超過五萬人。而這種還僅僅是簡單的加減法,因為就算劉禪再蠢,也不會將各地的守城人馬全部調出,交給諸葛瞻。這不是信任或猜忌的時候,而是各城也需要留守城池,維護治安。所以,諸葛瞻手裡的人馬甚至不會超過三萬人。(蜀漢時有1州22郡,作為都城的成都,更是重中之重)
而關鍵是,諸葛瞻手下的部隊是臨時從各地抽調過來的,這從他領兵初戰的時間以及廖化等人的援軍可以推斷出來,側面的證據是作為一國之君的劉禪,自然不會讓部隊一直集結在一起,一是不安全,容易出現事端,甚至發生叛亂。二是如此多的部隊不是駐紮地一方能夠供應的起。
當然,軍隊的人數多寡不是最主要的問題。
諸葛瞻在受命阻擊潛入的鄧艾部時,出現的一系列事件才是他失敗的根源。
諸葛瞻的顧忌
在諸葛瞻發兵之前,鄧艾依然降服江油小城,守將馬邈歸降鄧艾。戰前,鄧艾已經行軍七百里,穿越“無人之境”的山川,已是疲兵糧少。馬邈的降服,為鄧艾部提供了糧草和休息地。但此時鄧艾部應該是僅能果腹,配備少量的糧草,因為鄧艾所率的軍隊還是出發前的三萬左右,鄧艾沒有和鍾會直接接觸,因此沒有像諸葛緒一樣,兵馬被奪。鄧艾從江油出發後,一路毫無阻礙的向既定目標涪城進發,引起的百姓恐慌,早已望風而逃。也就是說鄧艾一路上,再次得到大量的糧草補給非常困難,但有馬邈的帶領,不至於餓肚子和迷路。
而諸葛瞻的部屬都是從各地抽調過來,根本來不及整訓,將令無法順暢的傳達。唯一的優勢就是背靠蜀漢,有充足糧草供應,他又需要時間協調內部將領。關鍵的是,這個時間雖然是有的,但是很緊迫,是姜維等人在劍閣日夜精心防禦換來的。諸葛瞻調整內部即迫切又急需,所以留在涪城未冒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耗費行進中且孤軍深入的鄧艾部的糧草。
諸葛瞻的擔心
涪城之後,便是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和成都平原上的成都,如果率兵迎戰,即便是如黃崇所說的佔據險要位置拒戰,必然會分兵,從而降低守備的效果。涪城的守禦能力自然也會隨之下降。
諸葛瞻在此時開始猶豫,究竟是分兵還是合兵在一處?
在黃崇、張遵、李球等人的一再哭求下,才決定合兵一處,迎戰鄧艾。
這個決定是倉促的,而且是被逼的。
雖然諸葛瞻、諸葛尚父子死戰,但由於是臨時抽調拼湊的部隊,又是無法完全掌控部屬,在鄧艾的精兵且是處於無處逃遁的“死地狀態”的悍兵,雖然在首戰諸葛瞻獲得一個小勝,但在鄧艾一再要斬首親子鄧忠等人的強令之下,諸葛瞻部是無法抵敵,而後被殺身亡。
事後,鄧艾等人的捷報上,可以清晰看出,諸葛瞻部是因部屬潰散而招致殺身之禍,最後兵敗。因為上報的兵員數量和司馬昭預估的數字不相上下,並且多出了近一萬二千人。
漢主遣太僕蔣顯別敕姜維使降鍾會,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於艾,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甲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
6 # 人者仁義也
首先鄧艾所率領的曹魏軍隊絕對不是二千殘軍,在史料上有一萬餘人,二千殘軍屬於誇大其詞。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鄧艾作為司馬昭三路伐蜀期中一路的主將,當時帶領的軍隊是三萬餘人,這三萬餘人的軍隊是當時曹魏關中地區的精銳部隊,和蜀漢的姜維交戰多年,要知道在公元255年起,鄧艾被司馬昭安排在關中負責對付蜀漢的姜維開始,一直到263年為止鄧艾在這8年裡,一直在對付蜀漢軍隊,而且多次獲勝,這使得鄧艾的軍隊和蜀漢軍隊交戰經驗最深,這也是為什麼司馬昭會安排鄧艾作為伐蜀的一路大軍的主帥。
其次鄧艾和是在鍾會圍攻姜維於劍閣的狀態下,上書司馬昭出奇計從陰平小道進入四川盆地,使得駐守劍閣的姜維軍隊左右為難,進而攻破劍閣的姜維軍隊。由此鄧艾選拔一萬餘人的精兵開始從陰平道進入四川盆地。陰平道雖然也可以進入四川盆地,但是這條路不是很好走,鄧艾前去經過的時候,路經的無人之地就有七百餘里,在茫茫大山中,鄧艾和手下開山挖路,修建棧道才得以經過,甚至在馬閣山一代,鄧艾自己都是包著毛毯直接從山上往下滾,但是鄧艾的軍隊還是到達了江油,同時鍾會也派出一支軍隊支援鄧艾,這隻軍隊由將軍田章帶領從劍閣西面出發也進入江由,田章攻破蜀軍的伏兵,與鄧艾匯合,江由的蜀漢將領馬邈投降。這個時候蜀山成都的君臣才知道鄧艾進入四川盆地,為此諸葛瞻受命出征。
諸葛瞻的軍隊應該沒有七萬餘人,這也屬於誇大其詞,其次諸葛瞻的部隊應該是臨時組建的,並不是雄兵。諸葛瞻的部隊數目多少沒有定論,只能夠推測,蜀漢的四川盆地是沒有經過戰鬥的,當時蜀漢的軍隊主要是三個都督區所統領的,一個漢中的姜維率領的主要作戰部隊,在漢中都督區的部隊主要是對付曹魏;另外是駐守永安的羅憲和閻宇的部隊,永安都督區的部隊是用於防禦東吳的軍隊,還有一隻是在南中地區的部隊,當時由霍弋率領,這隻部隊是用於鎮守四川盆地南面少數民族區域的。
這些部隊按照司馬昭在滅蜀之戰前召開的戰前會議估計是九萬,其中守備成都和各個郡縣的是4萬,餘下五萬的部隊在姜維的掌握中,只要拖住姜維一定可以攻滅蜀漢,但是在實際的執行中,姜維沒有拖住反而去了劍閣,但是司馬昭的估計沒有錯,《蜀記》記載蜀漢的軍隊也就十萬二千人。
按照上訴的記載,諸葛瞻的部隊沒有七萬,很有可能也就在三,四萬之間,這隻部隊應該是成都的衛戍部隊再加上臨時徵調的民眾組成的軍隊。這也是黃崇建議諸葛瞻分兵佔領險要地勢,諸葛瞻猶豫的原因,因為這隻部隊臨時組成很有由於分兵而導致可能崩潰。而且集中力量對付鄧艾,意圖畢其攻於一役。但是駐紮在涪城的諸葛瞻的前鋒被鄧艾擊敗,雙方最後在綿竹展開激戰,這場戰鬥裡,諸葛瞻的軍隊,爆發了強悍的戰鬥力,鄧艾的軍隊一度崩潰,當時的鄧艾的兒子鄧忠攻打蜀軍右翼,師纂攻打蜀軍左翼,人數少於蜀軍的鄧艾軍隊一度退還,不敢攻打,師纂和鄧忠甚至敗退,最後是鄧艾以要斬殺二人相威脅,才讓師纂和鄧忠回頭奮戰最後擊敗蜀軍,諸葛瞻父子身死。
諸葛瞻的失誤主要是被鄧艾激怒以至於和鄧艾決戰,其實在諸葛瞻出發之前,蜀漢已經召集閻宇的軍隊前來防衛首都,而且鄧艾的軍隊的糧草和後勤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鄧艾說你諸葛瞻投降可以封為琅琊王,諸葛亮就是琅琊人,這句話 刺傷了諸葛瞻,最終爆發激戰,最終魏軍的精兵擊敗了蜀軍。 -
7 # 不沉的經遠
鄧艾和諸葛瞻大戰的時候,手下可不止兩千殘兵,而諸葛瞻的七萬雄兵也很值得懷疑,又缺乏實戰經驗,敗了很正常。
在正史裡,諸葛瞻有多少部隊並沒有說,諸葛瞻統帥七萬大軍迎戰鄧艾是《三國演義》裡的說法,所以我們就以《三國演義》來加以討論,在魏國滅蜀之戰中,鍾會奪取漢中以後,在劍閣被姜維所擋。鄧艾決定走陰平小路,以奇兵直取成都,以擊敗蜀軍。
鄧艾隨即選精兵三萬,攜帶乾糧繩索出發。為了預防萬一,鄧艾每走百餘里,留下三千兵馬,就地下寨,作為接應。就這麼一路沿途下寨,等到摩天嶺的時候,鄧艾身邊只有兩千多人。
翻過摩天嶺後,鄧艾率兩千軍馬攻打江油城,由於江油城守將馬邈疏於防備,被鄧艾偷襲得手,殺入城中,馬邈猝不及防,只能投降。鄧艾就收編了江油守軍,並派人去通知在陰平小路上沿途下寨的魏軍,都到江油城匯合,之後率軍攻打涪城。涪城守軍也沒有防備,所以也是不戰而降。
直到此時,劉禪才得知鄧艾偷渡陰平,已經殺到涪城,諸葛瞻領兵七萬去迎戰鄧艾。這個時候鄧艾的三萬魏軍已經全部聚齊,又收編了江油、涪城等地的蜀軍,兵力可不是兩千殘兵。
而諸葛瞻的大軍雖然號稱七萬,但是從前兩戰諸葛瞻殲滅魏軍萬餘以後,只敗給魏軍一次,就被魏軍鐵桶一般包圍在綿竹城中看,諸葛瞻的兵馬和魏軍相比並不佔什麼優勢。考慮到鄧艾在江油、涪城等地收編的蜀軍數量不會太多,諸葛瞻的七萬人馬,估計水分很大。所以雙方的兵力最多相當,可能魏軍還多一些,成都守軍又久不經戰陣,和鄧艾手下的精兵相比,戰鬥力差距就更大了。
而諸葛瞻雖然是諸葛亮的兒子,但是缺乏戰場歷練,部隊又不如對方,初次帶兵敵不過鄧艾這樣的名將也不奇怪,能先打贏兩仗已經算是不錯的結果了。
-
8 # 初心如舊
為啥諸葛瞻七萬雄兵敗於鄧艾兩千殘兵?
陰平道翻越摩天嶺,經陰平山、馬轉關、靖軍山等地,到達江油。三國時陰平道有七百多里,但按現在千米計,實際約二百六十五千米。所以,如今一里約=那時1.33裡。當年司馬懿誅殺曹爽後,夏侯霸叛魏投蜀時,就走的陰平道。鄧艾逼降劉禪,迫使姜維投降鍾會,帶累包括鄧艾自己、三位頂級大將,死得不明不白,令人惋惜感嘆。而諸葛瞻作為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兒子,以七萬兵馬敗於鄧艾,更是難以置信。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一,鄧艾伐蜀到底帶多少兵馬?看《三國志.鍾會傳》【 四年秋,乃下詔使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餘人。艾趣甘松、沓中連綴維,緒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入。先命牙門將許儀在前治道。】 這裡說的很清楚,曹魏景元四年(263)秋,司馬昭讓曹奐下昭,派鄧艾、諸葛緒各帶三萬兵馬,協同鍾會攻蜀。鄧艾、諸葛緒都是敲邊鼓、跑龍套角色。鄧艾從甘松趨沓中,羈絆姜維;諸葛緒自武街、橋頭堵截姜維退路;鍾會率主力十餘萬,分別從駱谷、斜谷出征,牙門將許儀,也就是許褚的兒子為先鋒,後被鍾會找茬殺掉。
提問所謂鄧艾兩千兵,是說隨鄧艾滾下摩天嶺的兩千兵,但鄧艾只用這兩千兵,襲取江油,駐守江油的蜀將馬邈,認為前方有姜維擋住劍閣,花天酒地,沉醉夢鄉,江油本身是小城,被鄧艾一舉拿下。然後,鄧艾派人把前面每隔百餘里,留下三千兵,扎一座營寨,共約兩萬七八千人馬,全部接應到江油。如考慮到江油的降兵,鄧艾總兵力,不是兩千,至少應該在三萬至三萬二、三千。
二,鄧艾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江油守將馬邈昏庸無能,在魏國大舉進攻時,仍然享樂無度,沒有秣馬厲兵備戰。如果馬邈城防嚴密,那畢竟是一座有兵城池,鄧艾翻山越嶺而來,不可能攜帶重型攻城器械,兩千疲憊之師,僅靠普通輕兵器,是無法攻克江油的。如果馬邈派人分別報告姜維、以及成都,則鄧艾就很危險。看《三國志.鍾會傳》【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由,蜀守將馬邈降。】
蜀漢炎興元年(263)十月,鄧艾從陰平小道,出奇兵攻取江油,馬邈獻給鄧艾一副地圖,詳細說明從江油到成都,道路三百六十里,軍事佈防、攻守要點,鄧艾如果只守涪城(綿陽),就有被蜀軍截斷前面山頭,姜維再從劍閣來攻,鄧艾頓成甕中之鱉風險。於是,鄧艾令兒子鄧忠、師篡帶兵先進攻綿竹。二是諸葛瞻用兵能力太差。鄧忠、師篡第一仗,實際是被打敗的。《三國志》記載 :【 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 :“賊未可擊”……乃叱忠、纂等,將斬之 】而且,鄧忠、師纂還對鄧艾說,“這仗沒法打”,鄧艾大怒,要斬二將,鄧忠、師篡才勉強重回前敵,但這一回去,就大敗諸葛瞻,斬諸葛瞻以及張遵等,並推進到雒城(四川廣漢)。
三,諸葛瞻的主要錯誤。綿竹距離成都近在咫尺,城防公事應該很堅固,諸葛瞻要是堅守不戰,鄧艾缺少攻城利器,短期是無法破城的。諸葛瞻因為與姜維不睦,心底裡不願向姜維求救。如果諸葛瞻第一仗打贏後,收兵固守,一面加強城防,一面派出騎兵往劍閣告急;同時,成都方向出兵援助,鄧艾必然在綿竹城下,遭到三面夾攻,加上鄧艾這些士兵,經過爬山涉水、連日辛勞,休整不足,不說斬首鄧艾,起碼打敗應該沒啥問題。
而諸葛瞻與鄧艾野戰,一是鄧艾這三萬兵,可不是殘兵,是沒有退路,拼死一戰,不要命的兵,因為家在魏國,深入敵境,這些兵戰鬥力會成倍增長。兵法雲 :窮寇勿追,就是這個道理;二是諸葛瞻用兵能力,比鄧艾差一大截,雖然兵力可能佔優,部署不當,反成累贅。即使再打一勝仗,也難免後面被鄧艾Ko;三是孤軍作戰,沒有動員民眾。綿竹是成都衛星城,已經是蜀國核心區域,雖然劉禪昏庸,但諸葛瞻人熟地熟,這裡的地方政權,應該是健全的,諸葛瞻要是處置妥當,民心應該可以利用。
最後,諸葛瞻所帶兵馬,可能不會有七萬,因為蜀國最後亡國時,全國軍隊只十萬兩千,這除過成都守兵、漢中駐軍、姜維所帶之兵、劍閣守兵、江州防東吳駐軍、南方駐軍,加上國內各州郡、各處要隘關卡駐兵,估計劉禪給諸葛瞻的,最多兩餘萬人,七萬兵有可能是出兵時虛張聲勢,就像劉備伐吳的七十五萬大軍一樣,那是唬人的。
諸葛瞻的能力不行,諸葛亮早有預知,據《三國志.諸葛亮傳》:【瞻字思遠。建興十二年,亮出武功,與瑾書曰:“瞻今已八歲, 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至少在諸葛瞻八歲時,諸葛亮給哥哥的信中,已經預見到,早熟的諸葛瞻,可能難成大器,但那一年(234),已經是諸葛亮在世最後一年,軍務、政務,諸事纏身,根本無暇教育引導,只能帶著遺憾上路。
回覆列表
第一,諸葛瞻父子的領兵經驗不足導致戰敗。 根據《三國演義毛宗崗批評本》第一百一十八回可知,諸葛瞻與諸葛尚父子是在鄧艾率兵偷渡陰平攻打蜀地內部時才被後主劉禪拉出來應戰的。但此時諸葛瞻並沒有經過足夠的歷練,行軍打仗的能力並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足以比肩其父。相反,諸葛亮多次北伐都沒有帶上諸葛瞻,使諸葛瞻並未學到父親的用兵之策。而諸葛亮的早逝更導致諸葛瞻無法繼承諸葛亮的衣缽。面臨鄧艾這樣軍事能力高超的強敵,諸葛瞻的失敗也不足為奇。 眾所周知,諸葛亮的親傳弟子並非其子諸葛瞻,而是姜維。但是姜維作為諸葛亮的衣缽的繼承者,在與鄧艾的洮水之戰、段谷之戰等多場戰爭中皆以敗北告終。可見鄧艾的軍事實力是遠在姜維之上的。而諸葛瞻與姜維相比就已經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又怎麼會敵得過比姜維實力還強的鄧艾呢?由此可見,鄧艾與諸葛瞻父子之戰,諸葛瞻必敗無疑。 第二,諸葛瞻盲目自信不聽勸告導致戰敗。 據《三國志》記載: 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近,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 由此可看出當時諸葛瞻並沒有聽從黃崇的建議,盲目進攻,正中了鄧艾的計謀,導致其戰敗。黃崇乃蜀漢大將黃權之子,其自身在蜀國也是有名有姓的尚書郎。但是他對這場戰爭的局勢的正確分析與判斷卻沒能得到諸葛瞻的認可,其中的一大因素不正是因為諸葛瞻的盲目自信嗎?若諸葛瞻肯聽從黃崇的建議,那麼蜀漢的歷史就會因此而‘改寫也未可知。 除此之外,蜀漢自身的腐敗也間接導致了這場戰爭的失敗。在《三國演義》中,身為江油城守將的馬邈在聽聞東川己失後,雖有所準備,但也僅僅是提防大路。又仗著有姜維把控劍閣關,對軍情不以為意。當鄧艾攻至城下時,馬邈又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投降,顯然是做了十分充分的準備。從這裡我們不難看出,蜀國在此時軍隊中已是人才盡失,軍心渙散。再加上後主劉禪的無所作為甚至聽信寵臣,導致此時的蜀國早已經是空有其表。在這樣的條件下,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勢力不低鄧艾之軍也是理所當然。 第三,鄧艾的背水一戰拉導致了諸葛瞻的戰敗。 《三國演義》中鄧艾之所以選擇偷渡陰平、跨過摩天嶺這樣困難的道路,也是實在是被逼無奈。同在曹營的大將鍾會與鄧艾不和由來已久。鍾會更說鄧艾"今日觀之,乃庸才爾。"因此鄧艾此次與諸葛瞻的戰爭實在是關乎重大,是背水一戰。《三國志·魏書·王貫丘諸葛鄧鍾傳》所言,當鄧艾領兵渡陰平,過摩天嶺時,因為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足可見鄧艾對此次戰勝的期望之大。 但又有人說,畢竟鄧艾所率領的僅有三萬之兵,更何況等鄧艾渡過摩天嶺之後,差不多隻剩三千人。而諸葛瞻父子帶領的卻是七萬軍隊。如此懸殊的差距,怎麼看鄧艾的勝算都不大。這實際上更體現了鄧艾的背水一戰。以三千之兵勝七萬之軍,況且當時諸葛瞻所帶領的軍隊是"成都兵",成都位於蜀國都城,平原廣闊,沃野千里,在這裡長時間駐紮的軍隊早已經失去了原本的血性與戰鬥力,又怎麼能與鄧艾所率領的經歷過一路的艱苦磨鍊的三千精兵相抗衡呢?如此懸殊的差距,使得這場的勝利果實最終奔向鄧艾。 諸葛瞻之弱與鄧艾之強皆是此次諸葛瞻父子以逸待勞卻不敵鄧艾殘兵之師的原因,但鄧艾之強也並不都是強在軍事實力,更多的是強在自身對這場戰爭的拼命。歸根結底,所有戰爭戰敗的原因並不在於對方有多強大,而在於對方有多拼命。越努力,就越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