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周讀書

    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張遼所向無敵,戰功赫赫,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爆發合肥之戰,張遼率八百人衝擊吳國十萬大軍,一路殺至帥旗之下,吳軍望風而逃。

    後又以七千之眾大破吳國十萬人馬,從此威震江東,令吳人聞風喪膽。

    民間小孩子哭鬧不止,婦女嚇唬孩子,就會喊——張遼來啦!張遼來啦!小孩子立馬嚇傻,不敢再哭,這就是“張遼止啼”的典故。

    張遼本不姓張,而應姓聶,他的祖先聶壹是西漢時期的富商,是比較早的晉商之一,屬於地方豪強。

    《史記》和《漢書》均有記載:“聶翁壹”,雁門馬邑(今屬山西朔州)人,漢武帝時發動“馬邑之謀”的主謀。

    漢武帝在位時期,匈奴人請求與漢朝和親,當時朝中大臣意見不一致,韓安國一派支援和親,而王恢一派堅決反對。韓安國一派人數多而取勝,因此,漢武帝同意與匈奴人和親。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馬邑富豪聶壹對匈奴內部情況很熟悉,擔憂邊患不息,就透過王恢向皇帝建議。

    他提出事先做好埋伏,自己可以利誘匈奴人,把他們引進包圍圈,然後一舉擊潰敵人,朝廷議論過後認為可行。

    聶壹奉命隻身來到匈奴人的軍帳中,向君臣單于詐降,聲稱可做臥底,斬殺馬邑縣令,迫使馬邑人獻城投降,君臣單于智商餘額不足,相信了聶壹。

    於是聶壹就回到了馬邑,找到一顆罪犯的人頭,又來到匈奴境內,把人頭丟在君臣單于面前,謊稱是縣長的腦袋,時機已經成熟,可以攻擊馬邑了。

    君臣單于信以為真,隨即決定起兵攻打馬邑。而此刻,漢武帝派出王恢、李廣、李息、公孫賀、韓安國等五大將軍率領三十萬大軍埋伏在馬邑城,一條巨大的口袋等著匈奴人去鑽。

    計劃沒有變化快,君臣單于率大軍一路進發,發現城外只見牲畜不見行人,就起了疑心,他派一隊人馬首先拿下了一個碉堡,俘獲了一個尉史,這貨還沒等坐老虎凳、灌辣椒水,就一五一十全都交代了。

    君臣單于後脊樑直淌冷汗——艾瑪!聶壹這老小子這是挖個坑讓我自己跳進去啊!識破陰謀,驚魂未定的君臣單于撤回草原,王恢等人無功而返,“馬邑之謀”宣告失敗。

    史書沒有記載聶壹在“馬邑之謀”失敗後的情況,《三國志》提到:張遼“本聶壹之後,以避怨改姓”。

    聶壹得罪了匈奴人,還破壞了漢匈友好關係,無論是漢武帝,還是君臣單于,都不會饒恕他,為此,只能隱姓埋名,隱匿鄉野。

    至於聶氏家族為何改姓張氏,恐怕早已無人知曉了。從張遼的傳記中可以得知,雖然先祖改了姓氏,卻一直生活在雁門馬邑,並未遠走他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綠豆湯酸了還能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