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騎馬趕驢

    陸遜 ,三國時吳國集團的高階管理層,參與了呂蒙襲取荊州,在夷陵之戰中火燒連營大敗劉備,為東吳政權的建立作出了傑出貢獻。然,這麼輝煌成就卻被孫權逼死,不得善終,這又是何故呢?

    一、陸遜之死的直接原因,他參與了“奪嫡之爭”,又叫“南魯黨爭”,即是南宮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黨爭。這一事件讓孫權撿到一把可逼死陸遜的槍。

    二、陸遜之死的根本原因,在於陸遜的身份及所代表的勢力。陸遜是江東士族,黨羽眾多,而且還是所有江東士族中勢力最大的。這讓孫權非常忌憚,孫權怕他的接班人無論選誰,都鎮不住陸遜。既然陸遜摻和了“南魯之爭”,那他就是“該死”了。

  • 2 # 52197348750

    陸遜,三國後期東吳名流,他是東吳名將周瑜英年早逝後逐步嶄露頭角的謀略和軍事家,他的才華智謀與周瑜在伯仲之間。對局勢的認知頗有戰略眼光。陸遜與呂蒙合力攻取荊州,擒拿關羽,但陸遜面見孫權,言關羽不可殺,殺了關羽必成蜀吳世仇,而呂蒙馬忠故而殺關羽。後劉備起數十萬大軍攻吳,陸遜與劉備相持於夷陵,陸施火攻破蜀軍。後陸遜與曹軍戰於石亭,破曹休。陸遜功高震主,孫權己有除陸遜之心,陸出身東吳名門望族,如日中天,而陸不應插手太子之爭,這更招致孫權不滿,怕嗣主駕馭不了遜,終於孫權難容陸遜,三番五次派信使去斥責陸遜,遜憂傷過度,含恨而死。孫權除陸遜事件,是江東孫陸的矛盾,往大處說,是君主專制與權勢大族矛盾的體現。陸死後,東吳再無有類似周瑜、陸遜的謀士出山,東吳滅亡也就不久了。

  • 3 # 小編虎哥

    三國裡面,孫權是比較特殊的一個,跟劉備、曹操不同,劉備和曹操的江山都是自己靠著拼搏來的,而孫權呢,則是繼承了他兄長孫策的遺產,靠著他們的家族世代在東吳的經營才壯大起來的。曹操都不禁誇讚“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顯然是個傑出之輩。自古雄君暮年好猜忌,孫權也不例外,晚年殘忍好猜忌,逼死了他一手栽培起來的陸遜。

    在夷陵之戰中,陸遜將劉備率領的蜀軍打敗,一戰成名。本來,功成名就了,應該很開心。可是陸遜過得不開心,因為東吳卸磨殺驢,他的主子孫權變了。此時的孫權已經老去,早就沒有了年輕時意氣風發,平易近人的樣子。孫權的脾氣越來越暴躁,甚至開始喜歡猜忌。只要有了猜忌的物件,就變得昏庸又嗜殺,殘忍無情。

    儲君之爭歷來都是皇帝最忌諱的事情之一,皇帝不喜歡別人盯著自己的位置,哪怕是兒子都不行,陸遜一開始也一直保持中立,當時的儲君之爭最激烈的當屬太子和魯王,而孫權卻偏心魯王,一心想要廢除太子另立魯王。如此機密的事情不小心被奸細聽去告知了太子,太子轉而找到陸遜的侄子陸胤,請他牽線讓陸遜替他說話,陸遜這才去勸說孫權嫡庶之分。

    事實上陸遜說出這番話完全不是因為太子,而是自古以來重嫡輕庶,嫡庶不分只會亂了超綱,而孫權恰好因為這件事誤會陸遜站在太子隊伍。孫權派人查出洩密者,然後抓了所有涉密之人,唯獨放過陸遜。並派了幾批人去責罵陸遜,陸遜因此鬱鬱寡歡,氣氛孫權居然不信任他,一著急就被孫權氣死。

    孫權知道,陸遜對自己絕無非分之想,但是,陸遜對看上去仁弱的孫和,對看上去外強中乾的孫霸有沒有非分之想呢?一旦自己死後,孫和與孫霸能否鎮得住陸遜及一班江東豪族呢?孫氏江山會不會在自己死後也面臨改朝換代的危機呢?陸遜的死絲毫沒有平息孫權的怒火,他還羅列了陸遜的二十多條罪狀準備在陸遜的葬禮人念出來。

    孫權這個人,表面上禮賢下士,其實他是個唯我獨尊的人,從來就是翻臉不認人的典型。陳壽在《三國志·吳主傳》中,用十六個字評價了孫權“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性多嫌忌,果於殺戮”。這十六個字,其實就概括了孫權這個人的性格。孫權逼死陸遜並非一時意氣行事,而是一直以來隱藏的禍根。從兩人的家世背景上就有著很大的衝突。而之後孫權的猜測與忌憚越發嚴重,在情緒的滋長下,最終宮鬥事件成為了導火索,陸遜也因此抑鬱而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錦鯉開缸,多長時間培養消化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