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75593862280

    歷史上,為發動革命政變而變法獻身的同志比比皆是,在戊戌變法中的五君子就是典型,在百日維新當中,以譚嗣同,康有為為首的變法團隊,轟轟烈烈的開始,卻最後遭遇到了慈禧的阻擾,最終變法宣告失敗。其實一開始譚嗣同本有著和康有為梁啟超一樣逃跑的機會,卻都被他毅然拒絕了,為了昭示後人對革命的繼承而選擇了大義凜然的赴死。慈禧為洩心頭之恨,原本是準備凌遲的,但因當時備受國際關注,故不敢動用此刑,於是便特意授命劊子手動用一種名為“大將軍刀”的鈍刀,以這種最殘忍的斬首方式將這些“亂黨”處死!鈍刀不像快刀,可以一刀下去人頭落地,而是厚如鋼板。 譚嗣同甚止請大刀王五帶領武林人士進皇宮救光緒皇帝,可是大刀王五進了皇宮就迷了路,不但找不到光緒皇帝,自己帶的人也死傷嚴重,只好趕快離開皇宮。 譚嗣同救不出光緒皇帝,這時候他應該趕快逃生,可是他決心以自己的生命來殉變法事業,他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一提起他,人們就會想起“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首讓人蕩氣迴腸的詩句。就會想起“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番慷慨赴義的獨白。梁卓如稱譚嗣同為: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康南海讚揚譚嗣同: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為己任,以救中國為事,氣猛志銳。 “戊戌變法”的推動者也都是很有才華的人,還有那麼多的背景,但是他們最後決策的時候孤注一擲,寄全部希望於袁世凱身上確實是失策的。慈禧本來是預設變法強國的,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出身都是秀才,他們沒有更多的政治經驗,包括光緒,在變法一開始就大量裁減官員,當時失去職務的人近萬人,但是又沒給這些人安排出路。 譚嗣同這種志士,精神固然可嘉,但是歷史影響其實是很有限的。戊戌變法中的康有為和梁啟超都活了下來,但是後來他們對歷史基本沒有什麼影響。當年戊戌變法,之所以能夠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主要原因在於光緒皇帝希望變法圖強,但是光緒皇帝依靠的人肯定是不行的。認真分析一下,梁啟超,康有為,譚嗣同這些人,支援他們的人有哪些?滿清的官員大部分肯定不會支援,因為他們要淘汰就官吏;讀書人肯定不會支援,因為他們要廢掉科舉,採用新學堂;士兵肯定不會支援,因為他們要建立新軍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告訴我一個竅門怎樣才能把玻璃擦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