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熱心市民小劉

    傳統元宵佳節習俗中,除了吃元宵之外,看花燈的習俗究竟是如何流傳下來的?此外,西安周邊元宵節慶還儲存有哪些古老的風俗習慣呢?

    昨日,民俗專家閻成功向記者講述了元宵節諸多習俗的來歷: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病逝後,呂后專權,大肆殺害劉氏宗親。呂后去世之後,太尉周勃與陳平率軍誅殺了企圖奪取政權的呂祿、呂產等人,擁立代王劉恆即位,這就是漢文帝。周勃滅呂氏一門的日子正好是正月十五上元節,此後,漢文帝便下令每年的這天晚上全城張燈結綵,通宵達旦地點燈慶祝並出宮賞燈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元宵節張燈的傳統就從此興起。民間還有一個漸漸被人們淡忘的習俗,在正月初五以前,外甥必須上舅舅家拜年。正月初五以後,舅舅家也必定要給外甥送燈。正應了“外甥打燈籠——照舅(舊)”這句歇後語。舅舅送燈時,常常還配上蠟燭、麻花、糕點、糖果、元宵或水果,稱之為“擰燈”。

    元宵節歷來被人們認為是春節的終結和高潮,在西安周邊,舞獅、龍燈、秧歌、高蹺、芯子、竹馬、旱船、霸王鞭、太平鼓等民間社火便會聲勢浩大地耍起來。閻成功認為,從廣義講,關中社火是舞獅子、龍燈、秧歌、太平鼓、踢場子、大頭娃娃、民間鑼鼓等各種民間藝術的統稱。從狹義講,關中地區的群眾習慣將芯子稱為社火。芯子表演時根據不同題材,把身著戲劇服裝的兒童固定在鐵棍上,並擺出驚心動魄的造型。當人們看到扮演芯子的兒童站在刀刃上、槍尖上、棍頭上、樹枝上,神情安詳地表演時,絕對會驚歎一番。

    當前,雖然關中社火中有7種被列入“非遺”專案,但其中不少社火仍處在瀕危邊緣。閻成功認為,不能僅僅發個證書,給點補貼就算是對傳承做出努力了。首先要讓關中社火等民間藝術進入高校,使學生們對這些老祖先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有所瞭解。其次可以把關中社火與旅遊業結合起來,在旅遊景點進行社火表演,讓這門技藝有造血和養活自己的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築高處作業施工有哪些基本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