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生命服務者8號真心

    拖延只是表像,核心是你沒有意願做事。在做你有意願的事兒,你還會拖延嗎?

    什麼事兒我有意願?

    與我們相關的事兒。

    思維一轉:如過去認為是工作是為老闆幹,現在把工作當成練成自己的媒介,我練成了做什麼都可以,是為自己幹。實在聽不懂(從大鍋飯

    到包產到戶——三個和尚沒水吃)。

    拖延都是自己思維意識出偏差了,認為這不是自己的事兒。

    如果還沒有清醒,那就是生命本能的懶惰,生命已經衰竭,精神已然渙散。

  • 2 # 單項單向

    如何克服拖延症和如何健身減肥其實道理都差不多,說的簡單點,就是多動,要有實際行動。空談各種技巧,各種理論是沒有用的。但再細緻的講,就是要理性對待 從小事開始,減肥的時候也需要先培養健身習慣,克服拖延症也是如此,先從起床、刷牙之類的小事培養,如果小事都慢吞吞的 怎麼能說平時的工作和生活可以不拖延呢

  • 3 # 如如如柏

    我這裡有5個小建議。

    1.制定一個計劃

    沒有目標的人生是迷茫的,沒有計劃的一天也是凌亂的。很多人工作沒有頭緒,幹起工作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看似忙忙碌碌,實則並沒有完成幾項工作,其實是缺少一個小計劃。

    每天坐在辦公桌前的第一件事,是先利用5分鐘的時間,將今天要乾的工作列一個清單,把最重要的事放在最前面,依次往後排,臨時增加的工作,繼續往後排,完成一項勾一項;午休前1分鐘覆盤,也是給下午的工作提個醒;下班前再利用2分鐘,覆盤一天的工作,規劃明天的工作。

    這樣做,既能夠清楚地看見自己完成了幾項工作,還有多少需要抓緊時間來完成,起到督促自己的作用,還能夠保證自己不會忘記一些必須要乾的工作,不會給將來製造麻煩。

    2.把手機放遠一點點

    如今,大家都已經意識到手機帶給我們的麻煩,也都知道想要集中精力完成一項工作,就必須放下手機。可實際上,它總是能成功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中斷手頭的工作。然而,關機、斷網都不是很現實,畢竟,手機還擔負著隨時取得聯絡這個主要任務,萬一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別人聯絡不到你,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麻煩。

    不如將手機放遠一點,放在你必須起身才能拿到的地方。找手機的時候,可以自問一下:“你要打這個電話嗎”、“你要接個電話嗎”、“你只是要查個資訊嗎”。用完,記得放回去。

    3.勇敢說“請等一等”

    尤其是新人,總有一些同事有各種小事來麻煩你,會有各種小問題來問你,雖然有時候是他們確實遇到了難題來找你幫忙,但大多數時候只是想偷懶,懶得幹,懶得思考,懶得學習,因為有你,因為你是個老好人,因為你啥都會,你比他們有能力就是你的錯。

    你或許早就看不慣一些人整天拿著手機玩遊戲,一有工作就跑過來麻煩你;也或許早就想拒絕幫他們解決一些稍微動動腦就能解決的常見問題,可就是礙於情面,礙於自己是新來的,不好意思拒絕。

    直接拒絕,勇敢說“不”,可能真的有些不現實,實在傷感情、傷和氣,但你可以說:“請等一等”。當然,說這句話的時候,你必須是正在忙手頭的工作,而不是在刷手機或打遊戲,你必須讓自己集中精力工作,才能讓他們想要麻煩你都覺得不好意思。等你真的忙完了,你可以回過頭來,問問他:“剛才你遇到什麼問題呢?”或許他的問題早已經自己解決了,就算你已經知道他不需要幫助了,也要記得關心一下,雖然很假,但能有效消除你沒有幫他的尷尬。

    上級來找你,另當別論!

    4.給工作設定一個期限。

    當我加班的時候,總是能夠在短的時間內完成原本計劃需要很多時間來完成的工作,這時候工作效率是很高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時間緊迫,不自覺地就全神貫注了。所以,不如在不加班的時候,就給每項工作都設定一個很緊湊的時間。

    給自己寬鬆的時間,是拖延症滋生的溫床,因為有的是時間,反正不著急。而給自己較短的時間,給每項工作的完成時間設定一個期限,更能催動自己全神貫注,高效完成。

    5.每天改變一點點

    新年新氣象,相信每個人都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新年計劃。有很多人把堅持早起作為首要目標,因為除了工作和陪伴家人,屬於自己的時間就只有熬夜和早起了,而早起,更科學、更健康。可是又有很多人堅持了兩三天就放棄了,原因可能是用力過猛。

    比如,你原來都是7點起床,突然一個決定,就開始每天6點起床,可能第一天你還活力滿滿,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有些困難了。沒睡醒,就算強迫自己起床,也是哈欠連連,想著上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如再睡會兒,只要有了第一次的放棄,就會有後面很多次,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

    其實,任何改變都需要一個過程,循序漸進比一次到位更加有效,而且不容易反彈。比如早起,不如每天都比前一天早起5分鐘,直到早起的時間達到你的預期,然後保持住。其他事情也一樣,我們要警惕幹勁十足,過於用力可能適得其反,不如循序漸進,慢慢去改變。

    不念過往,不期未來,我們只需做好今天的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給老婆孩子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