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evilOrNot

    善用對比、映襯的手法塑造形象,在言與行的比照烘托中,見出人物的正邪之別。這對比、映襯分見於敵我兩個營壘,出現於不同場合。 其一,在出使匈奴之初,與副使張勝的對比。蘇武使匈奴,適遇緱王與虞常謀反的突發事件。副使張勝與虞常有舊,捲入其中。因謀反事發,虞常被捕,蘇武知之。料必牽連自己,有負於國,欲自殺。衛律召蘇武受辭時,蘇武深責自己屈節辱命,引刀自刺。蘇武傷愈之後就是“會論虞常”和再度逼降,虞常被斬,張勝心驚,當衛律“舉劍欲擊”之時,“勝請降”。反觀蘇武,在衛律“復舉劍擬之”的生死關頭,卻是“不動”。作為副使,張勝揹著蘇武行事,置兩國關係於不顧,欲貪功而陷於虞常謀反之事,累及蘇武,在匈奴的威逼之下,貪生請降。而蘇武在得知真情後,首先想到的是“見犯乃死,重負國”“雖生,何面目以歸漢”,立下竭忠盡節之志,自殺未果,

    更不為敵方劍刃相加所動。透過與張勝的對照,更可見蘇武寧死不屈、鎮靜無畏的使臣風度和高貴品質。 其二,在威逼利誘之時,與叛徒衛律的對照。衛律因李延年推薦,出使匈奴,還漢之時,延年因罪全家被捕,衛律逃奔匈奴,被封為丁靈王。在劍斬虞常、張勝請降之後,衛律先是以言相逼:“副有罪,當相坐。”蘇武據理反駁,衛律理屈詞窮,舉劍威脅,蘇武“不動”。威逼不成,衛律轉以利誘來勸降,降之則是“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拒降則是“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但蘇武仍是“不應”。衛律見恬不知恥的現身說法不能奏效,又轉為威脅:“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對這種無恥之尤的言行,蘇武先是指斥衛律“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的叛變之舉,

    繼而痛責衛律“反欲鬥兩主,觀禍敗”“欲令兩國相攻”的陰謀詭計。衛律的驕橫無恥、色厲內荏,蘇武的

    堅定鎮靜、深明大義,使忠奸之別如同冰炭不能相容。 其三,在以情相勸之時,與降將李陵的對照。李陵與蘇武在漢時俱為侍中,相處素厚。他原來愧見蘇武,受單于指使,以“置酒設樂”之舉與蘇武相見,道明“說足下”之意,和單于“虛心欲相待”的誠心。他先曉之以“空自苦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之理,再動之以情,陳述了蘇武出使以來所未知的家庭變故:兄弟屈死,母親亡故,妻子改嫁,子女走失,繼而將心比心,陳述自己初降時的心情,最後又指出漢武帝年事已高、喜怒無常、大臣安危難卜的朝中實況。所說的這些,情理俱在,且陳述委婉,雖心如鐵石亦不能不為所動。但是,蘇武卻置家中命運和個人恩怨於度外,他所說的“臣事君,猶子事父也”,雖不無愚忠色彩,但為國事甘赴湯鑊,不避斧鉞,“殺身自效”,堅貞不屈,卻閃爍著奪目的思想光芒。在連飲數日之後,仍陳其“必欲降武”惟有“效死於前”之志,終使李陵讚歎與自責並作,與之泣別。李陵雖有韜略武功之長,但自恃太過,以致兵敗投降。蘇武並無過人之才,卻能在處

    變置難之時,不負使命,孤忠自誓,大義凜然,這種歷久而不變的節操,將國家利益置於個人恩怨之上的高貴品德,較之一時的血氣之勇更為難能可貴。在與李陵“喟然嘆”“泣下

    霑衿”的對照中,更見蘇武胸襟寬廣、信念堅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辣椒炒肉應該用英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