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
2 # 環球網
中國古代的計時裝置大約在戰國時期以前就已經出現了。按照其工作原理,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運用天文原理來計時的日晷。日晷一詞中的晷,本意有影子的意思。日晷的原理就是利用了太陽的投影的方向來計時。一般來說,日晷由晷針與晷面兩部分組成。晷針與地軸平行,晷面與赤道平行。當太陽昇起時,晷針的影子就投向刻有十二時辰晷面,古人就可以用它來計時。但是,日晷最大的缺點就是無法在夜間或者陰天使用。
第二種是利用流動的物質來計時的漏刻與沙漏。漏刻在中國古代最早記錄是在《周禮》中。漏刻是由漏壺與標尺兩部分組成,其大致的計時原理是利用漏壺中水流的流入或者流出,標尺對應壺內的水位就是當時的時間。後來,因為漏刻在冬季容易凍結而無法使用,古代人改用流沙計時,這便是沙漏。
第三種便是利用機械結構計時的渾天儀。東漢著名的天文學家張衡,在繼承和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之上,於公元117年設計製造出了完整的渾天儀。後來,唐朝著名僧人一行等人在此基礎之上設計製造出了利用水力運轉的水運渾天儀。水運渾天儀能夠實現自動報時,可稱之為是機械類時鐘的鼻祖。
除此之外,古人還會燃燒香盤、蠟燭等物品來計時。到了1580年明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羅明堅將機械自鳴鐘傳入了中國。到清朝康熙年間,民間出現了自鳴鐘作坊。至此,機械鐘錶逐步從宮廷流傳至民間。
-
3 # 大表哥LG
古代雖然沒有鐘錶,但是聰明的先祖會利用大自然或者是其他工具用來及時,比如天安門的日晷,沙漏,或者是比較先進的水滴及時器
-
4 # 萬能小精靈
古時候沒有鐘錶,但是古人為了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根據晝夜的交替,逐步形成各種計時方法和制度。
古代的計時制度大致分為4種
分段計時之制:
分段計時之制,是沿用歷史悠久的古代計時法,古人根據日月執行以及生活習俗和生產活動規律的劃分時段的計時法。
漏刻之制:
漏刻計時法,把晝夜分成均衡的100刻。可能起源於商代。有了漏刻,古人的計時才擺脫了天象。
十二時辰之制:
古人把一天劃成12個時段,每一個時段叫一個時辰。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產活動、生活習慣而歸納創造出的。
更點計時制度:
古人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由於古代報更使用擊鼓方式,又以鼓指代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5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
-
5 # 青雅鐘錶
小青同學由遠而近介紹一下計時歷史。
古文明時期
遠古時期,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早依靠太陽的投影來分辨時間,例如古埃及的方尖碑和古希臘的日晷。
(古埃及的方尖碑 圖片cr 侵刪)
10世紀
水鍾、焚香鍾以了人燃燒的蠟燭逐漸成為計時裝備。
(水鍾 圖片cr 侵刪)
11世紀
由於製作水平的改進,沙漏被視為一個可靠的準確的計時工具。
(沙漏 圖片cr 侵刪)
14世紀文藝
復興時期,隨著工業水平的發展。透過重錘和原始平衡擺擒縱機構提供動力,第一臺機械鐘被掛上了威爾斯大教堂。
(威爾斯大教堂 圖片cr 侵刪)
15世紀
隨著社會進步和大量財富的積累,人們對體型更小的室內鐘的需求急劇攀升,於是由粗糙遊絲支撐的室內鍾問世。但其極其昂貴且走時不準。
(早期室內鍾 圖片cr 侵刪)
16世紀
文藝復興後,英格蘭都鐸王朝對奢侈品的需求,激發了眾多嫻熟的工匠來到英國,極大地促進了英國鐘錶製造業的發展。
(1532年的婚禮上,亨利八世贈送給安妮·博林一個華麗的重力驅動時鐘 圖片cr 侵刪)
17世紀
為了滿足商人階層的需求,提燈鍾成為一種潮流。
17世紀後期,由於鐘匠協會的創立和一些超凡鐘匠的創新,鐘錶業開始蓬勃發展。
(提燈鍾 )
此後,機械鐘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走進千家萬戶。
(肯寧家檯鐘)
-
6 # 詩白詞清
古代計有三大計時方法:干支計時法,十二時段計時法,更點計時法
干支計時法:
此法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並以十二地支名依次命名為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每一時刻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這十二時辰與現代二十四小時對應關係依次是,子時 23點至1點,丑時1點至3點,寅時 3點至5點,……戌時 19點至21點,亥時 21點至23點。
十二時段計時法:
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每個時段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每個時段與現代鐘點對應關係依次是,夜半 23點至1點,雞鳴1點至3點,平旦 3點至5點;日出5點至7點……黃昏 19點至21點,人定 21點至23點。
古人常說的“晨昏定省”中的“定”便是指人定。
更點計時法:
此計時法出現較晚,是專用於夜間計時的。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每一更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三更是23點至2點,四更是2點至4點,五更是4點至6點,是開始天亮的時間。
古時有專門打更巡夜的人,即更夫,一是給方便夜間休息人提醒時間,而來古代建築多為木製構造,容易發生火災,夜裡睡下的人不能時時驚醒,有更夫夜巡能比較及時發現災情而阻止減少損失。
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古人將一更再劃分為五個點,即一點相當於現代的24分鐘。
點原是古代一種樂器,形狀頗似小銅鐘,中突起,兩邊有孔,孔可以穿上繩把點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更夫報時時報更時敲鐘鼓,報點時則擊打點。
古代有三大計時工具:圭表,日晷,更漏
圭表
圭表是中國最古老、最簡單的天文儀器,是用來度量日影長短的,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圭表由垂直的約八尺的表和水平的圭組成,能測定冬至日所在,進而確定迴歸年長度。此外,古人還透過觀測表影的變化確定方向和節氣。
圭表的由來——很早以前,聰明的古人發現房屋、樹木等在日光照射下會投出影子,並且這些影子的變化似乎存在某種規律。於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來觀察影子的變化,這根立竿或立柱就叫表。用一把尺子測量表影的長度和方向,則可知道時辰。隨後經觀察發現表影於正午時總是投向正北方向,便將石尺垂直於立表地平鋪在地面,石尺一頭連著表基,另一頭則伸向正北方向,古人將這石尺稱作圭。正午時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讀出表影的長度值。
經長期觀測,古人不僅瞭解到一天中表影在正午最短,且發現一年內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時,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陽斜射時,表影則最長。於是,古人便以正午時的表影長度來確定節氣和一年的長度。
日晷
日晷又稱日規,是中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指標與石制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垂直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表。石制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臺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讓晷針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在晷面的正反兩面刻劃出12個大格,每個大格代表兩個小時。當日光照射在日晷上時,晷針的影子就會投向晷面,太陽從東向西移動,投向晷面的晷針影子也隨之由西向東移動。如此,移動著的晷針影子好像是現代鐘錶的指標,晷面則是鐘錶的表面,給古人顯示時刻。
漏刻
漏刻也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且不僅應用於古代中國,在古埃及、古巴比倫等文明古國也被使用過。漏是指計時用的漏壺,刻是指劃分一天的時間單位,它透過漏壺的浮箭來計量一晝夜的時刻。最初,古人發現陶器中的水會從裂縫中一滴一滴地漏出來,便專門製造出一種留有小孔的漏壺,把水注入漏壺內,當水從壺孔中流出來,再用一個容器收集漏下來的水,在這個容器內有一根刻有標記的箭桿,相當於現代鐘錶上顯示時刻的鐘面,用一個竹片或木塊託著箭桿浮在水面上,容器蓋的中心開一個小孔,箭桿從蓋孔中穿出,這個容器叫做箭壺。隨著箭壺內收集的水逐漸增多,木塊託著箭桿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從蓋孔處看箭桿上的標記,就能知道具體的時刻。
漏刻的計時方法有兩類:洩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種獨立的計時工具,只借助水的運動。後來古人發現漏壺內的水多時,流水較快,水少時流水就慢,影響了計量時間的精度,便在漏壺上加一隻漏壺,水從下面漏壺流出去的同時,上面漏壺的水即源源不斷地補充給下面的漏壺,使下面漏壺內的水均勻地流人箭壺,從而取得比較精確的時刻。
-
7 # 尚武菌
我們怕錯過時間,常常用鐘錶或手機來設定鬧鐘。古人沒有鐘錶,靠什麼來計算時間呢?清朝大臣曾國藩小時候非常勤奮,睡覺時也上“鬧鐘”定時。他在睡覺的房間裡放一個銅盆,銅盆上方用繩子懸一隻秤砣,和繩子十字交叉綁一炷點燃的香。這炷香慢慢燃燒,逐漸燒到了拴著秤砣的繩子。繩子燃斷,秤砣“咣噹”一聲掉入銅盆。曾國藩就這樣被叫醒,開始讀書。
其實這種“鬧鐘”不是曾國藩的獨創,用一炷點燃的香來報時的方法,在清代之前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了,古人稱之為“香鍾”或“火鍾”。“香鍾”的工作方法是這樣的:把一支粗細均勻、燃燒速度穩定的香放在一個船形的槽裡,在香的末端用細線系一隻銅鈴。這支香燃燒到拴銅鈴的地方,銅鈴就落在下面的金屬盤裡,人們聽到響聲,就知道預定的時刻到了。這種“火鍾”也叫“火鬧鐘”。因為香的材質、外部的風力等原因,火鍾計時往往不是很準確,只能大概地掌握時間 除了火鍾外,還有利用水來計算時間的水鍾。
中國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一種滴水計時的水鍾,又叫刻漏。最早的刻漏是一隻陶製的壺,叫做漏壺,壺的底部有一隻極小的出水孔,壺內有一支帶有刻度的箭。壺內的水緩慢地漏出,隨著水位的下降,箭也逐漸下沉。根據箭上和水平面對應的刻度,人們就可以判斷時間的長短。這種刻漏主要用在軍事上,用來掌控和把握戰場上的時間。後來,刻漏逐漸發展成熟,結構也變得複雜起來。單隻漏顯巫成 只漏壺,材質也由陶變成了銅。幾隻漏壺由高到低呈階梯形排列,最高的漏壺裡注滿水,水流經過下面的各個漏壺,緩慢而均勻地漏到最低的漏壺裡。最低的壺裡放著木箭,壺裡的水多了,木箭就浮起來,根據箭身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時間。單層和雙層刻漏可以計算一小時到幾小時的時間,多層刻漏可以掌握更長的時間。
宋代時,刻漏廣泛地運用在皇室、官府和民間,成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計時工具。這時的人們已經注意到,刻漏的準確性隨著環境的乾溼、冷、暖發生著變化。因此,人們在使用刻漏時特別注意對日晷和星宿的參照,時間掌握得越來越精確。由此可見,雖然沒有鐘錶,古人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是能有效地掌握時間的。
-
8 # 歷史的煙雲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時間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把握的,我們現在看時間有鐘錶,可是,在那個古老的年代裡,古人是如何看時間?如何計算時間呢?
1.干支計時法
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即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亥時。每一時刻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這十二時辰與現今計時法的關係是:子時--23點至1點,丑時--1點至3點,寅時--3點至5點……以下依此類推,亥時是現時的21點至23點。 《智取生辰綱》:“楊志卻要辰牌起身,申時便歇”中的“辰牌”就是“辰時”,古時報時時用“牌”,所以常用“牌”代時。辰時就是上午的7點至9點鐘;申時是下午的3點至5點(15時至17時)。
2.十二時段計時法
這種方法是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各時段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夜半”相當於“子時”,就是23點至1點;“雞鳴”就是1點至3點;“平旦”就是3點至5點;“日出”就是5點至7點……依次類推。 《孔雀東南飛》有這樣兩句詩:“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黃昏”就是19點至21點;“人定”就是21點至23點。
3.更點計時法
這種計時法出現較晚,它是專用計夜間時間的。“更”與“點”是兩種計時單位。 先說“更”。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一更是19點至21點,二更是21點至23點……依次類推。 《祝福》結尾段寫道:“我被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炸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的時候。”這“五更將近的時候”,就是將近早上5點鐘的時候。 再說“點”。“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點”本來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形狀頗似小銅鐘。中間突起,兩邊有孔,孔可以穿上繩把“點”系在更夫手上,以便手敲打。古時習慣是報更時敲鐘鼓,報點時則擊打“點”,“點”便成為計時單位了。古時為計時準確的需要,又把每個“更”劃分為五個“點”。經推算可知,一“點”等於現今的二十四分鐘,五個“點”的時間正好是一“更”。
4.漏刻計時法
漏刻是古代的計時方法,“漏”是盛水計時器具,一般用銅製。把一晝夜分一百份,每份即為一刻。但此法早已不用,所以課文中出現的“漏刻”時間詞語已非本意,只要“更點”的代名詞而已。 《譚嗣同》中“時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這裡“漏”也是“更”的意思了。現代常用的“刻不容緩”“一時三刻”等詞語中的“刻”意思就更虛了。
-
9 # TimeNetwork時匯奢品
古代人計時的方法很多,最早的就是看太陽,然後是日晷,月晷,漏壺,沙漏。慢慢地,古人也發明了機械鐘錶,1000多年前的蘇頌就製作了全球第一個機械鐘,核心部件類似於現代手錶上的擒縱機構。之後,西方的鐘表開始發展起來,特別是十四到十六世紀,在修道院,大教堂等公共機構建設的巨型鐘塔非常普遍。這些時鐘有的光建造時間就長達30年,天文應用的功能也很多。十六到十八世紀,鐘錶的精度越來越高,這些計時儀器也幫助了科學的發展。工業革命時期到一戰前,工業化生產的計時裝置越來越多,鐘錶走進了尋常百姓的家庭。真正,腕錶應用,是從一戰以後再逐步普及的。一百年來,鐘錶也經歷了石英時代,原子鐘時代。21世紀的今天,智慧手錶和傳統手錶並存,可能我們今天使用的鐘表也將成為古董。
-
10 # 鴻大地
古代沒有時鐘沒有手錶,古人是怎麼計算、怎麼掌握時間的呢?這不得不說,咱們祖先確實很聰明,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計時方法和計時儀器,也產生了自己獨特的計時單位——時、刻、更、點。
一、 時:
指時辰,古代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也就是從子時開始。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這些計時名稱常常出現。如,《西遊記》第一回:“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中天,而未則西磋;申時哺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其中的“雞鳴”、“日出”、“食後”、“挨排”、“西磋”、“哺”、“日落”、“黃昏”、“人定”等,就是各個時辰的具體說法。北宋時開始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部分,分十二時辰為二十四,稱“小時”。
古今時間對照表
子時 23:00 – 01:00 子初 23:00 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子正 00:00
丑時 01:00 – 03:00 醜初 01:00 雞鳴 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醜初 02:00
寅時 03:00 – 05:00 寅初 03:00 平旦 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寅正 04:00
卯時 05:00 – 07:00 卯初 05:00 日出 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卯正 06:00
辰時 07:00 – 09:00 辰初 07:00 食時 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
辰正 08:00
巳時 09:00 – 11:00 巳初 09:00 隅中 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
巳正 10:00
午時 11:00 – 13:00 午初 11:00 日中 又名日正、中午等
午正 12:00
未時 13:00 – 15:00 未初 13:00 日昳 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未正 14:00
申時 15:00 – 17:00 申初 15:00 哺時 又名日鋪、夕食等
申正 16:00
酉時 17:00 – 19:00 酉初 17:00 日入 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酉正 18:00
戌時 19:00 – 21:00 戌初 19:00 黃昏 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戌正 20:00
亥時 21:00 – 23:00 亥初 21:00 人定 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
二、刻: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最初,人們發現陶器中的水會從裂縫中一滴一滴地漏出來,於是專門製造出一種留有小孔的漏壺,把水注入漏壺內,水便從壺孔中流出來,另外再用一個容器收集漏下來的水,在這個容器內有一根刻有標記的箭桿,用一個竹片或木塊託著箭桿浮在水面上,容器蓋的中心開一個小孔,箭桿從蓋孔中穿出,這個容器叫做“箭壺”。隨著箭壺內收集的水逐漸增多,木塊託著箭桿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從蓋孔處看箭桿上的標記,就能知道具體的時刻。漏刻的計時方法可分為兩類:洩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種獨立的計時系統,只借助水的運動。後來古人發現漏壺內的水多時,流水較快,水少時流水就慢,顯然會影響計量時間的精度。於是在漏壺上再加一隻漏壺,水從下面漏壺流出去的同時,上面漏壺的水即源源不斷地補充給下面的漏壺,使下面漏壺內的水均勻地流入箭壺,從而取得比較精確的時刻。
大約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在漏壺箭桿上刻100格。摺合成現代計時單位,則1刻等於14分24秒。“百刻制”是中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制。
到了漢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時,又採用以圭表測量太陽射影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太陽方位計時”法。圭表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杆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俗語。圭表所測得的每一太陽方位,漸漸有了一個固定的名稱,這就是時辰的來歷。到了隋唐,“太陽方位計時”正式演變為“十二時辰計時”。“百刻制”與“十二時辰計時”並用,使得中國古代的計時制趨於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在採用十二時辰的同時,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由於百刻制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不好計算,又先後改為96刻、108刻和120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規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又區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中國古典小說常有“午時三刻開斬”的說法,如,《西遊記》第九回:“卻說魏徵丞相在府,夜觀乾象,正萟寶香,只聞得九霄鶴唳,卻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著他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午時三刻,按照現在的計時方法,是差十五分鐘到正午12點。按陰陽家說法,此時是陽氣最盛,而現代天文學認為正午最盛,兩者說法略有不同。午時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斬刑的時辰,此時開刀問斬,陽氣最盛,人死後的陰氣會立刻消散,罪大惡極的犯人,被斬後“連鬼都不得做”,以示嚴懲。罪刑輕者,可在正午開刀行斬刑,讓其有鬼做。所以,“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以顯示老龍罪行極重。
三、更:
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其對應如下:
一更天:戌時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時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時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時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時 03:00 – 05:00
由此可見,所謂“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又如《西遊記》第一回:“悟空道:‘師父昨日壇前對眾相允,教弟子三更時候,從後門裡傳我道理,故此大膽徑拜老爺榻下。’”便是讓孫悟空在半夜11時至1時前去拜會菩提祖師。
由於古代報更使用擊鼓方式,故又以鼓指代更。如杜甫《閣夜》:“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到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又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其中的“鼓角”、“鐘鼓”都是古時用來打更的器具。
四、點:
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在的24分鐘。如《西遊記》第九回:“卻說那太宗夢醒後,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點,太宗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官員。”“三更兩點”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點”就是指凌晨04:12。
-
11 # 使用者7233230373127
古代普通人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太陽就能知道大概時間,天黑就回家休息,第二天好起個大早工作,遇到陰雨天就當是放假。不過古代人也有智慧,日晷就是他們用來計時的工具。
-
12 # 夏有涼風61
古人在古代計時,白天靠太陽照物的影子發明了“日晷”以太陽偏移,物體的影子也隨著偏移來判斷時間,如果碰上天陰下雨或晚上,古人又發明了“滴水、漏沙”來計時,古代打更的,搗鐘的都是根據這些計時器來報時,古人把一晝夜分為一百刻,一刻大約不到15分鐘,古人又以十二地支來代表一天的十二個時辰,以現代的倆小時為一個時辰,一晝夜共十二個時辰。在古代古人還留意公雞打鳴,以雞叫幾遍來確定起床時間,當然古代勞動人民也就知道個白天黑夜,日出而作,日落而回。
-
13 # 創客運營汪
1.日晷[guǐ]
太陽公公每天從東方升起,然後從西方落下,於是人們注意到,如果把棍子垂直插在地上,就會在地上投下陰影,陰影的移動跟隨太陽公公在空中的路徑,日晷就此誕生。那根棍子演化成日晷的指標,叫作“日規”。
據記載,最早的日晷出現在公元前第四個千禧年的中期,製造地點有可能是埃及或近東地區。
如果把日晷記時用在今天,估計上班族們一定最憎恨夏天。因為,日晷是把太陽公公露頭到下山的時間分為12小時。這意味著,每到夏天你的一小時,就是加長版的一小時!是不是很意外,很驚喜!
2.漏壺(也叫水鍾)
那太陽公公偷懶,白天不出來見人,如何記時?
後來,漏壺的出現完美解決掉了這一BUG。
漏壺的構造可以很簡單,一隻底部有小孔、能讓水定速滴出來的水桶就行了。水桶側邊的標記標明時間間隔。另外,也可以讓水滴到另一個器皿內,用上面的印記計算過了幾個小時。
據載,古羅馬的法庭就用水鍾控管雙方律師可以開口說話的時間,如果觀眾想多聽一點,他們就會大喊:“加水!加水!”
當然,漏壺水鍾也會掛掉,不信,你將它放在咱們的雪國——哈爾濱試試,冬天分分鐘就能讓時間靜止。
3.焚香
這個就用不著過多解釋,僅需一張嘴,也無需什麼本領,人們就能操控時間。
在此之前,古代有記載過的記時裝置都不能達到真正的精確,都或多或少會受到外界影響。雖然我們不確定機械鐘是誰發明的,也不知道準確的發明時間,但到了13世紀末的一二十年,機械鐘就已經出現了。歷史記錄顯示為1283年,英格蘭貝福遜的鄧斯塔布爾修道院安裝了第一座全自動、用重物驅動的時鐘。
-
14 # 被沙子迷了眼的小蛋
古代用十二天干地支來區分時間,透過觀察太陽直射的射影長短來分明時間,這種計時方法被稱為日晷,我們常常能在電視裡面看到,一個石頭做的圓盤,上面一根棍子這種東西就是了
-
15 # 溼地先森
1、時
指時辰,古時一天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
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曆法漸密, 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 這些計時名稱常常出現。
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滴血猿哀鳴。”“旦暮”就是指平旦與黃昏的時 候,也就是清晨和晚上的意思。
2、刻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
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3、更
漢代皇宮中值班人員分五個班次,按時更換,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為一個時辰。戌時為一更,亥時為二更,子時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其對應如下:
一更天:戌時 19:00 - 21:00
二更天:亥時 21:00 - 23:00
三更天:子時 23:00 - 01:00
四更天:丑時 01:00 - 03:00
五更天:寅時 03:00 - 05:00
4、點
古代使用銅壺滴漏計時, 以下漏擊點為名。一更分為五點,所以,一點的長度合現在的24分鐘。
-
16 # 味哎兒
很簡單,古時老農民可用鳥遷徒及植物生長階段判定季節,此為物侯。一年四季定出。
飼養的雞鴨鵝鴿豬羊驢牛馬魚,早出晚歸求食叫喚也是時間確定方式。
一般人用日上月上幾桿定早晚,日月當頭否定午。從而一天時間就定下來了。
更常用的是一天三頓飯,當肚餓時就知應吃飯,而知啥時間了,夜由睏覺感知的。
細仔些的計時用搓成粗細一致的保火種的火繩,其燃了多長就知時間了。
但都屬毛估估的大概。
最精準的是立杆見影與夜觀星象,古帝王設有天象臺,負責全國準確時間較正的。
最常用的還是太陽或光偏哪定時間普遍些,常在農田勞做的都掌握得很精確的。
-
17 # 飛向光明8968
古代沒有鐘錶是實情,在解放後也沒鐘錶,鐘錶有也很少很貴,就一個上海手錶還憑票賣,他們白天看太陽高低及傾斜面斷時間,甭說還很精準,晚上看北斗七星及月亮高低位置,老媽晚上生產隊上班看時間就看北斗七星,象勺子的那七顆星星。
-
18 # 歐耶Oy生活也玩藝
這個沒有什麼難的,只是沒有現代精準。
時間概念和空間概念,古人很自然能感覺到,怎麼計時呢,地球人有白天和夜晚的分別。科學的大家講的很好,不再說了。
就說六十年代農村,有鐘錶的人家非常少,一樣可以計時,比如雞叫了,天亮了,太陽多高了,偏西了,日落了,斗轉星移,月園月缺。都是可以判斷時間的。
越古的時候越沒有高科技,不用準點趕飛機高鐵,倒也沒什麼緊要。
農耕文明時期,農時是很重要的,所以早就總結出二十四節氣。
中國春秋時代發明的日晷,就憑太Sunny影的角度長短能準確計時,並且依這個原理準備推算出夏至,就是光照時間最長,離地球最近的那天,應該說也是夾角最小的那天。現在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一週是一年,軌道上地球離太陽最近的那天不就是古人說的夏至嗎?這裡只是通俗說法,有興趣可以專門檢視夏至。
所以古人是很有智慧的,沒有前人的智慧也沒有今天的高科技。
回覆列表
古語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極言時間寶貴。現在我們計量時間有鐘錶,那麼古人是用什麼計算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古人注重觀察和總結,從生活中得出很多的經驗,其中時間就是觀察日光的影子得來的。有一種儀器叫日晷,它就是按照日影測定時間的儀器,也叫“日規”在《晉書·魯勝傳·正天論》中說, 以冬至之後,立晷側影,準度日月星。
古人還有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叫漏壺,銅製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標誌以計時間。簡稱“漏”,如“銅壺滴漏”(亦稱“銅壺刻漏”),。這是怎麼來的呢?據說先民在觀察巖洞水滴落到石頭上是有節奏的,就反覆以一容器蓄水,下設一孔,令水滴下,尋找出其規律,以漏滴三下為一秒,以漏滴每六十秒共一百八十次為一分,然後計算每六十分共一萬零八百次為一時,每二時位滴漏二萬一千六百次為一個時辰,暗喻日有十二辰之理,據說黃帝的臣子計時,就是根據這個道理,苦苦鑽研了十五年,終於發明成功了滴漏器皿,這樣就能非常準確非常精確的計算出了秒、酚、時、辰,並把一天分為幾刻鐘。
這在東漢許慎的《說文》中就有記載:漏,以銅受水,刻節。而這裡的漏這就是銅壺滴漏的“漏”。
在南朝梁蕭統編的《文選·左思·魏都賦》也說到了“晷漏肅唱”。
而在《華嚴經音義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謂以筒受水,刻節,晝夜百刻也。――
關於漏計時還有一首詩,是李商隱的《促漏》
促漏遙鍾動靜聞,報章重疊杳難分。
舞鸞鏡匣收殘黛, 睡鴨香爐換夕燻。
歸去定知還向月,夢來何處更為雲。
南塘漸暖蒲堪結,兩兩鴛鴦護水紋。
另外,還有一種計量時間的方式,那就是焚香。王維有詩說: 藉草飯松屑,焚香看道書。 唐詩人韓偓在他的《秋村》也有:“絕粒看經香一炷,心知無事即長生”;宋代的蘇軾有詩《書雙竹湛師房二首》說“羨師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盡日留”,唐詩人許渾的《秋夕宴李侍御宅》中的“燭換三條燼,香銷十炷灰”,都是說到了用焚香計時間。那麼焚香怎麼算時間呢?
這起源於僧人的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的方法。那時的香都是手工做的,一炷香燒完也就半個時辰,一個小時。而晚間打更的更夫也是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在古代,人們公認的是,一炷香的時間:兩刻鐘-三十分鐘。
另外,和一炷香相關的時間還有,一盞茶的時間:一刻鐘-十五分鐘。一頓飯的時間:通常理解是半個小時。而一盞茶指的是喝一碗茶的時間,從端上來開始,然後慢慢品嚐,一飲而盡,其實就是一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夏天要15分鐘,冬天10分鐘都用不了。
另外,在佛家的《僧祇律》中還記載一種計算時間的方法:1剎那為1念,20念為1瞬,20瞬為1彈指,20彈指為1羅預,20羅預為1須臾,1日1夜有30須臾。換算結果:須臾=48分鐘,彈指=7.2秒,瞬間=0.36秒,剎那=1念=0.0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