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牛頭馬面兩鬼

    大力發展遠端戰略轟炸機肯定是有用的,因為能夠遠端送達威力大的或核武器炸彈,這就有了震懾敵手的作用。

    當然隨著防空導彈的不斷髮展,打得越來越遠,越來越精準,常規遠端戰略轟炸機的威脅性在下降。所以發展了隱形飛機,隱形戰略轟炸機,低探測性技術,好處就是你的雷達發現它的時候,已經晚了,你的城市將毀於一旦。

    美國就研發裝備了一款遠端隱形轟炸機B2。世界上唯一一款,1989年首飛,1997年正式服役,研製背景就是為了突破蘇聯的密集防空網,突破雷達探測隱密到達,實現能夠全球到達,全球打擊摧毀。

    美國B2轟炸機,單架造價24億美元,如果把它的機身重量換成黃金,價格是黃金的三倍,至今生產了21架。堪薩斯幽靈號08年墜毀。華盛頓幽靈號10年發動機失火,損毀嚴重,現在應該收復了。現在就有20架服役。

    所以隱形戰略轟炸機才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也就應該大力發展。

  • 2 # HE觀察

    二戰結束後,美蘇之間迅速開啟冷戰模式,東西方之間隨時爆發核大戰,而就當時的技術來看,轟炸機是最好的核武器投送工具,尤其是能打擊對方腹地的遠端轟炸機,美蘇相繼發展出了B-52“同溫層空中堡壘”和圖-95“熊”,這些遠端轟炸機就是為核打擊而誕生的。

    但隨著戰鬥機,尤其是遠端截擊機的發展,遠端轟炸機遇到了不少挑戰,作為應對之道,美蘇開始讓自己的轟炸機具備低空高速突防能力,以躲開雷達監視,在發展出B-1B“槍騎兵”和圖-160“海盜旗”之後,蘇俄的戰略轟炸機發展就止步了,美軍則繼續發展出了B-2A隱身轟炸機,幾乎無法被攔截,不久後,美軍即將裝備新一代的B-21隱身轟炸機。

    新轟炸機的出現,並沒有讓老式轟炸機退出歷史舞臺,包括咱國轟-6K在內,B-52和圖-95等,相繼都具備了常規打擊能力,除了投擲常規炸彈和制導炸彈外,其最主要的,還是充當遠端巡航導彈載機,發射諸如“戰斧”和X-55在內的遠端空射巡航導彈,這些射程上千公里乃至數千公里的巡航導彈,足以保證載機在遠離對方防空範圍內就發起攻擊,提高載機安全性,為了提高打擊效能,美俄還在競相發展隱身遠端巡航導彈。

    目前來看,多用途戰術戰鬥機能夠完成大部分對地攻擊任務,但總近年來區域性戰爭看,遠端轟炸機依然可以透過攜帶巡航導彈,在距離目標上千公里外的地方發起攻擊,除了提高打擊的突然性,還能夠憑藉較大的載彈量提高打擊力度。一般來說,除非是幅度塔利班這類缺乏防空武器的地面武裝,遠端轟炸機基本不會採用臨空轟炸方式,而遠端巡航導彈的使用,足以讓遠端轟炸機躲避對方戰鬥機的攔截,同時,憑藉較大的機體空間,遠端轟炸機也能夠安裝較多的電子戰裝置,提高自身防禦能力,一架B-52的電子戰能力,甚至超過美軍專業的戰術電子戰飛機。

  • 3 # 皇家橡樹1972

    蟹妖傳統意義上的轟炸機,比如:B52同溫層堡壘、圖95熊式,這兩型服役已經60年的老轟炸機在1970年代以前“精確制導彈藥”極其稀少的時候,被擊落並不少見,美軍在越南戰爭期間的“滾雷行動”當中就有多架B52被擊落,有十多架折戟于越南,當時蘇聯的“熊式”是因為沒有戰爭讓它去參加,要不然被擊落也是正常的!

    由於飛機體積太大,雷達反射面積也大,這種老式轟炸機設計年代也沒有隱身技術、加之飛行速度慢…B52一類的飛機在1970年代之前,被地空導彈鎖定或者被攜帶空–空導彈的戰鬥機“咬死”之後,被擊落的可能性都在90%以上,幾乎逃脫不了,剩下的10%是由於轟炸機上安裝了 “主動式干擾裝置”才勉強小機率得以逃脫。

    “熊”的利爪,KH–101遠端對地巡航導彈,射程超過了2000㎞,已經是超防區外了。AGM–86巡航導彈,美軍武器庫中高檔裝備!地位高於“戰斧”,實實在在的戰略巡航導彈,專門給B52“私人定製”!目前就進行過一次實戰,在“科索沃戰爭期間”,使用“常規電磁脈衝彈頭”攻擊南聯盟軍隊的通訊指揮系統 …效果良好!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過了1980年代初精確制導武器和遠端巡航導彈的出現,老式戰略轟炸機可以攜帶新的精確制導武器“防區外發射”,再也不用“凌空地毯式轟炸”,其戰場生存能力獲得了極大的提高,特別是遠端巡航導彈的出現,射程都在800~2000㎞,並且導彈的最佳“攻擊路線”事先都已經在基地規劃完成,裝載在轟炸機上面飛到發射區後開始發射,發射完畢後轟炸機扭頭就走算是完成任務了,根本不用去管導彈往哪飛,導彈則自行攻擊目標。並且,轟炸機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來襲、在什麼方位,1000㎞之外根本判斷不出來……還超出了地空導彈的射程,戰鬥機攔截時效性和攔截航程都欠佳!這就使得應對這種老轟炸機變成了棘手的問題,再想像越南戰爭那樣擊落B52似乎變得不可能!如果現在爆發戰爭,F22根本不可能挨“熊”這樣的近!也許“熊”在1500㎞外發射完導彈後就慢慢悠悠的飛走了,F22只能乾瞪眼。當戰略轟炸機進入到隱身時代後“中小國家”的空軍和地面防空力量已經形同虛設!它除了具備老式轟炸機的遠端打擊能力外,現在連發現都變得極其困難了!中小國家只能是被動挨打,連眼睛都“瞎了”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基於,現今的戰略轟炸機前面表述的這些能力和巨大的載彈量,有能力的國家都在大力發展,但是這種極其昂貴的裝備,目前世界上可以改進現有、研製新型能力的國家僅剩下兩個半了!研製一型戰略轟炸機根本就是超級大國舉國體制的表現,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再加上完整的工業鏈條……根本沒辦法研製戰略轟炸機和其所使用的各種高階彈藥。所以,將來的戰略轟炸機只能是超級大國才能擁有,至於大國想都不用想了。本來載彈20噸的航程就在4500㎞左右,還具備空中加油的能力,基本達到了可攻擊全球任何地方,一架攜帶20噸彈藥的巨型飛機在天上飛已經是中小國家的噩夢了,要是50架呢?所以,戰略轟炸機的威懾力就像“普大帝”說的那樣:一百次外交抗議,也不如它扇動一下翅膀!

  • 4 # 孔乙己亂彈

    天上飛的大大小小的,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飛機都有被各型別雷達發現和被各種防空,空空,地空炮火,導彈幹掉的存在!

    尤其是大型機,機體龐大,自然雷達反射面積就大,被雷達捕獲跟蹤鎖定,被擊落更容易。大型轟炸機執行任務過程中,必然有戰鬥機進行伴飛護航,有預警機的國家一定會派預警機一同執行任務,為轟炸機保駕護航。

    美國的B1,俄羅斯的圖160戰略轟炸機雖然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在執行任務中,也不可能是單打獨鬥,一定有預警機,戰鬥機護航。

    隱身技術的出現,為戰鬥機,轟炸機提高突防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被雷達發現的機率有所降低,但是,被雷達發現鎖定還是存在的,美國隱身戰機被雷達發現跟蹤鎖定擊落案例是有的!有矛就有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成長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武器裝備也是一樣,技術先進,只能說戰勝對手的機會大,如果運用先進技術武器裝備與戰場指揮,情報,天氣沒有做到有機結合,照樣打敗仗,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還是人!

  • 5 # 薺菜糰子

    在河邊走容易把鞋打溼麼?有可能,那你離河邊遠點兒不就沒事了?大型遠端轟炸機完全可以在敵方防空系統射程之外發射武器,不讓你打著。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先用先進戰機比如隱身飛機及電子戰飛機摧毀或壓制敵方防空系統,然後大型遠端轟炸機再臨空轟炸。相對小型戰機而言,大型遠端轟炸機的攻擊距離(作戰半徑)、打擊效率和烈度高了一個數量級,尤其是攻擊距離方面,兵器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自古皆然,飛機也不例外。比敵人更大的航程意味著你打的到別人別人不一定打得到你,意味著可以越過邊境攻擊敵人的縱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68年出生臘月14日屬猴是什麼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