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zhaokang1111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處於秋季。秋季氣候特點,由熱轉涼進人“陽消陰長”過渡階段。其間各節氣的特點敘述如下:

    13.立秋時值公曆的8月7或8日。處於太陽黃經135度。“立”是開始的意思,立秋是秋季開始的標誌。此時農作物快成熟了。

    立秋即是禾穀開始成熟的意思。從這一天起開始進入秋天,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有諺語說:“立秋之日涼風至”,即立秋是涼爽季節的開始,此時暑天的悶熱天氣已經沒有了,人身上也不再有粘熱的感覺。儘管天氣還處於炎熱之中,但素有“秋老虎”之稱的高溫天氣卻已不同於使人煩悶的暑熱。立秋三候為:“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這是說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14.處暑時值公曆的8月23日或24日,處於太陽黃經150度。“處”有躲藏、終止和次的意思,處暑即表示炎熱的夏季即將過去,快要躲藏起來;也含有秋季又見暑熱氣候,僅次於夏季的含義,俗稱“秋老虎”。

    著有《清嘉錄》的顧鐵卿在形容處暑時講:“土俗以處暑後,天氣猶暄,約再歷十八日而始涼;諺雲: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說,處暑後還要經歷大約十八天的流汗日。處暑三候為:“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未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並且先陳列如祭而後食。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第三候“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15.白露時值公曆的9月8日或9日,處於黃經165度。此時農作物即將成熟,“秋老虎”也將逝去,氣候轉涼,一天當中早中晚溫差變化較大,早晚涼、中午熱。因氣溫降低較快,夜間溫度已達白露的條件,因此,露水凝結得較多、較重,呈現白露,故而得名。

    白露三候為:“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是說這個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徵。

    16.秋分時值公曆9月23日或24日,處於黃經180度。此時,太陽又直射赤道上,即在黃赤道相交點上,晝夜平分,故稱秋分。是農作物成熟、收穫的節氣。因北半球天氣轉涼,候鳥大雁、燕子、杜鵑等都開始成群結隊地從逐漸寒冷的北方飛往南方。

    秋分以後,日降水量也不是很大,暴雨和大雨的機會非常小,但降水的次數卻增多起來。正是“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

    秋分三候為:“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人。“水始涸”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17.寒露時值公曆的10月9日或10日,處於黃經195度。此時氣溫更低,露水更多,氣候從仲秋的涼爽逐漸轉寒,有成凍露的可能,早晚則更明顯,故稱寒露。

    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所以,有人說,寒是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逐漸轉冷的意思。此時中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由於此時陰天少,所以光照充足,是全年日照百分率最大的節氣,素有秋高氣爽之稱。

    寒露三候為:“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佇列大舉南遷。二候中的“大水”指的是大海,古時傳說海邊的蛤貝類,是由三種雀鳥潛入水中變成的。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古人認為季秋是土德當令,土為黃色,所以此節令中的花為黃色的菊花。菊花是中國很早便有記載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榮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說明九月時菊花開放。

    18.霜降時值公曆10月23日或24日,處於黃經210度。此時氣候已漸寒冷,夜晚下霜,晨起陰冷,開始有白霜出現。一天中溫差變化很大,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

    此時天氣變得寒冷,露凝結為霜而下降,所以稱之為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度節氣,最低氣溫可達到0℃左右。霜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商接凝華而成的冰晶,色白且結構松疏,霜遍佈在草木土石上,俗稱打霜,而經過霜覆蓋的蔬菜,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在中國的文化中,對於霜,是不太有好感的。《淮南子》中說:“秋三月,青女乃出降以雪霜,霜者喪也,陰氣所凝,其氣慘毒,物皆喪也。”所以古人亦將死去男人的婦女稱為遺霜。

    霜降三候為:“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成俯。”這是說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小說,推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