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翻譯: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華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故事 :仲由是春秋時期魯華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父母。從小他就家境貧寒,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所以經常以野菜充飢。然而他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但父母都上了年紀,如果營養跟不上,身體會越來越不好,想到這些仲由心裡非常擔心。 仲由的家離集市很遠,為了讓父母吃到米,他必須要走幾百裡的路,才能買到米,買完米後再揹著米趕回家裡,奉養雙親。為了能讓父母吃到米,不論嚴寒酷暑、狂風暴雨,他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揹回家。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仲由持之以恆,從不間斷為父母買米,直到父母雙雙過世。後來他南下去了楚國,楚王封給他高官厚祿,連出門都有上百輛馬車跟隨,仲由從此過著富足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的優越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的感嘆。要是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過好生活該有多好;如今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即使他想再去百里之外為雙親負米,都永遠不可能了。 孝敬父母歷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而且也是每個人成長中的必修課。而盡孝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敬愛。孝順沒有貴賤之分,上自古代的帝王下至尋常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不計辛勞,盡力做到。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的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只能徒留終身的遺憾。如果沒有辦法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你想要來報答親恩的時候,早已為時已晚。我們應在父母健在的時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孝順父母。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嘆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 翻譯: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華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故事 :仲由是春秋時期魯華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父母。從小他就家境貧寒,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所以經常以野菜充飢。然而他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但父母都上了年紀,如果營養跟不上,身體會越來越不好,想到這些仲由心裡非常擔心。 仲由的家離集市很遠,為了讓父母吃到米,他必須要走幾百裡的路,才能買到米,買完米後再揹著米趕回家裡,奉養雙親。為了能讓父母吃到米,不論嚴寒酷暑、狂風暴雨,他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買米,再揹回家。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仲由持之以恆,從不間斷為父母買米,直到父母雙雙過世。後來他南下去了楚國,楚王封給他高官厚祿,連出門都有上百輛馬車跟隨,仲由從此過著富足的生活。 但他並沒有因為物質條件的優越而感到歡喜,反而時常的感嘆。要是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過好生活該有多好;如今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即使他想再去百里之外為雙親負米,都永遠不可能了。 孝敬父母歷來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而且也是每個人成長中的必修課。而盡孝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敬愛。孝順沒有貴賤之分,上自古代的帝王下至尋常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都要不計辛勞,盡力做到。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的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只能徒留終身的遺憾。如果沒有辦法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你想要來報答親恩的時候,早已為時已晚。我們應在父母健在的時候,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孝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