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植保攻略
-
2 # 人已醉夢難醒
這個問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薊馬、蚜蟲、白粉蝨都是刺吸式口器害蟲,所以防治用藥可選擇性比較快廣,而且除蟲效果也都比較好。
目前市場上殺滅刺吸式口氣害蟲的藥劑很多,像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噻蟲胺、烯啶蟲胺、吡蚜酮、抗蚜威、異丙威等,這些藥劑對以上害蟲都有很好的殺蟲效果,尤其是對蚜蟲更是效果顯著,但是對白粉蝨確有一定的缺陷,因為白粉蝨屬於成蟲遷徙危害,所以僅僅是針對幼蟲防治效果不理想,必須針對成蟲進行防治,在防治成蟲時要加入燻蒸性比較好的農藥,如敵敵畏、芳香型高效氯氰菊酯等。
針對薊馬使用上述農藥時也不能充分發揮防治效果,因為薊馬往往潛伏在花蕊中心危害,所以應該加入滲透性較好的農藥,比如聯苯菊酯、阿維菌素等。
-
3 # 白霞益西旺姆
我記的以前我奶奶在的時候,自己院裡種的菜有這些小蟲子,那個時候我記得農藥就是六六粉,可六六粉也有危害,它對人體不好,我奶奶專門拿小紅辣椒和大蒜熬一鍋水,等水涼了拿噴壺一噴,過幾天就沒了。這個做法一直到現在我爸也是這麼做,怕農藥噴多了對我們身體不好,從來都不買什麼農藥,我爸常和人說,自己種點菜再噴農藥,那我還不如出去買,為的就是沒汙染純綠色吃起來好吃。至於現在有的種大棚一切都是以掙錢為目的,一切都是速成,至於用什麼農藥我不知道,反正蟲子是死了,打農藥留下來的殘渣肯定是對身體不好。
-
4 # 小雪愛宣傳
烯啶蟲胺速效性好,持效期也不錯。吡蚜酮持效期也不錯,但速效性略差。吡在小麥灰飛蝨上防治效果不錯。烯在小麥中後期不推薦用。吡蚜酮和丙溴磷一樣,在水稻上使用不當可能會使米發臭。 吡蚜酮要在水稻破口前和齊穗後各打一次吡蚜酮,可有效地防治褐飛蝨的發生。 有效成分:60%吡蚜酮+20%烯啶蟲胺 包裝規格;5克*300袋/件 。 吡蚜酮,加入有機矽助劑,提高利用率和產品延展性。內吸性好,可以雙向傳導。作用機理獨特,不易產生抗性、持效期長。高效、低毒,對環境友好。 適用作物:水稻、棉花、瓜類、柑橘。果樹蔬菜小麥 防治物件:稻飛蝨、煙粉蝨、蚜蟲、薊馬、黑刺粉蝨等。 本公司更多特效農藥產品: 特效殺蟲劑:50%吡蚜酮,80%稀啶吡蚜酮,螺蟲乙酯,蘇雲金桿菌(中國產康寬),甲維鹽,殺螟丹 特效殺菌劑:醚菌酯,中生菌素,37%苯醚甲環唑,80%稀醯嗎啉,溴菌腈,春雷黴素等 高中低檔農藥殺蟲殺菌除草劑。
-
5 # 農作物農技110
粉蝨、薊馬、蟎蟲等小型害蟲繁殖快、數量多、抗藥性產生快,一不注意,棚內就會大規模暴發,成為菜農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如何解決這類小型害蟲呢?
1、粉蝨
▲粉蝨
生活習性:最適溫度為20-28℃,30℃以上卵、幼蟲死亡率高,成蟲壽命短,產卵少,甚至不繁殖。據萊陽農學院植保學院試驗表明,在30℃恆溫條件下,粉蝨的存活率只有14.69%;而在26℃條件下,存活率則達到86.4%。
防治方案:粉蝨一旦暴發,僅靠噴霧難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於粉蝨生長髮育、繁殖還與溫度關係很大,所以應採取噴藥結合提溫或噴燻結合的方式。噴藥後,保證棚內溫度在30-33℃1-2小時(應注意溫度不可過高,時間也不能過長,否則容易產生藥害),可有效提高農藥藥效,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菜農經驗:前期穴施藥劑+其他作物吸引+噴藥防治
首先,穴施內吸性藥劑驅蟲。菜定植後,尤其是秋茬蔬菜定植後,正是煙粉蝨為害嚴重的時期,只有從定植前就做起,才能避免粉蝨大量繁殖、傳播病毒。現在,市場已經出現了不少可以穴施的藥劑,如生物菌製劑施惠、添加了緩釋成分的片劑農藥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驅蟲作用。
其次,在行間種上一些粉蝨喜歡的“食物”,以便集中防治。穴施藥劑後,棚裡即使有粉蝨,也不喜歡到定植的蔬菜上取食,如果在棚的立柱或後牆上栽上一些沒有穴施藥劑、粉蝨一看又喜歡的“食物”,如甜瓜、西紅柿、芸豆等,就可以更好地觀察粉蝨發生情況,以便及早用藥,把粉蝨控制在暴發之前。
病毒病、粉蝨適宜在中性或鹼性條件下生長。在噴醋液後植株表面呈酸性,能抑制或殺滅不喜歡酸性條件的菌害、蟲害。另外要注意補充中微量營養,經研究表明黃化病毒、蕨葉病毒類與鐵、鋅、鈣等元素缺乏有密切關係。
後期:粘蟲板+噴藥
到了植株較大、穴施藥劑等所起作用不明顯的時候,粉蝨可以棲身的空間更大,噴藥防治的難度也更大。
煙粉蝨對黃色有強烈趨性,可在溫室內設定黃色粘蟲板誘殺成蟲。黃板可誘殺成蟲,但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粉蝨發生情況的監測。粘蟲板可懸掛於植株上方,黃板底部與植株頂端相平或略高,每畝40-50塊。發現粉蝨增多時,要及時噴藥。噴藥時,可用啶蟲咪、苦參鹼、氟蟲氰、烯啶蟲胺等配合撲蝨靈,輪換用藥,避免粉蝨較快產生抗藥性。
2、薊馬
▲薊馬
活動特性:薊馬成蟲善飛、怕光,多在葉脈間、嫩梢、花冠等處為害。薊馬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這也是薊馬難防治的原因之一。當用常規觸殺性藥劑時,白天噴不到蟲體藥效不佳。發生高峰期在秋季或入冬的11-12月份,3-7月份則是第二個高峰期。薊馬喜歡溫暖、乾旱的天氣,其適溫為23-28℃,適宜空氣溼度為40%-70%;溼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溼度達到100%,溫度達31℃時,若蟲全部死亡。
防治方案:首先,根據薊馬的特性進行防治。根據薊馬繁殖快、易成災的特點,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其次,注意用藥時間。薊馬難治,並不是藥不對路,而是用藥時間不適宜。薊馬具有趨花性,因而花前用藥效果才好。同時,薊馬還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選擇白天上午用藥,效果必然差;因而在防治上,還應改上午噴藥為下午或傍晚。
再次,用藥要注意噴燻結合。單純噴藥,即使再好的彌霧器具也會有疏漏的地方,沒有噴到藥的薊馬還會氾濫成災。因而在用藥時可採用噴、燻結合的方法進行防治。要注意用藥時間不要在上午或者中午進行,應在傍晚閉棚前。
3、蟎蟲
▲茶黃蟎
▲二斑葉蟎
危害症狀:大棚內危害蔬菜較重的主要是茶黃蟎和二斑葉蟎。茶黃蟎主要為害蔬菜的細嫩組織,突出症狀為葉尖背面油亮。二斑葉蟎多通風口下聚集為害,蟲體可見,為害後葉片出現小白點。
活動習性:不同蟎蟲對環境要求差異很大,二斑葉蟎喜乾燥,茶黃蟎喜溼潤。
防治方案:
藥劑防治:蟎蟲主要是二斑葉蟎和茶黃蟎,根據阿維菌素對二斑葉蟎特效,噠蟎靈對茶黃蟎防治效果好的特點,可用噠蟎靈1500倍混加阿維菌素2000倍進行噴治。
經驗1:防治蟎蟲“三步曲”
第一步:消除蟲源。棚內枯枝爛葉和雜草是害蟲寄居場所,所以防治蟎類害蟲的第一步,就是要及時剷除棚內的雜草、清除枯枝爛葉,切斷傳染源。
第二步:溫差控蟎。若棚內蟎類危害較重,可透過調整棚內溫度(人為製造溫差)來防治蟎類害蟲繁衍。可把白天溫度提高到32-35℃,保持兩小時以上,夜間溫度保持在11-13℃,以此來抑制蟎蟲的繁衍。
第三步:藥劑防治。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5%噠蟎靈乳油3000倍液、20%速蟎酮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交替輪換使用,提高防效。但要注意,蟎蟲不僅具有趨嫩性,而且易集中在葉子背面,所以,噴藥時葉揹著藥是重點。噴施殺蟎劑時要上噴下翻,注重噴幼嫩部位,翻過噴頭向上噴葉背。
經驗2:以蟎抑蟎
捕食蟎,特別喜歡捕食害蟎,棚裡養它可很好的對付棚裡的害蟎和粉蝨。壽光市李師傅養蟎蟲已有一年時間了,他說:“自從我養了這種捕食蟎(胡瓜鈍綏蟎)後,今年一遍殺蟲藥也沒噴,既省了工又省了錢,還生產出了高品質的蔬菜。”
相比之下,化學農藥只能在短時間內發揮效力,藥效一過,害蟎則又可能開始新一輪的繁衍和肆虐。而用這種“以蟎治蟎”的方法來控制蟎蟲的為害,不僅效果好成本低,還非常符合標準化生產的要求。
-
6 # 花太香1314
1)清潔田園,徹底清除前茬蔬菜殘枝老葉和雜草,並及時翻犁,以減少害蟲孵化繁殖場所,溫室中通風口增設尼龍紗網防外源蟲飛入。輪作倒茬,發生重的溫室或地塊提倡種一茬白粉蝨不喜食的蒜苗及十字花科蔬菜。(2)發生盛期,可在溫室中設定塗機油黃色板誘殺。(3)藥劑防治:溫室中用10%蚜蝨斃300—400克/畝分放4—5處進行燻棚或22%滅蚜蝨煙劑200克/畝燻棚。此外用2.5%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10%吡蟲淋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25%阿克泰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1.8%集琦蟲蟎克乳油30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以無風晴天早晨為宜,先噴葉片正面,後噴葉背,使飛起的白粉蝨落到葉面上觸藥而死。一般3—5天噴一次,連噴3次。
-
7 # 開金農業
以上老師的回答都已經將這些病蟲害的習性介紹的很清楚了,也有一些生物防治方法也介紹的很清楚了,這裡不多說,但想要見效快的可能還是要使用部分藥品,而且現在病蟲害打藥次數多了都產生了抗性,再使用常規殺蟲藥可能就已經殺不死了,可以使用些能消除抗性的增效劑助劑,對這些病蟲害的抗性問題可以解決。
我們這邊打藥一般都是殺蟲藥加代森錳鋅加阿維菌素加吡蟲啉加秋來福加增效氟,按一定比例加入打藥,個人意見,沒有其他老師的專業,只是提供我們這邊的解決方案。
-
8 # 新農人小何
1、農業防治:合理輪作、地膜覆蓋、適時栽種、培育無蟲壯苗,清除田間雜草等,降低初始蟲口密度。
2、物理防治:在田間懸掛黃色黏板、藍色黏板進行誘殺;也可高溫悶棚,可有效殺滅白粉蝨成蟲。
3、生物防治: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棚室內放養南方小花蝽和蜘蛛、麗蚜小蜂、蟲生真菌等,進行生物防治。
4.化學防治:薊馬,蚜蟲用愛綠士+吡蟲啉或烯啶蟲胺防治,白粉病用乙嘧酚磺酸酯,健達,露娜森等藥劑治療或者使用烯啶吡蚜酮加噻蟲啉
-
9 # 綠農夫農業
薊馬、白粉蝨、蚜蟲都是抗藥性很強的害蟲。抗這種化學殺蟲劑了,換一款新的化學殺蟲劑,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又產生抗性了,又換一種新的。。。這樣如何是終結?!要知道,一款新藥的研發到最後走向市場,要經過各種測試環評等等手續,需要近十年的時間。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蟲害問題?不妨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尤其是對於無公害、綠色、生態、有機的農產品生產種植場來說。
1.薊馬
物理防治:藍板+性資訊素+誘食劑誘捕
生物防治:釋放天敵昆蟲(南方:南方小花蝽、北方:東亞小花蝽)
2.白粉蝨
物理防治:黃板
生物防治:釋放天敵昆蟲(北方:麗蚜小蜂、南方多見煙粉蝨:六斑月瓢蟲、日本刀角瓢蟲、南方小花蝽)
3.蚜蟲
物理防治:黃板
此外,以上蟲害還可以使用生物農藥:如
植物源農藥:苦參鹼、印楝素、魚藤酮等
以上防治方法都是做到農產品無農藥殘留、健康安全,還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希望我們的農產品越來越綠色健康。
-
10 # 求實90
一直以來,白粉蝨的防治一直都是大家比較頭疼的問題。最近,又有農戶反映,現在大棚和露地的白粉蝨已經成災了。藥不好用、蟲打不死,到底為啥?來看看這篇文章,是否能給大家一些解答。
1 概況介紹
白粉蝨又名小白蛾子,同翅目粉蝨科,是一種世界性害蟲,於70年代傳入中國。白粉蝨對蔬菜、果樹、藥材、牧草、菸草等多種植物都有危害。一般可造成損失10%~30%,嚴重的可高達70%以上。在蔬菜上尤以茄子、辣椒、黃瓜、番茄等受害嚴重。
目前白粉蝨已成為溫室、大棚及露地蔬菜的主要害蟲,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趨勢,防治難度大。
2 發生規律
白粉蝨成蟲活動適溫為22℃~30℃,繁殖適溫為18℃~21℃,有趨嫩、趨黃、趨光等特性。
由於近年來溫室和露地蔬菜緊密銜接、相互交替,致使該蟲的危害週年發生。北方溫室年發生10多代,世代重疊。
白粉蝨全年有2個關鍵的時期:
(1)春季,發生於溫室茬口,時間在4月中旬~5月下旬;
(2)秋季,發生於溫室、冷棚、露地等,時間在7月底~9月下旬,溫室會一直髮生到11月底。
3 危害
一般成蟲、若蟲均喜歡群集在植物葉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葉片褪綠、黃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成蟲會排洩,排洩物會嚴重影響果實的果面或葉面等,引起煤煙病等病害的發生。而且它還會傳播很多病毒,引起其他病害的發生。
4 白粉蝨防治困難的原因
(1)繁殖場所多。隨著溫室、大棚、和露地蔬菜面積不斷擴增,使白粉蝨一年四季均有足夠的食料和繁殖場所。
(2)繁殖量大且繁殖快。溫室裡每年可發生10多代。每代發育時間隨溫度升高而縮短,18℃時需31.5天繁殖一代;24℃時需24.7天;27℃時需22.8天。24℃時各蟲態發育歷期為:卵期7天,1齡期5天,2齡期2天,3齡期3天,偽蛹期8天。
棚室平均氣溫19℃時,完成1代為30天左右,每頭雌蟲的產卵數多達3,000~4,000粒,1代後種群數量可增長140~150倍。繁殖數量呈指數增長,在農業害蟲中是罕見的。
(3)為害蔬菜種類多。白粉蝨的寄主植物有200多種。蔬菜作物中主要為害黃瓜、西葫蘆、南瓜、甜瓜等瓜類作物,茄子、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甘藍、白萊、蘿蔔等十字花科作物,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以及萵苣、菊芋、馬鈴薯、莧菜等其他作物。
(4)4個蟲態同時分佈。白粉蝨成蟲可以短距離飛翔,分佈於植株上部嫩葉背面,並在嫩葉上產卵。
隨著植株生長,成蟲也不斷向上部葉片轉移,在植株上各蟲態形成一定規律:最上部的嫩葉,以成蟲和初產的淡黃色卵為多,稍下部的葉片多為黑色卵,再下部多為初齡若蟲,再下為中老齡若蟲,最下部則以蛹為多。植株上蟲態較雜,不好防治。一般藥只能殺死成蟲,很難殺死卵和幼蟲,用藥次數趕不上繁殖速度,導致比較難治。
(5)人們防治意識淡薄,重治輕防。蔬菜定植後,嫩葉梢是粉蝨類害蟲取食的最佳食物,有些菜農朋友對使用防蟲網意識淡薄,有洞不補,有縫隙關不嚴,甚至還有定植後,蔬菜開始生長,發現粉蝨後再去使用防蟲網,這樣對防治粉蝨效果極差。
(6)藥劑選擇問題。有些藥劑只殺成蟲不殺蟲卵,導致蟲卵孵化後成蟲不斷;也有些藥劑只殺蟲卵而不殺成蟲,導致成蟲不斷產卵,卵孵化後成蟲不斷。
比如我們平時使用的吡蟲啉、啶蟲脒、烯啶蟲胺、吡蚜酮、噻蟲嗪等藥劑,都是治成蟲的,但對於其它3個蟲態來說,沒有很好的作用。
5 防治對策
(1)輪作倒茬。在白粉蝨發生猖撅的地區,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圍的露天蔬菜種類應選韭菜、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蝨不喜食而又耐低溫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其向棚室蔓延。
(2)根除蟲源。播種前將前茬作物的殘株敗葉及雜草清理到田外,深埋或燒燬;蔬菜生長期間加強整枝,摘去枯死的黃葉、病葉,並帶到棚外燒燬。在夏季休棚期,進行高溫悶棚,能夠有效地消滅棚內粉蝨。
播後蔬菜生長期間可用25%蚜蝨一遍淨與木屑等點燃煙燻,悶棚8~10小時再通風。在苗床上或溫室大棚放風口設定防蟲網,防止外來蟲源遷入。防蟲網以40~60目為宜。
(3)誘殺及趨避。白粉蝨對黃色有強烈的趨向性,發生初期可在溫室內設定黃色粘蟲板誘殺成蟲。冬春季,結合放置黃板,在溫室內張掛反光幕,既可驅避白粉蝨,又可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當溫室內白粉蝨成蟲平均每株有0.5~1頭時,釋放人工繁殖的麗蚜小蜂,每株釋放麗蚜小蜂成蟲或黑蛹3~5頭,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釋放3~4次。控制白粉蝨效果良好。也可人工釋放草蛉,1頭草蛉一生平均能捕食白粉蝨幼蟲172.6頭。有條件地區也可用粉蝨殼孢菌防治白粉蝨。
(5)藥劑防治。在白粉蝨發生初期及時用藥,即每株平均有成蟲2~3頭時進行,尤其應掌握在“點片”發生階段。噴藥時間最好是在早晨露水未乾時,中、下午由於白粉蝨翅膀乾燥,便於飛翔,不易噴到身體上。目前就單劑來說,似乎已經沒有什麼效果特別好的產品,曾有一段時間,烯啶蟲胺與吡蚜酮合劑效果不錯,但是目前抗性也已不小。現在有個小方法是,使用噻蟲嗪水分散粒劑,在每棵蔬菜根部放一點,基本上能夠防治整個生育期的白粉蝨、薊馬、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
另外建議噴霧時遵循2個原則:
(1)選擇作用機理不同的殺蟲劑。比如吡蟲啉,啶蟲脒,烯啶蟲胺等菸鹼類殺蟲劑和吡啶醯胺類的氟啶蟲醯胺,或者吡啶類的吡蚜酮。也可用乙基多殺菌素+啶蟲脒;螺蟲乙酯+吡蟲啉;聯苯菊酯+噻蟲嗪等配方交替用藥防治。
(2)成蟲和若蟲同時防治。建議上述殺蟲劑和螺蟲乙酯或者吡丙醚等復配使用,成蟲若蟲同時防治。
同時,在害蟲已出現嚴重抗性的情況下,不妨試一下礦物油,試驗結果顯示,某些礦物油對粉蝨有很高的活性。
回覆列表
粉蝨、薊馬、蟎蟲等小型害蟲繁殖快、數量多、抗藥性產生快,一不注意,棚內就會大規模暴發,成為菜農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如何解決這類小型害蟲呢?
1、粉蝨
▲粉蝨
生活習性:最適溫度為20-28℃,30℃以上卵、幼蟲死亡率高,成蟲壽命短,產卵少,甚至不繁殖。據萊陽農學院植保學院試驗表明,在30℃恆溫條件下,粉蝨的存活率只有14.69%;而在26℃條件下,存活率則達到86.4%。
防治方案:粉蝨一旦暴發,僅靠噴霧難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由於粉蝨生長髮育、繁殖還與溫度關係很大,所以應採取噴藥結合提溫或噴燻結合的方式。噴藥後,保證棚內溫度在30-33℃1-2小時(應注意溫度不可過高,時間也不能過長,否則容易產生藥害),可有效提高農藥藥效,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菜農經驗:前期穴施藥劑+其他作物吸引+噴藥防治
首先,穴施內吸性藥劑驅蟲。菜定植後,尤其是秋茬蔬菜定植後,正是煙粉蝨為害嚴重的時期,只有從定植前就做起,才能避免粉蝨大量繁殖、傳播病毒。現在,市場已經出現了不少可以穴施的藥劑,如生物菌製劑施惠、添加了緩釋成分的片劑農藥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驅蟲作用。
其次,在行間種上一些粉蝨喜歡的“食物”,以便集中防治。穴施藥劑後,棚裡即使有粉蝨,也不喜歡到定植的蔬菜上取食,如果在棚的立柱或後牆上栽上一些沒有穴施藥劑、粉蝨一看又喜歡的“食物”,如甜瓜、西紅柿、芸豆等,就可以更好地觀察粉蝨發生情況,以便及早用藥,把粉蝨控制在暴發之前。
病毒病、粉蝨適宜在中性或鹼性條件下生長。在噴醋液後植株表面呈酸性,能抑制或殺滅不喜歡酸性條件的菌害、蟲害。另外要注意補充中微量營養,經研究表明黃化病毒、蕨葉病毒類與鐵、鋅、鈣等元素缺乏有密切關係。
後期:粘蟲板+噴藥
到了植株較大、穴施藥劑等所起作用不明顯的時候,粉蝨可以棲身的空間更大,噴藥防治的難度也更大。
煙粉蝨對黃色有強烈趨性,可在溫室內設定黃色粘蟲板誘殺成蟲。黃板可誘殺成蟲,但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粉蝨發生情況的監測。粘蟲板可懸掛於植株上方,黃板底部與植株頂端相平或略高,每畝40-50塊。發現粉蝨增多時,要及時噴藥。噴藥時,可用啶蟲咪、苦參鹼、氟蟲氰、烯啶蟲胺等配合撲蝨靈,輪換用藥,避免粉蝨較快產生抗藥性。
2、薊馬
▲薊馬
活動特性:薊馬成蟲善飛、怕光,多在葉脈間、嫩梢、花冠等處為害。薊馬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這也是薊馬難防治的原因之一。當用常規觸殺性藥劑時,白天噴不到蟲體藥效不佳。發生高峰期在秋季或入冬的11-12月份,3-7月份則是第二個高峰期。薊馬喜歡溫暖、乾旱的天氣,其適溫為23-28℃,適宜空氣溼度為40%-70%;溼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溼度達到100%,溫度達31℃時,若蟲全部死亡。
防治方案:首先,根據薊馬的特性進行防治。根據薊馬繁殖快、易成災的特點,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其次,注意用藥時間。薊馬難治,並不是藥不對路,而是用藥時間不適宜。薊馬具有趨花性,因而花前用藥效果才好。同時,薊馬還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選擇白天上午用藥,效果必然差;因而在防治上,還應改上午噴藥為下午或傍晚。
再次,用藥要注意噴燻結合。單純噴藥,即使再好的彌霧器具也會有疏漏的地方,沒有噴到藥的薊馬還會氾濫成災。因而在用藥時可採用噴、燻結合的方法進行防治。要注意用藥時間不要在上午或者中午進行,應在傍晚閉棚前。
3、蟎蟲
▲茶黃蟎
▲二斑葉蟎
危害症狀:大棚內危害蔬菜較重的主要是茶黃蟎和二斑葉蟎。茶黃蟎主要為害蔬菜的細嫩組織,突出症狀為葉尖背面油亮。二斑葉蟎多通風口下聚集為害,蟲體可見,為害後葉片出現小白點。
活動習性:不同蟎蟲對環境要求差異很大,二斑葉蟎喜乾燥,茶黃蟎喜溼潤。
防治方案:
藥劑防治:蟎蟲主要是二斑葉蟎和茶黃蟎,根據阿維菌素對二斑葉蟎特效,噠蟎靈對茶黃蟎防治效果好的特點,可用噠蟎靈1500倍混加阿維菌素2000倍進行噴治。
經驗1:防治蟎蟲“三步曲”
第一步:消除蟲源。棚內枯枝爛葉和雜草是害蟲寄居場所,所以防治蟎類害蟲的第一步,就是要及時剷除棚內的雜草、清除枯枝爛葉,切斷傳染源。
第二步:溫差控蟎。若棚內蟎類危害較重,可透過調整棚內溫度(人為製造溫差)來防治蟎類害蟲繁衍。可把白天溫度提高到32-35℃,保持兩小時以上,夜間溫度保持在11-13℃,以此來抑制蟎蟲的繁衍。
第三步:藥劑防治。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15%噠蟎靈乳油3000倍液、20%速蟎酮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交替輪換使用,提高防效。但要注意,蟎蟲不僅具有趨嫩性,而且易集中在葉子背面,所以,噴藥時葉揹著藥是重點。噴施殺蟎劑時要上噴下翻,注重噴幼嫩部位,翻過噴頭向上噴葉背。
經驗2:以蟎抑蟎
捕食蟎,特別喜歡捕食害蟎,棚裡養它可很好的對付棚裡的害蟎和粉蝨。壽光市李師傅養蟎蟲已有一年時間了,他說:“自從我養了這種捕食蟎(胡瓜鈍綏蟎)後,今年一遍殺蟲藥也沒噴,既省了工又省了錢,還生產出了高品質的蔬菜。”
相比之下,化學農藥只能在短時間內發揮效力,藥效一過,害蟎則又可能開始新一輪的繁衍和肆虐。而用這種“以蟎治蟎”的方法來控制蟎蟲的為害,不僅效果好成本低,還非常符合標準化生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