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紅愛跳舞
-
2 # 小島知風
先從他們二人被曹操和劉備兩大當世奸雄起用說起。先看看司馬懿是如何被曹操啟用,《晉書》中說司馬懿是被迫屈節侍奉曹操,也就是說司馬懿最初是忠於漢室,“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痺,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不動。及魏武為丞相,又闢為文學掾,敕行者曰:‘若覆盤桓,便收之。’帝懼而就職。”這句話說司馬懿最開始不肯屈節侍奉曹操,裝作自己中風,曹操夜裡派人秘密去行刺試探他是不是真中風,被司馬懿看破了,一裝到底,最後曹操說你再不出來投靠,我就收監了你,這一下司馬懿才被迫屈節侍奉曹操。這段話寫的倒確實很符合司馬懿和曹操兩大奸雄的性格,一個多疑,一個擅長演技,但是實際上《晉書》完全是在美化司馬懿。史書上記載司馬懿八個兄弟,也就是世人稱道的“司馬八達”,他們很多都在曹操政權裡仕官,所以說司馬懿屈節被迫侍奉曹操,那絕對是美化司馬懿,而且當初舉薦曹操出任校尉的正是司馬懿之父司馬防,司馬家族和曹操家族過從甚密,頗有深厚交情,司馬懿怎麼可能是屈節侍奉曹操。
所以魏國時期史學家魚豢所撰寫的《魏略》才更符合史實,魚豢是魏國當時的著名史學家,他所著又是時事更令人可信。在《魏略》中記載最開始徵召司馬懿的是曹操的親戚也是大將軍曹洪徵召,司馬懿瞧不起曹洪,恥於和曹洪打交道,所以裝作腿瘸了行動不便,結果曹洪把這事報告給曹操了,曹操求賢若渴,親自徵召的司馬懿,而這回司馬懿則“投仗而應命”。說明司馬懿嫌棄曹洪地位和能力很low,不屑聽他命令,他要直接對上當時的大boos曹操,直接為核心權力服務,才是司馬懿最終目的。
對比一下司馬懿出山侍奉曹操可謂是心機算盡,而諸葛亮出山卻是笑傲王侯,三顧茅廬而出,並且一上來就給劉備規劃了三分天下的宏偉大計,建議劉備佔有荊益二州以與曹操抗衡天下。這一對比諸葛亮完全是神仙一般的人,被一方諸侯劉備親自去請了三次才出山。實際來說諸葛亮雖然謀略規劃近似於妖,卻始終拿司馬懿無可奈何,所以他們二人的能力和實力是不相上下。但是從出山這一點來說諸葛亮是把人生真的活成了“詩和遠方”,而司馬懿卻是“生活和苟且”。
出山之後的司馬懿和諸葛亮很快憑藉超凡的個人能力,在各自的統治集團取得了重要地位。由於諸葛亮所在的蜀國國力資源貧乏,在這時就能體現出諸葛亮明確的人生規劃以及完美主義,諸葛亮在出山時對劉備的三分天下規劃是劉備佔有荊益二州,但是現在少了荊州這個豐沃的出兵前線,使得蜀漢非常被動,所以諸葛亮明知北伐是無功,但是為了“詩和遠方”的完美主義,也為了完成對劉備的承諾,諸葛亮還是決定北伐,也只有北伐以攻代守才能使蜀國得以喘息。
同時諸葛亮的北伐也給了宿敵司馬懿得以求生的機會,在曹魏時期司馬懿已經受到了核心權力也就是以魏文帝曹丕為首的政治集團猜忌,甚至在曹操臨死前還一直叮囑曹丕注意提防司馬懿。這時的司馬懿已經被賦予名義上的高官閒置起來,正是諸葛亮不停的北伐,給了曹魏重新啟用司馬懿的機會,諸葛亮前四次北伐打的曹魏邊境很是難受,雖然曹魏未受到較大損失,但是邊境指揮官曹真等已經明顯吃力,而且曹真身體也是每況愈下,所以這時候最能證明毛主席那句“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的話就體現出來了,司馬懿相比曹丕、曹真、諸葛亮來說,就有一個絕對優點,身體倍棒,超長待機的身體,讓司馬懿笑到了最後。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迫使曹魏政權給了司馬懿統兵的機會,而兩個宿敵在這時才是第一次戰場上針鋒相對,司馬懿採取了堅壁清野的防守政策,任由諸葛亮如何激怒自己也不出兵,最終百餘日之後司馬懿的強健體魄耗死了鞠躬盡瘁的諸葛亮。
最終司馬懿應了那句話,誰能站到最後誰才是真正的贏家,不管魏蜀,司馬懿憑藉健康的身體熬死了諸葛亮、曹真、曹丕、曹叡在內的一系列政治對手和敵國對手,最終制霸了魏國,從而為後世子孫奠定了統一基礎。司馬懿一生是心機算盡,為了權利和讓自己存活下去算盡機關,處處為自己利益最大化算計,所以司馬懿一生是“生活和苟且”。司馬懿的後世子孫晉明帝在後來從大臣王導那聽聞司馬懿的創業史都忍不住“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這就是司馬懿一生所為,連他的後世子孫都甚為不齒。
而諸葛亮一生恰恰和司馬懿相反,雖然我曾經厚誣過諸葛亮為“北司馬,南諸葛”,正是因為諸葛亮做的太完美,近乎於虛偽,不過虛偽不虛偽不去探討,但是諸葛亮一生確實是完美主義的踐行者。諸葛亮存世的兩篇《出師表》以及寫給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都被後世奉為經典,而司馬懿雖然也是才華橫溢,但是他這一生根本沒有心情和機會去向諸葛亮寫出這樣的經典文章。
諸葛亮的一生都在踐行著當初自己出山時為劉備所規劃的三分天下計,可惜的是關羽失荊州讓蜀漢後期發展陷入艱難,但是面對難度的提升,諸葛亮並沒有放棄當初的規劃,他依然在努力踐行著自己的完美計劃,可惜他不如司馬懿厚黑,歷史上像司馬懿這樣的“生活和苟且”厚黑政治家很多,但是像諸葛亮這樣“詩和遠方”的政治家確實很少,堪稱清流,所以歷史上永遠都是厚黑者最終取得勝利,我真的很希望諸葛亮最後能像司馬懿一樣厚黑,也許三國的結局就又不一樣了。
雖然司馬懿家族最終取得了三國的勝利果實,套用金庸先生在《白馬嘯西風》結尾的那句話來說:那又怎樣?我偏偏不喜歡。司馬懿雖贏得了歷史,但是卻永遠贏不走我的心,贏不得諸葛亮在後世被人的尊重。
-
3 # 楂楂紅
諸葛亮其人,出山前,躬耕於壠畝。門前小橋流水,窗外竹影婆娑,過著“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悠閒自得詩意般的生活,但他可不是一個倦戀於“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人。每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自比於管仲樂毅,才可經天緯地,志能齊家治國平天下。
未出芧廬而知天下三分,其文韜武略,志存高遠。身居山崗草廬,心則逸於鴻鵠之上,鯤鵬之外。他有著詩人的敏銳,哲人的智慧,演說家的情商,軍事家的韜略。可謂“詩與遠方”的豐碑。
-
4 # 特立獨行的豬一隻
我不做評價,做個對 “詩和遠方” 簡單理解
“詩和遠方” 對每個人來說都是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意象嗎?或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色嗎?
我認為不是的,的確有人喜歡去真正的遠方,但我們是否真的要去隨波逐流?還是追尋自己內心真正的“詩和遠方”?
我的“詩和遠方”就是在一個二線城市,有一所房子,有一輛車子,有幸福的一家人,逢年過節無論是出去旅遊或是在家吃飯,都過得很體面。中秋一家人可以在一塊聊天吃飯,這就是我的“詩和遠方”。
說這麼多的意思還是在於,不要看別人去追尋自己的“詩和遠方”了,去沙漠,去邊疆,去國界,也許那是他真正熱愛的,也許是他迷茫在世界裡隨波逐流而去做的。如果你問他,你內心真正追求的是什麼?是幸福的家庭?還是一個人在外窮遊?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認識著離開後一輩子都不會再見的人?誰知道呢。
-
5 # 二曲人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百度了一下“詩和遠方”,原來這是高曉松發明的網路語言,意思就是人不光有當下的生活,還有自己的理想。諸葛亮的“詩和遠方”也就是諸葛亮的理想!
好了,諸葛亮的理想是什麼呢?具他自己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也就是說,未出茅廬的諸葛亮,只是一個躲避亂世的耕夫,本沒有參與平治天下的雄心。然而,當劉備三顧茅廬後,“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況且不但跟隨劉備平治天下了,而且還未出茅廬就給劉備出謀劃策,三分天下。其辭曰:“自從董卓專權以來,英雄豪傑並起,割據一方興兵攻伐者不可勝數。曹操和袁紹比,名氣小、軍卒少,然而,袁紹卻讓曹操給打敗了,曹操從一個弱者變為了強者,這不光是靠老天爺的眷顧,其中也有人的主動性在作用。如今曹操已經擁有了百萬之眾,而且漢天子在其手中,有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利條件,因此,我們不可以和他相爭。孫權佔據有江東,已經經歷其父兄和他三世了,邊防有長江之險,其屬下民眾也擁護他的領導,有才能的人樂於為其做事,我們只能和他結盟互相支援不可以有進攻他的想法。荊州這個地方,北邊有漢水、沔水,就是南海的物資也可以得到;東邊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與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個可以使用武力發展的地方,但它的主人劉表不用說發展了,就是守也守不住,這大概是老天爺用他來資助劉將軍您的吧,您覺得怎麼樣?益州地勢險要,四周有要塞可守,其間沃野千里,人們稱其為天府之土,漢高祖就是因為被封為漢中王據有此地,養精蓄銳,然後出秦川而奪得了天下。現在益州的主人劉璋,生性昏憒軟弱,張魯在他北邊,民眾家境殷實,他自己也比較有錢,但不知道體恤百姓,一味胡來,屬下有才有智的人對他不感興趣,想要跟隨有才能的主人以有一番大作為。劉將軍您是漢室後裔,言而有信,行而有方,四海內皆知,而您自己也廣泛吸納天下英雄,求賢的心情就像人口渴要得到水一樣,如果能夠按照前面的計劃,據有荊州和益州,利用險阻,西邊和諸戎和睦相處,南邊安撫夷越諸部,對外結交好孫權,內部政治清明;隨著時間的發展,天下一旦有變,就可以命令一員上將率領荊州之軍向宛城、洛陽進攻,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軍隊像漢高祖一樣出秦川與之會合,到那時,百姓們有誰不用簞盛著飯食,用壺裝著湯水前來歡迎您呢?如果確實做到了這樣,那麼,您的霸業就成功了,漢室就復興了!”對了,諸葛亮的真正理想,不是前面的躬耕壠畝,而是此時的成就劉家的霸業,復興漢室;他自己要做能輔佐齊桓公稱霸的管仲,能挽狂瀾於既倒恢復燕國的樂毅。這才是諸葛亮的“詩與遠方”。
後來,關羽、張飛、劉備先後計劃外死去,諸葛亮為自己的“詩與遠方”不得不進行他並不擅長的北伐作戰,一直奮鬥到死,做到了為自己的“詩與遠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作為為理想奮鬥的完人,諸葛亮名垂千古,又由於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讓後來的景仰者追憶起來,經常淚滿衣裳。但如果我們仔細思想一下諸葛亮的“詩與遠方”,是不是有些不解呢?既然明白曹魏是不可爭鋒的國家,為什麼還要反覆去進攻呢?既然要和好孫權,為什麼不採取保全措施呢?原來的兩翼出擊已經不能實現了,為什麼還要單翅搏擊呢?這實在令人費解。只能說,諸葛亮的“詩與遠方”有些與實際脫節,而他自己由於感激劉備的知遇之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搭上了好些無辜的人的生命。正如後人所說的“不審勢,則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
6 # 白饅頭沾開水
我是一個凡人,去過遠方也看過一些大詩人寫過的詩。不過哪有什麼遠方,離家遠的就遠方,離家更遠還到不了的就只能成詩了。日日夜夜都想,但也就是想想那根本就到不了
-
7 # 朱八戒CC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受到後世極大的尊祟,成為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諸葛亮的“詩和遠方”,是他從古隆中的躬耕於壠畝開始。悠閒自得詩意般的生活,他在這裡大隱隱於世。身居草廬卻有鴻鵠之志,明察秋亳,靜觀其變,縱橫天下大事。《隆中對》的三顧茅廬,求賢若渴,劉備真是慧眼識英才,得“亮”得天下。諸葛亮滿腹博學多才,胸中經天偉地,審時度勢,看出劉備的大將之才,賢明君主,將決定跟隨劉備創造一番轟轟烈烈的千秋帝業。
諸葛亮的“詩和遠方”,是他的鴻儒碩學,文韜武略,志存高遠。詩人的敏銳,哲人的智慧,軍事的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令他大獲全勝,所向無敵。匡扶明主,平定中原,光復漢室,在成都蜀國的都城,主持國政二十餘年,治國平天下,立下豐功偉業。
諸葛亮的“詩和遠方”,是他54歲時勉勵8歲兒子的《誡子書》。短短的一篇,卻被後世奉為經典。勤學立志,修身養性,淡泊以明志,寧靜以志遠。靜以養身,儉以養德。學非靜也,非靜無以致學,非學無以廣才,才須學也。
諸葛亮的“詩和遠方”,是他和司馬懿的鬥智鬥勇。司馬懿比諸葛亮更有優勢,更有兵力,軍事才能不相上下。兩位棋逄敵手,將遇良才,諸葛亮卻總是遙遙領先,穩操勝勝。
諸葛亮的“詩和遠方”,是他的千古名篇《出師表》。他不負先帝的重託,輔佐劉禪的皇位與權威,振奮有遠大志向的人的志氣,鼓舞軍心,同仇敵慨。多次出征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積勞成疾,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諸葛亮的“詩和遠方”還有很多很多,但最終還是沒有完成他的“詩和遠方”。他沒有實現先帝的遺願,沒有完成光復漢室的千秋偉業,帶著深深的遺憾去尋找另類的“詩和遠方”……
-
8 # 麗橙農業
我一直認為,"詩和遠方”是我們想做卻不能做的,一旦真去做就沒有"詩和遠方”了。所以,"詩和遠方"只能是現實之上的虛幻景象,專門用來膜拜。
我們這代人,年少時沒有電視,沒有一切電子娛樂,很多人是讀著《三國演義》長大的,對三華人物相當地熟悉。小時候,我是記得三國裡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文臣武將的名號,對諸葛亮自然是崇拜得五體投地。中學語文學出師表,更是能背誦如流。長大後,知道有三國志,但沒仔細看過,只是知道了演義與志的區別,慢慢就改變了很多看法。諸葛亮的詩和遠方,主要體現在《出師表》,《隆中對》。程式上來講是先感謝領導重視,自抬身價;然後分析形勢,最後破題,講解對策,指點江山。這樣就很合領導心意,順利進入核心層了。
但縱觀全程,諸葛亮似乎一直在戰術層面上追求他所謂的詩和遠方,並不遺餘力地消耗著蜀國的國力。當然,諸葛亮從未有過完整的治國方略,從某種層面上分析,只能怪劉備急於求成,看錯了人而已。
諸葛亮一生,孜孜不倦,異想天開地進攻強敵。以三國中最少的人口,最弱的經濟與軍事實力挑戰魏國。雖掬躬盡萃,病逝五丈原,但確實是加快了蜀國的滅亡。
諸葛亮的詩和遠方,由於自身的認知侷限,一路悲情地落幕了。並在不遠地將來,助推了漢落入五胡亂華的深淵。
-
9 # 魚生卿多指教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很多小清新們都很喜歡這句話。每當生活或者工作不如意,大家都想立刻拋開眼前所有的“苟且”,開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尋找“詩和遠方”,但睜眼一看,瑣事纏身(主要是沒錢),還是繼續“苟且”吧!
所以說什麼“詩和遠方”,都是假的,家族,知識,金錢這些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說,這些條件現在仍然適用,而且非常好用。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這三個條件才是你能夠詩和遠方的前提。
-
10 # 呂1010
題主抱歉,“詩與遠方”在我腦子裡只能勾勒出上面這副水墨,更像是屈原在我心中的投影。一人一世界,我心中的孔明不是這樣的,請容我按心中所想而談,說說孔明的“詩,遠方與路。”
孔明的遠方,即是孔明的抱負。孔明心中無我,孔明的眼中只有遠方。遠方的天空純淨清澈卻又遙不可及,除主公天下政治理想再無它物,卻又縱使鵬飛萬里,遠方仍在遠方。
孔明的詩,即是孔明的魂。它既不是婉約之詩,也不是豪邁之詩;既不是浮華之詩,也不是哀嘆之詩;孔明之詩,是堅守人生“忠義智信勤”的赤誠之詩。
孔明的路,即是孔明的行。詠詩的人總是多,行路的人總是少;路往往知易行難,而孔明卻能踐行得知行合一,行的義無反顧,行的有始有終,一路行向遠方。遠方雖此生未至,此乃天命,有憾無悔;一路走來,孔明行得有詩相伴,行得蕩氣迴腸,路已行盡,詩存千古。
回覆列表
1C,夫是舉手發語詞,不翻譯 2 1)以平靜來修養身性,用勤儉來培養品德 2)如果不下苦工學習就不能增長與發揚自己的才幹;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學業成功 3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 ,《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澹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 4對偶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5同意 網上曾經看過這個問題,用來回答你也正合適 少年讀到諸葛孔明“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總覺得虛偽,對於魯迅評價三國“狀諸葛機智而近妖。”一句頗為讚賞。年近30,品味此句,忽而覺得是至理良言。 之所以從前覺得諸葛虛偽,是以為他在走終南捷徑,假裝歸隱,所謂“臥龍”,實則包含抱負和野心,比如他時常以管仲、樂毅自比。 如此一個有才能的人,如何甘心在襄陽隆中種地?是因為時機未到,未逢明主。所謂時勢造人,在不適合的時候,做事情不順利,在不適合自己的環境裡,做什麼都要失敗。所以唯有淡泊,淡泊是一種瀟灑和灑脫,是一種看清了的欲走還留,是微微地笑。在艱難的亂世裡,誰能說老於林老泉下不是一種理想的人生,諸如陶潛的不為三鬥米折腰的灑脫,去種菊南山下,難道一味的是消極的? 寧靜是和諧,寧靜是找到自己的過程。真正的明白自己是什麼,找到自己的快樂所在,這樣的狀態是安靜的自足的也是自在的。是幾於道和真人的。也是找到了自己的佛。 唯有淡泊和捨棄,才能得到和超脫。唯有寧靜和沉默,才能明白道理和自己。等到自我修煉成熟和時機成熟了,就是另外的樣子了。所謂大隱隱於世,小隱隱於野。 大隱有自我,就無所謂自我人間,所以明志。不會被別人左右,只會以自己的志向和魅力、機智去折服影響別人,實現目標。唯有寧靜過後,才能走入喧囂,去面對雜音和干擾,這個時候的態度是濟世的,是改變蒼生的,是積極地面對世界,求解,是以堅實和堅韌的自我去影響世界。 中國文人的情懷多是外儒內道的,對立統一的。只有多一點淡泊才能明白些自己,只有多一些寧靜才能知道遠方。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