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哈哈哈
-
2 # 陌影1028
本都保不了,談何殲滅?
在唐代題材的小說、電視劇或者戲劇中,名將薛仁貴是一個非常知名的人物,“薛仁貴徵東”、“三箭定天山”等事蹟在民間中廣為流傳。但是名將薛仁貴卻沒有其他知名將軍“百戰百勝”的頭銜,因為在他的戰爭生涯中,有一場慘敗始終是繞不過去的。
這場敗戰就是發生在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戰,此戰不僅使得數萬名唐軍精銳損失慘重,更使得唐與吐蕃的戰爭一度陷入被動中,更在西域引發了連鎖反應。
而薛仁貴本人也因戰敗而被革為平民,直到數年後平定高句麗叛亂才重新得到啟用。
那麼大非川之戰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唐軍敗戰的責任又該如何看待呢?本文就一起來了解下。
一:戰前形勢
大非川之戰並不僅僅是一次戰役,其發生有著必然的結果,而為了能全面瞭解這場大戰,我們有必要對其發生的背景進行分析。
唐朝立國於618年,李世民登基時基本已經掃清了內地的割據勢力,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拳頭。
此後唐朝對四個戰略方向開始大規模軍事行動:
首先是北方向,這裡的對手是東突厥。該部兵力高達數十萬人之多,曾多次深入內地劫掠,是唐朝政權面臨的最大威脅。突厥軍甚至兵臨長安城下,使者對唐太宗威脅稱“二可汗兵百萬,今至矣”!
629年,唐軍開始對東突厥發起大規模進攻:
幷州都督李世勣出通漠道,李靖出定襄道,左武衛大將軍柴紹出金河道,靈州大都督任城王道宗出大同道,幽州都督衛孝節出恆安道,營州都督薛萬淑出暢武道,凡六總管,師十餘萬。
第二年正月,李靖率唐軍萬名精銳騎兵突襲東突厥牙帳所在地定襄,大獲成功,幾乎全殲東突厥主力。不久之後,唐軍擒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滅國。
此後北方一度興起了薛延陀,但也被唐軍一戰打殘。
解除了北方邊患後,唐朝開始西域攻略。
640年,唐朝以侯君集為交河道大總管,率軍數萬遠征高昌,滅其國後改西昌州曰西州,更置安西都護府。此後數年,唐軍進一步向西域延伸勢力,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基本控制了天山以南、蔥嶺以東的西域。
西域基本控制後,唐太宗又將目光投向了東方的高句麗。
645年,唐軍以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帥江、吳、京、洛募兵凡四萬,吳艘五百,泛海趨平壤;以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帥騎士六萬趨遼東;另招募三千勇士,唐太宗親征高句麗。
此次作戰雖然未能滅掉高句麗,但是唐軍攻奪十城、斬首高句麗軍四萬餘人、內遷戶口七萬;而唐軍戰損僅為兩千餘人,滅國目的雖未達到,但也不失為一次勝戰。
而在西南方向,唐朝也對位於青海地區的吐谷渾用兵,並迫使其成為自己的藩屬。
至於吐谷渾以南的吐蕃,唐朝的興趣不是很大。這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吐蕃在今青藏高原地區,土地貧瘠,而且內地人上去高原反應太嚴重,費力而無利。因此,歷代中原王朝很少對高原用兵。
但是松贊干布統一吐蕃後,卻不甘心於僅做高原之王。
吐蕃以南是喜馬拉雅山脈、以東是橫斷山脈、以西是噶喇崑崙山脈;北方向,向西域方向是崑崙山脈,向青海方向是巴顏喀拉山脈。
相對來說,北方向的巴顏喀拉山容易翻越,而且通道較多;而且青海地區有大片草場,對於當時的吐蕃人來說是塊肥美之地;另外控制了青海地區,向西可直接進入西域;向東則威脅到了唐朝腹心地區,可掠奪更多利益。
而當時的青海地,是臣服於唐的吐谷渾所佔據著。
634年,吐蕃始遣使者來朝,帝遣行人馮德遐下書臨撫。弄贊聞突厥、吐谷渾並得尚公主,乃遣使齎幣求昏,帝不許。
使者回去後說:天子遇我厚,幾得公主,會吐谷渾王入朝,遂不許,殆有以間我乎?於是松贊干布怒而率軍攻擊吐谷渾,將其擊破後又攻党項、白蘭羌,破之。
實際上,這個所謂的吐谷渾王入朝後,皇帝便冷遇使者的說法只是吐蕃進攻吐谷渾的一個藉口。吐蕃在擊破了吐谷渾後,自信心爆棚,開始了對唐朝的武裝挑釁。
史載:(吐蕃)勒兵二十萬入寇松州,命使者貢金甲,且言迎公主,謂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唐軍松州守將韓威出兵,反被吐蕃所敗,於是附近屬羌紛紛叛歸吐蕃,形勢惡化。
唐太宗以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出當彌道,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出白蘭道,右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出闊水道,右領軍將軍劉蘭出洮河道,併為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進討。
唐軍主力到來後,果然不同凡響,進達自松州夜鏖其營,斬首千級;吐蕃軍心不穩,“其大臣請返國,不聽,自殺者八人”。松贊干布被迫退兵,並且派使者請罪,另外“遣大論薛祿東贊獻黃金五千兩,它寶稱是,以為聘”。
之後,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唐蕃關係進入蜜月時期:王玄策在天竺曾借吐蕃兵破敵;太宗自遼東還師後,吐蕃亦上書贊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並臣治之。
但是,吐蕃向北發展的戰略不會因和親而擱置,其一直心繫吐谷渾,希望將其一口吞併。而機會在唐高宗繼位後,終於到來了。
唐高宗繼位初期,在東西兩大戰線展開了大規模軍事行動,其一是東方的高句麗、百濟戰場;其二是蔥嶺內外的西突厥戰場。
這兩大戰場相隔上萬裡,而且唐軍的敵人一個是有數百萬人口的築城化國家;另一個則是有數十萬精銳騎兵的遊牧大國;而且兩大戰場距離唐朝核心區的距離都非常遠,後勤補給消耗極大。
在唐軍主力和精力集中在這兩大戰線之時,吐蕃對著吐谷渾下刀了。
656年12月,吐蕃大將祿東贊率兵十二萬擊白蘭氏,苦戰三日,吐蕃初敗後勝,殺白蘭千餘人,屯軍境上以侵掠之。
658年,吐谷渾內附,祿東贊怨忿,率銳兵擊之,而吐谷渾大臣素和貴奔吐蕃,槊以虛實,故吐蕃能破其國。
吐谷渾國破後,國王慕容諾曷缽與弘化公主引殘落走涼州。
唐朝精力不在此方向,因此以涼州都督鄭仁泰為青海道行軍大總管,率將軍獨孤卿雲等屯涼、鄯,後來又以左武候大將軍蘇定方為安集大使,為諸將節度,以定其亂。
很明顯,唐朝在吐谷渾方向採取的是守勢。
其實唐高宗並非沒有動過以武力解決吐蕃問題的心思,在邊境上唐軍也與吐蕃軍隊有過沖突,甚至還發生過蘇定方率軍遠征西域路過吐谷渾時,以一千精兵突襲吐蕃八萬大軍,並斬殺吐蕃副相的戰例。
但是,在唐朝主要精力被牽制在東西兩線時,其並沒有多大餘力對吐蕃進攻。而且唐軍的一些將軍也認為: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鼠山伏,捕討無所得。
因此一直到663年,吐蕃終於吞併了吐谷渾。
吞併吐谷渾使得吐蕃實力大增,而且獲得了進出西域的通道,663年後吐蕃軍便與唐軍偏師處於時不時的戰爭狀態了。
當時,西突厥問題雖已解決,但是唐軍主力集中在高句麗和百濟前線,為了徹底滅掉高句麗,唐軍在吐蕃戰線只守不攻。一直到668年,高句麗國終於被唐軍攻滅,唐朝主力終於被釋放了出來。
但是大戰之後,唐軍需要休整,而且高句麗故地叛亂不斷,留守唐軍依然戰事不修。唐朝是不會主動對吐蕃下手的,但此時已經基本將吐谷渾消化完畢的吐蕃卻對唐朝發起了攻擊。
670年,吐蕃入殘羈縻十八州,率于闐取龜茲撥換城,於是安西四鎮並廢。
這是安西都護府設立三十年來首次全面淪陷,唐高宗憤怒了,終於決定對吐蕃用兵。
二:大非川之戰
西域淪陷後,唐高宗立即調回了在安東都護府的薛仁貴,由其統軍負責對吐蕃的戰爭。
薛仁貴是唐朝前期的名將之一,在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的戰爭中,先是因“斬賊將,系首馬鞍”而聞名;後又在駐蹕山大戰中“著白衣自標顯,持戟,腰鞬兩弓,呼而馳,所向披靡”,而引起了在山上觀戰的唐太宗的注意。
戰後唐太宗親自召見薛仁貴:嗟異,賜金帛、口馬甚眾,授遊擊將軍、雲泉府果毅,令北門長上。師還,帝謂曰:朕舊將皆老,欲擢驍勇付閫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皦將。
從普通戰士,到皇帝的親信將領,不得不說薛仁貴的軍旅生涯堪稱傳奇,不失為小說著作的最佳原型人選。
唐高宗繼位後,薛仁貴為駐防玄武門的主將,可見其地位之高。
有一次,“山水暴至,夜突玄武門,宿衛皆散走,仁貴曰:當天子緩急,安可懼死?遂登門大呼,以警宮內”。高宗因而得以及時撤離,事後對薛仁貴稱:賴卿以免,始知有忠臣也。
在唐軍討平九姓鐵勒和攻滅高句麗的戰爭中,薛仁貴立有大功,更為唐高宗所信任。因此在對吐蕃的軍事行動中,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薛仁貴。
此次作戰,對吐蕃的戰爭,唐軍一共出動了五萬精銳,以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將軍阿史那道真、郭待封擊之。
阿史那道真為歸化的突厥貴族,其統率的部眾應該在西域方向,而真正在青海一線進軍的是薛仁貴、郭待封部,戰爭目的是“出討吐蕃,並護吐谷渾還國”。
從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的名稱來看,唐軍此戰的最低目標是擊敗吐蕃,並恢復吐谷渾的勢力範圍;最高目標是直至拉薩,一戰而解決吐蕃問題。
當然了,目標是遠大的。不過唐軍將領們卻還是比較實際,真正的作戰方針還是圍繞最低目標展開的——即透過擊敗吐蕃軍主力,號召吐谷渾部眾迎故王復國。
吐蕃這邊,當時駐紮在吐谷渾的是論欽陵,經過了為期數十年的滲透以及七八年時間的全面統治,當時吐蕃已經基本將吐谷渾消化完畢。
論欽陵是吐蕃名相祿東贊之子,其父在唐書中被評價為:明毅嚴重,講兵訓師,雅有節制,吐蕃之並諸羌,雄霸本土,多其謀也。
所謂虎父無犬子,論欽陵的軍政才能不亞於其父,667年其父去世後,此人便把持了吐蕃的軍政大權。而論欽陵尤其是用兵方面,也非常獨到,堪稱為一代名將。
論欽陵的三個弟弟:贊婆、悉多、於勃論,也都是一方鎮將,“皆有才略”。
670年春,吐蕃在西域的軍事行動就是論欽陵一手策劃的;為了應對唐軍的報復性軍事行動,論欽陵集中吐蕃軍力,並整合了吐谷渾部眾在青海一線以逸待勞。
唐朝在四月任命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但是高原上大規模作戰是唐軍較少有過的,因此準備時間很長。
儘管準備時間不短,但在唐軍高階將領的人事安排上,還沒開戰就出了問題,這為後來唐軍的戰敗埋下了伏筆。
唐軍主將為薛仁貴,而副將為郭待封。郭待封是唐朝名將郭孝恪的二兒子,而郭孝恪的來頭可不一般。
隋朝末年,郭孝恪參加了瓦崗軍,後來隨李世績歸順了李世民;在擊破竇建德關鍵性的虎牢關之戰中,郭孝恪曾向李世民建議“固守虎牢,軍臨汜水,隨機應變”,立有大功;唐朝經略西域後,郭孝恪為安西都護,648年因遭到龜茲國相偷襲,郭孝恪與其大兒子郭待詔一同陣亡。
有著這樣的父親和大哥,郭待封在唐朝廷內的地位是比較特殊的,其後來也一直在河西、西域方向任職,出征吐蕃前為鄯城鎮守。
名將之後大抵都心高氣傲,而且郭待封之前沒有跟薛仁貴共事的經歷,因此其擔任平民出身的薛仁貴的副將,心裡面是非常不滿意的。史稱:恥居其下,頗違節度。
唐軍抵達大非川后,將目標指向了吐蕃在青海的重要基地——烏海城。
在高原作戰,孤軍深入的唐軍最大的敵人不是吐蕃軍隊,而是嚴重的高原反應和艱難的後勤補給。因此薛仁貴採取的作戰方針是速戰速決。
其具體部署是:
烏海地險而瘴,吾入死地,可謂危道,然速則有功,遲則敗。今大非嶺寬平,可置二柵,悉內輜重,留萬人守之,吾倍道掩賊不整,滅之矣。
具體執行時,薛仁貴率三萬唐軍精銳快速突進至烏海,“至河口,遇賊,破之,多所殺掠,獲牛羊萬計。進至烏海城,以待後援”。
唐軍大戰之後,武器消耗必然嚴重,郭待封的輜重部隊如果能迅速前進至烏海城,唐軍依託烏海城可恢復元氣,以待再戰。
但是因為瞧不上薛仁貴的緣故,郭待封“初不從,領輜重踵進”。
在戰機稍縱即逝的戰場上,任何遲疑都將產生毀滅性的結果,而且對手還是吐蕃名將論欽陵。
果然,郭待封的輜重部隊被二十餘萬吐蕃軍圍困。由於是行軍途中,唐軍難以固守,因此“糧仗盡沒,待封保險”。
也就是說,因為郭待封執行命令的拖拖拉拉,最終將唐軍輜重損失大部,而他自己靠著險要的地勢才得以保全。
此時薛仁貴部在烏海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必要,當時唐軍輜重應該還有一部分留在了大非嶺,因此烏海唐軍向這一方向退去,試圖依託這些輜重扭轉戰局。
而論欽陵不會給唐軍恢復實力的機會,他不斷集合吐蕃在青海的軍力,實力達到了四十萬眾。薛仁貴與吐蕃軍戰於大非川,唐軍大敗。
最終的結果是:仁貴與吐蕃將論欽陵約和,乃得還,吐谷渾遂沒。
很明顯,大非川之戰唐軍遭到了慘敗;即便名將薛仁貴也沒能挽回敗局。
這次戰役是唐朝立國以來,出征大軍罕見的大部損失,而且作戰完全沒有達到目的。唐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後,在西域乃至於剛剛設立的安東都護府產生了連鎖反應。
西域原西突厥勢力在吐蕃支援下屢屢叛亂,使得唐朝相當一部分精力被牽制;而安東方向,新羅也與唐爆發戰爭,邊患連連。
而唐高宗對於戰敗也是很惱怒的,領軍諸將“詔原死,除名為庶人”。
三:必敗之局
而薛仁貴本人在談及此戰失敗時曾說道:
今歲在庚午,星在降婁,不應有事西方,鄧艾所以死於蜀,吾固知必敗。
毫無疑問,薛仁貴並沒有直接言明戰敗的真正原因,而是將戰敗責任歸結到了天象上。
實際上,作為一代名將,薛仁貴真的不明白戰敗原因嗎?非也。他肯定知道,但他不能說。這個原因不單單是在郭待封身上,實際上是包括唐高宗在內的整個決策集團出了問題。薛仁貴不是政治白痴,他不會去碰這顆釘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本文第一部分的背景闡述,我們不難發現,對於吐蕃在吐谷渾方向的戰略侵蝕,唐太宗一朝保持了一定的警惕;但到了高宗時期,東西開疆的同時,是不太將吐谷渾問題太過於看重的。
我們站在上帝視角自然知道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但實事求是地說,在唐朝以前,青藏高原地區從來沒有興起過什麼強力政權,更威脅不到中原王朝,因此唐朝不重視吐谷渾方向,以及其背後的吐蕃是情有可原的。
根本上來說,唐朝就沒把吐蕃放在眼裡,在唐高宗眼中西突厥、高句麗,甚至百濟都比吐蕃更加重要。
但是吐蕃卻是一個比較可怕的對手。
唐朝時期的青藏高原比今天的氣候要好些,因此人口和生產承載力也是可以的。當然了,這個可以是縱向來比較的,在當時顯然也比不上內地。
吐蕃政權完成整合後,為了更多的利益必然會選擇擴張道路,吐谷渾是一定要拿到的跳板。這裡對唐來說不是關鍵性戰略方向,但對吐蕃卻是發展壯大的必然突破口。
因此自630年代之後,吐蕃用了三十多年時間持續對吐谷渾用兵、同化。
當唐朝終於感受到這一方向威脅時,一方面自身精力被東西兩大戰場拖著;另一方面實際上對吐谷渾的戰略預判也出現了錯誤。
唐高宗曾在朝廷上問政於吐谷渾方略,文武大臣的態度分別是:
宰相閻立本認為:民飢未可以師。認為在當前國內經濟形勢緊張,而且已經在多條戰線開戰的唐朝,不宜出兵幫助吐谷渾;
老將契苾何力的意見是:吐蕃介在西極,臣恐師到,獸竄山伏,捕討無所得,至春復侵吐谷渾。臣請勿救,使疑吾力困而驕之,一舉可滅也。意思是暫不出兵,以示弱於吐蕃,待其鬆懈時,一舉出兵滅之。
宰相姜恪則說:吐谷渾方衰,吐蕃負勝,以衰氣拒勝兵,戰必不亢,不救則滅。臣謂王師亟助之,使國倖存,後且徐圖可也。他的意見吐谷渾抵擋不住吐蕃,不救的話,吐谷渾就完了。最好還是立即出兵,先保住吐谷渾,然後再做計議。
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姜恪的提議自然是最穩妥的,但是唐高宗猶豫不定,實際上什麼也沒有做。
但是我們從老將契苾何力的意見中卻可得出唐軍對於吐蕃的看法:
唐軍擔心的不是打不過吐蕃,而是其位置太偏遠,軍隊到了之後吐蕃化整為零,唐軍出師無功;同時,如果吐蕃驕傲,敢於集結主力與唐作戰的話,唐軍一戰可滅之。
可見,唐軍高階將領其實真正的擔心在於“介在西極,捕討無所得”,並沒有將吐蕃真正的實力放在心上,認為只要其敢打,唐軍就能幹掉吐蕃。
於是在670年,唐軍真正對吐蕃動兵時,其實軍方對吐蕃的看法就直接影響到了作戰行動的部署。
從唐軍出兵五萬的部署來看,相對於遠征高句麗的規模實在算不上大,但這支唐軍的最低目標是幫助吐谷渾復國,甚至也有劍指吐蕃王城的打算。
這裡請注意一點,唐朝認為只要唐軍擊敗了在吐谷渾的吐蕃主力,那麼其護送的吐谷渾王族便可召集部眾,成功復國,這是完成最低目標的關鍵,甚至不亞於軍事行動本身;而吐谷渾復國順利,再加上唐軍取得大勝的話,便可以吐谷渾為基地,進擊吐蕃相機完成最高任務。
但是,唐朝忽視了非常關鍵的一點:
吐蕃此時已經基本消化完了吐谷渾,其舊王根本就沒有多大的影響力。實際上吐蕃後來動用的所謂二十萬、四十萬大軍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吐谷渾人,這部分實力本是被計算在唐軍可能支配的範圍內的,而實際上其不僅不響應唐軍,還幫助吐蕃人作戰,可想而知唐軍將會面臨什麼了。
這裡,很多朋友可能會有疑問,二十萬、四十萬會不會是史家為了諱敗而誇張出的敵軍數字?畢竟當時青藏高原的條件,能一次出動這麼多軍隊,實在是不敢想象。
實際上,早期的吐蕃是奴隸制的軍事部落聯盟,“出疆之費,亦無定給,而臨陣所得,便為己有”。其出征作戰沒有專門的正規軍建制,而往往是整個部落全部參戰,壯年男子在前線征戰,而老弱婦孺則趕著牛羊隨軍行動,提供後勤補給。
這樣的吐蕃軍構成往往數字上是非常龐大的,因此我們不能以正規軍的標準去看待吐蕃的二十萬、四十萬大軍。同時,也不應說這些數字就是史家誇張出來的。
但很顯然的一點,吐蕃在當地如此動員能力是超出了唐軍想象的。
就大非川之戰而言,薛仁貴率軍突襲烏海,“多所殺掠,獲牛羊萬計”,就是吐蕃軍當時的真實寫照。
而對待郭待封的輜重部隊,其輜重兵在萬人以上,另有數千名戰兵(其部另有一部應留駐大非嶺的工事內)。吐蕃竟然動用了二十萬之眾,而且這二十萬人圍攻郭待封,竟然也沒能將其全殲。
經過了烏海和輜重兵的這次大戰,薛仁貴對於吐蕃軍隊有了一定的認識。
而到了大非川之戰,論欽陵竟然集結了四十萬之眾與薛仁貴會戰。
如果是平原地區,當時的唐軍以一敵十的戰例並不少見。但是大非川這裡是高原地區,唐軍騎兵身著重甲進行機動困難重重,重灌步兵的戰鬥力也大大下降,而且輜重還大部丟失。
因此與吐蕃大軍的會戰,唐軍失利並不奇怪。
可以說這次的失利使得薛仁貴放棄了透過野戰一戰而解決吐谷渾問題的想法,但是吐蕃軍單位戰力較低,攻堅能力較差的弱點也暴露了出來。
於是薛仁貴的策略是依託之前構築的防禦工事,開始固守,並在防守戰中大量殺傷吐蕃武裝。
吐蕃久攻不下,而唐軍孤軍無援,再打下去除了雙方死傷更多外,恐怕沒有別的選項了。因此才有了薛仁貴與論欽陵約和而還。
唐軍如果真到了那個地步,還有什麼本錢跟吐蕃約和?而吐蕃如果沒有損失慘重,而且還佔據絕對優勢的話,又為什麼要跟唐軍約和,還放任薛仁貴、郭待封等安然歸唐呢?
因此大非川之戰,唐軍失利不假,但吐蕃也是元氣大傷。
從戰後吐蕃無力維持在西域的控制,也可從側面印證大非川之戰後青海吐蕃軍遭受重創的事實。
我們前面提到,唐朝這次進軍犯了輕視吐蕃實力,同時高估了吐谷渾復國勢力兩大戰略性錯誤。
實際上比起這兩大戰略性錯誤,即便是郭待封不犯徐進的錯誤,唐軍也很難獲得最終勝利。
試想如果郭待封將輜重成功送遞烏海城,那麼面對四十萬習慣了高原生活的吐蕃軍,唐軍就真能戰勝嗎?
如果這是在平原地區,如果吐蕃軍隊的指揮官為一般角色,唐軍進行斬首突襲,倒未必沒有獲勝可能。
但是這是在高原地區,唐軍戰力本就被削弱很多,而且吐蕃大將還是一流名將論欽陵,這就很難辦到了。
唐軍如果不能徹底擊敗吐蕃駐軍,那麼自身無論損失多少,戰爭行動已然失敗了;更何況,當時吐谷渾已被吐蕃消化,所謂的唐軍幫助吐谷渾復國根本就無法實現。
所以唐軍這次作戰是必敗之局,並非薛仁貴個人能夠挽回的。
事實上,薛仁貴在本國決策層出現戰略失誤,而遠征軍副將又犯了戰術錯誤,而敵方兵力又遠高於預期的極端不利情況下,能大量殺傷敵軍,並率殘軍成功退回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什麼叫名將?能打勝仗是一方面,在必敗之局中儘可能挽回損失,殺傷敵軍也是另一方面。
大非川之戰後,唐朝仍沒有對吐蕃形成清晰的認識。
678年,唐高宗再次徵調了十八萬唐軍與吐蕃戰於青海湖,仍是想一戰而消滅吐蕃主力,畢其功於一役。但事與願違,唐軍再次敗北。
直到此時,唐朝在真正意識到這個崛起於高原的對手不可能透過一次大戰而消滅。此後唐朝轉變方針,對吐蕃的作戰轉為持久戰。在西域、河西、隴西、川西方向構築穩固防線,這才遏制了吐蕃的進一步擴張,但同時百年戰爭的大幕也就此拉開了。
-
3 # 柚子愛歷史
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吐蕃佔據了地理優勢,進可攻,退可守吐蕃的國土主要是在今天的青藏高原地區,大部分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地,可以說是具備了天然的地理優勢。在這種地形下,吐蕃軍隊可以侵擾唐朝的河西、隴右地區,甚至可以長驅直入,直接威脅到唐朝的心臟——長安。反過來,唐軍要想攻打吐蕃,就得翻越高山峻嶺,還得克服高海拔帶來的缺氧;另外,吐蕃境內人煙稀少,很少有居民點,大多都是遊牧為生的少數民族,唐軍無法就地籌集軍需糧草,在高原山地運輸又十分困難,且戰線拉長就有糧道被斷的危險。而吐蕃反過來可以透過劫掠民間來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華人自古打仗都強調天時地利人和,光是地利上的優勢幾乎就讓吐蕃軍隊立於不敗之地了。大非川之戰,將帥有三箭定天山的名將薛仁貴,士兵有5萬唐軍精銳,為什麼唐軍依然慘敗而歸?排除戰術、計謀因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吐蕃佔據了地理優勢。青藏高原複雜的地理環境使得唐軍步履維艱,缺氧致使薛仁貴的軍隊很多人出現了眩暈、頭痛、心慌、腹瀉、疲乏等症狀,致使士兵戰力大減。而吐蕃人則久居高原,早已適應了高原惡劣的環境,在高原作戰他們是如魚得水,攻守自如。
吐蕃軍隊無論是將領的才略還是士兵的戰鬥力都與同時期的唐軍不相伯仲以唐高宗時期為例,唐軍的戰鬥力可以說正值巔峰,軍隊戰鬥力強悍,名將如雲,短期平滅高句麗就是見證。但是當時的吐蕃也不遑多讓,名將論欽陵善戰多謀,大非川之戰就是他運用“誘敵於險境,一舉殲滅之”的戰術戰勝了唐軍。
另外,吐蕃軍隊多為騎兵,不但戰鬥力強悍不下於唐軍,軍紀也非常嚴明。“人馬俱披鏁子甲,其制甚精”,“其戰必下馬列行而陣”。“其兵法嚴,而師無饋糧,以滷獲為資”。吐蕃士兵作戰勇敢,“重兵死,以累世戰沒為甲門。敗懦者垂狐尾於首示辱”。與這樣的軍隊交戰,還是在高海拔地區,擊敗他們就很難了,想要在野戰中全殲他們的主力近乎痴人說夢。
-
4 # 跪射俑
與吐蕃軍作戰,大多數情況在氣候、地理環境惡劣的地方,大唐軍人與吐蕃軍人相比,體力、對氣候、地理適應情況明顯弱一些,這對戰鬥力肯定有影響。
-
5 # 在下葵小胖
唐朝的對外政策。(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圖照)
唐朝對吐蕃,對外的政策從唐太宗李世民開始就是採取的懷柔政策,政策為主,用兵為輔,主要還是能夠和平共處,像文成公主和親松贊干布就是這個政策施行的具體體現,所以對吐蕃用兵都是見好就收,不會咄咄逼人。使的唐軍沒有一次殲滅吐蕃主力戰役。
吐蕃的軍隊戰鬥力很強吐蕃的騎兵很厲害,和巔峰時期的蒙古騎兵有的一拼。近戰彎刀,遠戰弓箭,吐蕃人是遊牧名族,軍隊對地區的適應能力和閱讀能力非常強,唐朝軍隊在中國古代兵種歷史上也有建樹,但也不敢和吐蕃軍隊正面硬碰硬。(吐蕃大軍,劇照)
吐蕃的地勢險要,背靠青藏高原這個優勢地區,唐軍不敢妄動。(吐蕃地處於青藏高原,圖照)吐蕃國在世界第三極,處於高原地區,吐蕃的環境惡劣,但他們那的人已經適應了那種環境,吐蕃的地勢和環境就是他優勢所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唐軍都是生活在平原和丘陵地區,承受不了高原反應,不敢貿然進入吐蕃地區,吐蕃軍卻可以隨時侵入內地,襲擾生產,一見到唐軍,只短兵相接。見好就收,基本不給主力對主力的機會,而唐軍也不敢孤軍深入吐蕃,追吐蕃軍隊。所以就沒有一次真正規模上的大戰役。
唐朝身處多於多個少數族軍隊的侵擾,雙拳難敵四手。唐朝統治者留有餘地。(唐朝少數名族士兵,圖照)唐朝周邊少數名族國家居多,經常襲擾唐朝邊境城市,吐蕃,契丹,回乞,突厥全部虎視眈眈。唐朝不想把所有的軍事力量用於一方,害怕顧此失彼,別的少數名族軍隊乘虛而入,造成滅國的局面,
周邊形勢的危急,唐朝軍隊是多線作戰,但絕對不會把絕對主力拿出來打一個國家,如果託入長期作戰,戰線拉長,就會把一個國家拖垮,所以唐朝統治者都會做人留一線,用兵留餘地。
以上就是為什麼唐軍對吐蕃用兵,在野戰中沒有殲滅吐蕃主力的戰役的分析,以供參考。
-
6 # 趙永志67
在唐代,吐蕃一直是唐朝的心腹之患。從唐太宗的和親政策,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成親,唐丶吐蕃結成甥舅之國,到金城公主入藏。以及後來吐蕃乘唐“安史之亂”後國勢漸微攻入長安,代宗李豫倉惶出逃,郭子儀一身是膽,收復長安。唐和吐蕃一直恩怨交加。高宗時,吐蕃侵擾唐境,攻陷唐西域十八州,高宗派名將薛仁貴領兵出戰,大非川之戰,唐軍慘敗。吐蕃的優秀軍事家欽陵採用“誘敵深入,截其糧道”之策。唐軍副將郭待封擅違軍令,糧草丶軍資盡失,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高原反應令唐軍戰鬥力下降,面對強悍的吐蕃騎兵,雖薛仁貴拼力死戰,唐軍終於大敗,失去安西四鎮。後唐朝採用持久戰,加強戰備,以防吐蕃侵擾。武則天時兩次用兵皆無功而返,長壽元年(公元692年),武則天再次用兵,大敗吐蕃,於龜慈重置安西都護府,派三萬重兵把守。唐“安史之亂”後,吐蕃趁亂攻入長安,代宗李豫倉惶出逃,郭子儀勤王反擊,趕走了佔領長安半月的吐蕃軍隊。直到公元九世紀,強大的吐蕃走向衰落,中晚唐時的唐帝國同吐蕃時戰時和,到晚唐時期,張議潮收復被吐蕃佔領的土地四千多里,戶口百萬之家,而同時纏鬥了百年多的唐帝國和吐蕃王朝也將走入衰亡。
究其強大的唐朝不能在野戰中大勝吐蕃,地理原因至關重要,吐蕃地處高海拔多山的高山丶雪原地區,空氣稀薄,氣候多變,山勢險峻,惡劣的自然條件和高原反應令唐軍戰鬥力大為下降。而內地的地理特徵,多氧的自然環境,也讓吐蕃軍隊很不適應,使許多人患
、上了“醉氧”症,也成為在吐蕃攻取了長安後,不久又不得不撤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回覆列表
1.唐朝的時候,吐蕃非常強大,兩國對抗中,唐一直處於下風,考慮的不是如何滅吐蕃,而是如何才能抵抗吐蕃的進攻。
2.吐蕃在大唐西南方,經常性入侵唐的劍南道(四川),在西北,滅掉唐的屬國“吐谷渾”。
3.公元763年,吐蕃攻佔大唐帝都長安,洗劫長安15天后,吐蕃唐宗室廣武王李承宏立為皇帝,揚長而去。
4.吐蕃所在地是海拔3000米到5000米,生活在平原中的唐兵到高原上會因為嚴重缺氧、低氣壓,導致身體乏力,喪失劇烈作戰的能力。古人無法理解這種氣壓、氧氣問題,稱之為“氣疫”。
5.相應的,戰鬥力強大的吐蕃士兵也無法在低海拔地區生活作戰,富裕的氧氣含量,會讓他們嗜睡、乏力。這也就是吐蕃攻破長安,卻又迅速撤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