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擔任期刊或會議的論文審稿人,對高校評職稱有什麼影響和作用嗎?
10
回覆列表
  • 1 # 科學家在股市

    沒有沒有,真的沒有。

    審稿人太好當了,只要你發過論文,基本上就有機會當審稿人。

    至於評職稱,每個學校,甚至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檔案規定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行。在這些規定的條件裡面沒有一條是要求擔任審稿人之類的,因為這種事實在不值一提,跟學術水平沒有任何關係。主要是要求上課,論文,專案,專利,獲獎這些。

    這個條件只是門檻,過了門檻還要上教授會pk、上學術委員會審查、學校人事人才工作委員會審查。競聘者的資料會在單位內多次公示,水平差的人底褲都要被扒掉。

  • 2 # 征途20

    1.對於評職稱沒有任何幫助,評職稱主要看論文、發明專利、科研獲獎、官方的專業技能大賽獲獎、成果轉化、出版專著教材等,有的學校實行代表作制度,不是科研論文等越多越好,要注重質量。以我所在的小學校為例,獲一個省級科研三等獎,達不到評教授的條件之一,但是若以其他條款達到了評教授的資格,又有省級科研三等獎,評委會給你投票,刷誰也不會刷你,因為省級科研獎勵對於我們這種小學校來說太難拿到了。

    2.作為重要期刊的審稿人,可以幫助自己得到一些隱形的好處。SCI期刊審稿人是義務的,沒有任何報酬的,學校評職稱的條款裡也不會將其列入。但是你想想你是某重要期刊的審稿人,寫在你的簡歷裡是不是比較好看。審稿審多了,自己也會過得一些資源的,對今後自己發表論文也有幫助。

  • 3 # Wpingwp

    不僅對評職稱沒有幫助,連審稿費都沒有,純是義務勞動,中文的文章或者專業稍微近點的,還好點。英文的文章,如果不是小同行的,看就要看幾天,找錯誤,合理找錯誤,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4 # 耿老師隨筆

    做審稿人與評職稱沒有什麼關係,甚至單位可能不知道你是某期刊的審稿人。尤其是國外的一些學術期刊實行同行評議,審稿沒有報酬。但是,如果有雜誌發來審稿邀請,只要時間允許,我還是願意審稿。一是這些雜誌也是我們常投稿的雜誌,我們的稿件也要同行審;二是審稿也是一個學習、思考的過程,也有收穫。

  • 5 # 羽林書僧

    審稿人評職稱,也得按照條件來進行職稱評審,該交的材料一個都不能少,還做的課題一個都不能落,還寫的論文一個都不能少發,那個條件不夠,也不能靠審稿人的身份矇混過關,因為誰也不會以你審稿人的身份給你一路開綠燈,估計一般評審專家也不會知道你審稿人的身份,即便知道弄不好還得對你更嚴格。不過審稿人在論文發表這個環節可能比一般人來的,方便些,畢竟他知道雜誌喜歡什麼型別風格的文章,可以朝這個方向使勁。

  • 6 # 王自法

    擔任期刊或會議論文的審稿人,一般和職稱的評審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但是,重要期刊的審稿人,一定會給職稱評委留下好的印象分,所以在投票的時候有輕微的影響。

    我時常受邀為國內外期刊審稿,除非自己特別忙,一般都是積極地參與,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下面幾個。一是對方認可你的工作;二是和期刊熟悉後沒有壞處;三是在審稿的同時也是一個學習和自我提高的過程。

    現在審稿沒有報酬,我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審稿是有報酬的。那個時候我的研究生導師經常被邀請審稿,他有時忙不過來,剛好遇到和我的學習領域比較接近稿件的時候就派給我學習幫忙。最後審稿費來了以後,老師都給我。我忘記數額了,好像每個刊物不同,有5,10,20的樣子,但是我不敢肯定是哪個數字,不過在那個時候對於窮學生來說即使是5塊也是一大筆錢啊,謝謝老師!

  • 7 # 關注民生疾苦

    踐行教師待遇不低於公務員的法條,達成 教師也像公務員那樣 夠工齡就自動晉升崗位級別工資的制度,對於鼓勵長期執教特別是紮根邊遠落後農村的教育有很大好處。教師待遇不低於公務員之所以長期成為法律白條,是因為沒有 未及時足額履行 就處罰誰 如何足量處罰的罰則,這在法律上叫立法騙局或叫空頭立法;反倒使社會依據教師待遇不低於公務員來苛責甚至漫罵教師績不配酬。之所以不制定對未履行教師待遇不低於公務員的罰則,是因為公務員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已經長期習慣了獨享特權特利,早把再窮不能窮教育忘到九霄雲外了。如果補上哪個地方未及時足量履行教師待遇不低於公務員則撤哪個地方的黨政一把手的職這樣的罰則,相信效果立竿見影。特別是廢止校聘,不讓教師每週期都面臨失業和即使未失業也面臨頻繁更換工作地方難處物件和確定在哪購房 無法扶老顧幼管家成為優秀大學生堅決不當基礎教育的老師的硬傷原因。這樣就自然能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加盟教育,科技和國力的提升指日可待。(發達國家的基礎教育教師都是飯碗高鐵 待遇超高 門檻特高 考核超嚴 績效工資差距超大。)現在在高考總分750分中 ,考200多分(有的地方只需要180分)就被錄取的大專生居然也能當基礎教育的教師,若不招大專生吧,又實在招不夠老師;200多分在總分750分中相當於百分制的26分多;天哪,這麼差的成績執教基礎教育,基礎教育不垮嗎?怪不得有些新老師做不來小學數學練習冊上的一些題。再不痛定思痛,吸引優秀大學生加盟基礎教育,再這樣惡性迴圈,教育崩塌導致科技崩塌,在國際上落後就要捱打了。職稱難以動態及時真實地體現教師的工作實績,因為老師與校長的關係能直接決定能否評上職稱,特別是校長不給你評兩個年度考核優秀 你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評上副高職稱,還有許多其它評職黑幕,這裡不想傷心流淚地贅述。即使評職過程絕對公平,但因職稱一經確定,就幾年甚至幾十年固定,其間哪怕高職稱者不幹或乾得很少很差、低職稱者乾得很多很好,總是低職稱者比高職稱者少拿很多錢,嚴重背離了按勞分配原則,極大地挫傷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以前的職稱評定及與工資掛鉤制度是教育的大倒退,不敢實說(怕被打擊報復)是外行管內行且即使錯也堅決錯到底的任性特權思維習慣在作祟。而績效工資最長也只不過是考核近一年的工作量與效果變化,能較及時 動態地獎優罰劣,較能體現按勞分配,有利於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也有利於對來自社會的責備有所交代。但現行的行政人員補貼和班主任津貼佔用普通教師的績效工資需要堅決予以摒棄;因為在實踐中即使公平核算,在普通教師中也僅只有一直考全片區第一名的老師才勉強拿回自己先被扣走的績效工資,(行政人員有的不上課 即使上課考得很差了 也和不上課的官 都超拿許多)其餘普通老師全部程度不等地折了本,就算一直考全片區第二名的老師都拿不回自己被扣的績效工資。老師們少拿回的錢因行政人員的補貼進了官們的腰包,嚴重挫傷了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受不給評職稱特別是受校聘中被解聘的威脅,廣大教師敢怒而不敢言。如果行政人員補貼和班主任津貼只在公用經費中專項列支,與普通教師的績效工資徹底脫鉤;那麼績效工資在普通教師內部滾動,嚴格根據工作量+效果的變化核算績效工資,工作量少或效果下降的老師少拿的錢是隻進了同為普通老師裡的工作量大或效果提升的人的腰包,大家也心悅誠服,能極大調動老師工作積極性也便於學校管理。

  • 8 # 一直在學習的smile

    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換句話說就是做不做審稿人對評職稱沒有任何影響。

    其次,高校評職稱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從文章到專利,到專案,到教學,都會有一些要求。在滿足所有這些的要求之下,能夠成為頂級期刊的審稿人,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但確實也不可能作為評審條件之一。

    最後,成為審稿人,雖然對評職稱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但是可以早於發表就能夠看到一些比較優秀的論文,對你未來的工作也應該是有所啟發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ngle是什麼意思?