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沐海聽風
-
2 # 蜀北一
問題說的很對,羌族人曾經確實盛極一時,只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遊牧部族的力量終究還是比不過農耕文明的力量,於是羌人盛極一時之後,迎來的就是趨於平淡。
古羌人曾經非常強大,也可以說盛極一時,就連甲骨文中都有關於他們的記載,鼎盛時期的古羌人,其生活範圍囊括了整個青海西部,四川北部,甘肅大部及今陝西西部一帶,面積非常廣闊。
但隨著歷史的發展,古羌人也在不斷尋找更多更適宜生活的土地,於是他們四處遷徙,這些從羌人故地遷徙出去的羌人,最終都融合到了其他各民族中,只有留在故地的羌人,保留著祖先的稱號。
不斷的四處遷徙,也使羌族人口不斷減少,就算是這樣,到了東漢時期,青海甘肅一帶的羌人依舊有幾百萬的人口之眾。
在眾多外遷的羌人中,有一支羌人向南遷徙到了岷山深處的今阿壩州汶理茂地區,當時這裡是有土著居民戈基人在這裡生活的,羌人來到這裡,衝突不可避免,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和土地,羌人同戈基人展開了戰鬥。
最終,經過數十次的戰鬥,羌人戰勝了戈基人,成為岷山一帶的新主人,而這一支羌人在此繁衍生息,一直到今天,他們繼承者古羌人的族稱,保留著最完整的古羌人文化和習俗。
所以,今天阿壩州汶川縣,理縣,茂縣一帶生活的羌人,就是曾經盛極一時的古羌人的後裔。
-
3 # 靈石蘊
歷史上,羌族最後一個盛世,是在公元四世紀兩晉時期,公元300到400年之間。由於天災人禍,295年後,氐羌一支遷徙至四川,建立成漢政權,347年成漢滅亡後,猜測留在四川並向西發展;一支投靠前涼張氏政權,後被後趙收服;一支投靠後趙石氏政稱姚羌
352年後趙滅亡後,姚羌先後歸順東晉前秦,並於384年建立後秦政權,此為羌族發展最後一個頂峰
417年,後秦被劉裕擊敗滅國,民眾四散,有的遷徙至四川,有的成為北魏北方六鎮軍民,也有的西去發展……估計至四川的,和四川一支融合至今,北方六鎮的或者其他的,和漢族融合
-
4 # 德厚致遠
羌族,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民族。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 早在三千年前的遠古時期,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於羌人的記載。 《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即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遊牧民族的泛稱。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史書記載古羌人是三苗之後,《詩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後,居三危,今疊、宕、松諸州皆羌地。”《史記·五帝本紀》雲:“堯舜帝: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歡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平而天下鹹服。”《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三苗、歡兜、共工、鯀),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 《晉語·國語》:“昔少典娶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族,炎帝以姜水成族。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姓,炎帝為姜姓。”炎帝屬先古羌族部落,部落眾多。在後來的戰爭中,炎帝部落大部分與黃帝部落互相融合,成為華夏族(今漢族的先民)歷史上稱為東羌,與東部諸族融為一體,形成漢族。另一部分則西行或南下,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形成西羌,發展演變成為漢藏語系漢族、羌族、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等等少數民族。
封建社會的漢代,羌族 分佈在西昌、甘孜、雅安、樂山、天水、隴西一帶
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漢)、前秦、夏、後涼、後趙等國家。
公元881年的唐代末期,党項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內蒙與陝西交界處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權,轄夏、綏、銀、宥四州。公元1031年,李元昊繼皇帝位,號夏景宗,改姓嵬。立國號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稱“西夏”),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肅大部、寧夏全部、陝西北部和青海、內蒙的部分地區,總共統轄32州,國都在興慶府(今銀川市)。後在公元1227年被蒙古滅亡,西夏後裔遷在今阿壩州理縣桃坪鄉、甘孜州丹巴等地。
另外四川古為巴蜀國,巴蜀出自氐羌,羌族自稱‘’爾瑪‘’,意為雲朵上的民族,主要分佈在今四川阿壩之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九寨溝、馬爾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壩、紅原、若爾蓋等縣地。
-
5 # 此心光明604
羌族現存人口並不是很多,國家統計約有三十多萬,大多集中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汶川、理縣等、綿陽市的北川縣、平武縣等地區。但羌族歷史是非常輝煌的。
羌族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據說是炎帝部落的後裔。黃帝與炎帝大戰後 ,炎帝部落大部接受黃帝的統治,與黃帝部落逐漸融合,形成我們後來的華夏族。而炎帝部落的小部卻一路西遷、南遷,到達了現在的青海,西藏,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與當地民族相融合,發展成為藏族,彝族,以及羌族 。可以說,我們漢族和羌族是同一個祖先,血液中都流動著炎帝的基因。恐怕正因為這樣,羌族這個少數民族在中華民族歷史上表現的異常活躍。《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迄今為止,中國境內發現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時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頻繁地提到“羌”這個字。這說明,羌族早在幾千年前便與中原地區密切交往了,而且規模肯定不小。
西漢時羌族人口劇增,達到上百萬,這應該和當時穩定的社會經濟發展擁有很大的關係。西漢時西北地區的漢陽(天水)、金城(蘭州)、安北地、隴西五郡羌族人口達259990戶,1001802人。東漢建武六年(30年)至東漢末(公元185年),東漢與羌族諸種在西北地區進行的一場長期的民族戰爭。當時,羌兵極為強大,佔據了大片西北地區,東漢王朝花了很大力氣才徹底平復。三國時期羌兵也非常活躍,魏蜀都曾借過羌兵幫自己打仗。此外,馬超的西涼軍中就有許多羌兵。
到了東晉十六國時期,西北羌人建立了後秦,但轉瞬即逝,很快就被滅掉了。唐朝時,党項羌人拓跋思恭在夏州(今內蒙與陝西交界處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權,轄夏、綏、銀、宥四州。後來,為了躲避吐蕃的進攻騷擾,拓拔氏請求唐朝許他轉移到陝西一帶,並被賜名李姓。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繼位,號夏景宗。至此,大夏國立國346年,於公元1227年滅亡,其後裔在今阿壩州理縣桃坪鄉、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佈。另外,西夏為蒙古滅後,党項之名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據近年來人類學家的查訪,在四川地區尚有党項族人的後代,可能是西夏滅亡後南移的党項人與弭藥人融合而成,此外在安徽、河南等地也有党項人的後裔存在。
現在四川有個地方叫冉駹,現有三十餘萬羌人在此聚居。統轄區域包括今四川阿壩之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九寨溝、馬爾康、金川等地。羌族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
很顯然,羌族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已不像之前那樣強大了,人口也大為減少。
-
6 # 學動春風
羌族,古時候又稱“羌戎”。那時,人們總是習慣於把周邊的外族稱為“蠻夷戎狄” 大致的習慣用法是:南蠻、北狄、東夷、西戎。但這只是大概而論,有時候,蠻夷戎也用來他指,比如《梁伯戈》稱鬼方為“鬼方蠻”,鬼方在西北方向,並不在南方。
古羌族在中國歷史上確曾非常顯赫。
最早最有名的代表,應該算是神農氏和共工。《太平御覽》雲:“神農氏姜姓”;賈逵為《周語》所做的注說:“共工氏姜姓”。姜,就是羌。
大名鼎鼎的大禹,也是羌人。《史記·六國年表》說:“禹生於西羌”。皇甫謐《帝王世紀》說:“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於石紐……長於西羌,西羌夷(人)也”。著名先秦史家徐中舒先生說:“夏王朝的主要部族是羌”(參見《先秦史十講》第173頁之《中國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親屬稱謂》)。
到了商朝,羌族仍然是商朝的主要方國,也是它西北方向重要的藩衛,武丁時期有可、立這兩個羌人做他的祭祀官(見《羌族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頁)。《詩經·殷武》“……昔有成湯 ,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也反映了羌族跟商朝的關係。
傅斯年在《姜原》中說:“姬周當是姜姓的一個支族”,至少,周跟羌人的關係非常密切。在《史記》中,分明在說,棄的母親,是姜源。姜源,可以斷定是來自羌部落。這樣 ,周跟羌人 ,應當是相互通婚的兩大集團。在古代,通婚 ,就意味著政治上的聯姻。其實,這種情形在西方也是一樣的。直到近代,像歐洲的一些國家還是用聯姻的辦法,實現政治結盟的目的。周部落推翻商紂的統治,跟周羌(姜)聯盟有很大的關係。
周朝建立後,為了感謝羌部落的鼎力支援,曾分封了許多姜姓諸侯到中原地區,如分封在今山東的齊國(也就是姜尚姜子牙的封國)、分封在今天河南的許昌、南陽這一帶的申、呂、許諸國。這些國家,都是姜姓,也就是,都來自羌人。
我們都知道“烽火戲諸侯”這個典故。周幽王寵愛褒姒,廢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還要冊封褒姒為後,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下令廢去申後的父親申侯的爵位,這讓申侯很不爽 ,於是聯合聯合繒侯及西北犬戎,攻入鎬京,西周因此結束。
如果對照一下我們上一段的內容,就可以知道,申侯為什麼能聯合犬戎攻打鎬京。因為,申侯本身就是羌人, 也就是戎族。
正想題主說的那樣:羌人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是非常顯赫。不過不是顯赫一時,而是顯赫了很長時間!
羌人的皮鼓舞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這些顯赫的羌人都哪裡去了。
羌戎因為幫助平王奪回政權有功,在平王東遷的時候,一些羌人就跟著周平王遷入中原地區 ,打算享受一下中原地區的富庶文明。他們不知道 ,這是非常危險的!任何想靠近漩渦(包括文明的漩渦)中心的東西,最後都會被吸入漩渦之中,成為漩渦的一份子。
也許這就是所謂得的“福禍相倚”吧?
不管是在西周時分封到內陸平原的申呂齊許等諸侯國的羌人,還是跟著周平王進入平原地區想來享福的羌人,隨著時間的推移 ,他們都被中原地區的漢人融合了。
身著民族服裝的羌族青年
到後來,秦的興起,五霸的紛爭,背後都擺不脫羌人的影子。宋朝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羌人的一支一一黨項族,還曾建立了西夏政權。西夏政權在公元1227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所滅,一部分羌人與西北的當地人融合,一部分向西南、西部遷徙。 這些西遷南遷的羌人至少又分為兩種情況:一部分跟藏族融合;另一部分,找到原先分佈在這裡的羌人,與他們合在一起 ,構成今天的羌族。
總結起來說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非常顯赫的羌人 ,他們的去向大致有三種:第一種跟漢族融合,這種情況比重最大;第二種,跟藏族融合;第三種,保持自己的本色,獨立存在直到今天,就是我們今天的羌族。如今在四川等地,還設有羌族自治縣。
這個問題,如果真做起來,恐怕需要很長的一篇論文。這裡只回答了這麼一點,難免掛一漏萬,不足之處 ,敬請指正。
-
7 # 紅雨說歷史
羌族在中國歷史上盛極一時,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國五千年燦爛文化的創造者之一。而今在波濤洶湧的岷江江畔依舊居住著以本地人自稱的羌族,他們是古羌族人的一支,也是中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岷江江水擊打著兩岸陡峭的山崖,山崖間架著一座竹索橋,沒有橋墩,沒有鐵釘,只是簡單的多條竹索並排懸掛兩岸,中間鋪著木板,行人卻能來往自如。天塹變通途就是如此吧。這就是聰明的羌族人民的智慧結晶。
如今的羌族居住在,四川的茂汶羌族自治區,汶川縣,黑水縣,理縣等地區。羌族在中國古代的時候是對中國泛指中國西部的遊牧民族。後來很多羌人都與華夏族融合,在孫儷主演的《羋月傳》中有義渠君君,義渠國就是由羌人建立的。
現在的羌族人,在中國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層巒疊嶂,河川縱橫的地帶生活。他們種植雪山大豆,畜牧刺繡,盛產藥材 。麻布長衫,羊皮背心,包頭巾,這是現在羌族人的典型裝扮。他們通用漢文,也有自己的方言。雖然沒有本族文字,卻有著,美妙的舞蹈,跳剎牢,跳,盔甲還有羌族人民最著名的樂器羌笛。“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8 # HuiNanHistory
歷史上羌人的命運有三種:有些成為漢人,有些成為藏人,剩下的人成為羌族。
羌族,這是經過識別的中國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茂汶羌族自治縣以及汶川縣,還有一部分人居住在理縣、松潘、黑水、北川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等地。
在這些地區間,羌族與漢族、藏族比鄰而居,這樣的格局是一段非常漫長曆史過程所塑造的結果,也是羌族人命運的寫照。
目前有關歷史上的羌族,最早的文獻記錄是范曄《後漢書》中的《西羌傳》,傳首稱“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這段傳說性的史料,根植於漢人對少數民族的歷史描寫的傳統。如果深究文獻的演變,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根據歷史學者王明柯教授的研究,這些現象勾畫出羌族人不斷變動的歷史:
最早的羌,是指從商到秦漢時期中原華夏的西部族群邊緣,這個邊緣隨著華夏的擴大,而不斷的西遷;自東漢到魏晉時期,隨著蜀的華夏化,羌人逐漸分佈到青藏高原東部,這些地域仍然是漢人的西部邊緣。
最後,由於吐蕃的崛起和佛教的東傳,青藏高原東部地區成為一個漢、藏之間的模糊地帶,在這個不斷萎縮的中間空間生活的人,既是既是華夏史觀的羌人,也是藏人史觀的朵康人。
晚清殖民主義入侵後,民族的觀念開始普及,生活在中間地帶的羌人或朵康人,逐漸被視作一個少數民族。解放以後,在民族識別政策的影響下,羌人或朵康人分別變成漢族、藏族以及羌族。
-
9 # 林屋公子
羌人大部分融合於今天的漢人了,少部分是今天的羌族等其他民族。商朝甲骨文就有“羌方”的記載了,是商朝西邊的一個敵人,商人經常抓了羌俘作人牲。羌方的得名可能來源於羊的信仰或者服飾,但因為當時的民族學知識匱乏,不可能有太詳細的部族劃分,所以這個羌方更多是西方民族的統稱。很可能也包括了後來的周人,周人姬姓聯姻的姜姓就是羌人出身。所以“羌方”在周朝應該就有很多融入華夏,還有一些在當時被稱為西戎或西羌。
隨著秦漢帝國對西羌的經略,當然又有很多羌人融入華夏。比如三國名將姜維是甘肅天水人,應該就是當時華夏化的羌人。後來羌人姚氏在十六國時期還建立了後秦政權,之後被東晉所滅,又最終成為北魏地盤。遼宋夏金時期的西夏政權也是党項羌人建立,後來被蒙古滅亡。這些羌人政權在當時是很先進的,遺民應該也更多走向了華夏化。而今天的羌族應該只是過去的羌方一小部分了,正如苗族也是上古三苗的一小部分,大部分還是融入今天的漢族了。
-
10 # 薩沙
羌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和漢族的歷史差不多。
在古代,羌族主要生活在今包括今甘肅、四川、陝西、寧夏及河套甚至新疆和西藏地區。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羌族就已經有不小的戰鬥力,曾經和秦國發生過170多年的戰爭。
之前的羌族都是遊牧,到了戰國時期逐步學習漢族的農耕開始出現定居的現象,只是農業仍然非常落後。
羌族和漢族不同,他們不是統一的民族。羌族分為無數部落,分散在廣闊的地區,並沒有統一的領袖。
有的羌族部落和漢人接觸較多,逐步進入封建社會。但很多羌族還是與世隔絕,處於奴隸制甚至氏族原始時期。
這也就決定了,羌族不可能威脅到漢人的中央王朝,頂多是騷擾而已。
同時,從古代開始,羌族就逐步內遷,同漢族融合,一部部的消亡。
當然,羌族是非常強悍的民族,所以歷史舞臺上必然有他的地位。
在漢代,羌族相當強悍,和大漢有過多年的戰爭。
大家都知道的三國董卓,本來就是駐紮在西涼專門對付羌族的漢朝將軍。
而後期的馬騰和馬超的軍隊中,也混編了很多羌族的騎兵,在平原地帶相當厲害,多次擊敗曹魏的軍隊。
到了漢朝滅亡,隨著晉朝的衰落,北方各民族都開始逐鹿中原,當然也少不了羌族。
魏晉南北朝時期,氐人符堅建立前秦政權,南安羌人姚氏建後秦政權。後秦政權勢力處在北魏之南,東晉之北,統治羌人及中原各族達33年。之後,還有幾個羌人部落相繼興起。即隴南的宕昌羌,川、甘邊境和岷江上游的鄧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
這是羌族歷史上第一個鼎盛時期。
只是好景不長。
羌族屬於文化落後的少數民族,隨著政權的垮臺,進入中原的羌族逐步被漢化,消失在漢民族中。
唐宋時期,隨著唐末的大亂以及宋代的虛弱,羌族又迎來第二個鼎盛時期。
活動在甘青和青藏高原東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項、東女、白蘭、西山八國、白狗、附國等先後雄起。其中,西山八國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諸山各部的統稱。他們處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勢力之間。
比如著名的党項人建立的西夏,一度雄霸西北。党項人就是羌族的一支。
但隨著西夏的滅亡和族滅,羌族人的風光不再。
他們本來就是人數很少的民族,隨著中原王朝的強盛,羌族也就起不了風浪了。
說變了,羌族其實是落後的民族,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
這樣的民族,隨著世界越來越現代化,自然逐步消亡。
宋代以後,羌族大部分和漢族融合,少部分仍然留在祖先的地方生活。他們過於落後,加上人數稀少,再強悍也沒用了。
元代開始,設定土司對羌族進行管理。
明清時代,羌族已經相當衰落,部落越來越小,遷入中原漢化的越來越多。一些羌族則又演變為其他民族或者和其他少數民族混血,族群消失了。
清代已經開始廢除羌族土司,轉為漢人的官員,對羌族實行了國家化的管理。
到了鴉片戰爭以後的火器時代到來,羌族也就徹底成為弱小民族,自保都很困難。
1924至1926年,理縣藏、羌等族人民反抗封建軍閥苛捐雜稅的壓榨,2000多人攻陷理縣縣城,還攻打到汶川、茂縣、松潘等地,鬥爭堅持了3年之久。這就是近代羌族最厲害的戰鬥了,自然這也算不了什麼。
今天中國還有30萬羌族,相比13億的人口已經是一星半點。
可以這麼說,羌族已經融入漢族的海洋中了。
-
11 # 常棣tandy
羌族起源於青海河曲、煌水及甘肅大夏河、洮河、渭水上游一帶的高原草原,以放牧羊群為主要經濟來源,也以羊為圖騰,是炎帝神農氏姜姓的一個分支。姜羌本為同字,音義也同。羌人部落繁多,主要分佈於青、甘、藏、新、滇、川西、陝北、寧夏及黔西廣大地區,故通常稱為西羌。
其支系先後曾建立過白狼、犛牛、笮、東女、蘇毗、吐蕃、西夏、南詔、羅鬼、自杞、宕昌、後秦、確斯羅、不丹、泥婆羅、古格等政權,還有許多受中央帝國管轄的西北、西方、西南各土司。羌族除大部分演變成為華夏族和漢族外,一部分分遷西南與土著各族融合而形成彝、藏、納西、基諾、哈尼、普米、傈僳、怒、阿昌、拉祜、基諾、緬、景頗、獨龍、僜、門巴等族。
羌人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神農氏姜姓,翦伯贊《先秦史》以周之始祖后稷出自姜嫄。《詩·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故知周族以“姜”為始祖母。按“姜”、“羌”古為一字,“羌”字甲骨文,從羊,從人。意指牧羊之人群。至“羌”字之變體為“姜”,不過變從“人”為從“女”。此種變體,在甲骨文中,為常見之例。““羌”字金文作筆,從羊從女,學者釋作姜,實為羌字之變體。
故《詩》所謂“姜嫄”,實即“羌嫄”。周族既以羌族女子為始祖母,故其為諸羌之一分支,實無疑義。《詩·大雅·思齊》雲:“文王之母,思媚周姜。”則周族又嘗以周羌自命。羌為西夏之族,故周族以“夏族”為其“先民”。羌人乃炎帝神農氏之裔,故姬姜世代通婚達三千年之久。
周武王伐商,就曾與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組成聯軍進行誓師。偽孔傳雲:“羌在西。”孔穎達《尚書正義》雲:“此八國皆西南夷也。”《說文·羊部》:“羌,西方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
《風俗通》亦稱:“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字從羊、人, 因以為號。”
周初的羌人是附屬於周王朝的。《詩·殷武》雲:“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後漢書·西羌傳》:“武王克商,羌、髳率帥會牧野。”又說:“西羌之本……姜姓之別也。周代羌人一直向周朝進貢,如《逸周書·王會解》說:“氐、羌鸞鳥。
《漢書·地理志》:“隴西有氐道、羌道。氐,夷種名。羌即西域婼羌之屬。”《括地誌》:“隴右岷、洮、叢等州,西羌也。”黃玠《汲冢周書序》:“羌,古姜姓,三苗之後,居三危。”黃氏之說乃本於《後漢書·西羌傳》之“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濱於析支,至乎河首,綿地千里”,楊建新認為:
“古代羌族應該是當地土著與遷來的苗民,經過長期的共同生活,最後形成了古代的羌族。”
三苗中的首領蚩尤也出自姜姓,乃炎帝的一支。舜所遷的即這一支中的一部分三苗人,遷回其炎帝始居地青海、甘肅之間的河曲和三危山,人數並不是太多。故劉先照說“這系神話,可供參考,但不足為據”。
羌人在晉以前從未形成國家,都是分散成眾多的部落,故《後漢書·西南夷傳》雲:“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呂氏春秋·恃君》雲:“氐、羌、呼唐、離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龍、突人之鄉,多無君。”又《義賞》雲:“氐、羌之民,其虜也,不憂其繫累,而憂其死不焚也。“說明氐、羌同俗。有謂氐、羌同種,有種不同種者,但有一條,當氐人西遷入甘南與羌人雜居後已互相融合,所以往往氐、羌互稱和連稱。
二、秦漢時期的羌人春秋戰國時,秦國強大,不斷向西拓展境土,並多次征伐西方的羌戎各部落。《後漢書·西羌傳》載:“羌無弋爰劍者,秦歷公時為秦所拘執,以為奴隸。不知爰劍何戎之別也。後得亡歸,而秦人追之急,藏於巖穴中得免。
羌人云:愛劍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為其蔽火,得以不死.既出,又與劓女遇於野,遂成夫婦。女恥其狀,被髮覆面,羌人因以為俗,遂俱亡人三河間。"諸羌見爰劍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為豪。……爰劍教之田畜,遂見敬信,廬落種人,儂之者日益眾。羌人謂奴為無弋,以爰劍嘗為奴隸,故因名之。其世世為豪。
至爰劍曾孫忍時,秦獻公初立,欲復穆公之跡,兵臨消首,滅狄豲戎。忍季父卬畏秦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曲西數千甲,與眾羌絕遠,不復交通。其後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犛牛種,越嶲羌是也;或為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忍及弟午獨留中,並多娶妻婦。忍生九子為九種,午生十七子為十七種,羌之興盛從此起矣。及忍子研立,時秦孝公雄強,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駟率戎狄九十二國朝周顯王。研至豪健,故羌中號其後為研種、及秦始皇時,務並六國,以諸侯為事,兵不西行,故種人得以繁息。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將兵略地,西逐諸戎,北卻眾狄,築長城以界之,眾羌不復南渡。”
秦穆公以後,西北羌人迫於秦的愈加嚴重的軍事壓力,於是在原來的向外流動路線基礎上,開始了更大規模、更遠距離的遷徙,構成羌人歷史及中國西北、西南民族史上的重要時期、當時有的向西發展,“出賜支河曲西數千裡”,這支“與眾羌絕遠,不復交通”的羌人,即是“絕遠未嘗往來”的“發羌”、“唐旄”。
他們後來成為藏族先民一部分。有的則可能長途跋涉到了新疆天山南路,成為後來文獻上所記載的“婼羌”的組成部分。也有少數可能北遷至今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一帶。此外,還有大量羌人繼續向西南移動.如越嶲羌、廣漢羌、武都羌等。這些遷徙的羌人與當地原有的居民共同生活。由於自然條件的差別,有的處河谷地帶,有的據丘陵地區,有的則在深山密林之中,加上其它因素的影響,決定了他們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
有的強大,有的弱小;或農耕,或畜牧;或與漢族同化,或與土著結合。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面貌,為中國多民族大家庭增添了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隨著歷史的發展,西南、西北地區民族日趨繁多,然而其中一些民族在語言及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居住建築、神話傳說等方面,卻有許多的共同點,並都可以從古羌人那裡找到一定的線索,這證明了他們都與古羌人有著族源上的聯絡。
西漢初年,進入中原的羌人已與漢族融合;未進人中原的羌人,分佈於隴西、甘南、河湟一帶,“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穀,以產牧為業。其俗,氏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為種號,十二世後相與婚姻;父沒則妻後母,兄亡則納釐嫂,故國無鰥寡,種類繁熾。不立君臣,無相長一,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為雄。殺人償死,無它禁令。……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堪耐寒苦……婦人產子亦不避風雪。性堅剛勇猛”。
漢初,匈奴單于冒頓強盛,臣服諸羌。漢武帝北卻匈奴、西逐諸羌,乃渡河湟,築令居塞,初開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門,隔絕羌胡,使南北不得交關。於是障塞亭燧出長城外數千裡。漢武帝成功地截斷了羌胡(匈奴)的聯合,安定了西部邊境,並利用羌人部落紛立互不統一之機,逐個擊破羌人部落而征服了羌人,以至在羌中設立護羌校尉,以統治羌人。
在整個東漢時期,大大小小的羌族起義與東漢帝國幾乎是終始的,波及到今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川北和山西北半部等廣大地區。最後,護羌校尉段潁經五年奮戰,“凡百八十戰,斬三萬八千六百餘級,獲牛馬羊等四十三萬七千五百餘頭”,費用八十餘億,白骨相望於野。公元168年,段穎終於平定了羌族的起義。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羌人魏晉時,西北的大行政區劃略有變更,即將雍州隴西五郡及益州廣漢屬國的陰平劃為秦州。從此,秦州包括隴西、南安天水(漢陽)、略陽、武都、陰平六郡,各郡或多或少有羌族雜居其間。
雍州包括京兆、馮翊、扶風、安定、北地、新平(治今陝西彬縣)、始平七郡,其中馮翊、北地、新平、安定四郡的羌族最多。涼州包括金城、西平(治西都,今青海西寧市)、武威、張掖、西郡(治今甘肅永昌西北)、敦煌、酒泉、西海八郡,其中金城、西平二郡自古都是西羌的根據地所在。
此外,還有益州的汶山郡,在岷江兩岸也是一個廣大的羌族聚居區。以上與羌族有關的州郡的政治區域,由晉至北周變動不大。
河湟地區自遭東漢多次征剿之後,在曹魏時已經呈現一種戶口離散、城鄉凋零的悲慘景象。
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年),西平人魏光領導郡內諸羌起兵,殺死西平太守嚴苞。明帝太和元年(227年),西平人麴英起兵,殺死臨羌縣令。景初二年(238年),燒當羌王芒中、注詣又起兵反魏。齊王正始年間(240一248年),蜀將姜維出兵隴西,與曹魏爭奪秦、涼二州的羌民,隴西、南安、金城、西平四郡的羌酋餓何、燒戈、伐同、蛾遮塞等率眾萬餘落,叛魏附蜀,攻圍城邑,連年不解。涼州著名的盧水胡酋治無戴也起來策應,圍武都郡城。涼、秦二州因此遭到了很大的破壞。
西晉以後,十六國中有半數以上的各部族政權統治過河湟地區,並在那裡進行過多次殘酷戰爭,這些對於羌民顯然是不利的。前涼和後涼直接統治過河湟地區的東部(311-397年)。前涼的王公貴族多兼任護羌校尉,直接統治羌民,把羌民編為軍隊,統率他們到各地打仗。他們強迫統治下的羌漢人民建築宮殿,修理城郭,有時還強迫人民“徙石為田,運土殖穀”,因此引起勞動人民的普遍反對。
他們為了進攻秦隴,趁境內大荒、谷價踴貴之時,把倉裡積蓄的谷帛借給人民,秋收以後,人民以三倍或加倍的谷帛納還,其不能付此高利貸者,至於“簿賣田宅”。從此可知前涼統治階級是如何剝削漢羌人民了。前涼在河湟地區建置的郡縣鎮戍很多,其中除舊置或改名的郡縣不計外,西平郡的樂都和邯川戍,晉興郡(治今青海樂都東南)的臨津、臨障、廣昌、遂興、罕唐、左南諸縣,皆前涼時新建。
前涼佔領河湟地區後,便強迫西海郡的羌民外徙,經過羌民的多次反抗,最後才把羌民安置在樂都一帶。繼前後涼後統治河涅地區的,就是南北涼。南涼為鮮卑禿髮烏孤所建,初居廉川堡(今青海樂都東);攻下後涼的樂都、涅河、澆河三郡後,便遷都於樂都,不久又遷都於西平(今青海西寧)。
自利鹿孤繼位後,南涼的政治有幾個特點:第一、他們征伐河西的郡縣時,經常掠奪那裡的大批農民,移置河湟地區從事農業生產;第二、相反地把西平、湟河二郡精於騎射而拙於農業的羌胡三萬多戶,移置河西諸郡,以保衛疆界;第三、又把漢人分置在城鎮之內,“勸課農桑,以供軍國之用”;同時又設立一些學校,教育貴族子弟。這些作法對於河涅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顯然是有利的。
當南涼衰微的時候(五世紀初),西秦和北涼又來爭奪對河涅地區的統治。西秦為隴西鮮卑乞伏國仁所建,初居勇士川(今甘肅榆中東北)。他的繼位者都金城,或都苑川西城(今甘肅靖遠西南),或都譚郊(今甘肅臨夏西北),後來又遷都於枹罕。乞伏國仁及其子熾磐攻滅南涼(414年)後,在河湟地區置涼州於樂都,商州於澆河,沙州於湟河,河州於枹罕,這都是羌人的分佈地區。
從此可知河湟羌漢人民建設這一地區所付出的勞動是很大的。當西秦從東南方面攻滅南涼時,北涼王沮渠蒙遜亦率兵南下,攻取湟河、廣武二郡。北涼匈奴人沮渠蒙遜曾出兵攻打西秦的樂都、西平兩郡,但不久就退回河西。此後經十五年(431年),西秦被夏所滅,又八年(439年),北涼被北魏所滅。此後,今青海西寧的東部和東南部地區屬於北魏。
十六國及北朝時,西南部尚有一大國,即吐谷渾王國。此國的統治階級,前期主要是東胡鮮卑,到了晚期貴族之中亦有拓跋鮮卑和匈奴赫連氏,而其所統治的部民,則主要是羌人。到了吐谷渾王國的晚期,慕利延立(436年),國勢日衰。
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拓跋燾出兵來伐,慕利延初奔白蘭,繼至西域,滅于闐王國。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涼州刺史史寧約突厥木杆可汗分道出兵攻吐谷渾。突厥可汗從北道入,擊吐谷渾之賀真城;史寧由東道入,擊樹敦城,二城俱下,然後會兵於青海湖附近。此賀真、樹敦二城當在青海湖北吐谷渾王誇呂所逃的南山附近。
北周於建德五年(576年)征伐吐谷渾後,河淳地區的郡縣略復北魏舊時的形勢。西魏在都州的廣威縣置澆河郡,隋大業五年(609年),伐吐谷渾,其王伏允奔西山。於是西海郡郡治移於吐谷渾國都之伏俟城,統縣二:宣德、威定,皆在青海湖以西。
從前涼到隋代二百八十多年間,河湟羌民在各族政權的統治下過著十分艱苦的生活。
羌族最古的主要分佈區在青海東部的河涅地區。從公元前幾千年起就向外遷徙,分佈在黃河流域各地。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時,又有大批的羌族從賜支河曲南下,向長江流域的上游遷徙,分為三支,就是武都地區的參狼羌、廣漢地區的白馬羌以及越嶲地區的氂牛羌。
直到現代,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各地的原有羌族絕大部分都漢化或藏化了,只有四川西北部松潘和茂汶羌族自治縣還有四萬三千多羌民儲存著羌族原有的語言、文化、風俗和宗教信仰。
羌族在漢代以前就從黃河上游的賜支河曲徙至岷江。從周到秦統治岷江上游諸族的主要是蠶叢所建的蜀國政權。這一政權在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16年)被司馬錯所滅,但其勢力一直保持到秦末漢初。
四、隋唐時期的羌人公元五八九年,隋朝結束了十六國南北朝以來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中國。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既是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也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時期。作為中華民族組成部分的羌族,由於歷史上各代的遷徙,與漢族等的錯居雜處,在這一時期,又有很大一部分融合到漢族之中。
例如從魏晉以來,居住或陸續遷到雍、秦、涼三州一些主要城鎮的羌民,已經逐漸漢化,融合到漢族之中。因此,到隋、唐時,羌族主要聚居地區已大大縮小。
隋代初年,把北周在岷江上游和黑水流域所置汶、翼、扶、覃四州合為一州,初稱汶州,繼以此州“西夷交會”,改名會州,設一總管,統十一縣,包括兩萬四千多戶。從開皇九年(589年)會州總管姜須達的《通道記》以及十一縣的名稱考之,自雜谷腦以西並未設縣,故知兩萬四千多戶,沒有包括大多數的冉駹在內,其中主要的部族是羌族。
唐代初年,分會州為松、翼、會三州。貞觀年間改會州為茂州,以州北十二里之茂溼山得名。從武德末年到貞觀初年,在松、茂二州設定兩個都督府。松州都督府初時是為鎮攝吐谷渾和党項,屬隴右道。後來吐谷渾衰微,党項內屬,始割屬劍南道以備吐蕃。
茂州都督府初時的任務是內而統治羌民,外而鎮攝西山八國,後因吐蕃內侵,始與松州聯合,共御吐蕃。每一都督府之下管轄了若干正式的州縣和非正式的羈縻州。茂州都督府最初只有一個正州,即茂州,管四個縣,共三千三百多戶,主要是羌民。
党項羌和吐谷渾境的羌族居於唐朝與吐蕃之間,所以在七世紀時,此兩種羌民成為唐朝與吐蕃爭奪的目標。
五、宋元時期羌人唐鹹通末,《敦煌行室遺書》第一冊《張氏勳德記》殘卷載:“河西劫復,猶雜蕃、渾,言音不同,羌、龍、溫末雷威懾伏。”張義潮收復河隴之地,不久即為回鶻、吐蕃、溫末、龍、羌等所據。宋為了對付西夏,便積極招撫西北羌人。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一月,靈州部送歲市官馬,賂所過族帳物粗惡,羌人恚不受,知州、比部郎中張全操捕得十八人殺之,沒人其兵仗羊馬,戎人遂擾。上遣使資金帛撫賜其族,與之盟,始定。召全操下有司之,決杖流登州沙門島”。因此羌人在宋朝正確的民族政策感召下,紛紛投附宋朝,從而削弱了西夏南擴的勢力。
神宗元豐四年(公元1081年),乘西夏內訌之機,熙河經略使李憲等收回蘭州,羌人降附甚多。為“固降羌之心”,遂建蘭州城及各類堡壘。“城蘭州及展置戍壘之後,羌人相繼降附者已數萬帳”。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設鄯州(青海西寧市)、湟州(樂都縣),知州趙隆引湟水澆地數萬頃;將軍何灌開廣利渠,溉田千頃,促進了生產,“羌豪信服,十二種戶三萬六千,願比內地”。
元代羌人微弱,近漢人之地大多已融人漢族;而近蕃人遊牧之地又多融入番族,以後成為藏族;也有因受蒙古人統治而人蒙古族者。羌人的分佈範圍越來越小,而影響很小,故史籍記載極少。
六、明清時期羌人明代時,羌人僅有零星記載。明代設西寧、河州、洮州、岷州等衛,還“遠番四衛”:安定、阿端、曲先、罕東。以統轄包括羌人在內的各個民族。如“罕東衛,在青海東北…···以處西關別種”。這些羌人大多已被吐蕃所蕃,到民國時已成為藏族了。
《明史·西域二》: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洮州、岷州的羌人和其他族共同暴動,攻臨洮、鞏昌,明王朝官吏曾比較了漢代趙充和段熲對待羌人的辦法,最後認為“且剿且撫”更為適宜,次年二月“遣人開示禍福……撫定七十二族”。甘、青交界區的羌人,後多融合入漢族之中。
到今天,羌族人口約85000人(1978年),主要分佈於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有一部分分居汶川、理縣、黑水、松潘、川北等地。1990年,北川縣有羌族58098人。幾乎絕大多數不通羌語,全採用漢文、漢語(夾雜一些羌語詞彙)。
(正文完)
-
12 # 關東俠客
羌族是古代生活在中國西部的古老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的形成,產生深遠廣泛影響。
《後漢書-西羌傳》:"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同理,姜,牧羊女也。
古代羌人生活在甘肅洮河,湟河,大通河,岷江上游一帶,不是單一民族,共同點是"逐水草而生。"
羌人的歷史非常早,商朝甲骨文中,就有"羌方”記載。
武王伐葤時,就有羌人和姜人參加。姜孑牙還是周軍統帥,子孫封在齊國和呂國。
春秋戰國時期,羌人建立了義渠國,同秦人爭戰了170多年,義渠國王同宣太后還生了兩個孩子,後被秦國吞併。
漢朝時,羌人部落非常強大,有白馬羌等上百個部落,漢朝設護羌校尉管理羌人地區。
隋唐時期,羌人處於唐和吐番兩大帝國之間,在夾縫中生存,有的融入吐番人之中,形成今天的藏族,有的融入漢人之中。
比如,唐朝著名的宰相狄人傑,就是羌人。夾縫中生存的羌人南遷,進入四川和雲南及以南地區。
進入雲南的古羌人,逐漸形成藏緬語糸的各個少數民族。留在四川汶川一帶的古羌人,形成現代羌族,大約有三十萬人。
-
13 # 三秦風物
歷史上的羌族人是華夏民族的先祖之一。所謂華夏民族,之初是由西羌,東夷,苗黎融合而成,以後又多次融入匈奴,鮮卑等民族。所謂華夏民族或者說漢族只是融合程度的比例而已,不存在什麼純粹的漢族。
-
14 # 道家門人
融入到漢族當中。我所知道的西安市長安區有一個江村,計劃經濟時代十個大隊,就是十個自然村。是長安區(長安縣)最大的村子。他們的村志上明確記載,村子本名羌村,全是羌族後裔。但現在全是漢族。在他們旁邊,還有一個大村子留村,據說是軍隊後裔。估計古代是監視江村的。
-
15 # 咕咚大俠2
羌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相傳夏朝時期就有。很多古老的民族都是羌族的分支。比如藏族就是羌族的一個分支。羌族生活在西北,甘肅,俠西,四川這一帶。興盛的時期是在南北朝時期。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權崩潰後,羌族人趁虛而入,羌族貴族姚萇建立了後秦政權,定都1長安。|後來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羌族人失去了在黃河流域的勢力,但是在陝西關中一帶仍然有大量羌族人的後裔。比如現在關中一帶的大姓,比如說雷姓和姚姓,都是羌族人的後裔。
羌族人失去勢力後就開始退到了四川甘肅西藏交界處居住。這些地方比較隱蔽,適合農耕和隱居。所以時至今日,羌族人的主要聚居地就在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和汶川羌族自治縣一帶。其他地區則很少見到羌族人了。
-
16 # 淡定飯糰gb
無論是文化傳承,還是語言,歷史研究以及考古發現都證明今天的藏族正是古代羌人的主體,他們除退出陝西以外,至今仍生活在其生髮之地甘、青、川、雲南、西藏等地。而歷史上各個時期對族群的稱謂並不相同,藏族先民夏商周稱之為戎狄。秦、漢、三國、西晉稱之為羌。東晉16國,南北朝時期稱之為吐谷渾、党項。隋朝稱為附國。唐朝稱之為吐蕃。五代十國依然稱之為吐蕃。宋遼時期將中國的這一地區稱之為吐蕃諸部。宋金時期稱之為吐蕃等部。元朝稱之為總制院轄地。明朝稱之為烏思藏都司。在地理劃分古代一段時期對藏地統稱為羌中,並有羌中大馬行天下之說。百科“羌中”詞條:秦漢時指羌族居住的地區,即今青海、西藏及四川西北部、甘肅西南部。《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地東至海暨北韓,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史記·大宛列傳》記張騫從西域還,“留歲餘,還,並南山,欲從羌中歸。吐蕃只是羌人一部,藏族只是清末民初中山先生提出以漢蒙滿藏回(新疆回部)五族之地建立共和,有烏斯藏稱謂而來。
-
17 # 咬文嚼字辯名實
羌姜一個字從北不從羊,他們祖宗就是被篡改為神農的神戎,黃帝本紀原文是神戎氏衰嘗百草醫學發達的那個是神戎:商朝神戎後人謂之羌,是因為他們北來。周朝恢復了他們神戎氏子孫稱呼,謂之戎人。後來又謂之羌,藏人就是藏起來的羌人,即神戎氏後人。他們後來大部分都在川藏一帶,不過他們從來不是遊牧啊,牧羊人是製造的。
-
18 # 王者不治夷狄
羌人的鼎盛在夏朝。
夏后氏就是接受了紅山文化並與其融合的一支羌人。
所以說漢羌同源,甚至可以說華夏是融合了其他部族血脈和文化的羌人。羌人在血緣上是最正統的華夏。落後的剩餘部分羌人歸入四夷與華夏是個並列概念了。
回覆列表
歷史上的羌族,曾經盛極一時,雄霸華夏西北地區。
羌族在歷史上,很早就與華夏文明相互交織融合。在周朝的時候,羌就是周朝的附屬族群。
看過《大秦帝國》的朋友們都知道,在強秦的背後,還有一個強大的義渠國,這個義渠國就是羌族人的國度!可見當時羌族人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
義渠華人,在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之下,一步步的與秦人融合。隨著秦朝統一天下,一部分義渠羌人北上,一部分羌人更是進一步與中原百姓通婚融合。南下的羌人,有的到了貴州一帶,有的聚居在如今的四川阿壩地區。
到了漢代,北上的羌人屢遭匈奴脅迫,與漢朝為敵!武帝時期,為了阻擋匈奴人飄忽不定的邊境騷擾,漢朝設定了敦煌、酒泉、張掖和武威四郡,建立了地方行政系統,設定了護羌校尉,用來專門保護管理羌人事務。
在後世的歷朝歷代中,羌族都是華夏大地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當中強有力的一員!
鴉片戰爭及抗日戰爭期間,羌族人在面對外敵入侵之時,與華夏各民族一道不怕流血不怕犧牲,勇敢地走向了戰場!
羌族不愧是我華夏民族大家庭中值得欽佩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