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70571359110

    宋著名南宋詞人辛棄疾《菩薩蠻》詞:"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間深鷓鴣"詩名叫---鬱孤臺辛棄疾的這首《菩薩蠻》詞,作於他擔任江西提點刑獄時。公元1129年,金兵侵擾江西,殘殺百姓,使這一帶遭受極大破壞。辛棄疾在江西任職期間,曾登過鬱孤臺,想起發生在這裡的那場歷史悲劇,撫時感事,情不能已,於是題寫了這首詞。鬱孤臺下,贛江之水滾滾流去。辛棄疾似乎從這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憤的淚水和逃難百姓痛苦的淚水。詞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淚”聯絡在一起,以水寫淚,表達了幾十年來國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無比憤恨。此時此刻,詞人年華流逝、壯志未酬的悲憤淚水,也流進到浩浩的贛江裡,匯入到“行人”的淚水中。詞人禁不住在臺上遠望西北方向的故都,遠望中原大地的故土,但可惜的是,重重山巒擋住了視線。長安,本是唐朝的都城,這裡代指北宋的京城汴京。“望”這一動作,很好地表現了詞人關注國事的愛國情感,表現了他對中原民眾的深切同情,表現了他對苟且偷安的南宋統治者的批評。下半闋就由“無數山”寫到“青山”。“無數山”可以遮住人們眺望故國的視野,但卻不能阻擋日夜東流的江水。這兩句詞,以江流烘托自己的思想活動,以自然現象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感受和認識,形象生動。含義深厚。首先,抗金斗爭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這是大勢所趨;其次,詞人的抗金意志和決心也是不可改變的,這是他的人生目標;最後,他看到贛江水沖決重山疊嶺的阻礙,向東奔流,而自己正值有為之時,卻只能留在後方,不能參加抗金戰鬥,萬分無奈。而統治者不思進取,甘心偏安於一隅;投降派一味地屈辱求和。因此,詞人也深感自己的抗金理想難以實現,內心充滿了苦悶、哀傷與憤懣。這時詞人把自己的情感,借鷓鴣富有獨特意味的叫聲進行表達,顯得較為含蓄,也給讀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文系有哪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