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膽琴心之一天圓地方
-
2 # 劉子魚
公元207年,奔走半生的劉備47歲,依舊沒有半寸土地,還在感嘆自己髀肉復生,而此時的曹操,以二分天下。外交才能
諸葛亮十年27歲,劉備三國茅廬,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長期的戰略規劃書《隆中對》,短期規劃,拉攏劉琦。
一年後,曹操南下,劉備既敗,此時劉備一度打算南下廣西,如此,劉備就徹底退出了爭奪天下的舞臺幸好諸葛亮和魯肅攔住,才轉向孫權領地逃亡,淪為寄人籬下的客軍。曹操大兵壓境,曹操本人和曹操很多謀士都以為孫權必定會殺了劉備而降服,就好像公孫康殺二袁。
幸好有諸葛亮居中縱橫,終於定下了連吳抗曹之計,令劉備絕處逢生。很多人說,並沒有精彩的舌戰群儒。但是,一方面,曹操當時的目標是劉備而非孫權,也可見孫權是深服諸葛亮的,以至於孫權讓諸葛瑾勸說諸葛亮轉投自己;另一方面,諸葛亮儘可能的在孫權面前,是劉備爭取到了最好的待遇,雖然本質上是新依附的客軍,一如此前劉備歸附曹操、袁紹、劉表一樣,但名義上卻取得了同盟者的地位。
政治才能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給了諸葛亮極大的權利,同年南中多地叛亂,曹魏虎視眈眈,東吳趁機揩油,蜀漢政權危在旦夕。
諸葛亮第一時間外結孫權,平定南中,撫平內患,休養生息,充分發展國力。
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治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資治通鑑》引文諸葛亮治下的蜀國:
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此時,蜀漢百姓富足,國已富饒,擁有了戰鬥的實力。到了228年,諸葛亮才上書第一次北伐,而百姓們的態度呢?
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季漢政權的北伐有其自身的正當性和必要性: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為其正當性;內部不團結,派系林立,僅靠諸葛亮個人威望很難壓制,這是其必要性——魏延“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李嚴“用性深刻,苟利其身”;孫權評價說“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陳壽評價“楊儀以當官顯,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擱現在,恐怕都會來句,這都什麼人呢。
所以,不論掌權者是誰,早晚都要北伐,這是季漢政權的直接需求。
《三國志》中,從頭到尾都沒提過諸葛亮北伐有什麼“勞民傷財”,陳壽反而大肆讚揚諸葛亮的治國和治軍才能。如今有記載的對北伐的批評,所謂【窮兵黷武】,指的是蜀漢後期,姜維時期的北伐,”民有菜色”,是快亡國時黃皓亂政的鍋,諸葛亮這時候早就死了十幾年了。
最初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相繼秉政,“鹹承諸葛之成規,因循而不革”,本質上還是諸葛亮時代的延續。一直到劉禪親政時期,陳祗守尚書令,”上承主指,下接閹豎 ”,蜀漢的政治氛圍才江河日下,人才選任漸趨不堪,公然搞起了親親疏疏,主要崗位幾乎無益州士人立足之地。加上政治內鬥和北伐損耗,最終導致走向結局。
軍事戰績親自舉兵南征成功,打了兩個季度就搞定,還賺足了軍資,國家富饒。
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的問題敗北。
第二次北伐,糧盡退軍,殺王雙。
第三次北伐,取了魏國兩個郡。
第四次北伐,“甲首三千”,打到司馬懿“畏蜀如虎”。糧盡退軍,射殺魏國當時前三的軍事長官張郃。
第五次北伐,打到司馬懿跟魏明帝演雙簧,千里請戰。諸葛亮逝世于軍中。
執政十二年,把一個敵國覺得動動嘴皮子就能招降的國家,打造成了富裕的鐵桶江山,還能圍著面積十倍的敵國打。
同時代的人,上至百官敵國友邦,下至士族朋黨平頭百姓,都對諸葛亮給予高度評價。反而是千百年後不讀書又愛道聽途說的鍵盤俠們左一個”窮兵黷武”右一個”洗腦所致”。不是《三國演義》誤導了民間對諸葛亮的評價,而是諸葛亮千百年的盛名,造就了一千一百年後的《三國演義》裡的神乎其神。這個因果順序不要搞錯。畢竟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是比演義中傑出、完美百倍的存在。
諸葛亮剛去世,蜀地百姓要求為其立廟,不立?那我們就自己野祭。戎夷野祭,尊諸葛亮為祖,少數民族同胞也在祭。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諸葛亮死後四十年左右,百姓們還在各種追思。
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譬也。諸葛亮死後100年左右(該故事時間有存疑,但不妨礙說明):是說桓溫徵蜀時,遇到一個當年曾經伺候過諸葛亮的小吏,小吏如今一百多歲了。桓溫問你覺得當今有誰比得上諸葛丞相?白髮蒼蒼的小吏回答:丞相在世時,沒覺得有什麼了不起,丞相不再後,才發現無人能與他相較。
桓溫徵蜀,猶見武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到唐朝,這時候諸葛亮死了有500年了吧。
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哉。到宋朝,差不多800年。
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今朝遊故里,蜀客不勝悲。到清朝,死了1500多年了。
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傳為諸葛公服。所居深遠者,後遂不除。嗯,一千七百年了……
“我在1938年進了四川,見到川北很多地方的人頭纏白布。他們並不是穆斯林。有人告訴我,他們的祖先為諸葛亮戴孝戴久了,纏白布纏成習慣,不纏就會頭部受涼,因此而永遠纏下去,子孫相沿,直到今天。 -
3 # 探尋歷史奧秘
提起諸葛亮,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神機妙算,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他有著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比如草船借箭,七擒孟獲,空城計等等,那麼,在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裡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這話是沒錯的。其實在歷史上,諸葛亮外才能主要體現在處理內政與外交上,他的軍事才能被羅貫中誇大了許多,就拿火燒博望坡來說,根據史料記載,這場戰役發生在建安七年(202年),劉表趁曹操北攻袁尚,後方空虛的時候,命劉備出兵北伐,一路打到葉縣,許昌危急,曹操調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抵禦劉備,劉備自燒營寨,佯裝敗退,誘敵深入,大敗曹軍,後因兵力不足撤退(“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裡,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三國志· 魏書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而根據諸葛亮於建興五年(227年)寫得《出師表》中的“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中,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推算,諸葛亮是在207年成為劉備手下的,距離火燒博望坡己經過去了五年,也就是說諸葛亮和火燒博望坡沒有關係,是羅貫中為了抬高諸葛亮軍事才能強加在他身上的。再比如赤壁之戰,歷史上赤壁之戰的總指揮是周瑜,諸葛亮只是出使東吳說服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且也無舌戰群儒,而是直接面見孫權,表明利害,勸其抗曹(“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火攻也與其無關,是黃蓋提出的(“瑜部將黃蓋日: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沒有借東風。其餘的像草船借箭(是孫權的事,根據《魏略》記載: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與諸葛亮無關)、空城記(為羅貫中根據裴松之注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郭衝五事”改編的,為虛構,街亭之戰時和諸葛亮對戰的是張郃,不是司馬懿,當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便回駐宛城,離發生地點千里遠,而孔明見街亭敗績,迅速撤回了漢中。)等,多為張冠李戴與杜撰而己。
諸葛亮真正的才能是內政與外交,公元207年,劉備從徐庶口中得知了諸葛亮大名,連續三次拜訪才得己相見,諸葛亮向劉備詳解天下大勢,提出北面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不可與之爭鋒。東邊孫權據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可以為援不可強圖。先取“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的荊州,再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擁有這兩地後再“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脩政理。”復興漢室指日可待矣。其又出使東吳,說服其抗曹,展示了他非凡的外交才能。在獲得江南四郡後,諸葛亮負責調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賦稅,為軍隊提供錢糧。入主西川之後,依舊負責後勤保障,“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國志·諸葛亮傳》。從來劉備去世,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哭著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劉禪登基後,命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不久又為益州牧。雖大權在握,諸葛亮也沒有忘記劉備之託,與東吳重修舊好,並著力於發展蜀國經濟民生,蜀國在諸葛亮的治理下“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在率軍平定南方後,趁魏文帝曹丕去世,於建興四年北伐,之後又多次北伐,皆無功而返。
諸葛亮的才能在於對天下大勢的請楚認識與對內政的管理,並非以軍事見長。陳壽在《三國志》中這樣評價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
4 # 關有85296
真實的諸葛亮也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戰略家戰術家和政治家!只是小說對他有更理想化的描繪,這不失諸葛亮形象的真實性!
-
5 # 人生萬味
好像記得看過晉史裡 說的是把諸葛亮傳說成無所不能的人了,然後晉朝的有個官員就問一個曾經在蜀國諸葛亮手下做過事的人,那個人說丞相跟常人一樣,不過做事情沒漏洞,沒有什麼想不到的
-
6 # 陽明新學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接近神仙的軍事家,但在正史上確實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軍事能力很一般。
一、戰略眼光獨特,外交能力比較強從新野跟隨劉備後,著名的隆中對也是隻能顯示在戰略眼光層次還是比較不錯的,但也只是諸葛亮的一方面能力的體現。剛跟隨劉備的時候基本上是吃敗仗,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說明在領軍打仗方面還是沒有獨特的能力。
能聯合東吳孫權一起對抗曹操是諸葛亮外交能力的體現,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得已投奔孫權,而赤壁大戰基本上是東吳主力對戰曹操,劉備只是微不足道地摻和了一下,也沒有什麼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之類的神話,但能夠撿了荊州這個簍子說明諸葛亮的智慧還是相當不錯的。劉備取得荊州後,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主要工作也是充實賦稅、安民等工作,軍事上很少參與。
二、取得西蜀後,也主要是內政工作為主劉備取得西蜀的功勞主要是法正、孟達、張松,諸葛亮的作用和功勞明顯比較小,後來在官職上一直在法正、許靖之下。在劉備帶領將領取得漢中外出打仗的時候,諸葛亮是留守成都負責錢糧、兵源、內治等方面的工作,還是相當不錯的,有點類似蕭何的工作。
三、劉備死後成為託孤權臣,不顧蜀國實力盲目北伐,掏空了蜀國在幹掉李嚴後,諸葛亮實際上成了蜀國的權臣,軍政大事皆出於諸葛亮。其實這個時候的諸葛亮能夠安安心心地發展治理蜀國的內政和經濟,採取防禦的策略,可能能夠延緩蜀國很早就被滅亡的情況。
諸葛亮之前一直就沒有獨自領兵作戰的經驗,帶兵北伐其實就是找死,妄圖憑藉聰明智慧不顧兩國的實力懸殊盲目出兵,是在是草率不已,而且接連多次失敗還不改心,致使蜀國國力急速下降,人口也不斷下降。
諸葛亮在正史中帶兵能力一般,遠不是《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玄乎,且小心謹慎太過(可能也沒有什麼軍事謀略),在軍事實力不如曹魏方面的時候,妄圖正面對決。幾次北伐基本就掏空了蜀國,註定了蜀國最早滅亡。
所以,諸葛亮的能力在正史中並不是以軍事計謀為其要能力體現,而是類似於漢初蕭何的地位和作用。
-
7 # 超級視野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先生,三國時期蜀國丞相,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諸葛亮是一名正人君子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寥寥數語,我們可以知道諸葛亮早年的生活狀態。布衣,沒有擔任官職,諸葛亮雖然沒有官職,但他的叔叔諸葛玄是在荊州做官的,諸葛亮是他叔叔撫養長大的,所以家境也不會差。因此“躬耕於南陽”,不是說他真的在南陽當農民,而是在南陽過著一種耕讀的生活。這時候他也沒閒著,經常和荊州名士水鏡先生等人交流學問,共同探討天下大事。所謂“不求聞達於諸侯”,是因為諸葛亮胸懷大志,常以管仲、樂毅自居,不願意躬身效力於某個州牧刺史,“非淡泊勿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他是在等待時機,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平定天下。這樣一個胸懷大志的諸葛亮,對個人的修養和品德操守自然是要求很高的。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督辦糧草,由於天氣惡劣,造成時日延誤,以至於諸葛亮不得不撤軍回朝,導致北伐失敗。李嚴害怕受到責罰,惡人先告狀,在皇帝面前詆譭諸葛亮的北伐行為,等諸葛亮回朝以後,兩人當眾對質,事情真相大白。諸葛亮並沒有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報復李嚴,而是依法將他廢為庶人。後來諸葛亮病死五丈原,李嚴聽得知這個訊息以後大哭,說再也不會有人起用自己了,不久後就鬱鬱而終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諸葛亮確是正人君子,執法公正,連政敵都信任他,認為自己只要表現好,還有回到朝堂的機會。從另一個側面,劉備入川,帶龐統而不帶諸葛亮,不是諸葛亮不如龐統,而是入川要做一些“髒活累活”,劉備知人善任,深知這些事交給諸葛亮做不合適。
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戰略家劉備自打起兵以來,因為實力有限,屢受挫折,先後依附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勢力最大的時候做過徐州牧,沒做多久,袁術攻打徐州,劉備親自前去應敵,袁術與投奔劉備的呂布合謀,讓呂布趁徐州空虛,襲取了徐州,劉備只好投奔曹操,後來官渡之戰的時候,劉備在徐州殺死曹操心腹車胄,降而復叛,曹操又親率大兵擊敗劉備,劉備不得已投奔了袁紹,在袁紹處遭受猜忌,又不得已輾轉投奔荊州劉表。劉備這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剛得勢,不久就要栽跟頭,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戰略規劃。而劉備到荊州後,透過徐庶和水鏡先生的強烈推薦,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與劉備一番隆中對策,為劉備提供了詳細的戰略規劃,使劉備茅塞頓開,當即拜諸葛亮為軍師。用劉備自己的話說就是,得諸葛亮,如魚得水,可見他對諸葛亮的重視程度,也足見諸葛亮的戰略分析能力,正是劉備長期欠缺並極度渴望的能力。
諸葛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是劉備的託孤重臣之一,劉備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君之才,十倍於曹丕”,諸葛亮也確實不負所托。蜀漢集團是外來軍事集團控制當地,是一個軍政府。有跟隨劉備入川的荊州集團,跟隨劉焉入川的東州集團,還有當地計程車族益州集團。各方勢力相互角力,情勢極其複雜,劉備死後,諸葛亮就成了荊州集團當之無愧的領袖。夷陵之敗非同小可,不只是軍事上的失敗,還有政治上的影響。當你的事業順風順水,高歌猛進的時候,走到哪裡都是鮮花和掌聲,一旦受挫,一系列的問題接踵而至,夷陵之敗蜀漢集團主力受損,元氣大傷,諸葛亮接手的實際上是一個充滿內憂外患的爛攤子,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反對勢力躍躍欲試。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下,諸葛亮迅速採取得當措施,穩定住了局面,還在短短几年之內積蓄力量,使蜀國有了北伐曹魏的能力。在軍事上,諸葛亮雖然不善奇謀,但善於治軍,軍紀嚴明,令行禁止。這樣的軍隊如臂使指,善於使用各種陣法,山川河流,草木樹林皆可為兵。這也能解釋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襲計策,不是他嫉妒魏延,怕魏延建立不世奇功,且不說魏延能否成功,而是蜀漢軍隊的打法,分兵會削弱他們的戰鬥力。五次北伐,給曹魏帶來沉重打擊,司馬懿也只能依賴曹魏強大的國力,用堅壁清野的戰術,逼退諸葛亮,不敢正面交鋒,足見諸葛亮軍事水平高超。
《軍師聯盟》熱播以來,網路上似乎興起一股抬高司馬懿,貶低諸葛亮的熱潮,之前也有高曉松和老梁對諸葛亮提出質疑,特別是老梁,連“奸詐小人”,“嫉賢妒能”這樣的詞彙都用上了,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只想說:大聖,快收了神通吧。刨除演義成分,就算是正史,諸葛亮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出將入相的傳奇人物之一。
-
8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他一一是歷代帝王推崇的忠臣良相。
他一一是歷代朝臣敬慕的大智先賢,
他一一是民間百姓家喻戶曉的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神般的傳奇人物。
兩千年來,他的佳話與傳說有增無減。一部小說《三國演義》更是把他的名字推成了近乎智慧的化身,良相的代名詞。
他就是三國時蜀漢丞相、武鄉候諸葛亮。
東漢未年,天下大亂,群雄逐度,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拿下北方中原;孫權得父兄基業,盤踞江南吳地。胸懷大志的劉備卻還在跌跌撞撞創業,處處背運。然而,一切在劉備請出諸葛亮出山相輔後,命運之光開始照向劉備。諸葛亮盡心傾力,事無鉅細,發揮才幹,為劉備先得荊州大部,又得益州全地,立下了定盤之功。
後來劉備病逝,逝前託孤諸葛亮。諸葛亮又盡心輔佐劉禪,理政治軍,鞠躬盡瘁。直至北伐曹魏時,勞累致疾,魂喪五丈原。
諸葛亮的經歷、事蹟。晉朝陳壽在《三國志》中表述的很全面了,《三國志》中只有為王者才單獨立傳,而陳壽卻單獨給諸葛亮也立了傳。多讀此篇,會發現陳壽是深懷敬慕之情而著與文字的。文後陳壽還怕當朝非議他,譽詞太多於曾是敵國的人物,而深表惶恐。
陳壽還收集了諸葛亮的一些文獻、政令檔案希望被借鑑於當朝。陳壽的父親就在諸葛亮手下當過官。能夠用文字記載諸葛亮的事蹟,讓諸葛亮的賢良形象廣為流傳後世,非陳壽首功莫屬。有人置疑陳壽的筆力,拿陳壽撰寫史志的一點兒缺點說事,以偏概全,偏頗指責,不可取。或許在記載另外他人不重要的環節上,陳壽有曲漏之筆,在諸葛亮傳上,陳壽絕對是中肯,佩服之意溢於文外。
如果說,劉備奪得一分天下,是諸葛亮的才略盡力佔其因。那麼,陳壽單獨給諸葛亮立傳,只能說是諸葛亮的人格魅力在散發。後世的帝王對諸葛亮大加推崇、宣頌,私心上是有想讓下臣學習效仿的角度,但也不排除帝王也會有對忠膽、大賢的一種敬重之意。
諸葛亮一生為人端正廉明,盡忠主上,盡心崗位,治政與軍事都高於常人,放到現在,也是大企業公司願意高薪聘用的大才。德才兼備,這一點上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歷史長河中,民間對於諸葛亮的正能的廣為流傳,相信但凡就算有什麼置疑,也是螞蟻撼樹。質疑者自會多少會被帶上標新立異、譁眾取寵的嫌疑。
兩千年後的今天,社會發展迅猛,進入科技化資訊化時代,人們對於事與理的認知,對於人性邏輯展開的思維,更加廣深全面。對於一些史事,評論觀點也呈現多樣化,創新化。於是,對於古代的一些人和事,產生了新觀念、新置疑,甚至否定論。這是社會的進步,無可非議。但我們還是要有個良性認知和負能認知的區分對待。
陳壽在寫諸葛亮時,就提到過,諸葛亮在治理政務方面要強於他的軍略能力。一方面讚揚他的行軍排程施策細節方面,一方面也品論了諸葛亮戰略大局觀方面也有欠缺。
後人也有提過,司馬懿拒不出兵,死守死耗北伐的蜀軍時,諸葛亮進也無策,退又不退,不合乎古代真會打仗的一些將帥能進則進、知難則退的道理。
若是理性的分析諸葛亮性格脈絡,把他存於民間的一些過於神話的觀點,往人性化的諸葛亮身上拉一拉,到是研究歷史和喜歡歷史的人們應該可以多多交流探討。
-
9 # 泰山124453211
孔子曾說過:"繼絕世,舉逸民,克己復禮。"在中國的歷史上,只有諸葛亮做到了,他繼承了漢的絕世,舉起了逸民劉備,把自己裝扮成一個神人。以至於後世千年還被人稱頌。
其實諸葛先生是一個封建王朝的衛道士,之所以被稱頌是由於忠心的為皇權效命,封建社會把他標榜為楷模給世人留下的精神影響比孔子更有弊端。在中國的歷史上除了魯迅先生還沒有人深刻的批判過他的作為。魯迅先生說,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打造成一個神,其實近妖,什麼借東風,草船借箭,空城計其實都是編造的虛假故事。
而他留給後世影響最大的道術就是隻重視陰謀詭計,而不去做實實在在的工作。他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給安定的人民生活造成了連年的動亂,蜀國在他的治理下,立國時人口九十多萬,而到蜀國頹敗時,人口數量才只有九十四萬,而且官員與百姓之比是三國中最高的。他這個人心機太盛,而且奸毒,他既然通天文,知地理,識人謀豈能不知道劉備伐吳必然會大敗?為什麼不給先主申明歷害關係呢?在他自己以後的治國方略中根本沒有培養出精英團隊,以至於蜀中無大將 廖化作先鋒。曹操是夾天子令諸侯,但是手下戰將千員,而諸葛先生擁著一個傻皇兒妄圖統一天下,就連有勇有謀的魏延都不能重用。其實他是唯我獨尊,後來自己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收了姜唯作繼承人,但是治國豈能只憑陰謀詭計?
諸葛亮的道術給華人留下了很惡劣的影響,以至於我們現在的許多人都不去踏實的去幹工作,而是千方百計地玩弄陰謀詭計。
-
10 # 豹眼看歷史
我寫過歷史紀實小說“悠悠子衿女兒情--一代才女蔡文姬》,最近在寫作《史上男女那點事兒》,已經寫作了《甄宓之死》《秦宜祿之妻》《張繡他嬸子》《江南大小喬》,正準備要寫作的是《諸葛亮之妻》。為此我查閱了不少關於三國時期歷史人物的相關資料,包括也閱讀一些演義、傳說和野史等等。
但我寫作的原則,就是儘量還原歷史的真實。
就題主這個問題,做一個簡單地回答,以期與友友們交流。
01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
在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算無遺策。每當遇到大事,劉備總是焦慮萬分,徵詢丞相的意見。諸葛亮總是手搖鵝毛扇,胸有成竹地說:主公勿慮,此早在我預料之中。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劉備聽後,心情大爽,然後說:丞相所言極是。
之後是一切都擺平啦。擺不平的諸葛亮也不臉紅,因為用鵝毛扇遮著臉,即便臉紅,別人也看不到。
這是小說寫作的需要,為得是更加具有可閱讀性和娛樂性,無可厚非。
其實,讀者心裡也都清楚,許多事情都是作者自己編的,都知道諸葛亮是人不是神。
但是,大多數的讀者在閱讀小說的時候,過多的關注於一些具體的故事細節,而把諸葛亮對一些重大事件以及局勢的準確判斷,或者說是妙算,給忽視啦。
比如“未出茅廬而知三分天下”。
無論正史還是演義,所記載的都差不多,這的確是很了不起的。
再比如《空城計》這個橋段,在正史中是沒有的,但在《演義》卻說得很熱鬧。
拋開熱鬧不說,作者這麼安排是很合理的。
《空城計》是敗戰之計,不得已而為之。"諸葛一生唯謹慎" , 迫不得已,偶爾為之。非常合理,成功的機率很大,這不足為奇。
小說很好看,但不必過於解讀,去計較一些細節。
否則,讀起來就沒有情趣啦。如果一直糾結於,有沒有《空城計》這回事,那你還能讀得下去嗎?
02
真實的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上面說了劉備三顧茅廬,與諸葛亮有個《隆中對》。諸葛亮準確的預判了三分天下的局勢,併為劉備制定了先取荊州,後取益州的戰略計劃。
歷史也證明了諸葛亮的遠見卓識,劉備佔據荊州,坐鎮西川,與曹操和孫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勢。
但由於蜀漢政權在貫徹這一戰略的時候不夠堅決,特別是“東聯孫吳,北拒曹操,靜待天下之變”這一策略,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因為沒有東聯孫吳,於是劉備北拒曹操就成了杯具啦。
大家熟知的就是關羽拒絕了孫吳聯姻,大意失荊州,劉備為了替關羽報仇,率舉國之兵發動了“夷陵之戰”,結果被東吳陸遜擊敗,病死白帝城。
不僅沒有等來天下之變,自己先亂了套,如果不是諸葛亮苦苦支撐,蜀漢可能就此玩完,遊戲就此結束啦。
失去了荊州,沒有了劉關張,蜀漢一統天下的可能就沒有啦。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知不可為而為之”,六出祁山,只能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已經是迴天無力啦。諸葛亮所做的僅僅是為了一個理念、一個信仰罷了。
在這裡,我們沒必要去抬這個槓,說“既然能掐會算,又何必出兵“之類的話。
我們再看一個橋段吧。
有一次,劉備跟他的另一個軍師中郎將龐統閒談,劉備說:“你曾經擔任過周瑜的功曹,聽說那次 我到吳國,周瑜曾經寫密信給孫權,讓孫權扣留我,不知有無此事?”
龐統正在猶豫,不知如何回答。劉備接著說:“各為其主,既然你現在跟我做事,就不必隱瞞。”
龐統說:“確有此事”。
劉備慨然嘆道:“當時有求於孫權,不得不去,差一點就落在周瑜的手中。那時孔明也勸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堅持,想來也是怕孫權扣留我。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
劉備又說:“我當時認為孫權所要提防的是北邊的曹操,應該希望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堅持去見他,一點也沒有疑慮。現在想來,這的確是一步險棋,並非萬全之計。”
有些事情不是不可預知的,智慧的人不是未卜先知,是根據現實情況,做出合理的預判。
在我寫作的《江南大小喬》裡,我介紹了郭嘉對“孫策被刺身亡”有個準確的判斷。
同樣的道理,跟諸葛亮一樣,郭嘉不是天神大仙,不是能掐會算,而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了準確的判斷。
多說一句:
劉備說“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會不會是龐統給周瑜出的餿主意哪?要不龐統咋會知道這麼機密的事哪?
“英雄所見略同”,劉備就知道孫權不會扣留他。
可見諸葛亮和周瑜跟劉備和孫權的境界就是不一樣啊。老闆自有老闆的考慮。
由此看來,諸葛亮與劉備在一些事情上是有分歧的,這不僅僅體現在“夷陵之戰”上。
劉備作為一代梟雄,的確有其非凡之處,絕非《三國演義》所說的那樣,事事遵從丞相的意見。否則,就是失利或者無功而返。
最後留兩個問題,供有興趣的友友思考交流吧:
一是劉備是否完全信服諸葛亮,是不是言聽計從?
二是諸葛亮為何不直接說劉備到東吳去,有可能被孫權扣留,而僅僅是反覆堅持不能去哪?如果諸葛亮直說的話,劉備還會不會再到東吳去哪?
回覆列表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算不如司馬,境難比曹王;明壓延龍,暗升謖姜。七擒孟獲,六出祁強;與天爭功,難保世長……
惜之,哀之;難免誹短流長……
昔人已去,覆水難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