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5000年前 倉頡,史皇氏,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類從此由蠻荒歲月轉向文明生活。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生於陝西省白水縣楊武村鳥羽山。享年110歲,為軒轅黃帝左史官。中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中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 首創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於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這就是現在的“穀雨”節氣。倉頡去世後,當地百姓在其墓葬處修有廟宇,並將這裡的村莊取名為“史官村”。 建於漢代的倉頡廟內有一塊《倉聖鳥跡書碑》,黑色的石頭上刻著28個古怪的符號,相傳這就是倉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這些鳥跡書由小的圖形和畫面組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書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閣帖》將它們破譯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倉頡廟,位於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鄉,是國內唯一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東漢延熹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一定規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廟史已有1800餘年,無文字記載的歷史,據民間傳說,則可上溯到黃帝時代。倉頡廟高垣厚牆,格局完整。倉頡廟的建築,主體有山門、東西戲樓、前殿、報廳、中殿、寢殿、鐘鼓樓、東西廂房等。元代修建的寢殿,以蒿木為前殿大檁,長16米,粗55釐米,徑勻體直,世所罕見。 倉頡廟內歷代碑石眾多,雖經戰亂多有散失,現儲存的仍有十八通,陣列於前殿之內。其中倉聖鳥跡書碑,至今字、碑均儲存完好。石碑年代從東漢起,歷魏、五胡十六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廟院內古柏參天,生長茂盛,東漢延熹五年之“倉頡廟碑”即載當時“廟內古柏鬱鬱蔥蔥”, 與陝西黃陵、曲阜孔廟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廟柏樹群。 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當初倉頡也用結繩記事,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曾造成黃帝同炎帝一次談判的失利。為此倉頡深感愧疚,遂辭官出遊,遍訪智者,尋求記事的好方法。幾年之後,他返歸故里,獨居村西深溝之中,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揭開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陝西白水倉頡廟前殿共四間,緊貼兩邊有小耳房各一間,硬山結構。前殿現存有漢、魏、宋、明、清各個時代的碑石。有倉頡頌碑,有倉頡文字碑,有翻修倉頡廟碑,有和倉頡廟有關的記事碑等。這些碑石都是倉頡廟可靠的歷史記載。其中漢《倉頡廟碑》、苻秦《廣武將軍碑》、清《倉聖鳥跡書碑》、《大宋倉公碑》、唐《倉公碑》、魏《孔子弟子題名碑》等都是碑石史上的名碑。 倉頡廟的碑石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書法藝術、文物價值上,都是倉頡廟古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歷經了各朝各代,不但從中可以看出碑碣的發展過程,而且是一部完整的倉頡廟史。其中的《倉頡廟碑》在全國也算得上最早的碑石,《廣武將軍碑》為苻秦唯一的一塊石碑,碑文為隸書,且隸中有楷,亦含有鄉草野味,難怪從宋代的趙明誠到近代的康有為、于右任都為之書法而傾倒。 清乾隆《倉聖鳥跡書碑》是白水知縣梁善長,將倉頡所造文字遺存的二十八個字摹制而成。據史料載:“倉頡造書兩卷,隋亂時失於兵火,現存只有二十八字”。這二十八字在宋時被破譯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二十八個字的本身已含漢字構成法中的象形、會意等,如其中的“列、氣、明、尊”等都含有這兩種構字法,還有一些字與甲骨文相同。碑上二十八字表面上各互不相關,但經仔細研究,卻記載了黃帝時的一段歷史,由五行八卦說分析:東為甲乙木,中央戊已土,據《史記·五帝本記》載,炎帝有聖德,以火德王,黃帝有土德之瑞,土為黃色,所以稱為黃帝,居於涿鹿,位於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黃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記述炎黃二帝同為部落首領,他們的所做所為均是天下各個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記述了黃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亂,天下重新恢復安寧,百姓安居樂業,黃帝又成為天下部落首領。另外,在山門、前殿、中殿、寢殿,分別懸掛著由於佑任、邱星、謝德萍等提寫而精心製做的匾額,以敬仰文祖倉頡聖靈。
約5000年前 倉頡,史皇氏,陝西省渭南市白水縣人。《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史官,被尊為“造字聖人。”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類從此由蠻荒歲月轉向文明生活。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生於陝西省白水縣楊武村鳥羽山。享年110歲,為軒轅黃帝左史官。中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中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 首創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於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這就是現在的“穀雨”節氣。倉頡去世後,當地百姓在其墓葬處修有廟宇,並將這裡的村莊取名為“史官村”。 建於漢代的倉頡廟內有一塊《倉聖鳥跡書碑》,黑色的石頭上刻著28個古怪的符號,相傳這就是倉頡當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這些鳥跡書由小的圖形和畫面組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書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閣帖》將它們破譯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倉頡廟,位於白水縣城東北35公里處的史官鄉,是國內唯一僅存的紀念文字發明創造的廟宇,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東漢延熹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一定規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廟史已有1800餘年,無文字記載的歷史,據民間傳說,則可上溯到黃帝時代。倉頡廟高垣厚牆,格局完整。倉頡廟的建築,主體有山門、東西戲樓、前殿、報廳、中殿、寢殿、鐘鼓樓、東西廂房等。元代修建的寢殿,以蒿木為前殿大檁,長16米,粗55釐米,徑勻體直,世所罕見。 倉頡廟內歷代碑石眾多,雖經戰亂多有散失,現儲存的仍有十八通,陣列於前殿之內。其中倉聖鳥跡書碑,至今字、碑均儲存完好。石碑年代從東漢起,歷魏、五胡十六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廟院內古柏參天,生長茂盛,東漢延熹五年之“倉頡廟碑”即載當時“廟內古柏鬱鬱蔥蔥”, 與陝西黃陵、曲阜孔廟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廟柏樹群。 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當初倉頡也用結繩記事,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曾造成黃帝同炎帝一次談判的失利。為此倉頡深感愧疚,遂辭官出遊,遍訪智者,尋求記事的好方法。幾年之後,他返歸故里,獨居村西深溝之中,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揭開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陝西白水倉頡廟前殿共四間,緊貼兩邊有小耳房各一間,硬山結構。前殿現存有漢、魏、宋、明、清各個時代的碑石。有倉頡頌碑,有倉頡文字碑,有翻修倉頡廟碑,有和倉頡廟有關的記事碑等。這些碑石都是倉頡廟可靠的歷史記載。其中漢《倉頡廟碑》、苻秦《廣武將軍碑》、清《倉聖鳥跡書碑》、《大宋倉公碑》、唐《倉公碑》、魏《孔子弟子題名碑》等都是碑石史上的名碑。 倉頡廟的碑石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書法藝術、文物價值上,都是倉頡廟古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歷經了各朝各代,不但從中可以看出碑碣的發展過程,而且是一部完整的倉頡廟史。其中的《倉頡廟碑》在全國也算得上最早的碑石,《廣武將軍碑》為苻秦唯一的一塊石碑,碑文為隸書,且隸中有楷,亦含有鄉草野味,難怪從宋代的趙明誠到近代的康有為、于右任都為之書法而傾倒。 清乾隆《倉聖鳥跡書碑》是白水知縣梁善長,將倉頡所造文字遺存的二十八個字摹制而成。據史料載:“倉頡造書兩卷,隋亂時失於兵火,現存只有二十八字”。這二十八字在宋時被破譯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二十八個字的本身已含漢字構成法中的象形、會意等,如其中的“列、氣、明、尊”等都含有這兩種構字法,還有一些字與甲骨文相同。碑上二十八字表面上各互不相關,但經仔細研究,卻記載了黃帝時的一段歷史,由五行八卦說分析:東為甲乙木,中央戊已土,據《史記·五帝本記》載,炎帝有聖德,以火德王,黃帝有土德之瑞,土為黃色,所以稱為黃帝,居於涿鹿,位於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黃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記述炎黃二帝同為部落首領,他們的所做所為均是天下各個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記述了黃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亂,天下重新恢復安寧,百姓安居樂業,黃帝又成為天下部落首領。另外,在山門、前殿、中殿、寢殿,分別懸掛著由於佑任、邱星、謝德萍等提寫而精心製做的匾額,以敬仰文祖倉頡聖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