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華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我特別愛讀歷史書,發現許多皇帝的諡號前都加有一個“孝”字,特別是漢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體現出孝道在中國古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孟郊的《遊子吟》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母愛的博大和無私,父母對兒女的奉獻是不圖回報也是難以報答的。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捨不得吃。莊公很奇怪,問他是什麼原因,穎考叔說:“我的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食物,請允許我將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親。”莊公聽後十分感動:一個小官在美食麵前都沒有忘記老母親。穎考叔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齡人,現在的許多孩子看見美食,很少會想到父母。 用經濟上的專用語說,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一種“投資”,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對我們的“投資”多,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少。這是一種“逆差”,既然是“逆差”,為什麼父母還要“投資”呢?因為它出於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面對這種無私的愛,有一部分人竟然無動於衷。 一本書上說:古人把孝敬父母歸納為“尊親,弗辱,能養”三個層次,尊親是孝道的最高層次,弗辱其次,能養最低。現在有些人對父母“能養”都不能做到,更別說尊親了。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有勢而忘了本的人;一種是“少壯不努力”,長大後還需要父母來養活的人。 孝敬父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長大後方能為父母撐起一方晴空。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華民族具有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我特別愛讀歷史書,發現許多皇帝的諡號前都加有一個“孝”字,特別是漢朝的皇帝,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等,它體現出孝道在中國古代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孟郊的《遊子吟》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形象地描述了母愛的博大和無私,父母對兒女的奉獻是不圖回報也是難以報答的。 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有一次,他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捨不得吃。莊公很奇怪,問他是什麼原因,穎考叔說:“我的母親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食物,請允許我將它拿回家孝敬我的母親。”莊公聽後十分感動:一個小官在美食麵前都沒有忘記老母親。穎考叔的故事讓我想起我的一些同齡人,現在的許多孩子看見美食,很少會想到父母。 用經濟上的專用語說,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一種“投資”,而很大程度上,父母對我們的“投資”多,我們對父母的“回報”少。這是一種“逆差”,既然是“逆差”,為什麼父母還要“投資”呢?因為它出於父母對兒女無私的愛。面對這種無私的愛,有一部分人竟然無動於衷。 一本書上說:古人把孝敬父母歸納為“尊親,弗辱,能養”三個層次,尊親是孝道的最高層次,弗辱其次,能養最低。現在有些人對父母“能養”都不能做到,更別說尊親了。這樣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有勢而忘了本的人;一種是“少壯不努力”,長大後還需要父母來養活的人。 孝敬父母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長大後方能為父母撐起一方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