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眼睛的鵝毛怪

    幼兒性別角色的發展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性別概念的發展

      性別概念是關於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的期望的理解。兒童性別概念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性別認同(2~3歲),即兒童能正確標定自己和他人的性別;然後是性別穩定性(4~5歲),即知道人的性別不會隨年齡變化而變化;最後是性別恆常性的獲得(6~7歲),即懂得人的性別不會隨服飾、形象或活動的改變而改變。

      2.性別角色知識的發展

      性別角色知識是兒童對於男女各自適宜的行為方式和活動的認識。3歲甚至更早期的兒童就懂得不少性別角色應有的活動和興趣,如知道男孩該玩汽車、刀槍,女孩該玩娃娃、烹飪遊戲,但這種認識比較刻板。5歲兒童已經認識一些與性別有關的心理成分,如男孩要大膽、不能哭,女孩要文靜、細心。小學階段,兒童有關性別角色的知識更加豐富、穩定、靈活。

      有關研究認為,從嬰兒期到青少年這一階段,兒童性別角色成見的發展呈U形趨勢,即年齡較小的兒童,由於其認知能力發展的侷限,通常把規則看成是必須絕對服從的要求,因而不能容忍不適宜性別行為的出現,而年長的兒童由於能夠認識到規則只是一種社會習俗,因而在性別角色認識上態度相對靈活,性別角色成見反而少於年齡較小的兒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青春期的青少年由於性意識的覺醒,會產生強烈的與性別相聯絡的期望,因而會重新恢復到早期所曾有的性別角色的刻板狀態。

      3.性別偏愛的變化

      性別偏愛是個體對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的偏愛傾向。一般而言,兒童常常偏愛與自己同性別成員的角色或活動,但並不總是如此。研究發現,男孩更加喜歡男子氣的活動並對這類活動感興趣,而女孩中卻往往會有階段性地偏愛男子氣活動,接受男子個性特徵的傾向,在小學期間尤其如此。這可能與男子在社會上更受尊重有關。

      4.性別角色行為的採擇

      兒童在很早的時候就顯示出行為的性別特徵,隨著兒童性別概念和性別角色知識的發展,會更有意識地採納和選擇符合自身性別的角色行為,從而使男女角色行為的分化更加鮮明突出。

      男女兒童正是透過以上幾個方面的發展逐步獲得符合自己性別的角色特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少一截右手食指手指算殘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