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縱橫國史
-
2 # 歷史茶坊
最早聽聞鰲拜這個名字是在周星馳的經典電影《鹿鼎記》中,劇中的鰲拜專權跋扈,權傾朝野,令年輕的康熙皇帝深惡通絕而又束手無策。當時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憑什麼鰲拜膽敢如此放肆,在一言九鼎的皇帝面前做出無禮舉動?後來隨著閱歷的增長,鰲拜的人物形象越來越豐滿而具體,也明白了為什麼他敢於對小皇帝不屑一顧。鰲拜出身將門,叔父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的費英東,家庭的薰陶使他自幼精通騎射,作戰時勇猛無敵。鰲拜前半生可謂戰功赫赫,後金軍久攻毛文龍佔據的皮島沒有進展,皇太極遂命阿濟格接手,作為部下的鰲拜向阿濟格立下軍令狀”誓必克島而回,“鰲拜在猛烈的炮火中獨自登陸,與明軍展開近身肉搏,開闢了灘頭陣地,後金軍趁機攻佔皮島。皇太極聞訊大喜,大賞有功將士,鰲拜以首功晉封三等男爵,賜號“巴圖魯”(滿語中勇士的意思)。在松錦會戰中,鰲拜奮勇衝殺,五戰連捷,晉升副將,隨後又與阿濟格、尼堪等率部大敗明軍,升任鑲黃旗護軍統領,成為手握重兵的高階將領。滿清入關後,鰲拜先隨英親王阿濟格揮師南下,追剿李自成的大順軍。後來又與肅親王豪格追剿張獻忠的大西軍,並在西充之戰中大敗大西軍,陣斬張獻忠。在清初定鼎天下的過程中,鰲拜戰功赫赫,居功至偉,被稱為滿洲第一勇士。不僅如此,鰲拜還是皇太極忠心耿耿的衛士。1643年皇太極駕崩後,身為鑲黃旗護軍統領的鰲拜成為皇位鬥爭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與索尼等大臣會集於肅親王豪格府邸”共盟誓約,願死生一處,“密謀擁立肅親王豪格為帝。最終迫使多爾袞不得不做出妥協,提出擁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繼位為帝的妥協方案。多爾袞對鰲拜等人懷恨在心,就任攝政王后,對鰲拜多次進行打壓,幾次險些喪命。順治帝親政後,聽聞鰲拜、索尼等人曾經一心為主,忠心耿耿,因而對鰲拜極為重視,引為心腹重臣,從此以後,鰲拜得以參與管理朝廷各類事務。順治帝駕崩前留下遺詔,指定由皇三子玄燁(康熙)繼位,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輔政大臣中,索尼是四朝老臣,但年老多病,蘇克薩哈是正白旗人,原本依附於多爾袞,是依靠揭發多爾袞的不法行為而受到重用的。遏必隆是鑲黃旗人,依附於鰲拜,自此,三朝元老鰲拜成為了獨斷朝綱,權傾朝野的權臣。而年輕的康熙帝親政時才14歲,在鰲拜眼裡根本就是個毛頭小子,自然不會將他放在眼裡,這也為他日後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文
/
回覆列表
鰲拜號稱“大清第一勇士”絕非浪得虛名,而是真刀真槍拼殺得來的,其充滿全身的刀疤便是最有力的證明。1637年,皇太極久攻皮島不下,且部隊減員嚴重,此時鰲拜立下軍令狀:“我等若不得此島,必不來見王。誓必克島而回。”然後,鰲拜率部冒著明軍的炮火渡海攻擊,不料明軍早已嚴陣以待,一時炮矢齊發,清軍進攻受挫,形勢緊急。此時,鰲拜繼續奮勇殺敵,身先士卒,與敵人展開肉搏戰,皮島由此而克。松錦會戰時,鰲拜率領的鑲黃旗護衛軍五戰五捷,連續擊敗吳三桂、唐通等名將。清軍入關後,鰲拜充當追擊農民軍的先鋒,在武昌大敗李自成;隨後,鰲拜又在西充戰役中擊斃張獻忠,迫使名將李定國、孫可望退守滇黔邊界。
看過清宮劇的朋友們都會認為鰲拜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他為人囂張跋扈、目中無人、欺下犯上,從不把康熙放在眼裡。其實不然,鰲拜自始至終都對皇室忠心耿耿,毫無二心,甚至為了維護皇帝的威嚴而不惜冒著生命危險與多爾袞作對。皇太極死後,關於皇帝人選問題的鬥爭十分激烈,兩白旗人馬堅決擁戴多爾袞而不是先帝之子,為此,作為鑲黃旗護軍統領的鰲拜與親信們立刻按劍上前,齊聲說到:“先帝對我們恩重如山,如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以此警告多爾袞不要有非分之想,最終大會推舉皇太極九子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清兵入關後,多爾袞權勢熏天,從不把順治帝放在眼裡,其兄長阿濟格甚至直呼順治為“孺子”,鰲拜也因維護順治帝的權威而遭到三次迫害,若不是順治苦苦求情,鰲拜絕對會被多爾袞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