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一點點歷史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德國的空間實力確實非常強大,那麼為什麼德軍被困在寒冷的莫斯科德國空軍卻沒有空投過冬的棉衣呢?

    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原定於4月份就開始,但是由於盟友義大利在北非戰場遇到了大麻煩,希特勒不得不派兵前往支援,導致巴巴羅薩計劃推遲了兩個月才展開。

    戰鬥進行的非常順利,七月底莫斯科已經近在咫尺了,而在這關鍵時刻德軍選擇了南下支援基輔,結果又浪費了兩個月時間,直到九月底德軍才對莫斯科發動進攻,由於秋雨導致道路泥濘,進攻非常不順利。直到寒冬來臨,德軍因為凍傷造成非戰鬥減員嚴重,影響了戰鬥力。

    首先,莫斯科保衛戰前後一共只進行了兩個多月,德軍卻投入了超過170萬人,如此大的部隊規模僅靠空投基本上是杯水車薪。

    其次,按照德軍原計劃早在入冬之前就能攻佔莫斯科,而且戰役開始階段確實非常順利,當遇到問題後,德軍後勤部門一時間沒有能力組織這麼多冬裝。

    最後,如果空投一部分棉衣,可能會導致德軍內部為了爭奪棉衣發生混亂,再有就是惡劣的天氣和蘇軍的防空炮火,阻礙了德國空軍的發揮。

  • 2 # 簿君

    當時莫斯科之戰中,德軍後方的補給線被盟軍幾近切斷,德軍內部物資嚴重缺乏。

    而德軍兵分三路後,三路人馬缺少必要和有秩序的聯絡,可以說,當時德軍在軍事聯絡溝通這一方面就已經忙的焦頭爛額了。

    而空投,也是不是經常能有的,畢竟有那麼多的盟軍截攔。棉衣佔地面積太大,當時有沒有現在的真空壓縮技術,所以為了保證德軍士兵的生存,飛機上裝載的大部分是生活必需品。

    所以即便當時天氣寒冷,你像德軍的坦克深陷大地被凍住無法動彈,還有很多的武器因為天氣無法發揮最大效力,所以這個"寒冷"問題,就要靠德軍自己解決。

    1.燒油

    由於很多坦克,汽車被凍,無法開動,德軍士兵就將它們的油拿來燒火取暖。

    2.砍樹

    油用的很快,德軍就不得不考慮去砍伐樹木來取暖,這日子過得是相當苦呀。。。。。

    莫斯科之戰,德軍司令官將其失敗歸咎於天氣,我認為縱然天氣有很大的一部分,但是更多的是德軍戰略有誤,特別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兵分三路。

  • 3 # 達凡阿1

    即使不攻打莫斯科,德軍自然也會在冬季發放棉衣的,德軍從來不缺少棉衣軍需……嚴寒天氣下,武器彈藥以及機械化部隊不能充分發揮效力,這才是阻止德軍完成計劃的根本原因……以及,拖延進入冬季,蘇聯的軍需物資就已經從開戰時的混亂逐漸調整了秩序,大批部隊從新整合,武器彈藥有秩序地發配使用……如此,德軍閃電戰的優勢就被抹平了……消耗下去,德軍必敗無疑

  • 4 # 杜陵閒人

    莫斯科之戰,蘇聯取勝的關鍵因素這幾十年來都被歸結為了,是上帝拯救了蘇聯和莫斯科!上帝把冰雪作為最大的支援給了蘇聯!其實不光是冰雪還有雨水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德軍敗在了雨水和冰雪中,不光是棉衣準備不足,連汽油都是杯水車薪!

    空投棉衣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準備不足的進攻

    1、1941年9月,在結束了明斯克和基輔戰役後,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得到北方、南方集團軍群的支援下,開始了目標莫斯科的進攻。

    2、德軍的總兵力是76個整裝師,180萬人,坦克1700輛,火炮1.4萬門,飛機1400架。

    3、供給這麼一隻龐大的軍隊,後勤的壓力可想而知!離開德國的德軍此時的補給線已經有上千公里了。

    4、德軍自從6月22日發起進攻後,一直採用的是“閃電戰”,閃電戰的優點就是裝甲高速以鉗子型攻勢迅速突破敵人防線,形成合圍,並殲滅包圍圈裡的敵人。之所以採用閃電戰除了軍事方面的高速合圍以外,更重要的就是用快速進攻縮短進攻時間,這樣就能減少後勤物資的消耗!

    5、德國本身的資源是有限的,支援這麼龐大的軍隊只能依靠擴張和掠奪,在佔領區在形成物資供給點。

    6、短短的3個多月,德軍拿下了大片的蘇聯國土,但是也是因為速度太快了,加之佔領後的蘇聯城市幾乎都成為了焦土。所以在蘇聯境內德軍還來不及建設物資生產基地,以供應前線部隊。物資只能由德國和羅馬尼亞長途運送。

    7、德軍高層樂觀了認為使用閃電戰戰術,再用1-2個月就可以拿下莫斯科,9月開始進攻,在莫斯科的冬季來臨前就可以達成戰略目標。

    8、德軍計程車兵在進攻前裝備的軍裝最好的也就是秋季被服,他們的計劃是到莫斯科洗刷征塵,利用那裡的物資過冬!所以國內就沒有大規模的準備嚴寒條件下的冬季被服。

    9、德軍的裝甲部隊攜帶的汽油也只是夠300-500公里的所需!

    第二、難以彌補的漏洞

    1、在德軍遇到了函件的秋雨和初雪的折磨時,德軍的後勤供給線也在經受考驗。

    2、公路和鐵路在綿延上千公里的蘇聯土地上,不時的收到游擊隊的襲擾。公路被挖斷,鐵軌被拆掉。鐵路橋、公路橋被炸燬!要剿滅這些游擊隊需要大量的兵力,減少前線兵力是不合適的,從國內增兵更是不可能!只好一邊修理一邊前進,這就大大的削弱了供給強度!

    3、泥濘的公路使得卡車根本不能前進,馬匹運輸也受到極大的限制。人力運輸根本不可能滿足的!

    4、冬季的來臨限制了飛機的飛行,在那個冬天裡要麼是凜冽的狂風,要麼是瀰漫的大霧!飛機能夠正常飛行的天氣太少了!

    第三、裝備受限

    1、本身強調進攻的德軍在運輸機的裝備上本身就是個弱電,德國當時裝備的主力運輸機是容克-52型運輸機。還有那巨獸般的Me 323 運輸機!

    2、容克-52是作為兩用機使用的,可以改裝為轟炸機。但是這種飛機的運輸量也很小,只有不到1.5噸。

    3、容克-52在戰前生產了合計1600架(含戰時徵用的民航客貨機),在德軍進攻荷蘭和比利時時容克-52損失慘重,有300的架損毀。在克里特島之戰中也是損失慘重!

    在進攻蘇聯時,容克-52的損失速度已經超過了生產速度!

    這麼大的損失的直接原因都是因為它的飛行速度太慢了,巡航速度 257 km/h簡直就是活靶子!不光戰鬥機能屠殺他。就連稍有素質計程車兵都能用機槍擊落他!

    4、還有就是德華人造的那個怪獸Me 323 運輸機!整個戰時只生產了215架,這個數量根本不能對任何戰役起到作用!

    第四、不可能完成的空投

    1、面對180萬人的補給,德軍的空中支援就是杯水車薪啊!更何況前線不光要棉衣棉被,更需要彈藥和汽油!

    2、即使是滿載著被服的運輸機能到達前線,它還要過蘇聯空軍的這一關,蘇聯空軍的戰鬥機雖然不多但是他們抓著了德軍的命脈,不和德軍的戰鬥機過多的糾纏,因為糾纏也沒有打不過的,他們就針對德軍的運輸機下手!這使得德軍的運輸機損失很大,大量的物資也白白浪費了!

    3、要空投棉衣,那麼棉衣在哪呢?

    本身德國的棉花產量就不大,在佔領的蘇聯地區也不盛產棉花。在很多時間內要籌集製作那麼多的被服,對於已經陷入泥潭的德國來說,這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組織生產也是很大的問題,那時的德國面臨兩線作戰。西線英美聯軍的轟炸機已經開始摧毀德國的工業基地了!

    德華人只好忍受嚴冬,等待春天!可是沒有春天為他們準備!

  • 5 # 吳王金戈越王劍

    攻打蘇聯閃電戰可是吃不消的,跟不上,必須依靠當地資源就地取材,可是德軍對俄華人沒那麼耐心,殺還是殺,沒人給德華人幹活,被服廠有也是白搭。靠空軍,戈胖子,雖說愛吹個牛,這事他還真沒戲。

  • 6 # 回憶19561

    莫斯科之戰,,是一場意志上與毅力上的大比拼跟較量。對於蘇軍來說,敵人已攻入自己的老巢——莫斯科,首都的家門口。敵人已是近在咫尺,兵臨城下。對於蘇軍來說,是困獸猶鬥,做最後的垂死掙扎和負隅頑抗。憑藉著天然屏障之莫斯科房屋建築、殘垣斷壁的破敗不堪的房屋、街道建築與坑道等優勢作掩護,與敵對抗、作最後的殊死搏鬥。

    對於敵方德軍來說,希特勒的巴々羅薩計劃,一再地、再而三地被處於北非戰場的盟軍、盟友,墨索里尼的義大利軍隊,在北非戰場上與英國的同盟國英軍,為爭奪北非的戰略物資——石油,以及北大西洋的海上商船補給、運輸線等,與英軍展開了多次失而復得的爭奪與反爭奪的拉鋸戰。使行進、進行中,準備襲擊蘇聯的部份德軍,不得不放慢前進中的速度跟步伐,聽從德軍最高統帥部希特勒的命令,折返南下,救助和解救被圍的義大利部隊;其二、全部行進中的準備採取德軍善於和慣用的伎倆,準備偷襲蘇聯軍隊的部分德軍,又再一次地不得不、迫不得已地撤軍南下,支援、攻打基輔的蘇軍——蘇聯軍隊的扯肘。這樣,一而三、再而三地拖延、遲延、遲緩和隨意、任意、隨便被迫地抽掉本來、原本就兵力不足、捉襟見肘的德國軍隊的兵力,無疑於雪上加霜和釜底抽薪了。再者,再一個德軍這樣被迫去做,他犯了一個“兵貴神速”的兵家大忌。本來是偷襲,這樣,無疑於告訴於敵人(蘇聯、蘇方)自己的企圖跟想法

  • 7 # 史海看浮沉

    德軍沒有空投棉衣主要基於下面三點考慮:

    一、德軍沒有掌握莫斯科的制空權,運輸機就是活靶子。

    莫斯科的空戰,已經讓德軍空軍損失慘重。在莫斯科戰役前期,德軍企圖用轟炸,摧毀蘇軍的抵抗。但是蘇軍的防空部隊已經對德軍要有準備,德軍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蘇軍防空兵力:防空第1軍(轄19個獨立高射炮兵器團,),殲擊航空兵第6軍(轄11個殲擊機團,後增加到23個殲擊機團)。共有殲擊機602架,中口徑高炮796門,小口徑高炮248門,高射機槍336挺。

    德軍空襲莫斯科122次,投入飛機7146架次,僅229架次突入市區,而德軍損失的飛機卻高達1600架。所以說,火力強大的戰機都無法生存,對於運輸機而言,更是蘇軍的活靶子了。

    二、空投也是杯水車薪,無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戰時的空投任務只能適合小股部隊,德軍在莫斯科附近有數百萬人之多,依靠空投棉衣,實在是起不了大的作用。一則運輸機數量有限,二則運輸機運載的數量也不多。少量的棉衣更容易導致部隊哄搶,影響部隊的穩定。

    棉衣都在千里之外的德國,運輸機的航程也是問題。

    二戰中,德國的運輸機航程能達到數千公里的機會沒有,如果從德國本土運輸棉衣,必須要中途專場。浪費時間不說,航空油料對於德軍又是一大考驗,戰爭中的油料一直是德軍的軟肋。

    戰爭後期,德軍更是因為油料短缺,導致每次戰鬥,都無法保證出動足夠數量的坦克支援步兵行動。

  • 8 # 科科珠寶

    事實上元首進攻蘇聯根本就沒想過對付老毛子還能用這麼長時間 所以沒用準備過冬的軍服 冬裝儲備根本滿足不了一線作戰部隊的需求 所以談空投那是扯淡

  • 9 # 飛龍在天231272723

    感謝遨請!德軍莫斯科會戰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及其統帥部低估了前蘇聯軍事潛力及蘇軍的戰鬥力和士氣。他們認為莫斯科以東沒有大量的蘇軍。同時,希特勒與陸軍總部對戰略打擊重點存在嚴重分歧,在作戰指揮上猶豫不定,造成德軍兵力分散,延誤了進攻莫斯科的時間。德軍兵力消耗得不到補充,嚴冬天氣,後勤補給極差,削弱了戰鬥力。入侵前蘇聯時德軍後備兵員只有40萬人,到9月26日德軍傷亡總數已達53.4萬人。至12月5日傷亡總數增至80多萬人。11月19日,哈爾德給希特勒的一份報告中一再提到由於天氣惡劣 “補給品供應中斷”和“兵力不足"。由於空投無法進行,"中央”集團軍群每日至少需要31列火車運送補給品。但實際上只得到16列。10下旬,德軍坦克第2集團軍因油料短缺,其坦克第24軍只能用部分兵力向圖拉推進。11月中旬,該坦克集團軍的兵力只有12個師,其中一半是步兵師。前線德軍由於得不到補充,往往從司令部和後勤抽調,或把工兵、空軍地勤人員和警衛分隊組成應急部隊。12月,德軍不得不將師的實力由9個營縮編為7個營。德軍前線高階將領承認:“在這個冰天雪地當中,所有部隊都忍受著極困難的供應情況”,“俄軍有冬季作戰的訓練和裝備,而我們卻完全沒有。"莫斯科會戰,使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次遭到挫敗,德軍的“閃擊戰”宣告破產。德國侵略軍開始由盛而衰,濃墨重彩地寫下了失敗的第一章。

  • 10 # 英雄本色137089258

    閃電戰適合小地域,蘇聯地廣人稀,德軍天天在行軍幾千裡地,走的德軍腿都邁不開了,還打仗,這是站略上的失誤,天氣和麵衣都不是事,實際上德國沒有做好準備,就盲目開戰,希特勒的獨裁,瞎指揮才是德國的致命傷,另外俄羅斯人的尚武精神,和團結,再加上重工業發達製造出世界沒有的T-34坦克,和客秋莎大炮,斯大林之錘,德國不敗就奇怪了

  • 11 # 一點點歷史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德國的空間實力確實非常強大,那麼為什麼德軍被困在寒冷的莫斯科德國空軍卻沒有空投過冬的棉衣呢?

    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原定於4月份就開始,但是由於盟友義大利在北非戰場遇到了大麻煩,希特勒不得不派兵前往支援,導致巴巴羅薩計劃推遲了兩個月才展開。

    戰鬥進行的非常順利,七月底莫斯科已經近在咫尺了,而在這關鍵時刻德軍選擇了南下支援基輔,結果又浪費了兩個月時間,直到九月底德軍才對莫斯科發動進攻,由於秋雨導致道路泥濘,進攻非常不順利。直到寒冬來臨,德軍因為凍傷造成非戰鬥減員嚴重,影響了戰鬥力。

    首先,莫斯科保衛戰前後一共只進行了兩個多月,德軍卻投入了超過170萬人,如此大的部隊規模僅靠空投基本上是杯水車薪。

    其次,按照德軍原計劃早在入冬之前就能攻佔莫斯科,而且戰役開始階段確實非常順利,當遇到問題後,德軍後勤部門一時間沒有能力組織這麼多冬裝。

    最後,如果空投一部分棉衣,可能會導致德軍內部為了爭奪棉衣發生混亂,再有就是惡劣的天氣和蘇軍的防空炮火,阻礙了德國空軍的發揮。

  • 12 # 簿君

    當時莫斯科之戰中,德軍後方的補給線被盟軍幾近切斷,德軍內部物資嚴重缺乏。

    而德軍兵分三路後,三路人馬缺少必要和有秩序的聯絡,可以說,當時德軍在軍事聯絡溝通這一方面就已經忙的焦頭爛額了。

    而空投,也是不是經常能有的,畢竟有那麼多的盟軍截攔。棉衣佔地面積太大,當時有沒有現在的真空壓縮技術,所以為了保證德軍士兵的生存,飛機上裝載的大部分是生活必需品。

    所以即便當時天氣寒冷,你像德軍的坦克深陷大地被凍住無法動彈,還有很多的武器因為天氣無法發揮最大效力,所以這個"寒冷"問題,就要靠德軍自己解決。

    1.燒油

    由於很多坦克,汽車被凍,無法開動,德軍士兵就將它們的油拿來燒火取暖。

    2.砍樹

    油用的很快,德軍就不得不考慮去砍伐樹木來取暖,這日子過得是相當苦呀。。。。。

    莫斯科之戰,德軍司令官將其失敗歸咎於天氣,我認為縱然天氣有很大的一部分,但是更多的是德軍戰略有誤,特別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兵分三路。

  • 13 # 達凡阿1

    即使不攻打莫斯科,德軍自然也會在冬季發放棉衣的,德軍從來不缺少棉衣軍需……嚴寒天氣下,武器彈藥以及機械化部隊不能充分發揮效力,這才是阻止德軍完成計劃的根本原因……以及,拖延進入冬季,蘇聯的軍需物資就已經從開戰時的混亂逐漸調整了秩序,大批部隊從新整合,武器彈藥有秩序地發配使用……如此,德軍閃電戰的優勢就被抹平了……消耗下去,德軍必敗無疑

  • 14 # 杜陵閒人

    莫斯科之戰,蘇聯取勝的關鍵因素這幾十年來都被歸結為了,是上帝拯救了蘇聯和莫斯科!上帝把冰雪作為最大的支援給了蘇聯!其實不光是冰雪還有雨水更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德軍敗在了雨水和冰雪中,不光是棉衣準備不足,連汽油都是杯水車薪!

    空投棉衣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準備不足的進攻

    1、1941年9月,在結束了明斯克和基輔戰役後,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得到北方、南方集團軍群的支援下,開始了目標莫斯科的進攻。

    2、德軍的總兵力是76個整裝師,180萬人,坦克1700輛,火炮1.4萬門,飛機1400架。

    3、供給這麼一隻龐大的軍隊,後勤的壓力可想而知!離開德國的德軍此時的補給線已經有上千公里了。

    4、德軍自從6月22日發起進攻後,一直採用的是“閃電戰”,閃電戰的優點就是裝甲高速以鉗子型攻勢迅速突破敵人防線,形成合圍,並殲滅包圍圈裡的敵人。之所以採用閃電戰除了軍事方面的高速合圍以外,更重要的就是用快速進攻縮短進攻時間,這樣就能減少後勤物資的消耗!

    5、德國本身的資源是有限的,支援這麼龐大的軍隊只能依靠擴張和掠奪,在佔領區在形成物資供給點。

    6、短短的3個多月,德軍拿下了大片的蘇聯國土,但是也是因為速度太快了,加之佔領後的蘇聯城市幾乎都成為了焦土。所以在蘇聯境內德軍還來不及建設物資生產基地,以供應前線部隊。物資只能由德國和羅馬尼亞長途運送。

    7、德軍高層樂觀了認為使用閃電戰戰術,再用1-2個月就可以拿下莫斯科,9月開始進攻,在莫斯科的冬季來臨前就可以達成戰略目標。

    8、德軍計程車兵在進攻前裝備的軍裝最好的也就是秋季被服,他們的計劃是到莫斯科洗刷征塵,利用那裡的物資過冬!所以國內就沒有大規模的準備嚴寒條件下的冬季被服。

    9、德軍的裝甲部隊攜帶的汽油也只是夠300-500公里的所需!

    第二、難以彌補的漏洞

    1、在德軍遇到了函件的秋雨和初雪的折磨時,德軍的後勤供給線也在經受考驗。

    2、公路和鐵路在綿延上千公里的蘇聯土地上,不時的收到游擊隊的襲擾。公路被挖斷,鐵軌被拆掉。鐵路橋、公路橋被炸燬!要剿滅這些游擊隊需要大量的兵力,減少前線兵力是不合適的,從國內增兵更是不可能!只好一邊修理一邊前進,這就大大的削弱了供給強度!

    3、泥濘的公路使得卡車根本不能前進,馬匹運輸也受到極大的限制。人力運輸根本不可能滿足的!

    4、冬季的來臨限制了飛機的飛行,在那個冬天裡要麼是凜冽的狂風,要麼是瀰漫的大霧!飛機能夠正常飛行的天氣太少了!

    第三、裝備受限

    1、本身強調進攻的德軍在運輸機的裝備上本身就是個弱電,德國當時裝備的主力運輸機是容克-52型運輸機。還有那巨獸般的Me 323 運輸機!

    2、容克-52是作為兩用機使用的,可以改裝為轟炸機。但是這種飛機的運輸量也很小,只有不到1.5噸。

    3、容克-52在戰前生產了合計1600架(含戰時徵用的民航客貨機),在德軍進攻荷蘭和比利時時容克-52損失慘重,有300的架損毀。在克里特島之戰中也是損失慘重!

    在進攻蘇聯時,容克-52的損失速度已經超過了生產速度!

    這麼大的損失的直接原因都是因為它的飛行速度太慢了,巡航速度 257 km/h簡直就是活靶子!不光戰鬥機能屠殺他。就連稍有素質計程車兵都能用機槍擊落他!

    4、還有就是德華人造的那個怪獸Me 323 運輸機!整個戰時只生產了215架,這個數量根本不能對任何戰役起到作用!

    第四、不可能完成的空投

    1、面對180萬人的補給,德軍的空中支援就是杯水車薪啊!更何況前線不光要棉衣棉被,更需要彈藥和汽油!

    2、即使是滿載著被服的運輸機能到達前線,它還要過蘇聯空軍的這一關,蘇聯空軍的戰鬥機雖然不多但是他們抓著了德軍的命脈,不和德軍的戰鬥機過多的糾纏,因為糾纏也沒有打不過的,他們就針對德軍的運輸機下手!這使得德軍的運輸機損失很大,大量的物資也白白浪費了!

    3、要空投棉衣,那麼棉衣在哪呢?

    本身德國的棉花產量就不大,在佔領的蘇聯地區也不盛產棉花。在很多時間內要籌集製作那麼多的被服,對於已經陷入泥潭的德國來說,這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組織生產也是很大的問題,那時的德國面臨兩線作戰。西線英美聯軍的轟炸機已經開始摧毀德國的工業基地了!

    德華人只好忍受嚴冬,等待春天!可是沒有春天為他們準備!

  • 15 # 吳王金戈越王劍

    攻打蘇聯閃電戰可是吃不消的,跟不上,必須依靠當地資源就地取材,可是德軍對俄華人沒那麼耐心,殺還是殺,沒人給德華人幹活,被服廠有也是白搭。靠空軍,戈胖子,雖說愛吹個牛,這事他還真沒戲。

  • 16 # 回憶19561

    莫斯科之戰,,是一場意志上與毅力上的大比拼跟較量。對於蘇軍來說,敵人已攻入自己的老巢——莫斯科,首都的家門口。敵人已是近在咫尺,兵臨城下。對於蘇軍來說,是困獸猶鬥,做最後的垂死掙扎和負隅頑抗。憑藉著天然屏障之莫斯科房屋建築、殘垣斷壁的破敗不堪的房屋、街道建築與坑道等優勢作掩護,與敵對抗、作最後的殊死搏鬥。

    對於敵方德軍來說,希特勒的巴々羅薩計劃,一再地、再而三地被處於北非戰場的盟軍、盟友,墨索里尼的義大利軍隊,在北非戰場上與英國的同盟國英軍,為爭奪北非的戰略物資——石油,以及北大西洋的海上商船補給、運輸線等,與英軍展開了多次失而復得的爭奪與反爭奪的拉鋸戰。使行進、進行中,準備襲擊蘇聯的部份德軍,不得不放慢前進中的速度跟步伐,聽從德軍最高統帥部希特勒的命令,折返南下,救助和解救被圍的義大利部隊;其二、全部行進中的準備採取德軍善於和慣用的伎倆,準備偷襲蘇聯軍隊的部分德軍,又再一次地不得不、迫不得已地撤軍南下,支援、攻打基輔的蘇軍——蘇聯軍隊的扯肘。這樣,一而三、再而三地拖延、遲延、遲緩和隨意、任意、隨便被迫地抽掉本來、原本就兵力不足、捉襟見肘的德國軍隊的兵力,無疑於雪上加霜和釜底抽薪了。再者,再一個德軍這樣被迫去做,他犯了一個“兵貴神速”的兵家大忌。本來是偷襲,這樣,無疑於告訴於敵人(蘇聯、蘇方)自己的企圖跟想法

  • 17 # 史海看浮沉

    德軍沒有空投棉衣主要基於下面三點考慮:

    一、德軍沒有掌握莫斯科的制空權,運輸機就是活靶子。

    莫斯科的空戰,已經讓德軍空軍損失慘重。在莫斯科戰役前期,德軍企圖用轟炸,摧毀蘇軍的抵抗。但是蘇軍的防空部隊已經對德軍要有準備,德軍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蘇軍防空兵力:防空第1軍(轄19個獨立高射炮兵器團,),殲擊航空兵第6軍(轄11個殲擊機團,後增加到23個殲擊機團)。共有殲擊機602架,中口徑高炮796門,小口徑高炮248門,高射機槍336挺。

    德軍空襲莫斯科122次,投入飛機7146架次,僅229架次突入市區,而德軍損失的飛機卻高達1600架。所以說,火力強大的戰機都無法生存,對於運輸機而言,更是蘇軍的活靶子了。

    二、空投也是杯水車薪,無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戰時的空投任務只能適合小股部隊,德軍在莫斯科附近有數百萬人之多,依靠空投棉衣,實在是起不了大的作用。一則運輸機數量有限,二則運輸機運載的數量也不多。少量的棉衣更容易導致部隊哄搶,影響部隊的穩定。

    棉衣都在千里之外的德國,運輸機的航程也是問題。

    二戰中,德國的運輸機航程能達到數千公里的機會沒有,如果從德國本土運輸棉衣,必須要中途專場。浪費時間不說,航空油料對於德軍又是一大考驗,戰爭中的油料一直是德軍的軟肋。

    戰爭後期,德軍更是因為油料短缺,導致每次戰鬥,都無法保證出動足夠數量的坦克支援步兵行動。

  • 18 # 科科珠寶

    事實上元首進攻蘇聯根本就沒想過對付老毛子還能用這麼長時間 所以沒用準備過冬的軍服 冬裝儲備根本滿足不了一線作戰部隊的需求 所以談空投那是扯淡

  • 19 # 飛龍在天231272723

    感謝遨請!德軍莫斯科會戰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及其統帥部低估了前蘇聯軍事潛力及蘇軍的戰鬥力和士氣。他們認為莫斯科以東沒有大量的蘇軍。同時,希特勒與陸軍總部對戰略打擊重點存在嚴重分歧,在作戰指揮上猶豫不定,造成德軍兵力分散,延誤了進攻莫斯科的時間。德軍兵力消耗得不到補充,嚴冬天氣,後勤補給極差,削弱了戰鬥力。入侵前蘇聯時德軍後備兵員只有40萬人,到9月26日德軍傷亡總數已達53.4萬人。至12月5日傷亡總數增至80多萬人。11月19日,哈爾德給希特勒的一份報告中一再提到由於天氣惡劣 “補給品供應中斷”和“兵力不足"。由於空投無法進行,"中央”集團軍群每日至少需要31列火車運送補給品。但實際上只得到16列。10下旬,德軍坦克第2集團軍因油料短缺,其坦克第24軍只能用部分兵力向圖拉推進。11月中旬,該坦克集團軍的兵力只有12個師,其中一半是步兵師。前線德軍由於得不到補充,往往從司令部和後勤抽調,或把工兵、空軍地勤人員和警衛分隊組成應急部隊。12月,德軍不得不將師的實力由9個營縮編為7個營。德軍前線高階將領承認:“在這個冰天雪地當中,所有部隊都忍受著極困難的供應情況”,“俄軍有冬季作戰的訓練和裝備,而我們卻完全沒有。"莫斯科會戰,使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次遭到挫敗,德軍的“閃擊戰”宣告破產。德國侵略軍開始由盛而衰,濃墨重彩地寫下了失敗的第一章。

  • 20 # 英雄本色137089258

    閃電戰適合小地域,蘇聯地廣人稀,德軍天天在行軍幾千裡地,走的德軍腿都邁不開了,還打仗,這是站略上的失誤,天氣和麵衣都不是事,實際上德國沒有做好準備,就盲目開戰,希特勒的獨裁,瞎指揮才是德國的致命傷,另外俄羅斯人的尚武精神,和團結,再加上重工業發達製造出世界沒有的T-34坦克,和客秋莎大炮,斯大林之錘,德國不敗就奇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有牛和蛇字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