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就是個假詩人

    類似東廠的特務機構吧,名義上是一所舉著長竹竿粘知了的太監。

    眾所周知,康熙由於在冊立太子問題上反反覆覆,導致後來的九子奪嫡。因此,雖然雍正坐上了皇位,但是八阿哥勢力依然強大,十四阿哥更是明確表示不服被軟禁。而且朝中大臣由於之前的站隊問題,雍正也不完全信任。

    另一方面,康熙晚年吏制渾濁,而他臨終最大的心願就是雍正能夠整頓吏治。包括在爭奪皇位期間,無論國庫欠款還是攤丁入畝,都是整頓勵志和充盈國庫。

    雍正即位後,設立了軍機處,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而且要整頓吏治和抵擋大臣,自然需要有機構能夠收集資訊和情報的。

    不管怎麼樣,我覺得雍正是個挽留大清並且承上啟下的好皇帝。而且,整個清朝應該沒有昏君,只是吏治不清,貪腐嚴重,再加上科技已然落後,歷史如是啊!

  • 2 # 當狗容易做人難

    粘杆處,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血滴子,由雍正身為皇子時建立,到嘉慶時徹底廢除,是清朝的特務機關。

    康熙末年九子奪嫡,諸皇子為了皇帝的寶座拉幫結派互相爭鬥,栽贓陷害無所不用其極,這種時候情報就很重要了。康熙四十八年雍正被晉升為“和碩雍親王”,為了爭奪大位暗中招募江湖高手組建情報組織,刺探其他皇子、王公大臣的秘密。

    當時雍親王府內院綠化非常好,一到夏天蟬等各種蟲子鳴叫讓人厭煩。所以為了掩人耳目雍親王的情報組織被命名為“粘杆處”,對外說這些人是雍親王府的家奴,是幫助主子在夏天捕殺蟲子的。

    雍正登基後為了酬謝功臣,將“粘杆處”掛到內務府名下,成為正式的朝廷部門,總部設立在昔日的雍親王府。“粘杆處”的領導叫“粘杆侍衛”,位高權重,負責幫助雍正監視百官;“粘杆處”的辦事人員叫“粘杆拜唐”,每日跟在雍正身邊,負責安全保衛、傳遞訊息。

    雍正去世後,乾隆繼位一改雍正時期嚴苛的風氣,標榜自己是個“仁君”,所以“粘杆處”的權勢大降,成為一個服務皇帝生活的組織。到嘉慶時期殺和珅,清理和珅黨羽牽連到“粘杆處”,"粘杆處"徹底廢除。

  • 3 # 史之策

    情報機構是國家最為關心的一個機構,透過他們搜尋的一些情報,針對這些情報採取相應的措施。即可以避免叛亂來不及應對,又可以牽制文武百官不敢放肆。

    一般提到古代特務機構,第一反映就是明朝的錦衣衛、東廠、西廠這些耳熟能詳的機構。也是因為朱元璋太不放心皇位,整天提心吊膽。然而雍正也曾經組織過特務機構,就是所謂的“粘杆處”。

    “粘杆處”的雛形是在雍正尚還是皇子的時候,為了打壓八皇子與十四皇子,並且搜尋兩人的情報而組織的機構。後來做了皇帝,因此也和朱元璋一樣不放心,才會四處派遣特務,畢竟一直傳言皇位不正。

    之所以起名為“粘杆處”,還是因為當時雍正作為皇子唸書的時候。正直夏天知了叫的正歡,於是讓家丁用竹竿粘知了,讓自己可以安心讀書。後來為了讓自己安心治理國家,便取“粘住知了”即“除去反黨”為寓意而成。

    而“粘杆處”的組成人員主要是八旗子弟,以及雍正招攬來的奇人異士。當然旗人是管理層,旗人的包衣奴才與奇人異世是手下,主要負責見不得人的“勾當”。

    “粘杆處”本來是為了打壓八皇子與十四皇子而建立,後來兩皇子失去威脅後,又擔心反清復明勢力存在,和朝中大臣心懷不軌,繼續保留了這一機構。“粘杆處”也為雍正時期一些冤假錯案,文字獄等立下“汗馬功勞”。

    據說後來雍正開始猜忌“粘杆處”的忠誠性,又成立了“血滴子”清洗“粘杆處”。乾隆繼位後,“粘杆處”仍然發揮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作用。一直到了乾隆末年,才算是真正的銷聲匿跡。

  • 4 # 魚兒讀書會擺尾

    實際上,黏竿處是內務府尚虞備用處的別稱。

    《清史稿·職官四》記載:

    上虞備用處亦曰黏竿處。管理大臣無員限。王、公、額駙、滿、蒙大臣內特簡。黏竿長頭等侍衛一人,二等內揀補。二等三人,三等內揀補。三等二十有一人,藍翎內揀補。藍翎十有五人。拜唐阿內揀補。協理事務頭等侍衛一人,黏竿長頭等侍衛兼充。筆帖式三人。庫掌一人。庫拜唐阿內揀補。本處掌協衛扈從。

    上虞備用處又稱為尚虞備用處。其具體職能是協助護衛與隨侍皇帝釣魚娛樂的機構。按機構名稱的字面講,“尚”是主管,“虞”或作山澤之官,看它實際職掌,主要是日常協助護衛(主要是侍衛處與護軍營的任務)並備皇帝出巡時偶作垂釣之“承應”事務。該機構早在順治初年便已成立存在。

    定製,選八旗大員子弟中之狷捷者為執事人,司上巡狩時扶輿、擎蓋、捕魚、罟雀之事,名曰上虞備用處。蓋以少年血氣僨張,故令習諸勞勩,以備他日干城侍衛之選。實有類漢代羽林之制,而精銳過之,蓋善於寵馭近侍之制也。

    該處侍衛俱從上三旗挑選,每年還會集中訓練步圍陣法:

    內府三旗訓練之制,月習步射六次,春秋擐甲習射二次,立冬後,內府護軍及尚虞處執事等演習步圍,別選三旗護軍習馬射各技。

    步行較獵,甚為善事,人人既得學習,而於行圍之道,亦得嫻熟,每年較獵一次,不若多演數次為佳。嗣後於初冬步圍時,每旗令行圍二三次,其行圍之時,著各該都統等親身率往,於前一日奏聞,每圍令侍衛尚虞處鷹房執事人,或二十名或三十名同往。

    清朝皇帝巡幸木蘭圍場進行圍獵時,黏竿處侍衛都會隨行。乾隆時一次結束木蘭圍獵就賞賜扈從的黏竿處行走官員每人銀十五兩。

    乾隆四十年,黏竿處侍衛不敷應差,“由三旗大門侍衛內挑取二等侍衛四員、作為黏竿侍衛班長之缺。三等侍衛藍翎侍衛各十五員、在黏竿處當差。共定為三十四缺。仍入大門侍衛額數。照舊進班。遇大門侍衛升等之時。將黏竿處班長二等侍衛一體升補。”

    而且黏竿處侍衛必須選用年輕靈活之人,乾隆五十九年,就汰換了一批年老之人,“五十九年奏準。將家貧年老之尚虞備用處侍衛撥回門上。於三旗侍衛內挑選年壯而當差充裕者。對品調換。”

    因為侍衛年輕又負責皇帝玩樂,訓練較多,所以供給的飲食方面也較站班的御前侍衛較多:

    乾清門大門侍衛、御前侍衛等,每員每日用水稻米七合五勺。奏蒙古事侍衛、尚虞備用處侍衛、弓箭侍衛、皇子諳達哈哈珠子等,每員每日用白米九合。

    另外,黏竿處還是犯錯的旗人受懲處的地方。比如雍正時就處罰押解九阿哥胤禟不力的胡什禮到黏竿處效力,

    “刑部等衙門議奏:楚宗、胡什禮奉旨帶領塞思黑回京,並不請旨,擅將塞思黑鎖拏,又復故意寬鬆,任其脫卸。明繫懷挾奸邪,暗庇逆黨。應照律將楚宗擬斬監候,胡什禮擬絞監候。得旨:楚宗,從寬免死,發往阿爾泰種地處效力。胡什禮,從寬免死,在粘竿處效力。”

    乾隆時因為多羅額駙圖拉“乃本年曆次隨祭,竟俱稱病不到,甚屬懶惰。”於是降諭責罰,“著革去額駙品級,發粘竿處效力行走。”

    又有宗室公盛昌因為站班時“跛倚而立”,被乾隆發現,召到面前訓斥,竟然“並無畏懼之容,亦不知叩頭謝罪。”於是責罰道:

    “盛昌身為宗室,且系公爵,自應嫻習禮儀,今竟似宵小無賴光景,皆由自幼無人教訓,驕縱至此。宗室中有似此不知禮節之人,實堪憤懣,若不重加懲儆,則少年宗室之習,益不可問。盛昌著革去公爵,在上虞備用處效力行走。”

    嘉慶時黏竿處仍然存在,“命釋獲罪圈禁之宗室景熠、賞給粘竿處拜唐阿。”並下令大門處三等侍衛從黏竿處藍翎侍衛內選擇,

    “諭內閣:嗣後揀選大門上三等侍衛,由粘竿處藍翎侍衛內擇其差使勤奮騎射好者,著該管大臣每旗保送一人,共保三人,歸入各旗營護軍校驍騎校內,一體揀選,著為例。”

    尚虞備用處的存在一直持續到清末。滿清許多著名大臣都曾經管領該處。如科爾沁扎薩克郡王僧格林沁就曾在道光時任該處管理大臣,咸豐時的管理大臣是怡親王載垣,後來祺祥政變時,“載垣著開鑾儀衛上虞備用處事務”,而任命御前大臣景壽管上虞備用處事。

    著名的大貪官和珅年輕時就做過黏竿處侍衛,“乾隆三十四年,承襲三等輕車都尉。尋授三等侍衛,挑補黏竿處。四十年,直乾清門,擢御前侍衛,兼副都統。”

  • 5 # 勇戰王聊歷史

    雍正在還是皇子的時候,就開始籌劃這個特務組織。著名的大貪官和珅,就是粘杆處侍衛出身。

    該組織最初起名叫“粘杆處”,看名字就知道,是負責粘“知了”的。不過,小說中經常稱它為“血滴子”。

    皇子們的府邸內院都有很多大樹,一到夏天樹上就有很多知了鳴叫。蟬鳴影響休息,於是,就有家丁拿著竹竿負責粘知了。這就是粘杆處的由來,不僅負責粘知了,還要陪著皇子們釣魚捕蝦,伺候皇室玩耍。也是因為經常給皇子們幹活,這些家丁慢慢的成了皇子們的貼身的親信侍衛。

    之後,胤禛為了“奪嫡”,從江湖上招募了一些武藝高強的人,訓練家丁,用於刺探情報,剷除異己。胤禛將敵人也比作蟬蟲這樣的小動物,因此,給這些特務正式設立了一個組織,名為“粘杆處”。

    粘杆處有一個正式名字,叫尚虞備用處。

    雍正登基以後,"選八旗大員子弟之獧(juàn)捷者為執事人"。粘杆處對外宣傳,還是負責協助護衛並隨侍皇帝釣魚娛樂。其實,做的事是“每日清晨接收奏摺,緝拿查辦涉案官員以及行跡可疑的人”的機構。

    裡面的人,都是雍正登基前的舊部。這些人一直為雍正辦秘密差事,雍正將他們組成一個部門,主要是考慮三點原因:一是,為了獎賞他們在奪嫡之爭中的貢獻。二是,這些人以前都是辦秘密差事的,不能放出去做官。三是,雍正即位以後,依然需要這些人幫助他打擊政敵。

    當時,粘杆處幾乎成了半公開的特務組織,類似於明朝的錦衣衛。乾隆即位以後,依然使用粘杆處的特務作用,刺探各省官員情報。嘉慶即位以後,慢慢裁撤粘杆處的特務功能,"粘杆處"才停止特務活動。

    著名的大貪官和珅,就是從粘杆處做侍衛開始起家的。

    一天,侍衛和珅侍奉在乾隆身邊。乾隆收到一封邸報,乾隆憤怒的問: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誰之過歟?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季氏》,意思是,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裡跑出,(占卜用的)龜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裡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意思簡單,但是,這句話有一個背景故事。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搞內戰。冉有、季路是季孫的臣屬,來求教孔子,他們該怎麼做。不知道這個背景,就不明白乾隆問的什麼意思。乾隆這是再罵大臣不作為!

    乾隆身邊的侍衛,都不知道皇帝說的什麼意思。個個面面相覷,不知所云。只有和珅,飽讀詩書,知道乾隆說的什麼。於是,和珅表現的機會來了,他抖抖衣服,堅定的回覆乾隆:“典守者不得辭其責也!意思是,主管此事的官員,要負責!

    乾隆覺得和珅這個侍衛不簡單。和珅也因為此事,被乾隆發掘。

  • 6 # 密探零零發

    說起“粘杆處”,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它還有一個我們熟知的名字——血滴子,這是雍正皇帝手下的一群神秘人,他們生活在黑夜之中,幹著不可告人的勾當。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一下粘杆處的秘密。

    粘杆處可沒有名字那麼簡單,粘杆處是由雍正皇帝在皇子的時候一手建立的,名曰“夏天粘粘知了,以靜心”,實則這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罷了。實際上,它就是雍正為了奪取皇位的秘密武器。粘杆處的成員個個都是武林高手,使用一種類似鳥籠的遠距離取人首級的武器——血滴子,因此世人也稱他們為“血滴子”。

    粘杆處就是雍正皇帝的特務機構,專門幹一些上不了檯面的勾當。雍正是把政敵比作魚、蟬、蜻蜒一樣的小動物來撒網捕捉、加以控制的。在雍正繼位前,主要用於幫助雍正清除通往寶座的障礙;在雍正繼位後,主要監視百官,排除異己,鞏固皇權。

    粘杆處一直都是清朝皇帝手中的利器,乾隆皇帝依然依賴它,到了嘉慶皇帝在扳倒和珅的時候,牽扯到了粘杆處,它才被逐漸廢除。總之,清朝的“粘杆處”就是一個特務組織,類似於明朝的東廠、錦衣衛。

  • 7 # 魏青衣

    粘杆處是雍正皇帝親手建立的情報機構,乾隆皇帝繼位後也一直沿用這個機構,直到嘉慶年間才廢止這個機構。這個機構表面上是專門為雍正補蟬、釣魚的,實際上卻是特務的集中營。

    雍正在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建立了這個機構,建立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每日深居簡出,夏天的時候蟬鳴很擾人,於是粘杆處就建立了,負責補蟬,之後又涉及到了釣魚這一業餘。

    但是實際上,粘杆處是雍正秘密培養的特務集中營,表面上看起來雍正與世無爭,背地裡卻大搞情報,他的情報都是一手建立的粘杆處所彙報。

    有人說,一個皇子建立的機構有什麼可怕的,不過是小打小鬧而已。這樣說就錯了,粘杆處後來加入了軍機處,並且由情報人員轉型為特務,業餘也由補蟬和釣魚以及蒐集情報,變成了刺殺。

    粘杆處掌握著一種獨門絕技——血滴子,就是電影裡經常見到的那種武器,一頭綁著鐵鏈,使用的人把血滴子向人頭上一扔,再用鐵鏈拉回來的時候,那個人的人頭就包在血滴子裡面了。

    這個才是讓人對於粘杆處聞風喪膽的地方,生怕哪天被粘杆處盯上,一個血滴子過來,就小命不保了。粘杆處也是類似於錦衣衛的那種特務,可以獨斷專行,擁有便宜行事的權力。

    可以說,粘杆處就是集情報、特務與一身的基地,裡面的人也大多數功夫一流的高手,早期粘杆處的大本營在雍和宮,雍正登基後,粘杆處設在軍機處,為軍機處的下屬部門。

    不過粘杆處和明朝的錦衣衛一樣,雖然隸屬於皇帝,但總有那麼一些人想要染指,最後也總想要搞點事情出來,據說和珅與粘杆處就有密切聯絡,嘉慶皇帝除掉和珅的時候,也把粘杆處一併給清洗了。

  • 8 # 水煮汗青

    清朝的“粘杆處”因為缺少史料的記載,因此被大家認為是一個神秘機構,加上一些清代小說把“粘杆處”寫成是情報機構,特別是配上雍正發明的獨門暗器“血滴子”,更是給這個機構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

    目前大部分人認為“粘杆處”始於雍正,止於嘉慶,是一個專門為雍正收集情報、排除異己的部門。雍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他的皇位來的不光彩,小說中把他描述成一位篡改詔書而得來的皇位。其實關於雍正是否篡改詔書早已真相大白,那就是他並沒有更改詔書,他是一位合法的皇位繼承者。既然他是名正言順的做了皇帝,那就根本沒有必要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專門設立“粘杆處”,還用血滴子到處殺人。

    既然粘杆處不是情報機構,那又是一個什麼機構呢?

    從目前的史料來看,粘杆處又叫“尚虞備用處”。如果只是從名字上分析,這應該屬於一種後勤機構。“尚”一般是指主管的意思,比如尚書大人,在清史稿上也會通上,表示皇帝。虞則是通娛,表示娛樂。這樣就可以理解為皇帝娛樂專案的備用機構。

    皇帝娛樂專案比較多,比如琴棋書畫、花鳥魚蟲、騎馬打獵等等,當皇帝要進行這些娛樂專案的時候,粘杆處就要協助相關人員來完成這些工作。

    當然,這也只是從字面上理解,因為史料上並沒有明確記載這個機構的用途。但小說和野史說粘杆處在嘉慶年間取消,這是錯誤的。因為在道光年間還有提到這個部門,當時有人假冒都察院呈遞奏摺,道光皇帝就下令給粘杆處,要求他們留意接收奏摺的時候有沒有可疑之人,如果發現就當場拿下。

    正是因為道光皇帝的這一舉動,讓後人感覺粘杆處成了皇帝的情報機構,也正是因為這件事,讓粘杆處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既然粘杆處是皇帝娛樂活動的備用機構,為什麼可以參與調查“假冒都察院”這種大案呢?關於這一問題,只能在未來挖掘更多的史料來填補這一空白,才能得到最終答案。

  • 9 # 70秒保定紅人館

    粘杆處,是雍正設立的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特務機構。

    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是因為雍正還是個皇子的時候,為了塑造與世無爭的形象,幾乎足不出戶,整日都在府中讀書學習。但是每逢盛夏初秋的時候,府中就會有很多蟬不停地叫,喜靜畏暑的雍正便命門客家丁操杆捕蟬。

    所以,這“粘杆處”其實原本是為了讓雍正能夠清淨讀書,為王府捕蟬而成立的。

    後來,到了康熙四十八年,九龍奪位的角逐到了白熱化的階段。雍正暗地裡開始招募江湖武功高手,組成一支隊伍,任務就是四處刺探情報,剷除異己。

    這支隊伍為了掩人耳目,就以“粘杆處”命名,同時也有雍正把政敵比作魚、蟬、蜻蜒一樣來撒網捕捉的意思。

    雍正去世後,乾隆繼續利用"粘杆處"控制京內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動。直到乾隆死後,嘉慶誅殺和珅,牽連清洗"粘杆處","粘杆處"的特務活動才逐漸廢除。

  • 10 # 御賤飛行

    “粘杆處”是一個比較神秘的機構,就好像明朝時期的錦衣衛一樣。雍正設立這一機構,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自己的統治。這一機構專門為雍正蒐集情報,剷除異己。

    “粘杆處”名字的由來

    雍正在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就設立了這一機構。

    當雍正還沒有成為皇上的時候,他就懂得如何獲得康熙爺的喜愛。他學習隋煬帝楊廣的做法,裝出一副清心寡慾,與世無爭的樣子。當然,這是欲擒故縱的做法。他為了讓康熙爺更加的相信自己,每日便在自己的王府裡讀書。但是,一到了夏天,王府裡面就會有很多的蟬在叫。

    這令雍正非常的惱火。於是,他便派自己的家丁,用竹竿去捕捉那些蟬。這就是粘杆處名字的由來。起初的時候,功能就差不多就是這麼的簡單。捕捕蟬,捉捉蜻蜓,幫雍正釣釣魚啥的。概括的說,就是專門負責雍正的吃喝玩樂之類的。

    “粘杆處”進一步發展,助雍正奪皇位,穩統治

    雍正其實是一個非常的有心計的人。他是做夢都想要當皇帝啊。於是,他便利用“粘杆處”來掩人耳目。表面上,粘杆處是專門負責他的吃喝玩樂的;實際上,這一機構裡面的人臥虎藏龍,成為了一個集特務,情報與一身的神秘機構。

    康熙在立太子方面,做的不太好。他似乎自己都拿不定注意。於是,他的九個兒子都覺得自己可能會有希望。這樣的話,掌握其他人的情報的話,就會顯得特別的重要。在九子奪嫡中,粘杆處為雍正刺探了大量的情報,為雍正的順利登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雍正登基之後,粘杆處的作用更大了。雍正皇帝專門派粘杆處的人來監視百官,一發現有不對勁的地方,就將其剷除,穩固自己的統治。和珅就是從粘杆處裡面出來的。

    雍正皇帝就當自己的政敵當做,魚,蝦,蟬之類的。他想要用自己的杆,把這些人全部掌握在手中。粘杆處,就是專門為了雍正,刺探情報,剷除異己的。

    粘杆處最令人聞風喪膽的,便是其暗器血滴子。這東西可以百米之內取人頭顱,實在是太可怕了。

    結束語

    縱觀歷史,似乎一些皇帝都特別喜歡專門成立一個自己的“心腹”機構。這種機構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穩固統治。雍正時期設立的“粘杆處”也是這類機構。你們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星離我們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